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閱讀心得 40085041I賴彥蓁
我自己本身是台東阿美族的原住民,想起自己國中要升高中時,老師問要不要去考族語認證考試這樣可以加35%,那時候沒有想要去考的意念,因為自己從小就不在台東生活,沒有在母語的環境中成長,對我來說原住民語是陌生的語言,再者,那時同學都因為原住民考試能加分而有所羨慕或吃味,就放棄了。高中要升大學時,因為如果沒有去考族語認證加分會減至15%,所以認真考慮要去考試,那時衝著這股意念,每天死記活背的猛讀,最後高分通過了。拿到族語認證的瞬間,開心的事情有兩件,一件事是考試能加35%我獲得保障了,另外則是因為這次準備考試,讓我對母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燃起了想繼續學好並將母語傳承下去的想法。
通過此篇文章可知,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的實施,必須要由下而上經過詳實的規劃,否則往往會做白工甚至是招致失敗。如族語認證考試未先做好方言別的調查,也並未事先頒佈書寫系統,而通過考試取得認證資格者,再參加族語人才培訓36小時的研習課程,也未必能夠因此而具備族語教學的資格與能力,即為分級規劃未完善的結果。而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則是準備匆促,且未事先做完善的調查,造成學生為了族語考試在學校學的族語方言,與家裡使用的族語方言不同之落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沒有程度的分別,死背硬記勉強通過考試,不等於族語使用的提升或是族語振興的成功。
若是要增加族語的能見度,並增進多元文化的實踐,可以考慮將族語文化認證的機制,應用在「非原住民考生通過考試可加分」的情況之下,如此一來族語的能見度提高,也可能減緩族群間的利益衝突,更能創造台灣整體對於原住民族語言文化的認同,並增加原住民族族語使用的機會與環境。應該正視原住民真正的需求,來做語言政策的規劃與配合,才能確切達到原住民語言振興之目的。語言的振興,除了政策的規劃及配合,更重要的是族群對語言的認同。當然,營造族語使用與族語認同的氛圍,是大家的責任,亦須給予原住民族絕對的尊重。未來更應該考量原住民族語的師資培育、原住民族語教育、族語教材的規劃等問題,否則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也只是流於取得升學加分的鑰匙,亦無法提升原住民族對於語言使用的認同。
吳淑禎 「語言認同與發展: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徐中文)
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作者從四方面分析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的利弊,首先,作者以層層漸進問問題的方式引導讀者思考提升原住民族對於其語言的認同與提升語言的使用在實施時,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是唯一的方法嗎?其次,作者從花蓮縣里漏部落的例子,由下而上的檢視原住民文化與語言能力證明考試加分政策的問題。再來是對於未來的族語考試願景提出建議。最後則是由族群、語言、認同三方面重新檢視語言認同與語言政策之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舉行原住民文化與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是否能增加原住民對其族群,進而對族語的認同。
對於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這個措施,社會上出現了支持與反對的聲音,作者分別提出例句及相關的事例來說明。作者提到,一般贊成考試的多是以「取得原住民享有優惠的證據」或「刺激原住民族語言學習及認同」的說法來替考試的正當性背書;而反對的觀點多是以「違反原住民的語言人權」、「配套措施並未完善」為主。
綜合各方的意見後,作者認為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的確有諸多問題,作者覺得施以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不但不能保存當地部落的語言及文化,也因為教育制度問題,無法開設多元族群的課程,更無法發展台灣多元族群文化。因此,作者認為台灣現階段並不適合對原住民施以「族語考試」的政策。
另外,針對如何保存延續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作者提出了相關的措施,例如先針對各地語言使用普遍情形、語言使用態度等調查,再做語言政策的規劃,另外針對各方言編輯教材、盡快出版各族的字典、長期的族語師資培育計劃等,使族語教學更專業亦更豐富。另外,作者建議應多建立原住民族語使用的環境。
這篇論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黃東秋(2004)提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以考試來証明原住民的身分。」對呀!為何台灣要用考試來證明原住民的身份呢?不是應該以血統來證明嗎?考試又可以證明什麼呢?這不是變相逼迫學生嗎?這樣的措施並不能培養出真正喜歡原住民語言及文化的學生,某程度上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林晏如─《赴菲律賓基督教靈惠學院
GRACE CHRISTIAN COLLEGE交換學生日記》心得
看到陳威全同學的交換學生心得,可以了解到交換學生能學習到的東西真的很多,不只是語言和一些知識,更是文化、視野和人際。
走在路上就能輕易地感受到貧富的差距,比鄰在豪宅旁的是如同垃圾堆的貧民窟,在路上有觀光客、有西裝筆挺的富商、有上班族,卻也有抱著孩子乞討的婦人,在這裡交融的可說是全然的兩個世界。菲律賓也似乎什麼都要融合一下,他們的語言融合了馬來語、西班牙語和英語,交通工具Jeepney也是改裝美國留下來的吉普車,食物更是有趣,他們在麥當勞竟然能點到勁辣雞腿堡加可樂加白飯,好特別的組合!
作者去的學校是靈惠學院,這個地方很特別,之前曾有一些學姊去那裡實習,他們也說過那裡的氛圍截然不同於馬尼拉,那裡很安全,就是一個大社區(或是小國家),裡面有完整的教育體系,再加上有宗教的背景,還有老師校長都對他們非常好,所以在那邊實習的日子非常開心。就如同作者的經驗一樣,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只是去交換學生,卻有機會上台試教中文。
我很欣賞這位作者到國外的生活態度,感覺起來他什麼都願意試,他對於食物的部分描寫得相當詳盡,看了都會流口水。我一直覺得「人和食物」是了解一個文化或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多和當地人聊天,多敞開自己的心胸(當然要判斷安不安全),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出現。例如:今年我去美國實習的時候,獨自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和隔座的女孩聊起天來,也趁機跟他介紹台灣,教她說一些簡單的中文,當我們到達芝加哥時已經是晚上11點半了,原本我要獨自走路去搭地鐵的,他卻熱心地陪著我走那一小段路,並告訴我要注意安全,才又回到車站繼續他的旅程。旅程中,往往人和人接觸的每個小小片刻,最會讓人回憶久久,而且往往也只有當地人才會帶你去吃最道地的食物,我們就不必花一堆冤枉錢去吃當地人根本不會吃的東西,一舉數得呢!
最後,我對於他的心得也很有感觸,他談到出國的時候真的會想告訴大家「我是台灣人」,即使外國人會以為我們是泰國人、中國人、韓國人或日本人,永遠不知台灣在哪裡,但就是會想認真地跟他解釋,解釋台灣和中國的差別,不知道為什麼出國後真的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如此的使命感。我覺得這樣的國民外交是好的,幫助台灣增加能見度,突破我們在外交上的困境,如果我們的華語教師能在各國遍地開花,那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學生不只更了解華語也更了解台灣,慢慢地我們也能在國際上嶄露頭腳和影響力。
從緬甸族群政策看緬華社會──兼論緬甸華文教育的新發展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 應華103B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緬甸政府對於當地華人的政策,仍處於高壓統治的階段,目前多數對緬甸華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國有化政策與排華事件上,以為强制性的同化政策還在持續中.緬甸政府目前有對華人發展華文教育有寬鬆的態度.華人社團確實有了新的發展,如蓋了新的華人社團會館,雲南同鄉會館等, 都表示最近二十年華人社團的會務發展,是政策放寬的結果。但大部份地區的華人還是被緬甸人欺善怕惡的對待,人民的生活不管是做生意,建立私立學校,發展等任何的計畫,都需要與緬甸政府有一定的關係,才能夠順利運作.以至於大部份的居民的生活是穩定的.少數像比較小的城市與鄉村還是受到壓迫各式各樣不公平對待.
緬甸自1988年以來已經在各地增加了七座新機場,這些機場與旅行社合作,可以使國際旅客很容易地到達緬甸的主要大都市及觀光景點,這樣看來跟國際搭上關係,緬甸逐漸走向開放,跟20年前比起來確實繁華了許多.
掩蓋掉對於屠殺及避免其他國家的關注是緬甸最拿手的事。1988年緬甸國父翁山之女翁山蘇姬回到緬甸,直到1988年翁山蘇姬剛從英國完成學業返國,目睹了民主示威蔓延全國的情況,為了調解軍政府和示威人士介入政治事件,她投入民主運動,緬甸才又重新受到西方媒體所重視。人民痛苦度日,而他們依然我行我素,貪得無厭的繼續囂張著….
在仰光的唐人街堆滿世界各地名牌產品,從服飾、影音產品、家電到3C產品,應有盡有,也有盜版軟體及影音產品,以及英文書,或是翻譯成緬文的英文原著。顯示以仰光的唐人街為中心的華人社會,在這樣相對比較寬鬆的政策下,經濟發展也有相當的條件來發展。
20年來緬甸人民都受到長期施壓,很顯然外交部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要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逃離這個噩夢,難道就沒有人能夠拯救緬甸走向民主嗎?我們到底要採取什麼行動?不喜歡這種日子,不喜歡整天提心吊膽,逼得人們不得不低調行事,遵從緬甸政府的任何一個要求,我打從心裏的唾棄緬甸政策,既然現在緬甸愈來愈發展,我還是希望緬甸有一天能徹底解放我們這一群被困之獸。
黃昕婷《和平重建後柬埔寨華校教育系統的建立與改革》摘要與心得
499850092 應華103
在閱讀這篇論文之前,我對柬埔寨完全不了解,唯一對柬埔寨的印象只停留在國高中地理課本上,加上鄰居叔叔的老婆是從柬埔寨來的外國新娘,她待人很好,也會講一點中文但我們平常很少碰面,因此也無法從她那裡更深入了解柬埔寨這個國家。楊老師在課堂上提到柬埔寨與台灣因為政治歷史上的疙瘩(當柬埔寨國內分兩派鬥爭時台灣暗中協助某一派,然而那一派失敗了,而上任的此派非常痛恨當時協助另一派的台灣)所以兩國之間完全沒有正式往來,雙方缺乏正式聯絡管道,連駐外代表處也沒有,因此台灣這裡幾乎沒有柬埔寨的相關訊息,透過這篇論文,我才對柬埔寨的歷史與華語文教育有初步的了解,以下為我歸納的重點摘要。
柬埔寨的華語文教育是東南亞少數保留傳統華教系統的國家,可以說柬埔寨的華語文教育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出來。
柬埔寨的政治局勢在早期呈現多種政治勢力爭權的狀態,當地的華語文教育在紅色高棉時期,由於政府想將柬埔寨徹底改造成一個極端的共產主義社會,因此原有的機構,如教育機構、文化機構與社會機構全部關閉,造成華校也受到嚴重影響。政局的不穩定狀態一直到1994年達成和平協議,經過各方協調後所舉行的大選過後才逐漸步入穩定且取得完整的政權合法性。從巴黎和會達成和平開始,此時期主要目標是達成各政治勢力的和解,展開各方面的重建工作。華文教育在這個時代不但沒受到壓抑,反而受到柬埔寨領導人的重視與鼓勵,華人社會的文化價值在柬埔寨被普遍接受。
而柬埔寨華人的社團由五大幫所組成,凡是由幫派會館來經營的學校都以公立學校為名,接受柬華理事會管轄與協助則稱私立學校。柬華理事會來推動華文教育的原因一方面是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的需求。過去在1970年代之前就存在的華校為名義來申請復校。
近代的華語文教育特色:
- 過去的華文教育在偏遠地區只要有一定人數的學童就成立華文學校,因此學校的數量比較多,而現在的華文學校總數為當時的一半,華校普遍向大都市集中,反映了華人分布的情況。其就學的情況也往往沿用幫會的結構,是潮籍人士就將學童送到端華學校。
- 由於早期柬文小學課室不足,故採半日制,上下午兩班輪流上課,使得華人家長可讓子女半日讀華文,半日讀柬文。
- 華語是主要教學媒介語,學校以華語為第一語言,作為除柬文課以外一切學科的教學媒介語,且華語的優勢壓倒了其他的漢語方言。
- 華語教育不再是僑民教育,強調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但不再強調政治上效忠中國。在柬華人與當地社群關係良好,華文教育也沒有引起當地族裔的敵意。
但現今柬埔寨的華語文教育也遇到了一些危機:
- 亞洲經濟危機使得華人家長繳不起學費,而轉到柬文學校(政府學校不收學費)就讀。
- 2007年起柬文學校開始改為全日制,原本互補關係的學校變成競爭關係,且多數家長考慮到孩子是否要留在當地發展,可能會覺得純華語文教育的用處有其侷限性,因此大多到了中學就會讓孩子轉到柬文學校。雖然說柬埔寨華校可以自行來決定教育的內容與方向,但若不順應變化,堅持維持傳統華校的教育體系的話,學生人數會銳減。華校改革的壓力是來自社會和家長的反應而來。
在此篇論文訪談的紀錄中,大部分的公立華校系統都尚在等待柬華理事總會的政策指示,為了解決上述危機,已經開始做改變的主要是私立學校,他們以中英柬三語並重為號召,讓華校發展向主流學校靠攏。
雖然華語文教育看起來有動搖的傾向,但近年來中國與柬埔寨外交關係良好,甚至在2010年建立孔子學院,相信華語文教育在未來趨勢只會增而不減,地位應該會十分穩固,只是這塊市場對於台灣來說應該極難獲得,畢竟我國與柬埔寨政府的尷尬關係一直沒有解除,令人相當惋惜。
荷據時代臺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及教育 應華103B-499850676-龔加桃
最早的臺灣人,是馬來族的原住民,他們已在臺灣居住了幾千年,他們是以部落群居,這些部落沒有統治者和首領,每個人都信仰自由」,他們的語言為南島語系,可是因為他們的種族不同,所以所說的語言相對也不同。在當時臺灣的南島語並沒有書寫的文字。
直到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佔領臺灣的這個歷史因素,使得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語言出現了「文字化」的時期,改變了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歷史。臺灣被佔領後,這個寶島才慢慢被開發。荷蘭東印度公司不但以武力來控管臺灣人民,並任用傳教士來教化他們,運用軟硬兼施的管控手段。當荷蘭的傳教士開始進行教化的工作前,才發現當地居民除了漢人移民,其他的人能沒有讀和寫的能力,島上也沒有書。所以在教化前,傳教士務必先教會人民讀跟寫,開始了荷人對臺灣原住民「文字化」的歷史,而且在當時傳教士就擬定了傳教策略:若能傳授原住民讀、寫能力,必會增進他們的對基督教的虔誠,由此可知,傳教士之所以擬定培養原住民讀、寫能力的語言政策,還是因為傳教策略的需要。
可是,文中卻坦然說不會因原住民語言「文字化」的正面評價,而忽略了荷蘭人嘗試「荷蘭化」原住民的語言歷史。即使他們為臺灣原住民帶來了文字,可是他們是因為要教化人民,希望本土居民歸順荷蘭。之後他們選了一些年輕的居民對他們推行荷語政策的測試,他們的教育很快被原住民接受,學習的人也很喜歡的當時的荷語教育。於1636年始,陸續開始興建學校,教導原住民讀和寫,因此獲得民心。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主要的目的是透過傳教來穩定民心,強化荷蘭在臺灣的凝聚力,在經濟利益的考量根本不希望過多的成本支出。
到了1643年,荷蘭總督提議引進荷語到全臺灣,因為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他們自己的土語,所以荷蘭總督覺得很值得教原住民一個統一的語言-荷語。可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傳教士在做教育的工作,又由於不同土著、不同部落都有不同的語言,所以其實教育的工作是有相當大的困難,每個傳教士都需先學會他們的語言,而且是沒有文字的語言,務必透過習得來學習,在傳教士傳教的立場上,他們也認為荷語政策,可以舒緩傳教人員和教師的不足等問題。因為以上的種種因素,這樣看來,利用荷語教育教學的確給臺灣帶來了文字和知識。
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 應華102 洪琬茹 498850162
本文主要是針對加拿大近期的原住民教育概況做介紹,藉由分析加拿大當局對原住民語言、教育、文化的保存以及推廣的進程、手段,以提供台灣對於原住民相關政策的借鏡。
有關加拿大原住民文化發展的歷史,有其中令我注意到的一點,那就是原住民委員會早在1960年代就成立,他們很早就有積極提出主張以及具體實施辦法,雖然在當時並未成功,但這可以給我們的社會一個借鏡:何以加拿大的原住民可以有如此的凝聚力以及民族自決,能夠積極擁護自己的語言文化?
其二值得深思的就是加拿大當局在復興原住民文化的努力上,”鼓勵耆老的參與”的做法。反觀台灣,對於台灣原住民的老一輩,也許是受到亞洲國家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社會上往往不願意驚動老一輩的人,認為這是我們應該負責的事,而不是老人家應該操煩的事。然而此舉卻可能是我們徘徊在錯誤的方法中,徒然浪費時間精力在做錯誤的嘗試。長輩有的見識閱歷絕對比我們還深廣,由其在少數民族語言存續這一塊,絕對是具有相當大的助力,若我們可以鼓勵還健康,心有餘力的部落耆老一起協助家庭母語的推廣、文化的宣導,落實部落社區自主管理,那麼將比政府花費許多時間精力,由外而內的復興原住民語言與文化還來的更有用,更切中紅心。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是一個國家最早的first nation,早就與當地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發展出一套永續,休戚與共的生活模式,然而他們的生活卻因為外來移民的侵入而大肆破壞,被逼迫離開原先居住地,改變族群原本的生活方式,而後被迫成為少數族群,在強勢政治統治下,原住民文化成為邊緣的、弱勢的,其語言變成文中提及,不受重視的”low language”…文章中提出我之前沒有想過的見解,即是此時只能依靠母語使用者的自覺,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介入,才能讓這些弱勢與言與文化繼續被傳承。
然而我認為要思考的是,所謂的”母語者自覺”,以及”國家公權力介入”究竟應該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確保原住民文化能夠”永久性”的被傳承,若只是依照國家強制力,公權力的保護,沒有對外宣導其重要性,沒有對原住民族群本身啟發自覺,沒有提供良善教育資源的話,原住民將是永遠的、被動的弱勢角色。如果不重視相關教育,自覺,以及復興工程,只重視對現存的文化積極保存,那麼難保在某個時刻政黨輪替、政策轉換後,原住民再次成為邊緣的不受注意者。
張慈芬 語言規範化:族語教材編寫模式的解析
原住民族目前共計14族,然而若考量民族集團與地域的各種特性,原住民族的語言可細分為45種以上不同的話,也就是說,一族不只一語,其中還有差異很大或很小的各種方言。目前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相當尊重地也如此精細的劃分,顯示其重視語言使用者的語感和權益。原住民族語順應族語能力認證考試於2001年進入教育體制,隔年政大推出的九階族語教材編寫模式使各族語言進入另一嶄新階段,語言發展也引起討論。以下將就族語教材的編寫試簡述傳統的自由編寫模式與政大版的課綱編寫模式,並接續探討族語的現代化與發展。
傳統族語教材的自由編寫模式是於族語教學萌芽的階段,當時未有一致的課程綱要,編寫者也來自各單位,教材因而任其自由發揮而未有統一的標準。教材內容在認知原則、時代原則等也顯得上有許多改善空間,然而這畢竟在初始階段,總是未能詳盡,不過這些教材在文化原則上明顯的呈現出民族文化的傳統,有強化本族民族意識之效。
政大版族語教材的課綱編寫模式在各層面都經過有系統地規劃,編寫方針也指向族語與現代社會生活的連結。其編寫模式類似當前教材的一綱多本的精神,各教材因此有所依循,而有一致性與連貫性,同時也保有各版本的獨特性。教材在定向、認知、時代、實用等原則都有表現出來,顯現教材的發展進步。
過去與現代的教材編寫模式各有利弊,兩者綜合發展應是未來的趨勢,如此同時保存傳統文化的精隨,也能順應社會使族語繼續發展。
Ferguson認為語言本體規劃分為三大類:文字化、標準化、現代化。文字化指將民族語言以文字記錄下來;標準化延續力使寫法一致,文字有所規範;現代化則指將語言繼續發展使符合現代溝通的工具,包括語言中的詞彙、句法等內容或語言風格。原住民族語言的發展在課綱編寫模式的帶動下進入一個現代化的新階段,但語言的概念仍是建立在傳統之上,同時也不脫離現實生活、發揮各族特色與文化內涵,並使得語言更具語言學與民族學的意義。
語言是隨著社會而發展,原住民語言雖非大眾語言,但也有其價值。民族語言將如何發展,對其保存、振興有重大關聯,語言現代化或者說是一個新概念,其實就是當今所有活語言不斷的進行式。
蕭偉騰 菲律賓晨光中學實習感想
499850626 蕭偉騰 應華系103B
筆者傾閱陳威全學長之赴菲律賓靈惠學院交換學生日記,感想良多!故想藉此機會,談談筆者在菲律賓晨光中學的實習心得。這篇論文主要談及陳學長在靈惠學院學習心得,可主要在談及衣、食、住、行的部份,當地文化的特色,學生語言能力,交通工具,學校設施等等,陳學長一一概括地十分詳細。猶如一位從未到過菲國的旅者看完這篇日記之後,感覺親身經歷一般。也因為這樣,對常以“吃貨”自稱的筆者來說,看到這種文章簡直無法抵抗。故此,筆者借此機會想大膽地談談菲國的實習之旅。
還記得那年大一暑假,還來不及買回家的機票,就被蔡主任叫去“開會”!她直接表明心跡,希望我和林婷婷能夠幫他一個大忙!雖是大一,可我們兩人卻是最年長的,還記得那時我25歲,婷婷27歲。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比較豐富,蔡主任希望我們能夠去爭取這個機會。懵懂的我們,碰碰撞撞地找到青輔會有關於國際志工的補助資料。我們毅然提出申請,幾經波折,我們通過了青輔會的要求,蔡主任與我們高興到快要淚流。吩咐我們要好好珍惜機會,充實自己。
離開台灣前往菲律賓。心情異常忐忑,從小到大,都在各個國家不停奔波,香港、加拿大、英國、中國內地、台灣、泰國、緬甸等等,與同行的好友林婷婷也是個人生經歷十分豐富的人,她去過的地方是我的兩倍,經歷的那些不同凡響的事與物可以堆積起來埋沒我。我們都是有智慧的人,行走在世界各個不同地方,尋找著需要幫助的人群。在飛機降落菲律賓的那一刹那,我們彼此沉默不語,心想,這個旅程又會是怎樣地奇妙?
還記得我們剛到菲律賓的情形,真的哭笑不得啊!我們是凌晨四點多抵達了馬尼拉機場,之後,我發現我的手機莫名其妙地不見了,本以為遭人偷了,最後竟發現在我的背包裡,因此我被那個跟我一起來這邊實習的女同學林婷婷給臭罵了一頓。出境後,人煙稀少不講,昏暗的燈光讓我強烈地反問自己:「這……真的是機場嗎?」當我正發愁的同時,那個林婷婷,一直嚷著肚子餓了,要找東西吃,隨後就看了幾間她稱之為「很地道」的菲律賓餐廳,可我都不喜歡,因此我又被臭罵了一頓,說甚麼「難以服侍」,我滿腦子都是問號,真是冤枉啊!
隨後,當我們像傻子一樣四處張望著尋找那些接機的人的舉牌上有沒有我們的名字的時候,那個「氣質非凡」的女士出現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不是范校長,就誤打誤撞上去問了一下:「請問您是范校長嗎?」她用那令我致命的聲調回答:「是!我是!你們辛苦了!」這麼溫柔地慰問,我看著她那飽經歲月風霜的臉龐,一想到她這麼晚了還來接我們的機,在那一剎那,我的眼淚都快掉了來了,真想好好地抱她一下,可是,我不敢!
知道了我們即將要負責的工作後,我們又是做教材,又是做班級的規劃,我們都想找一些特別的方法去教這些學生,畢竟,他們真的很特別。包括經常用投影機輔助教學,特別的影音檔案,以及所有我們應華系曾經一起製作過很完美的文字教材,我們有唱歌,我們也有電影欣賞,我們一對一的師生對話,也有作文訓練。可是,儘管我們做的都很周到,儘管我們想盡辦法引起他們對中文的興趣,卻忽略了唯一學生最基本的職責:「尊師」與「重道」。
台灣、香港、中國等地區的學生,他們很小就培育了這種精神,知道做為一個學生那些應該做,那些有不應該做,知道怎麼去尊重一個老師,知道怎麼樣去牽制自己的行為規範,知道感恩,知道己欲不用勿施於人這樣的淺顯道理。所以,我們不應該去限制他們活躍的一面,也不用他們乖乖地待在一個窄小的位置上,你控制了他們的人,你控制不了他們的心,雖然表面上這種方法能讓他們去學,可是,他們並不會因此去溫習,所謂「學習」,首先有學,然後再習。我的得著是:從小加強「道德倫理」教育,培育新一代識文知禮菁英。
我想,以兩句話作為結尾吧!「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台灣原住民語言學習規畫之我見 應華105 蔡子心
台灣是個多族群多語言的社會,然受到早期國內「獨尊國語」的語言政策之影響,原住民語言流失問題嚴重。從民國76年解嚴開始,社會大眾及政府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在2001年將原住民語言(客家語或是閩南語)納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希望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這些語言。
然而,在此計畫實施三年後,許多專家學者觀察發現每周一節40分鐘的課對於學生的學習幾乎沒有幫助,另外還有師資資格不稱職,語言教材不適用,媒體資源不足及行政方面不配合等問題都阻礙了語言的學習,所以此論文的作者主要是想提供一些給原民會及教育部,希望提升學習原住民語的成效。
教學要成功,必須要有稱職的語言教師,適用的語言教材,充分的行政配合……等,可是光靠學校一周一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事應該回歸到家庭,回歸到部落,讓族人從小就開始學習母語,並把部落營造成最佳的族語學習環境。原住民的語言教材從解嚴後就從未間斷過得不停修改編撰,除了教材已經累積相當多的數量,早期被批評到處有書寫符號選用不當、記音錯誤、教材內容貧瘠、編輯方式不理想等缺失,也逐漸改進為具有書寫正確無誤、內容豐富且多元、印刷精美、附有教學指引及輔助之教具媒體等優點;這些改進對族語教學成效之提昇,確實有極大助益。
但除了豐富的語言教材,也要有稱職的族語老師,有關族語師資培訓,作者認為應包括正規師資培育、在職教師進修、及非教師體系短期集訓等三類。教育部曾辦過一次三天的「原住民族語言種子教師培訓」,然台灣的大學內部尚未有任何學校開過專業原住民語師資培訓的,導致現在大家想學可是老師卻從缺的狀況。
正規師資培育即職前教育,培育課程應包括三類,即台灣原住民語言文化學程、台灣原住民語言訓練課程、及語言教育專業課程等。師範校院或相關單位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夜間、週末等時段,提供在職教師(特別是原住民籍教師)進修,以充實族語教師所必備的族語能力和專業知識。師範校院或相關單位可以提供給非教師體系,但非常願意在部落或學校支援協助族語教學的族人耆老們短期密集的語言教學相關課程。
過去五十多年來台灣的語言政策造成原住民與瀕臨消失,透過越來越多專家學者提出的建議,希望教育部可以認真考慮用心採納,讓原住民語能夠再次擁有自己的舞台,讓我們能活在一個真正多文化的社會裡。
語言認同與發展: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應華105 蔡子心
這篇論文是由東華大學研究生所寫,主要是探討原住民語言考試是否真正能提高族語的能見度,還有考試加分對非原住民考生是否公平,對原住民考生又會不會因為上了超過自己能力的大學而在校內成為弱勢族群等問題下去討論。
語言態度是現今原住民族與振興的主要問題之一,要讓原住民認同並熟悉自己的語言是當務之急,然而真的只有實施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考試這個辦法嗎?學者以花蓮縣里漏部落作為例子,發現政府並未針對原住民語言使用普遍情形及語言態度做詳細調查,使的語言政策和實際運用情形產生落差。另外,里漏地區最主要的原住民是阿美族,再加上少數的太魯閣族和布農族,可是課程的設計卻完全是以阿美族為中心,顯然是忽略了其他原住民學生的權益。最重要的一點,是老師在教學上遇到的困難,很多老師在長期教學經驗的累積下已經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是政府發放下來的教材不足又有些族語用法和現實生活脫節,還缺乏長期的培訓計畫偶爾天外飛來一筆就要老師照著指令進行,可說是為難老師也阻礙了學生的學習。
現在對於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考試的看法呈現兩極化,贊成的通常是認為這樣可以刺激原住民族語學習及認同,或著是取得原住民享有優惠的證據。可是另一邊反對的聲音則表示這樣的考試會違反原住民的語言人權,還會斷送原住民文化,語言的發展機會。
我覺得現在台灣的語言政策還沒有成熟完整到可以無後顧之憂的進行這項考試,政府常常把不會說族語的錯怪在原住民本身,又覺得虧待原住民所以用族語考試讓原住民在大考中可以加百分之三十五,比起原本的百分之二十五多百分之十,其實在高中裡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原住民同學的成績通常都比較遜色,那加了那麼多分上了超過自己能力的好大學對他們來說不是太吃力了嗎?可是我們似乎沒看到政府有特別為他們開設的補救輔導措施。假如政府的政策改為讓非原住民考生卻有去考族語考試的人加百分之十,這樣不是既可以讓想要念更好大學的同學有別條路可以往上爬,又可以增加學習族語的人數提升族語的能見度,甚至減緩族群間的利益衝突,原住民可以使用族語的機會也隨著一般生會原住民語而提高,一個政策的制定是會影響到很多後續發展的。
其實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延續原住民的語言及文化,但最重要還是要讓原住民認同自己的族群和語言.有學者曾說:「母語的選擇,通常關係到族群的認同。」政府應制訂對族語振興更有笑的政策,不要讓原住民語言文化考試指最後只淪落為升學的工具。
教育系 鍾明頤497002275語言認同與發展:
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考試加分是補償而不應是優惠」,既得自己還就讀高中時,面對透過加分考進來的學生,其實大家表面上並不會因為這樣而排擠他,但是普遍心裡都有認為他們程度不如人的成見,然後對於他們大考成績有加成的事實,抱持著是對弱勢族群有所優惠的態度,其實如果當時問我對於原住民考試有加分的做法是否認同?我的確是抱持著負面的態度,難道我們不是受同樣的國民義務教育嗎?為什麼他們可以加分呢?加分對他們來說會比較好嗎?還不是勉強自己在比自己程度好的學校裡不停的吊車尾,學習何必受這種挫折呢?對於這樣的政策,我們知道的很表面,所以看到考試加分對他們來說只是補償的說法,的確頗為震撼,但是看完文章,終於能了解政策的立意,了解原住民對於自處於漢文化教育系統的困難,沒錯,他們的確是需要幫助,而我們給予的幫助也絕對不能被看為一種施捨,而我們負面態度的矛頭也不應該指向這些原住民朋友,而是因為政策本身。
仔細想想,以「族語考試」為原住民享有優惠的身份證明,的確是對原住民族語言權的一種侵犯。更何況有很多原住民為此學習並非自己母語的原住民語,只為了考試加分,還有的是擁有原住民血統,但早已和漢人通婚到生活中已經沒有任何原住民文化的存在,也為了考試可以加分,而去學習原住民語,這對原住民語的保存,以及他們對自己原住民身分的認同,也是存在著許多矛盾和衝突,因為族群文化認同以及語言的價值,並非簡單的考試就可以衡量或檢視出來的,就好像台灣的教育被考試主導,學生並不會因為而真正的受到好的教育,成為社會的菁英,如果我們又要用有形考試來解決這些無形的認同問題,以及抽象的語言的文化價值,那麼絕對無法對症下藥,原住民語言瀕臨絕種,就像是一種心病,不是有形的藥可以救的,台灣人考試主義的思想模式,不是決定考一次或考兩次就能解決的,因為這關乎深植人心的思想和態度,所以心病還是要心藥醫,不要斷然或輕忽問題的深度。
雖然我們看到文章,和有一些的討論,都想要為這些語言文化向政府辯駁,但是還是有許多社會中的原住民,他們也還是傻呼呼的順應這樣的安排啊,甚至積極的爭許那些分數,我看了也覺得,如果原住民不懂的自救,那誰能就的了你呢?有時候也是他們自己不想積極努力的在如此的社會中爭取權益、表現自己,才會不斷的遭到社會的漠視,問題的深化絕對不是一端的責任,而是兩者的。
現階段要恢復母語代代相傳的機制,更要先加強對於族群的認同,故在台灣推動原住民族語的振興與認同,即是增加族群的認同,若能提升族群的認同,亦能刺激、活化原住民族語言代代相傳的機制。
謝榕森 心得筆記---《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
《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是由符翠蘭所撰寫的論文。數千字的論文,卻仿佛說出了泰國人民的心聲。隨著近年來全球瘋華語的熱潮不停的升溫,泰國也不落人後,近些年來人們學習華文的人數日益增加。雖然泰國的華語文教育在困境中艱苦的發展,以往在社會人士以及華文民校的振興過程中,泰國華語文從不可能中峰迴路轉,但也正因為華語文教育慢慢的走上軌道,接踵而來的卻是很多讓人憂慮的問題,像是沒有統一的教學標準、沒有符合當地國情的華語文教材、沒有足夠高的師資力量來滿足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缺乏優秀的華語教師的問題。
回顧泰國的華語文教育的狀況從一開始中泰所建立的友好關係,華語文教育的順利發展。但花無百日紅,一直到國家的政策、世界的戰亂等等的問題,華語文教育隨波逐流,教育的狀況起起伏伏、極不穩定,甚至一度還被禁止。經過一連串的爾虞我詐,直到1992年泰國政府對華語教育作了政策上的調整,放鬆了華文教育的限制、允許各民校開辦幼稚園,將華文教育從小學一到三年級延續到小學六年級,允許開辦各類華文補習班,并批准了第一家華僑大學的成立。經過了許多坎坎坷坷,如今的峰迴路轉實在讓人感到很欣慰。
繼1992年政策上的調整,泰國各機構紛紛開辦華文學校、華文補習班、將華文列為選修課、甚至將華文列為考國立大學的科目之一,這也證明了泰國對華文的教育是如此的看重、是如此的重視。眾多的學校、補習班的開辦,第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師資,泰國如今首要問題非缺乏專業的師資莫屬,雖然透過姐妹校少數師資的支援,然而需求量之大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因此泰國也相繼開辦培訓班、夜校等等培訓師資以補足職缺。另外的一個原因便是泰國如今仍然還未有一套符合國情並且統一的教材。除了職缺以及教材的問題之外,龐大的職缺理應有很多人士想要爭取,但一直到如今卻遲遲沒有專業人士肯投身泰國的原因是薪資太低!在泰國的教師的薪資普遍低落,而泰國中文系的學生往往畢業以後都選擇從事其他行業以賺取更高利潤的薪資而只有少部份的人因為教育而投身教育,因此薪資、教材以及專業師資都是泰國目前急需有應對之策的問題。
泰國的華文教育所面對的問題正是如今東南亞以及其他國家也正面對的問題,因此想要擁有一批專業的師資、符合國情並且統一的教材、以及穩定可觀的薪資讓華語文教育得以蓬勃發展是必須從國家的政策與經濟等等的問題逐漸的作調整以及振興經濟才能達成的艱巨的任務。
<<荷據時代台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及教育>>閱讀心得-應華105 周巧蓁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將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語言政策,分為前、後兩期說明,將前期「原住民語言文字化」及後期「荷語教育」分別探討研究,不因原住民語言「文字化」正面的評價,而忽略了荷蘭人嘗試「荷蘭化」原住民的語言歷史。最早的台灣人為馬來族原住民,語言為南島語系,直到十七世紀荷西佔領台灣的時期,平埔族語言才開始「文字化」,進而改變了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歷史,除了原住民語言文字化以外,這篇文章還探討了「荷語教育」在台的推廣。
起初馬來族的原住民因不同種族而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當時台灣南島語也沒有書寫的文字。直到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相繼佔領台灣南部及北部,其傳教士對台灣原住民傳教,然而因為教派不同其傳教動機與狂熱程度也不盡相同。荷蘭傳教士因傳教之故以羅馬字母拼出台南新港社的原住民語言,新港社的「新港文書」是目前學術界論定最早文字化的文書,數量亦為最多,亦有三種書寫方式:西拉雅語、漢文、以及雙語。因為平埔族開始有了文字,因而令人忽略了荷蘭人其實也有在台灣推行荷語教育。
從歷史背景的角度而言,荷西兩大強國前進中國海域起初是為了「貿易」以賺取豐碩利潤,爭取與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貿易機會。荷據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不但以武力控管台灣人民,並任用傳教士教化他們,運用軟硬兼施的管控手段,期待藉此在台獲取最大利益,將語言政策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干治士以新港為根據地,擬定傳教策略開始教化原住民,傳授其讀寫的能力以增進原住民對基督教的虔誠,還拉長了傳教士的任期(10~12年)以便學習當地原住民語言,提升傳教效果,藉由方言表達思想,發音正確後才能影響土著。此外,還將當地年輕聰明的土著送回荷蘭接受教育,培養其成為教師。由此可知荷蘭傳教士對於原住民的教化以原住民語言為基礎,而後逐漸開始興建學校,發展原住民當地語言以利傳教。然而,傳教士也常會為自已爭取加薪利益,亦會為原住民爭取福利因而增加公司成本導致教會不斷陷入財政危機及人力短缺導致營運上的艱辛。
後期由於考量到每個村子都使用各自的土語,尚未有相同的語言而考慮引進荷語到台灣,此時為推行荷蘭語政策的試驗階段。新港人向教師要一系列的荷蘭名字,而年輕土著很快樂的學習荷語,並決定星期天要穿荷蘭衣服…站在傳教士傳教的立場,他們亦認為荷語政策,可以舒緩傳教人員和教師的不足。因此,荷語的引進被解釋為意圖籠絡原住民歸順荷蘭的「政令媒介語言」。學校剛開始因為尚未有書,使用新港語教學,讓他們寫字母,分辨母音與子音,兒童的上學時間也與荷蘭一致。後來ˋ人都有各自的固定上學時間,開始接受荷語基本原理,使用荷語教科書與福荷對照本,但各地推行的成效不同。經過討論與評估,牧師們一致認為,教學校最年幼的學童荷語,並繼續用土語教成人是最好的策略。
荷據時期的臺灣,主要居民為馬來族的原住民,荷蘭人一方面以武力陣壓臺灣;另一方面由傳教士傳教,藉以安定原住民。傳教人員用原住民語言來傳達教義,並用羅馬字母來拼寫原住民語。相較於其他據台時期,荷蘭人的政策是由荷蘭人學習、整理、研究原住民語,並將它文字化。無論遭遇多少困難始終堅持此政策,荷據時代可說是台灣史上最重視語言人權的時期。
李詠梅 語言認同與發展:臺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應華105李詠梅
此篇文章主要在探討政府為了維護原住民語言文化而制定的政策,原住民學生必須通過「原住民學生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才能享有升學考試加分百分之三十五的優惠;未通過「原住民學生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者自九十九學年度招生考試起其加分比率將從百分之二十五逐年遞減至百分之五。但是究竟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是否真能如行政院原民會所言,能夠維護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或者是有助於促進原住民族語言的活力?要求原住民學生以通過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為升學考試加分優惠的條件,又是否妥當呢?
的確,語言政策對於語言振興工作的影響甚遠,因此,在語言政策實行前,應先做好詳細的規劃與調查。但政府在實施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前,並未做好完整的配套措施,例如,方言別調查的不完全,造成不同方言別的學生被逼迫學習不熟悉的方言,此舉非但不能增加族語使用,反而會造成族語學習困難甚至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族語的興趣,成為推展族語的阻礙。
「語言態度」是現今原住民族語言振興主要的問題之一,要如何提升原住民族對於其語言的認同與提升語言的使用是當務之急。但是政府並未針對原住民籍學生做語言使用普遍情形及語言使用態度做調查,使得語言政策與語言使用實際情形產生落差。再加上,有些族語教師在長期教學經驗的累積之下,早有自己一套的族語教材,但是當接觸到政府頒定使用的教材時反而遇到很多問題。所以我認為,雖然政府最初的用意是好的,但在尚未確實的調查及規劃之前,若貿然的實施語言政策,必定是事倍功半。
無論是贊成族語考試或是反對族語考試的人都各有一套說法,使得原住民族語言認證政策的搖擺不定、語言政策規劃的本末倒置。反觀紐西蘭政府積極投入毛利語教育推廣,主要的作為有:增加毛利語教育經費、師資培育,另外還有一些振興毛利語的方法也是值得臺灣將之視為學習對象。
「母語的選擇,通常關係到族群的認同」。但自1956年推行國語運動開始,原住民族的「母語」變成了「國語」,是否代表著對於族群認同的衰敗呢?我想關於臺灣原住民語言文化的維護,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除了政府需要做更多的調查,人們也必須更積極保留珍貴的原住民文化。
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應華104 洪韻婷 40085011i
原住民,是全球都該正視的議題,不是因為他們較其他族群處於弱勢,是因為他們擁有各種不同文化最純粹、最真實的樣貌。原住民的文化、語言,細細訴說著一個國家千萬年的歷史洪流,源從哪裡來,將往哪裡流。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體會,即能發現全世界的原住民文化、語言,都是現代社會被全球化風暴席捲後,殘存的無價之寶,應該極力保存。這篇文章探討的為加拿大境內原住民語言的教育,以及政府對於原住民教育的政策實施現況,也試著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教育做比較。
加拿大是鼓勵移民的國家,除了英法雙語的官方語言政策,也曾經試著要將原住民語言給予平等的地位和權利,但由於境內有53種原住民語言,施行原住民語言的保護政策太過困難而被停擺,直到最近才開始被重新重視。然而事實上,加拿大的原住民日常生活用語是英語,而原住民父母在為小孩選擇第二外語時也不會選擇自己的母語而選擇法語。近三十年來,學生母語不再如以往流利,教師開始停止使用原住民語教學,而開始大量使用英語,因此迷思產生: 既然學生不再使用母語,英語也不再是第二外語,為何不捨棄族語,使用英語教學?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把這個情況套在台灣,一切都會顯得清晰: 新一代的原住民除了日常生活說漢語,學校學英語,父母甚至也會花錢讓小孩補英語,而非母語。
但從1990至今,語言規畫和族語復興的觀念越來越強烈,西加拿大的原住民教育還是屬於核心課程。越來越多團體關心原住民語言危機,致力於推廣原住民語言。本文最後也提到,台灣原住民和加拿大原住民有許多的共通點,包括人口都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左右。也因
為曾經的政府政策,導致母語瀕臨滅絕: 加拿大過去被殖民主義壓迫,台灣經過早期國民政府的國語運動的推行,導致兩國的原住民語言都瀕臨滅絕。但較可惜的為兩國發展原住民教育的時間,加拿大已經發展超過25年,而台灣現在才剛起步。我們確實應該要向加拿大借鏡,他們能夠在更多樣性的原住民族群語言中,做到結構縝密的原住民教育,不但和大學合作,也有政府學術單位的支持。回過頭看看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我身邊許多原住民朋友已經不會說母語甚至聽不懂了,我想這是一個潛在的危機,應該從加拿大的改革經驗當作借鏡,值得更多人去關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原住民語教學之回顧與展望 應華四 林巧凰 498850136
台灣是多文化、多語言、多族群共同交融的社會,但歷史的發展卻常遭受到單一主流的壓迫,語言使用上從獨尊日語到國語,其他一概禁止。長期未經使用,口耳相傳的獨特語言也沒有文字符號的記載,終究會面臨消失的威脅,其中原住民語更是首當其衝,新一代的青年原住民幾乎都得了「母語失語症」。直到解嚴之後,本土文化的傳承逐漸為大家所重視,從國民中小學正規教育體制納入教學開啟了先例,2001年教育部也在九年一貫的課程中,納入閩南、客家和原住民語等十幾種讓學生依自由意願選修。語言教育要成功必須結合三大要素:政策制定和行政配合、語言教材編寫和語言師資來源。本文就這三大面向來針對學情形進行一個回顧,為各個狀況提出有效建議並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利改善。
任何一種教學推行之成敗與否都和政策制定和行政執行有密切關係,政府大力推動卻不如預期的原因如下:學者研發鄉土語言教學評量模式並提出教學活動設計供教學參考,但卻未能送到族語老師手中而無法提升教學品質。鄉土語言相關系所的設置也過於廣泛,涵蓋了許多族群難免偏廢於特定一族群,較難有實際之效益。鄉土語言教學的實施也不甚紮實,教學時數和教學時段並非正規時段,學生還有權力不選修,毫無教學成效可言。而主要負責復振族語的原民會也未確切落實而流於形式上的表面功夫。編訂了語言書寫系統,對未訂定相關法規或採取積極或制約性的態度,而使得頒布系統之後因為缺少推廣而乏人問津。另一方面,族語能力認證考試辦理也因為同仁異動或是承辦單位不同而造成經驗不足有所缺失,沒有清楚周詳的制度。此外,認證考試沒有能力高低,為單一級別的測驗,無法分辨族語能力的高低和聽說讀寫的各領域的發展程度。
在學校配合方面,有諸多因素造成學習上的困擾,可能是學生分屬不同的族群,經費不足無法聘請專業稱職的老師,學生人數不多就混齡開課並且開放選修,造成語言學習動機低落,部分學生所學的和在家所說的語言不同而無法達成有效溝通練習。因為非正規教育體制中必考的科目,教學時段安排都是課餘時間,也不是在正規教室中進行,教具也無固定場所放置而流於照本宣科,教學支援人員也因為不是在職,沒有與學生進一步溝通的時機也無法和其他老師交流,更沒有所謂的教學向心力和強烈動機。族語教學要順利推展,稱職的族語教師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教師要有專業素養,須藉由一個正規的原住民族語言文化教育學程培育,並且持續有計畫進階研習。
語言都是平等的,說母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任何人、任何政策都無權去剝奪這個基本人權,因此在政策制度上應該朝著「多語並存」的實質性平等發展。設置語言規劃機構、學前族語教學制度、鼓勵全民自小學習第二或是第三四五六七的語言、增加教學時數並延長教學年限都是可以考慮的途徑。另外,擁有完整的編輯和明確的審查制度會事半功倍,定期評鑑並且與時俱進,修訂出最符合時宜的教材,推薦優良教學資源供學習者使用。師資培育更是應該極力著重的部分,正規的師資培育(職前教育)、在職教師定期進修和非教師體系的短期集訓或是固定評鑑考核都能維護其教學品質。
要提升族語教學,就要讓學習的空間寬廣,隨時隨地都有學習的機會,按照學習者的程度和年齡因材施教、環境布置、族語交談、族曲播放、教學觀摩都能增加學習者接觸族語的範圍,營造出總體學習環境。最後除了學校盡力之外,家庭和社區的功能也是需要齊頭並進,灌輸孩子會說本族語言是責任和光榮,製造族語使用頻率,讓孩子回原鄉去沉浸在族語縈繞的環境都是可參考的方法。部落則肩負振興宣導的工作,可以設置加強班或是語言巢提升成效,或是辦理文化成長班或生活體驗營建立認同感,舉行比賽也能增強學習動機。最後,大眾傳播是語言維繫和語言計劃的重要因素,媒介的配合有助於保存和推廣。
了解本身語言的獨一無二不可取代性之後,體認到語言不可被剝奪的珍貴,族語的學習與使用才得以順利地由下到上,由家庭到社區部落推展到社會,讓使用環境擴大、使用機會增加,讓語言重生,這樣台灣才能成為蓬勃活力的多元社會。
<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 應華105 陳玟萍 40185034I
在這篇論文裡面,提及加拿大原住民的母語教育,進而對台灣原住民的母語教育進行比較與探討分析。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加拿大原住民的語言背景。由於加拿大和美利堅合眾國一樣,是個熔爐式的國家,接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因此加拿大國境內存在著語言分歧的現象。加拿大以英語和法語作為官方語言,然而當此官方語言的立法想法被提出時,引起了加拿大原住民的反彈。加國原住民為了保護自身母語的流失現象,針對英語、法語定為加國官方語言時,亦主張給予原住民語相同的地位與權力,積極保護自身母語。另外,原住民族群大會亦提出幾項具體要求:有關原住民的法律立定,需有原住民語的版本進行發行與推廣、在足夠原住民人口地區以一種原住民語言進行服務…等等。但由於這些論點尚存爭論之處,無法立即見效地執行,但由此行動已可看見加拿大原住民對自身母語保護作出的努力,我認為,台灣面對漸漸消失的原住民語言,更應效法加拿大的作法。
另外,楊老師上課要我們注意的First Nation,在此篇論文中也有提及。
First Nation 直譯上有第一公民的意思,指的是最初最早來到此塊大陸的人民,也就是原住民。根據維基百科中介紹:First Nation一詞在加拿大,指的就是加國境內,既不是Inuit也不是Metis的印地安人,但其在使用上仍有被認為冒犯的意味存在,且此詞尚未有法律上的定義,但此詞仍被視為印地安人的代稱而被廣泛使用。
此篇論文也讓我們了解到加拿大原住民的教育史,還有原住民語言日漸凋零的原因。原住民語言因為英語在加拿大為主流語言,原住民母語對他們來說使用到的機會相對受到壓縮,且在選擇第二外語,原住民父母為了子女的未來做考量,也會選擇法語為第二語言,而不是教授他們的子女自己的母語。
雖然在加拿大有一個特別的機構叫First Nation University of Canada,雖然名稱裡面有大學一詞的意味,但其相對於加國其他大學,仍存有一層不同的意義,該學院的任務和其他大學不同,主要是致力於”提高原住民生活品質、保存且詮釋原住民的歷史 語言 文化及藝術”。
觀察加拿大的原住民拯救他們漸漸凋零的母語所做出的努力,讓我們不免反思台灣自身的情況。加拿大原住民和台灣原住民雖然有許多不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共通點。關於原住民語言,加國原住民和台灣原住民的語言都曾受到外來殖民者的壓迫,而造成母語認同危機。兩者最相似之處還是加國原住民和台灣原住民都期待經由教育追求自主,在這一點,兩國的原住民都做出相當的努力。
加拿大很早就發現了原住民語言逐漸消失的危機,因而及時採取了保護的努力,雖然台灣這方面起步算晚,但也多少做出了挽救的舉動。但在很多方面,相對於加拿大政府正視此課題的廣度及深度,台灣政府所付出的努力仍有進步空間。
閱讀心得 應華102 49850382 賴京麟
《台灣及紐西蘭原住民傳統幼童教育之比較研究》高幼蘭
由於論文研究者本身有泰雅族血統,但卻不會說族語,加上接受所謂的漢人教育,因此對自身的文化認同感產生疑惑進而進行此研究。而台灣和紐西蘭皆有原住民的存在,但紐西蘭政府對原住民幼童教育的覺醒與支持是值得被學習與研究的,紐西蘭社會對原住民政策的反省和文化包容力亦是台灣社會所欠缺的,作者指出,若要保存泰雅族文化,必須從幼童教育著手,讓原住民傳統得以傳承。
台灣屬於移民型國家,接受過不少外來文化以及不同的殖民時期,但長期以來台灣的原住民皆處於被統治管理的弱勢狀態,政府消極的不作為或強迫式的教育對原住民文化都是一種傷害和摧殘,雖然近幾年原住民開始許多捍衛自身文化的運動,如還我母語運動和正名運動等等,但一些與自然生活有關最傳統的智慧正在消失,現在的原住民與日治之前的原住民產生了相當大的斷層,經歷了殖民統治及國家教育體制之後,原住民自身的文化更是流傳不易,而在身負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老人一個個凋零之後,原住民文化的生存空間應是岌岌可危。當我們在推廣華語教育的同時,台灣島上居住最久居民的文化與語言,卻正在漸漸式微甚至消失,其實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
因此,在原住民幼童教育的部分,紐西蘭政府的態度和政策是台灣可以借鏡的。紐西蘭政府在一九0 0年打壓過毛利語,但到了一九六一便同意英語及毛利語並行,從同化政策改為融合政策,在經過多次的改革之後,使得紐西蘭教育部實行多元文化教育制度,鼓勵英語非母語的學童保留自身的語言及傳統習慣,現在毛利人佔紐西蘭總人口數14%,住在都市的毛利人有四分之一說毛利語,鄉村地區則有四分之三。
台灣目前除了原住民語言的檢定考試,原住民學生的加分福利之外,加強對原住民語言的研究,和對原住民生態文化深入了解皆是作者提出可以實行,保存原住民文化的辦法。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建構的可能及其特性> 應華105 陳玟萍 40185034I
這篇論文提到原住民文學史在台灣建構的可能性與否。
首先,文學史對於原住民的是否有意識這點我們需先做出釐清。傳統上來說,文學對於原住民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與影響,但文學是真正存在於原住民之間的,像是「口傳文學」、「民間文學」也就是說,原住民也是有「文化」,而不能將其視之為野蠻人。在台灣,過去很長的歲月裡,部落分立,原住民各自擁有發展的過程與生活方式,所以一個部落有一部自己的歷史,文學歷史也當如此,因此,若要真正用心去探討台灣原住民的文學發展,該是紛雜且多元化的。然而,原住民文學中含有神話性質的故事非常多,這點也引發許多研究原住民文學的學者的爭論,究竟該不該將神話文學視之為文學的一部分?這部分我認為是可行之的,可以將神話文學視為原住民文學的一部分。因為我認為,每個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模式,不能因為某個族群紀錄自己團體的歷史充滿神話傳說性質,我們就加以認定其為虛構不實的,那是該族群的重要信仰,也是維繫該族群文化傳承的重要脈路,我們不該強行以我們的思維否定之,否則將淪為坑殺其他文化的我族中心主義者。
記得以前高中時期唸過關於原住民作品有藍鼎元的<紀水沙連>、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但以上都是透過漢人的角度來看台灣原住民,其實頗為偏頗,失客觀性。若欲了解真正原住民的筆調,則應參考瓦歷斯諾幹、夏曼藍波安的文章。我曾閱讀過他的<冷海情深>,我認為原住民文學給我的感覺很直接,作品中透露出的大多是對土地的熱愛,所以讀起來總有一種親切感,像在這部夏曼的作品裡面,也是記錄著達悟族男性對海洋和傳統文化的眷戀之情。
關於原住民文學,我們需了解它在台灣的發展現況:
原住民文學興起於民國七零年代,此時台灣社會面臨關鍵性轉換之際,不論在政治、社會、文化的各個面向上,莫不以台灣「本土化」作為最強烈的改革訴求。原住民運動也在此熱潮中風起雲湧地展開,在不斷的熱血抗爭中開始凝聚出屬於原住民自己的「族群意識」,進而讓原住民文學蓬勃發展起來。然而至九零年代,我們看見的卻是日漸凋零的原住民語言、文化、甚至是文學。
我認為,建構台灣原住民文學史是有成功的可能,若能真正將原住民文學史整理建構起來,不但能替複雜分歧的原住民文學,整理出一個大要,也能幫助衰頹的原住民文化再現其風華。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個卑南族原住民作家孫大川曾說過:『就像黃昏同時具有白天與黑夜的某些性質一樣,我們既不可宣判原住民文化已死亡,也不可以鼓勵一種日正當中的幻象。反過來說,我們既要勇敢接受民族文化死亡或黑夜的來臨,同時也要積極地在黃昏時刻準備好油燈,點亮漫漫長夜。』
《荷據時代台灣原住民語言政策和教育》應華系104林敬智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兩面刃,有好有壞,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
裡面提到了原住民語言文字化的議題。在那時發現了一些新港文書時,對於我們是相當震撼的,因為我們一向認為原住民有自己的語言,但並未發展出所謂的文字,這個發現讓我們又有了新的看法。後來再繼續調查後才知道,這些新港文書是以羅馬拼音來書寫西拉雅族的語言,而引進這些羅馬拼音的正是曾統治台灣數十年的荷蘭人。
這麼說,我們應該要感謝荷蘭人帶給我們一個溝通的管道,而不再「各說各話」?好像也不是。文章中提到,「荷蘭人一方面以武力鎮壓台灣;另一方面由傳教士傳教,藉以安定原住民……傳教人員發現台灣島上沒有書,沒有人(原住民)能讀和寫(漢人移民除外),因此,為了增加原住民對基督教的信仰,他們用原住民語言來傳達教義,並用羅馬字母來拼寫原住民語。」當然,荷蘭人也在這波浪潮裡,試圖引進荷語,希望能藉此在溝通上更為便捷,只是在實施後成效不一。所以,一開始的出發點其實都是為了傳教,為了安定民心不起反抗之意。如果是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似乎荷蘭人也沒那麼可愛了。
然而,文章中也寫到,「尤羅伯牧師在新港社開辦學校,當年5月26日台灣史上第一所學校開學……來台後的兩年半之中,就建立了六所學校。」「到了西元1647年時,父母們被要求每天準時送他們小孩上學……兒童上學時間已達全島一致化,與荷蘭本國一致。」這樣看來,在教育方面,荷蘭人的確也引進不錯的制度,提升當時的教育程度與風氣。而且到了後來,教會甚至希望能多增加人力資源來深耕這方面,只是被公司以財務情形而拒絕。
那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件史實呢?
我覺得記住好的,也別忘記曾經的事實。就像有人曾說:「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就像日治時期,有人懷念,有人憤慨。懷念的是當時的治安非常好,一個政府可以做到夜不閉戶,表時治理能力不容質疑。憤慨的是,當時政府、公司欺壓人民、壓榨人民,就連警察也是,當然,之所以治安會好,也是高壓下所產生的。對於這段歷史,似乎台灣人又愛又恨。荷蘭統治也是一樣的情懷吧?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不管如何,「語言文字化」、「高壓統治」都是事實,不會忘記,也不要忘記。
沈佳蓮-〈語言認同與發展: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台灣教育部先前規定,原住民學生如通過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就能享有升學考試35%的加分。這一項規定被認為是為保存原住民語言、文化的政策,也是協助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能受到更平等的待遇。可是作者在文中探討了多項此政策未完善考量的地方。
首先,政策制定過於倉促,對原住民學生的程度也未做完善的評估。未調查各個原住民語的方言差異,造成考試的內容和原住民認知不同,學生在學習族語時也會成為困擾。舉例來說,阿美族語的北部方言內有語言差異,政府未事先考察;語言課程在當地只開設阿美族語,可是還有少數其他族群的原住民居住在那裡。族語教師收到政府頒定的教材會十分困擾,因為當中的用語有些和現實生活脫節了。作者提問:究竟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是保護原住民的權益還是踐踏他們的語言權?
對於原住民族語考試,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贊同的人認為通過族語考試才能保障學生的升學機會,並同時維護語言文化,原住民父母能傳承語言,孩子也能培養族群認同。反對方表示此政策規畫不夠完善、師資及教學設備皆未成熟。在國家未提供語言文化的環境時,強加此考試於原住民,是扼殺了語言發展的機會。把會說族語當成加分條件,就如同把不會說族語的原罪推給原住民,也是對原住民語言權的一種侵犯。加分制度在台灣會不會造成族群對立?加分上更好的學校是學生實際的需求嗎?種種政策考慮不足的地方都還有待改進。
其實在求學的過程中,看到有原住民血統的孩子在考試時有加分優惠,總不免令我有些羨慕。現在回想起來,會覺得加分制度還是有它的合理性在,畢竟原住民孩子所受的教育資源和我們本來就有差距。可是換個角度想,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要加強學生課業上的輔導,而不是誤導學生只要有血統就能擠身好學校。這樣才不會影響社會觀感,也能實際考量學生的需求。
我覺得作者在文中所說很有道理,有時候語言政策是政治角力後的產物,沒有完好的準備就急著將政策推行上路,後果往往就是遭到民眾的批評及社會的壓力。針對語言與文化,政府更應該認真看待。事先要集結學者、族群一同商討,實地走訪社區,看到實際情況後再擬定政策才是正確的做法。紐西蘭的語言規劃就可以當作台灣的範本,多方評估才會更加完善。我認為政策是需要不斷磨合的,尤其語言和文化再些微的差異都會被放大檢視,政府更應該審慎以待。期待未來原住民的語言權能真正被重視、保護,學習環境也能真正改善。
林爭意《台灣及紐西蘭原住民傳統幼童教育之比較》
閱讀心得
應華二
此篇筆者本身便為原住民,面臨原住民壯年外移,生產力短缺與文化遺產的傳承後繼無人,種種問題逐漸降臨,讓筆者不禁反思自身過往經驗,並再度面臨自小至大皆存在的族群認同問題,「我是誰?」「哪裡是我真正的原鄉?」,答案徒留迷惘兩字。
回顧自身求學歷程,身邊也不乏許多原住民同學,他們對於自己的身分引以為傲,甚至會主動分享部內有別於漢族不一樣的生活風俗,好不可愛。但隨著時光流逝,原住民文化是否仍依舊像以往般傳遞下去,尤其在青年外移問題嚴重之際,令人不禁感嘆臺灣原住民在傳統文化迅速凋零的時代該何去何從?在臺灣已行之數千年的部落文化就要這樣滅絕了嗎?我想,這都是我們所不樂見的結果。
本文針對臺灣及紐西蘭作分析比對,更以幼童教育為藍本。何以選擇「孩童」階段呢?因為,在所有教育中,幼童教育是其最基本的根基,其成敗對於一個人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至於同為南島語族的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曾在十九世紀末銳減至僅殘存四萬九千餘人口數,但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卻有了不一樣的嶄新面貌,除了積極爭取生存權外,另一方面也推動族群文化,透過教育重新建構族人對於文化遺產保存的重要性。
原住民不可否認是弱勢族群的一員,因非主流、族群人數稀少便不被受到重視,換作是任何人,這種感覺是的確是相當不好受的,我們也應當將心比心,施加同樣的關懷在原住民族群身上,讓他們感受到等量的愛與溫暖。
筆者也深入訪查數位原住民,並用第三者觀點敘寫出來。「小時候的玩具是自己做的,用木頭做的陀螺,長大一點才有玩射箭,」沒有物質文明入侵的孩童世界,依然不改愛玩天性,天真和無邪絕對是他們的最佳代名詞,相較於我們漢族,優越感是我們多的,而謙卑是我們缺乏的,也許少數民族的存在正是要抵制我們無限膨脹的優越感吧!
透過本文,學著用原住民的角度去反省自身,也從中發現了前所未見的盲點,我想這是人類的無知,但也的確是往後可以引以借鏡之處。
吳依靜─《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
應華102吳依靜
據我們所知新加坡是個非常國際化的國家,位於東南亞,能用華語與中國進行交流、貿易等等,也能以英文來與西方國家接軌,新加坡實行雙語政策一段時間,雖然說近年來中國崛起,華語被認為是在未來具有潛力的語言之一,也越來越多人想要學習華語,但就目前為止英語還是最有力量的世界語言,臺灣也越來越流行”雙語”教育,許多私立幼稚園或是小學就是標榜雙語教學,家長們聽到雙語一詞更是爭先恐後想把孩子擠進這些學校,也因此有些家長顧此失彼,小孩的英語能力的確是變好了,但中文程度卻跟不上同年紀的孩子,反而忽略了我們的第一語言。其實在新加坡也有出現這樣的情況,論文中提到新加坡初期華人多以及祖籍的方言作為家庭用語,後來政府推行”講華語運動”,”脫方入華”將華語界定為華族唯一的族群母語,但近年來華語在華語族群中的地位開始面臨英語的挑戰,英語教育高於華語的主要原因是在求職時,英語的實用價值很高,以經成為新加坡人工作上必備的能力之一了,因此家庭用語”脫華入英”的情勢以無法扭轉,目前許多在家也使用英文溝通的華人家庭比例提升,孩子的華語能力也逐漸走下坡,為能聽能說但讀寫卻不太行,再來,華語的口語表達流利度也下降許多,甚至有些學生放棄以華語來溝通,政策上也總是以英語為主,以致於華語的社會價值無法體現,而漸漸淪為傳承文化的工具。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電影中某個小孩的姐姐就是不太喜歡說華語和同學間都講英語,就算媽媽用華語跟她溝通,她還是以英語回答,華語課的成績也不是很好,這部電影中出現了論文中所闡述的現象,新加坡政府也注意到這個華語式微的現象,因此也改革華語教育多次,不斷地修改,希望能改善這種情況。以華語教學的角度來看,在全求各地掀起的華文熱今天,新加坡擁有豐富的雙語人才,在華語教育上也有一定的經驗和歷史,在各地應該都滿受到歡迎的,新加坡十分有潛力作為培養華語教師的重要基地。
張琬婷 語言與國族認同?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一個國家只存在著一種語言是好事還是壞事?看了這篇文章我會傾向於多一些語言在同一個國家會比較好,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統一的民主國家無法容忍和自己說不同語言的族群,那這樣的國家還算是民主的國家嗎?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實施了說國語的運動,當實在學校不可以說母語,其中包括客家話和福佬話,只要說了自己的母語就要掛上一個牌子在校門口罰站一整天,這樣的政策讓說母語的人覺得說母語是件可恥丟臉的事,於事越來越多人不說母語改說國語,我曾經很納悶為什麼要實行這樣的政策,我發現國民政府也有他們自己的苦衷,撤退來台灣後發現和台灣人語言不通,溝通上困難重重,明明都是炎黃子孫,卻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而反目成仇,如果無法溝通就會產生很多人為上的誤解,這樣的誤解就會造成無可磨滅的傷痛。本文中赫德認為民族文化遺產中最特殊的因素即為語言,伊薩克也認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語言」,這就是由德意志國家浪漫主義所建構出的「語言國族主義」,如果套用在台灣,身為客家人的我是不是也會被關進監獄進行勞改或是送進毒氣室呢?但是政府當初推行的「國語運動」卻似乎隱含了這樣的觀念,企圖用一致的語言讓百姓們認同這樣的國民政府。當初的政策有好有壞,好的昰確實讓不同族群有了溝通的平台,壞的昰讓方言慢慢的走向衰敗,雖然這幾年政府努力想讓方言復甦,但是太難了,現在的年輕人還剩幾個會說方言呢?可以推測出不管政府花再多的努力或經費來振興方言,得到的成果應該還是有限,但這不代表我們就不認同華人這個族群。
黃花崗雜誌第二十九期曾說:認同本身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人生而為社會性動物,歸屬不僅是外在生存的必須,也是內心立足之原點,這本來無可厚非。就說現在我們士子們為之心折的美國吧,那裡的人們認同美利堅,一聽美國國歌肅然起敬,熱淚盈眶者甚眾,也很少有人因此指責美國人十分的愛國主義,以此如何如何不堪云云。那麼美國人認同的是什麼呢?是民族嗎?如果是,那是什麼意義上的民族呢?至少我們可以肯定地認為:美國人認可的民族從多數意願上講,是通過民族國家凝聚的文化種群,所謂美利堅民族,可比孫中山先生所說“中華民族”。
應華系102 498850356 黎心慈
在不同的語言族群接觸下,即會發生「語言接觸」,語言接觸通常伴隨下列兩種情況發生,一是混雜語;另外則是轉向語言學習,而這兩種情況都受到權力位階的影響。一般來說,高權力位階語言會同化低權力位階語言,使得低權力位階語言成為不再被繼續學習的文種,而低權力位階語言通常為弱勢族群以及少數族群所使用。
加拿大的熔爐文化社會是眾所皆知的,政府不僅鼓勵外來移民入住,並且也積極保護原住民語言,有學者提出警告,如果政府不提出具體保護的措施,那麼原住民語言將會短短在兩年內消失殆盡。但是,即使如此,在政策的執行上仍然有其困難性,有部分是因為原住民語言各自不同,使得界定需要保護的語言難以滿足大眾需求,另一部份的原因是原住民家庭漸漸地使用英文和法文為家庭溝通的主要語言,並且,即使要孩子學習第二語言,選擇通常不會是自己的原住民母語。
將加拿大保護原住民母語的政策印證到台灣,就能發現有相同之處,兩國的政府都曾經以高壓的手段打算禁斷母語的流行。然而,相對於加拿大,我國政策的實行還仍如嬰兒學步般剛剛起步。原住民母語保護的政策有其迫切性,不同的文種代表著不同獨一無二的文化,如果高權力位階語言透過自然或高壓的方式同化了低權力位階語言,不僅會使文化瀕臨消失,也會使原母語的使用者感到自我認同以及歸屬的危機,間接的使得文化的隔閡以及衝突嚴重加劇。
柯婕妤-〈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建構的可能及其特性〉心得
原住民文學和原住民歷史比起漢人文學更加難以完整保存。以口傳為主要傳承方式,因為沒有文字,當現今原住民的年輕一輩遠離原鄉進入到大城市時,便無法繼續將長久以來的族群故事保留下來,隨著族中耆老的逝世,這些神話、歷史便消失在時代洪流中。即使有保存下來的,數量亦不多,甚至僅剩殘缺片段,真要追尋回去將之拼湊完整,也已經難之又難。
過去的原住民族並不在意自身文學的重要性,我們稱為口傳文學的這些東西,都是對他們來說非常習以為常的生活一部份。這些因為生活所需要、祭祀神靈、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歌謠、傳說,都是文學珍貴的素材,我們卻不大將之視為文學。我想這是因為原住民缺乏「文字」,也欠缺「文字紀錄」的關係,只能用口耳相傳,用耳朵去聽,而因為漢人極少接觸原住民語言,在沒有文本又聽不懂的情況下,我們便忽視了這一塊。
而在經過西方國家的殖民後,原住民族為了掙脫被殖民的命運,開始重視起自己的歷史根源,希望為族群發生提升地位。而要注意到「文字」紀錄的重要性,則得等到日治時期。因為一個語言文字的選擇,事實上也是政治力量的延伸,當時社會所通行的主流語言文字,是由掌握國家權力的族群來決定。這時原住民又面臨到新的問題,因為他們沒有自己專屬的文字,而他們所學習的文字便是統治者的語言,這又使他們對於為自己的民族發聲而站出來卻得使用別人的文字而出現矛盾。但是一個民族想站穩腳步,是不能沒有自己的「歷史」的。文中也提到,記憶是集體的社會行為,而人們的心裡會選擇自己所需要的記憶保留下來,以此記錄下來成為歷史。所以,民族歷史的片面性和偏向本民族的主關係也就此產生。而原住民族群為了能夠凝聚自己的族人,並且向外確立自己的重要性,開始重視起歷史這一塊的紀錄和收集。這樣的工作,執行起來已經非常困難。因為在台灣的原住民並非只有一個。不同的原住民族間所說的語言和流傳下來的歷史傳說都是獨立開來,偶爾會有重疊,但卻不能歸為同一個大族。由於這樣龐大的族群支派各不相同,語言的創造和使用便更加困難。於是最後,他們為了能夠接觸更大的對話人群,選擇了漢族的語言文字,也出現許多使用漢語的原住民作家。不論使用哪一種語言,最後歸回到自己民族的中心書寫,擴大傳遞的範圍並不影響族群的彰顯。
原住民文學仍有許多地方需要補足,尤其是存留下來的資料收集數量逐漸擴大,收集來的文史資料也過於雜亂急整理,而由漢人採集來的口傳資料都以漢語紀錄,與原音的差距沒有辦法完整趨於零,這是令人遺憾的。幸好這些族群的本身也逐漸參與其中。
我認為原住民的文化對於漢族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對於那些神話、山林的美麗故事,都存在於人類原始血脈中,只是大部分生活在現代都市的我們遺忘了祖先曾經擁抱奔馳的自然。而離開原鄉,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後裔也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故事。於是當我們看見了原住民作家們重新建立起那些歌謠、神話,便很容易受到其吸引。也是現代的台灣社會,更加重視這片血脈中的山林。
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 梁凱韻 40085045I
此篇論文主要探討了香港中文大學使用何種語言的問題。當我們聽到香港中文大學的名字,毫無疑問便會聯想到該所大學注重中文。但是這所大學卻要改成全英語教學?那這所大學是否該改名字了?當提出改成英語教學制度時,該學校的創校宗旨也有被提及。除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可說是香港最早創校的。這麼有歷史性的一所大學,卻面臨語言使用上的爭辯,而原因只是因為國際化。
但是我個人認為,一所大學保有母語教學,這不是很大的特色嗎?很多地方因為推廣英語使用,希望可以邁向國際舞台,但是誰知道,這樣反而造成很多寶貴的傳統如母語和文化,會慢慢被扼殺。新加坡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隨著時代的進步,新加坡社會上大部分都在使用英語,但是老一輩的仍在使用自己的地方語言,年輕一代的別說是方言,華語也已經不是很標準和流利了。
可是我們又不得不考慮到外國學生到中文大學留學的情況。因此我比較認同雙語政策委員會所提出的方案。較學術性的科目如科學,便採用英語教學,若是涉及到中華文化或香港本土特色的,則宜用粵語。雖然粵語教學對外國人較困難和吃力,但是這也是讓外國人體驗香港的圈子和生活的好機會,他們也可以學習一些較基本的粵語對話。
我們也不能否認用母語學習可以幫助到我們更容易吸收專業知識。母語是我們從小就接觸和使用最流暢的語言,許多專屬名詞和用語,在我們日常交談中就已吸收了,加上對這些較深的詞語就算從未接觸,但是因為是母語,所以猜測出來的結果也八九不離十。好比說在台灣,我們的大學同樣都是用母語來學習,只有少部分的課需要用到原文書,用母語學習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是相當不錯。因為所處的社會也是使用母語,所以畢業後也不需擔心語言的轉換。
香港的語言政策有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兩文三語。我覺得香港應該好好重視這一特點,並持續下去,而不是該特別支持其中一語言,排擠另一語言。粵語在全世界各地也是使用相當廣泛的語言,所以我覺得若在教學上使用,學生必定獲益良多。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