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九七前後的轉變 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應華103
我覺得身份認同既是互為互動、彼此拉扯的產物,同時亦會受各方角力所左右。20世紀90年代末,不論是臺灣的普選總統,還是港、澳回歸後的“港人治港”及“澳人治澳”,均鮮明地傳遞了本地人民“當家作主”的資訊,對本土意識和身份的提升應該具有正面的作用。然而,三地民眾――尤其是香港及澳門的民眾――認同中國人身份的比率不跌反升(鄭宏泰、黃紹倫,2002 & 2005)。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政府自開放改革之後對台、港、澳居民放下敵對、狐疑及不信任的“敵我勢不兩立”態度,並改以友善、開放和接納的柔性手段,像”自己人”般歡迎他們返回內地探親、遊玩、工作、經商和定居,以接觸、溝通等積極行動代替過往的敵視,進而說明大家同屬中華民族,至於其綜合國力提升和國際地位日顯等,更強化了曾經一度滑落的國家意識,彰顯了“合法性身份認同”。
兩岸四地民眾的身份認同既存在著實質差異,亦有糾纏不清的地方。無論人們同意與否,前殖民地時代的分裂分治及“去民族化”政策,確曾令台、港、澳人民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生活模式及思想價值等產生實質而無法逆轉的變化。至於回歸後的香港和澳門仍然保持原來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及當前臺灣當局繼續主張本土地位的舉止,又支持了那種在中心文化看來屬於不可接受的“抗拒性身份認同”。如果中心文化強行將那個支配性“合法性身份認同”套在台、港、澳民眾的身上,很容易會這些地區的人民產生身份認同的“危機”,從而影響社會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表面上看,“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這種“計劃性身份認同”既能突出中心文化“合法性身份認同”的支配地位,又能照顧台、港、澳民眾邊陲文化“抗拒性身份認同”的特殊性,可謂一舉兩得。然而這個制度如何真正落實,既不至於讓台、港、澳民眾覺得有名無實,本身的特殊身份及制度遭到威脅;又能撫平中心文化擔憂本身支配地位被漠視的兩難困局,則是對兩岸四地政府之政治智慧的高難度考量。
概言之,我認為“一國兩制”這個“計劃性身份認同”的核心思想,在於求同存異。不同研究均指出,台、港、澳三地民眾雖然同為黃皮膚、黑頭發、棕眼睛,但他們成長的背景、所受的教育、接觸的媒體,以至生活的習慣、人生的價值和身份的認同等等,均與中國大陸民眾明顯存在很大差異(蕭新煌、尹寶珊,1998;蕭新煌,2000;鄭宏泰、黃紹倫,2002 & 2005;黎熙元,2005)。
《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心得-應華104謝依穎
本篇文章是針對印尼華文的教育,從創辦到今天的華文教學繁簡漢字的使用情況做了分期探討,並預測印尼未來在繁體或簡體字上的使用情況。文字是語言的載體,漢字是中華語言的載體,同時也是世界上所有文字當中歷史最久,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文字,但是漢字的學習對於母語不是漢字的學習者來說,學習漢字很可能是件不容易的事。像印尼語是以拉丁字母為載體,認識漢字或學習書寫對印尼學生而言是相對困難的一件事,所以將簡體、繁體字的使用拿來討論。
從發展歷史來看,從荷據時期、日據時期到轉型前的漢字教育,都是以繁體為主,研究結果還發現,印尼人喜歡閱讀的小說和作家都是以繁體字為主,但在1994年,印尼政府頒布條例,批准一些補習學校可設立中文課,並規定課程僅對成年人開放,標誌了印尼華文教育轉為華文教學。當時為適合教學對象的學習特點,通常選用漢語拼音和簡體漢字來進行教學。
華文教育轉型前的漢字以繁體為主,轉型後基於對學習者的考慮,大部分採用了簡體漢字,本文對印尼繼續使用簡體漢字採取樂觀看法,原因如下:1印尼文是拉丁字母,而簡體漢字以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為讀音工具,對初學者而言有讀音優勢,而且簡體字的筆劃較少,較易讀和血,繁體漢字與之相比,較容易讓學習者產生畏懼的心理。2.HSK漢語水平考試使用的是簡體漢字,由於HSK是目前權威的中華語言能力考試,為了適應考試字體,印尼學習者也會選擇相同的簡體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3.教材的選用,從文中的調查顯示,教材的使用比例光是中國和新加坡就占超過九成五,而這些教材全部都使用簡體漢字,印尼學生學習簡體的原因也不言可喻了。
全球瘋華文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崛起,而中國使用的就是簡體字,再搭上漢語拼音的系統,對於外國學習者來說也較為熟悉,我們應該意識到這個事實,培養自己教簡體字的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即具備繁體和簡體字的優勢,才能在華文教育上貢獻更多心力。
吳淑禎 「菲律賓的漢語教學」(顏長城)
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根據本論文作者(菲律賓學者顏長城)的描述:「菲律賓的華語教學有兩大塊,其一是已有一百多年辦學歷史的菲律賓華人開辦的華校華語選修課;其二是處於萌芽階段的菲律賓高等院校外語系的漢語課。」前者在1976年華校全面菲化之後逐漸式微,而後者則正朝著把華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範疇發展。
作者以1976年全面菲化為分界線,把華校分為兩個不同的時期:1976 年之前為僑民教育時期,1976 年之後直到當前為華人教育時期。按照作者的分法來看,菲律賓在華校菲化後所面對的問題是:究竟華語教學是語文教學?還是語言教學?這個分界線就告訴了我們答案,1976 年也是菲律賓華語教學從語文教學轉化為語言教學的轉折點。那麼語文教學和語言教學有什麼分別呢?菲律賓的華語老師在面對這個轉折點時會面對什麼問題呢?
根據作者的描述,菲律賓的華語老師在面對華語學習減弱的情況下,並沒有因此減弱他們對華語教學的熱忱。他們在面對這樣的斷層,該如何重振華語教學之風呢?由語文教學轉化為語言教學的教學模式、教材設計、課程規劃、教師培訓、輔助教具等等這些都是難題?華校菲化出現後,他們重新定位了華語教學為語言教學,並積極發展華語教學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所需具備的一切,例如其原則、具體方法,甚至教材、師資培訓、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何加入多媒體以輔助教學等等。
文中提到菲律賓華校的華語教學比較另類,菲律賓華校華語教學的教學對象是七至十七歲的華裔少年兒童,而不是其他民族的少年兒童,大多數都有點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因此,「菲律賓華語教師團」在設計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時都是按照菲律賓當地的需求及實際情況來設定,有別於其他國家的華語教學模式。根據作者的描述,《菲律賓華語課本》是目前菲律賓最主要的華語教學教材,已經開始試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華語教師短缺也是菲律賓華語教學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合格的華語教師更是難求,也一直困擾著華校的華語教學、影響教學效率與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面對這個問題,本人覺得菲律賓的華語學校可以引入台灣的華語教師前往教學,畢竟台灣在華語教學這個領域的發展教成熟。台灣華語教師並不一定要教菲律賓當地的學生,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培訓當地的老師成為合格的華語老師較逼切,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九七前後的轉變 應華103 劉莉燕
我也是生長在國外的華人,所以我覺得我們華人無論在世界各地都會被遺忘,或是不認同,泰國也如此,可是後來因為華人的能力奪取得了在每個國家的身份證,所以被認同是一件很榮幸的事,雖然得取得不容易可以也比沒有得好,所以我們華人,應該要好好爭取這個機會。
在每個國家也一定如此,身份認同對每個人是最要的一件事。要在一個國家必須要有的就是身份證,不然要辦什麼事都不方便,要出國也很難幾乎沒辦法,所以在一個裏最重要的也就是身份認同吧。
所以很久以來在香港的華人最困擾的就是身份認同,因為每當要遇到國家大事都會很麻煩又不方便,所以一直以來是他們的困擾事。因為他們以為自己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有事又覺得自己是香港的,所以這是他們的身私難事。
香港人的身份複雜的事,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下,調查出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複雜關係。調查有四個選項:「中國人」,「香港人」,「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以及「中國人,也是香港人」。調查發現,1980後出生的香港年青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程度最低,只有2.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在大家的認同下,出來一個效果就是大部份港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但並不排斥中國人身份:「我還是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多一點,但我們也都熱愛中國。」這是他們對自己身份的所做解答。經過詳盡的論證後,「香港人」與「中國人」在政治與社會態度方面是有差異的。不過這些差異與香港華人與國內華人之間的差異比較,可謂微不足道。所以,香港華人社會內存在著的不同身分認同,應該不會構成重大的、有嚴重社會和政治含義的裂隙。事實上,「香港人」與「中國人」在態度上的有限分別,正好說明身分認同的形成,在香港只有很短的歷史,而且人們對自己選擇的身分亦只有低度的感情投入。
李依恬─東南亞華文文學及認同轉變
105級 應華系
筆者認為東南亞華文文學經歷了由華僑文學到華文文學的轉變,並以此為基礎敘述在不同時期東南亞華僑的認同轉變。東南亞華僑的身分認同則是經過華僑、華人以及華族這三個階段。
華僑時期是指在東南亞華人的身分認同為中國人,愛國愛鄉是他們的處事準則,當然這裡的鄉國是指中國。這時期的東南亞華人多是為求生存而來到東南亞的,他們不會輕一的將東南亞是為自己的故鄉,所以此時的東南亞華人的生活都脫離不了華僑社會,第一關心的事也是來自中國的消息。而這時的華僑文學則是定一為「祖國」文學的分支。
之後由於東南亞各國對於華人的限制逐漸增加,許多華僑不得不選擇歸化為當地居民。這時華文作家的身分出現轉變,然而他們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卻沒有改變,依然心向中國。這時的華文創作中經常流露出像是:「就國籍而言,我屬於東南亞;就精神而言,我屬於『文化中國』。」這樣的想法。文化中國是指抽像的概念,就像這時期作家文中的鄉愁之情是指「失根」這種情緒一樣,都是對於自己心目中的中國的懷念。
由於中國在80年代後即不再承認雙重國籍,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使東南亞的華人勢必要融入東南亞的社會,這一次的轉變不在像之前一樣,必須徹底的將自己視為東南亞人。華人作家思考的問題也不在只是關於自身,關於中華的問題。因為經濟全球化,而受西方文化衝擊的東南亞該如何生存下去才是他們應當思考的問題,因為這時的東南亞對於華人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可以提供他們溫飽的地方,而是他們居住並生活的地方。
我認為不管是什麼地方,在那裡生活久了它就會成為你的故鄉。東南亞華人就跟香港華人一樣,剛開始都會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過了一陣子漸漸歸化於當地,最後他們或是說他們的子孫就會認同當地為自己的故鄉。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就像一個固定的模式一樣,也像是自然的規律,一切都是無可避免的。我認為海外華人應該要漸漸的與當地融和才好,畢竟那是他們現在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後代生活的地方,對祖國忠心固然是好的,但是固執的不願接受新的家鄉就只是愚忠而已。像新加坡的華人一樣,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與當地揉合是最佳的方法。
柯婕妤-〈在族裔認同親私密邊境〉心得
這是一篇非常生動的文章,在提出論點的同時輔以棉蘭當地經驗的敘述,由運輸通行以及交換交易兩點來著手探討。作者先提出華裔孩童與當地印尼人的融洽互動,在顯示出種族之間疆界的同時,因著孩童們天真的信賴笑容來跨越族群的界限,以此顯示出印尼華裔與非華裔族群之間的認同差異與階級尊卑,以及兩者既親密又疏遠的界限關係。
文中提及,「疆界」是接觸與交通而來的結果。在當地的華裔族群極力想將自身與非華裔住民隔離時,又往往是促成交流的原因。而當華裔想盡辦法在生活中建立屏障時,例如將住家牢牢用柵欄鐵絲保護起,以及出門一定要開私家轎車避免與公共空間接觸,反而讓自身是「華裔」的身分更加擴大且明顯。然而,絕大多數認為生活中存敵意的居民,並沒有親身的經歷,往往是經由他人的經驗,建立了公共空間充滿危險的思考,將自己主動放入威脅無所不在的想像中,生活在一個每天每個人都警告彼此小心的心理狀態下。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田野調查方式進入地區,並且有極大的感悟,特別感受到華裔保護的機制,和當地對此現象習以為常同時建立根固印象。例如身為華人的作者若語非華裔的朋友走在一塊,總會引來非華裔族群的側目,甚至是質疑和誤解。在印尼的華裔族群甚至會有意識的將自己的人際範圍框格住,藉由交通個人化的方式以及配同者的族群身分,來加以隔離階層和族群的流動。
「空間隔離的實踐,同時完成了身分的暴露。」這樣的狀態,反而是因為華裔積極將自身隔離成圈後,所產生的逆行效果。在這樣的矛盾循環下,加深了彼此的隔閡和誤解。然而兩族群之間的互動可說是既親密又疏離,已文中觀點來說:「華裔族群」與「原住族群」之間在生活與經濟上緊密相依的關係以及周期性的暴力衝突關係,使得兩者的連結既柔軟又充滿張力。在棉蘭,絕大部分的華裔通常缺乏與在地居民共同的生活經驗,只是將本身族群的生活方式直接移植入一個陌生的地區,缺乏交流和互動,這是可惜得一點。然而在華裔的排他性現象下,反而促成當地微妙的氛圍,親密與疏離的隔線既清楚又模糊,也許亦可稱之為兩族群間共同存在於一個空間的互動結果。
龔加桃《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應華103B-499850676-龔加桃
印尼從有華文教育開始就是以繁體字為首,直到1956,中國政府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使當時的印尼華人社會在漢字書寫方面,逐漸增加簡體漢字的使用範圍,但在印尼的華文教學用字一般還是以繁體字為主。
1965年,印尼發生九⋅卅事變,到1966年開始,封閉了所有華文報刊,同時也禁止所有中文書刊的進口和發行,印有漢字的刊物也一概被焚燒,所以當時在印尼可以看到漢字的地方,只剩下一份半版中文的《印度尼西亞日報》,後來教師都是自編教材或是從半版的中文報紙上抓文章,所以教材都是以繁體的漢字呈現。直到80年代末,才開始出現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教材。
其實我覺得教材內容的書寫方式跟當地人民對繁體漢字的使用是有很大影響,還有,在2002年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印尼華人對於“最欣賞的國外華文作家”的結果顯示,港臺的作家占了78%,而大陸的作家只占22%,也因為港臺出版的刊物都使用繁體漢字,所以印尼大部分的人在使用繁體漢字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接觸的書籍都是繁體漢字。
在1994年印尼華文教育已經轉型,轉為華文教學,當時為適合教學物件的學習特點,一般選用中文拼音和簡體漢字來進行教學,因為學習者的母語和華文的語言載體是拉丁字母,也因為簡體漢字以拉丁字母的中文拼音為讀音工具,學習者在讀音上比較可以掌握,且簡體漢字的筆劃少,容易認讀和書寫;相對來說,繁體漢字的筆劃較多,加上漢字本身具有獨特的書寫方式,也造成學習者不少的學習壓力,所以主張用中文拼音和簡體漢字來教學。很多中文的教材一般採用大陸和新加坡的出版商,這些教材均使用簡體漢字和中文拼音。從此加強了不少簡體漢字的應用。
2001年5月印尼國家教育部與中國教育部簽訂了漢語水準考試的合作協定。印尼全國中文統一會考考試的試卷使用簡體漢字,雖然考生可自選用繁體漢字或簡體漢字作答,但看得懂才能作答,基本上考生對簡體漢字是一定有相當好的程度。因為現今華文教材的選用、HSK 漢語水準考試、印尼全國中文統一會考等方面情況來看,其實很多人的書寫方式從以前的繁體漢字慢慢被簡體漢字取替。其實簡體漢字的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代就出現了「國」字的簡化字。可是近代漢字的簡化行為,始於《太平天國》,當時實行簡體字政策,以一批簡化的漢字,取代原來的漢字。這些字並不依照漢字原來的六書系統,也不依從歷來的漢字字體演化。而近代的簡體字是中共1956年1月「發明」的,是中共「文字革命」的產物。
可是我個人認為,簡體漢字的體制是不全面的,只有2000多個,有些漢字更是沒有簡體的,主要是人類為了省時而快速書寫的表現。簡體漢字的發展可能導致日後很多問題:其實所有的古文都是以繁體漢字呈現,漸漸學者會失去閱讀古文的能力。繁體漢字是以六書造字為原則,相對簡體漢字並沒有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書法中很多書體都是以繁體漢字為基準,簡化漢字的書寫方式後,傳統的書法將會失去原先的美感。還有倉頡發明的輸入法,都是以繁體漢字的偏旁為設計概念。其實如果未來繁體漢字真的被簡體漢字全面取代,整個中華文化的文明會被慢慢失去重心。當然,簡體字一定有其文化特色、優勝之處,不然是不可能流傳至今,可是我覺得簡體字也是建基在繁體字,如果可以做到互補長短,同時吸收繁簡的書寫優點,兩者是可以共存的。
參考資料: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4/2006040618032995.pdf
洪琬茹 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
印尼改革時期 (Reformasi) 華人認同的一些初步觀察 應華102 洪琬茹 498850162
本文多從公共場所、以及當地交通情況方面著手,讓我們可以一窺真實的印尼棉蘭面貌,發現了當地華人以及印尼人在生活上的交流和隔離,其實在文化方面是一體兩面的。作者很特別,對於印尼公共空間的描述,她不以治安為主要論述,而是利用文化藩籬做為主軸,說明當地華人和當地印尼人共同生存的社會現況是一邊印象深刻發人省思的論文。
文中最一開始提到印尼棉蘭的街道,一到放學學校門口就擠滿了私家轎車,準備接送華裔子女上下學,有關該田野調查最重要的表述即是華裔中產階級子女在公共環境中是需要一個「隔離」的,轎車提供了一個安全庇護的所在,能夠保護中產階級華人移民不受汙染、搶劫或任何其他危害,這樣一種型式的隔離是被迫也是自願的,而這或許除了可以說明造成印尼永遠交通癱瘓的原因,同時也暗示著華人在當地是「不一樣的階級」,直至現今情況改變還是不大。然而作者繼續指出,這樣的異化隔離是限於彼此不認識的華裔和印尼人之間,在轎車內,其實印尼司機和華人子女的互動,除了階級上的暗示以外更象徵了族群之間的融合。作者認為族群言就不應該只是一種「族群化」的研究,對於一個族群的內聚力研究,與其觀察其原始的血脈差異以及不同族群的文化傳統,不如進行近距離的族群間接觸,觀察族群融合的情形。
過去許多華人研究, 即使深入探討當地移民的在地經驗,但多是以華人為觀察中心的出發點為主。作者認為這樣的研究反而可能會使當地族群排他性再增強,成為一個集體分化的刻板印象,而研究交點往往忽略了華人與當地人的共同生活經驗。
作者對於移民研究的觀察入微,試圖從不同角度加以審視的確提供了不一樣的見解,也使我們得以跳脫原先的觀察框架,更深入、根本性的看出一移民社會之間階級、文化融合為一體的過程與它背後代表的意義。
閱讀心得
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 應華系102 潘欣妤 498850332
印尼改革時期( Reformasi )華人認同的一些初步觀察
國家一詞由不同民族、風俗社會、貧富差距等等組成。然而,華人遍佈了全球各地,且對當地的經濟影響力極大,尤其以東南亞各國特為明顯。這樣的一個趨勢,引發了許多學者的好奇心,紛紛前往當地訪問及體驗,發表許多相關論文,這樣的舉動讓更多人認識華人在異地的生存之道。
首先透過此論文,揭露出存在於許多印尼華裔中產階級日常生活裡隱而不彰的跨族群依賴結構。此一依賴性結構座落於這塊我暫稱為「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 (intimate edges of ethnicity)」 的社會生活領域, 其中處處湧生著華裔與非華裔個體間在物理、社會、及情感距離上高度接近的「跨族群親 /私密情境 (cross-ethnic intimacies)」。藉以探究印尼華裔與非華裔族群如何在日常生活私領域裡不斷跨越、重整、協調、再生產 彼此之間相對的族裔身分差異與尊卑秩序。
以往的研究取徑往往複製了「華人」乃一疆域分明排他性強的群體形象, 忽略了華人與非華人在當地生活、經驗的共同基礎。我們應該近距離觀察此社群與他者的接觸,尤其著重於種種引發規範失效與疆界逾越的心理危機的特殊現象,以紀錄群體疆界於其中一再被重申、強化的軌跡及其脈絡。
其次異化的空間, 隔離的想像-棉蘭華人對於公共空間的異化經驗也形塑了本地華人社群的交通實踐,隔離了階級與種族他者,也同時促進了特定的族群內部交換。私人轎車隔離了一些事物的流動,卻也同時促成了另一些事物的接觸與交換。
最後污染汙染問題,產生隔離的失效-中產階級與華人在實踐空間上的自我隔離,目的在於避免一種可能的身分暴露(exposure of identity), 一種可能引發逾越危機的暴露。空間的隔離實踐完成了身分的暴露。在這一層意義上, 所有的隔離都必然是失效的。
作者說:「華人」在印尼的歷史其實是一部跨族群的親/私密關係史;「印尼華人」作為一少數族裔標記的生成、再現、與再生產,並不是存在於「華裔族群」與「原住族群」之間族群衝突的表徵與爆發,而正是這些親/私密關係不斷被邊緣化、概念化、規範化的歷史性結果。
個人透過此論文對於印尼華人與當地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及相互依賴的生活更有深一步的了解。跨族群連繫與近距離交換並非容易,但這是我們一直需要努力的空間。
吳秉芳 二戰以來柬埔寨華人社會地位的變化
二戰後,法國重返柬埔寨,名義上柬埔寨為君主體制,實際上為法國所統治,直至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法國才退出柬埔寨。在法國統治期間,將華人採取分區統治,並在各區選出幫長作為此區的行政首長,1948年應中國要求而改由中華理事會管治理華僑社區。50-60年代中國與柬埔寨關係良好,對華採取平和政策,藉由對華僑採取經濟限制以及國籍法的頒定吸引華僑入籍,雖有一部份的人入籍,但大部分的華僑仍維持原籍,也限制外僑學校,使其必修需與柬埔寨公立學校相同且一周需上10小時的柬文,但也沒有威脅到華文教育。
但到1970年,美國慫恿朗諾集團推翻西哈努克親王的政權,華人被視為西哈努克親王以及越共的支持者而遭迫害。在紅色高棉控制區內,華人則被視為資產階級清算,華人財產被沒收,紛紛破產,逃至鄉下。1978年越南出兵柬埔寨,扶持韓桑林魁儡政權,進行排華政策,在戰亂期間,華人為生存,仍重操小攤小販。至1986年越共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因與中國關係緩和,國內排華活動收斂,1987年政府恢復城市工商業,鼓勵私營商貿活動,為了盡快推動社會經濟,頒布《外國在柬埔寨投資法》,鼓勵外資,並將經營不良的國營企業分期付款賣給華僑經營。1989年,越共在國際壓力與柬埔寨武裝反抗下撤軍,1991年柬埔寨對立各方在大國斡旋下在巴黎簽下和平協議停戰,並成立全國最高委員會,在1993年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在1997年成立第二屆政府,雖然政治衝突不斷,但大規模的戰爭已經停止,華人社團、華人學校、以及商貿都恢復運作。
之後更取消所有對華人各項法規性的歧視和限制,華人和柬埔寨公民享有相等的權利,因為政府想利用國內華人經濟實力重振戰後經濟,頒布《柬埔寨王國投資法》制定新的投資鼓勵和保障措施,並明訂投資者可攜帶其家眷到柬埔寨居住,使柬埔寨華人由原本40萬人攀升到50萬人,且越南撤軍後,中國和柬埔寨關係改善,更成為柬埔寨重要外資來源以及各類商品供應地。
吳秉芳 轉變中的印尼華文教育
印尼華文教育早在17世紀就開始發展了,1690年華人創立明誠書院,1901年創立第一間新式華校,1907更成立了中華總會,管理印尼華語文教育的機構,在華文教育上是一向積極的突破。1911年中國革命成功,在政府協助下,華文教育迅速發展,但此後卻遭逢殖民政府壓制、戰亂以及日本侵襲而發展停滯,直到戰後,新政權寬容華文教育幼再度蓬勃發展。不過,華文教育迅速發展造成印尼當局壓力,政府因此採取措施限制其發展,華校慘遭迫害,甚至成立了特種計劃國民學校給華人就讀,過一段時間,又藉口過渡時間已過,將其廢除,致使華文在印尼社會中消失,因此現在印尼華人家庭在家中以印尼語為主。
1999年希瓦德當選印尼總統,因他主張民族平等以及多元化,反對種族歧視因而大量調整華人政策,更將華語推廣為加強對外經濟交往、促進經濟的重要途徑,並且採取許多促進華文教育的措施,例如:取消華文讀物的限制、華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舉辦漢語水平考試(HSK)、建華文補習班綜合協調處、培訓華文老師、統一編寫華文教材、要求中國派一位和語教學顧問常駐雅加達,協助印尼華文教育,種種積極做法促使印尼掀起一股華文熱潮,甚至許多華語媒體興起,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是華人子女重式華語,其他族群也重視華文學習。
不過現在興起的華文教育和傳統的不同。傳統華文教育是華人為了維護中華文以及民族特性所興辦的;但當代的華文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下的外語教學,多元文化政策下的華族文化教育。究竟華文教育會再度興起呢?原因有很多,可從各個方面去探討。在國際方面,冷戰結束後,世界和平發展,華文教育不再被視為文化滲透的工具,加上國際多元文化論流行以及經濟全球化加強了華文的實用價值。在國內方面,華人離心頃向消失了,當局不再有顧慮以及經濟發展需要華文人才。民主化後,覺得蘇哈托時代的同化政策致使華人地位低有歧視意味,固廢除。
在各個方面的有利因素,印尼華文教育前途一片光明,且走向多樣化、本土化以及國際化。
翁淑媛-《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心得
文字是語言的載體。印尼語的載體是拉丁字母,而中華語言的載體是漢字。因為語言載體不一樣,所以對印尼學習華語的人而言,學習書寫漢字是相對困難的。此篇論文主要是討論印尼華文教育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印尼華文教育中繁簡漢字教學的歷史略述可以分五個時期。第一是荷屬時期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在荷屬時期有一個義學創辦。在義學創辦之前,華人社群事以請私人教師在家裡教書或到私塾接受華文教育。而在義學創辦之後,家庭教學和私塾的辦學模式仍然還在。因為師資和經費不足,義學停辦了。義學停辦後,在印尼建立了一些書院和中華會館。當時,印尼的漢字教學是用繁體字,之後才推行簡體字。但在教材,華文報紙的書寫方式還是用繁體字。第二是日劇時期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當時中華會館被日軍佔領,所有學院都被關閉。但是日軍後來也复辦了小部分的小學華校。那時候的漢字教學也還是以繁體字為主。第三十戰後時期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日本投降之後,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那時候印中外交關係很好,華校都恢復辦學,因此華文教育發展得很好,那段時期也可以說是印尼華語文教學發展最好的時間。當時,印尼華人社會在漢字書寫方面,有的已經使用簡體字,但在漢字教學上,一般還是用繁體字為主。第四十華文教育低谷時期的漢字教學。在1966年,印尼開始華語文禁令。到1971年,印尼政府允許開設有印、英、華文課程的特種學校。因為當局認為有華文課程的學校不利於政府推行的同化政策,所以當時的特種學校被取締為私立國民學校,華文教材也大部分是老師自編。在80年代末,印尼開始用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教材,而漢字教學大部分還是以繁體字為主。第五是華文教育轉型後的漢字教學。在1994年,印尼國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發了第141/d/t/1994號條例:批准與印尼國立大學或大尔瑪勃沙達大學合作舉辦的補習學校方可設立中文課,並規定此課程僅對成年人開放。根據印尼教育部全國華文綜合筹協調外統計,2007年向教育部登記的華文補習,除了上述的兩所大學,還有幾所大學開設了中文系,想泗水北特拉基督教大學(Petra Christian University),比那努山答拉大學(Bina Nusantara University),等。還有許多三語學校也紛紛成立。
2001年5月印尼國家教育部校外語青年總司與中國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簽訂漢語水平考試合作協議。同年10月,在印尼的四大城市舉辦了漢語水平考試,這幾年參加考試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到2008年,有超過3500人報考。2008年,作者對印尼華文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印尼的小學生大部分使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出版的教材,而這些教材全部使用簡體字。作者預測印尼華文教學、華文媒體在不久的將來全部以簡體字為主。作者認為繁簡漢字適用範圍改變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個是由於簡體字以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為讀音工具,對初學者而言具有讀音優勢,且簡體字的筆劃少,容易認讀和書寫。繁體字以注音符號位讀音工具,初學者必須先掌握注音符號的讀法才能讀漢字。第二個是HSK 漢語水平考試為目前權威的中國畫語言能力考試,而HSK使用簡體字。第三個是教材選用。許多教學單位像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學校和商業部注冊的學校,教師多選用簡體字教材。
目前印尼的華文教學的確是以漢語拼音與簡體字為主。我很同意作者提出的論點,簡體字減少了印尼華人學生對華語文學習的困難,但是其實學華文對印尼的華人學生來說還是很難。我是來自印尼的華僑,所以我也感覺得到。但因為後來我有學習繁體字,我覺得學繁體字比較好學。雖然筆劃很多,但我們會比較容易推測字意。另外,如果我們學了繁體字,一定可以很快的學會簡體字。
關於注音符號,在印尼的學習,我覺得學拼音比較好,因為漢語拼音用拉丁字母,印尼學生會學的更快。我認為如果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會,對印尼學生會更好,以後印尼也不只會跟中國、新加坡、等使用簡體字的國家貿易交流,但也會跟用繁體字的一些國家,向台灣、香港、或澳門進行貿易交流。
陳佩琦 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
印尼改革時期 (Reformasi) 華人認同的一些初步觀察
應華105 陳佩琦 40185036I
從第一部分作者寫非華人司機開著私人轎車去接送華人小孩,兩人相處融洽且親密,但從孩童稱呼司機純真的呼喚裡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階級的不同。作者這一段的結尾也提到:「存在於印尼華裔與非華裔族群之間的認同差異與階級尊卑也就在此一特定日常生活脈絡裡一再地被穿透與重建。」這裡指的是明明華人生活在印尼卻不願意與印華人有太多的接觸,但諷刺的是他們又雇用印尼人為司機,讓他們成為保護自己孩子的一層壁壘(私家轎車),讓人感到十分的怪異。
私家轎車在這裡的意義重大,因為車子代表交通,而交通在觀察族群間的關係時有以下兩種解釋:在第一層意義裡,交通是一個社會的基本現實, 也是一個社群集體對其公共空間進行集體想像與規劃控制的動態過程與表現。第二層意義:交流、交換, 而對棉蘭社會關係裡的一些物質、符號、情感的交換提出觀察。對於族群內聚力的研究,與其關注於原始的血脈關聯或非歷史的「文化傳統」, 還不如近距離觀察此社群與他者的接觸, 尤其著重於種種引發規範失效與疆界逾越的心理危機的特殊現象。說明人的心理是矛盾的,明明想要完全隔離與自己不同的「異質空間」,卻又在不知不覺中在自己的小圈圈加入異質性,所以我非常認為作者所說的,這是一種跨族群親/私密情境。
作者也提到:許多華人研究, 即使強調在地經驗, 都還多是出發於華人經驗的特殊性。因為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很多是不會輕易被改變的,就算華人在當地居住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他們的舉止行為仍處處藏有華人的影子,因此作者認為族群研究本身不應該是一種族群化的研究,因此著重的是一個跨族群、在地而生活化的視野。
棉蘭的治安極為差勁,連走在路上的危險性也極大,因此剛認識的人會叮嚀小心(hati-hati) 以示熱絡, 已熟識的朋友則習慣以叮嚀出門小心作為告別語; 總之, 每個人都在警告彼此要小心。所以擁有私家車的重要性就在這裡顯現,印尼人第一次見面的招呼語一定有這一句:「你開什麼樣的車?」作者認為印尼中產階級對於城市公共空間的基本關係是一種對暴露的恐懼, 私人車輛所能提供的接送服務, 滿足的正是此一階級對於隔離的高度欲求。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華人在印尼生根這麼多年了,至今仍無法使中華文化與印尼文化融合並和睦相處的重要原因之一。
40185023I 陳胤溥-周聿峨、陳雷:《轉變中的印尼華語文教育》閱讀心得報告
自1690年印尼成立明誠書院而成為海外華僑辦學先鋒以來印尼的華人華文教育經歷許多次的起落。而影響的因素不外乎就是政治 (荷蘭和日本的殖民&印尼政府對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警戒心)、戰亂(冷戰時期)。也因為這些種種不利的因素接踵而至導致年輕一輩的印尼華人甚至不會說華語。而在蘇哈托政權的執政方針下華人也被迫改變:改變語言、宗教信仰雖然這讓這些華人後裔在印尼得以安身立命但卻犧牲了自己的「根」。
不過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讓印尼的華文教育和其他東北亞和東南亞國家截然不同。瓦希德當選總統之後本著民族和平和多元化社會發展的精神從內部改變了印尼的華文教育。這種政府發自民族內部的改變讓印尼的華文教育不侷限於政治的面向而能有更多文化方面的進展。
那麼印尼究竟做了些什麼在改變他們的華語文教育呢?
首先他們取消了中文讀物的進口限制讓自由辦學者也可以拿這些華文讀物作為教材。這樣從語言原生地以及現在正使用華文的地區進口的讀物絕對參雜著國家的語言習慣和許多看制式書本也學習不來的慣用或者特定說法。語言學習最初的目的就是「溝通」想要自然的溝通學會通用的、相對口語的語言絕對也是重要的。
再來因為目前印尼的華無教材多來自其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以及中國大陸這些教材雖然道地但不符合印尼當地的風情。要將華文本土化的融進教育體系當中略做修改的教材是必要的。所以印尼當地邀請了中國漢語教學專家和印尼當地與華語文教育相關的人士共同編製一部可以完整學習華文卻不失印尼本土國情的華文教材也作為華文教育界的一個統一化。
最後印尼近年新興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加入了許多心血比如過去沒有的補習班、短期班以及夏(冬)令營等等也大量運用了網路、多媒體的新世代教學方式讓華語文教育更跟上時代潮流也更輕鬆、多元、活潑而貼近生活。
這樣加入其他元素而進化的華文吸引的不只是華人後裔甚至連印尼當地人和阿拉伯族的學生選修華文作為將來馳騁商場的利器。
而無論將來印尼國內的局勢再怎麼變化顯然不會將自己屏除在國際洪流之外若是要跟隨世界經濟的方向以華文作為一種國際語言(畢竟華語是全世界最多人口學習使用的語言)當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再者融合了外語(第二外語)教學與本土教育性質、國情的印尼華文教育已經日漸蓬勃將來的發展必是可以期待的。
陳姵羽─〈東南亞華文文學及認同轉變〉閱讀心得
此篇論文簡述東南亞華文文學的歷史概況、轉變及創作者的身分認同、意識上的改變。論文提到東南亞文學主要分為三段式─華僑文學、華人文學及華族文學這樣的文學變遷亦是代表著東南亞的華人在身分意識上的改變。首先是華僑文學當時移居東南亞的僑民初到外地對於中國也就是祖國仍有深深眷戀文中稱此時的華僑為「流寓在東南亞的中國人」他們的內心思想仍緊緊環繞著中國時時展現愛國思想論文舉了黃東平的小說為例當時的華僑甚至在抗戰期間以行動和金錢全力資助頗有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意味身分意識及認同是十分單純明瞭的。我覺得有點類似當初國民政府遷台時的狀況人們心心念念的都是「反攻大陸」一切情感都維繫在祖國類似1950年代的懷鄉文學。而隨著時間轉變東南亞的華人逐漸由旅居的華僑變為入及東南亞的華人之後創作者的身分改變所衍生的文學也轉變成華人文學即是所謂「國籍屬於東南亞精神屬於『文化中國』」。由於身分上及認同意識的曖昧不明使得創作觀念產生了變化─從「面向祖國」到「面向東南亞」以及愛「文化中國」在創作理念及意識上漸漸「在地化」論文認為這標誌著東南亞華人文學的出現、身分意識的轉型屬於東南亞文學的過渡期。最後一個階段是華族文學造成華人身分意識改變而影響華族文學的主要推手有二─經濟全球化、中國不再承認雙重國籍。由與這兩者的衝擊造成當地華人冷靜下來深思自己是否融入東南亞的問題再加之當地政府採取寬容依靠的政策使得當地華人產生了共度難關的「承擔」意識而在意識上對東南亞產生了「家園」意識。然而他們也並不是完全「本土化」在意識上仍有雜揉的現象。本土化的進度緩慢但發展深遠且多元。
總體而言我認為東南亞文學的發展跟台灣是非常類似的。台灣文學其實也算是變相的移民文化從遷台後1950的懷鄉文學、1960現代主義、1970鄉土文學到如今多元文學其中也參雜著意識上模糊而造成的激盪(鄉土文學論戰等等)而台灣文學逐漸走向鄉土寫實的同時也漸趨多元化與東南亞文學十分相同我想這可能是移民文化造成的共通點吧。
《在族裔認同親私密邊境》心得感想莊奇融
一開始看了緒論就十分有感觸族群疆界總是存在著但卻因為孩子的笑容、依賴與信任而被跨越。以前黑人與白人地位不平等白人卻需要黑人到家裡來幫傭、照顧孩子才能整頓好一個家庭如今的台灣雇請的印尼、菲律賓幫傭也是靠著他們的勞力付出我們生病或需要看顧的長輩才有所依靠。然而這些似乎看起來處在卑微的他們為了自認為階級較高的種族一再的付出苦力勞力其實他們只是尚未自覺自己所做的是偉大的事。是他們成就了自以為優越的那群人
而文中作者就是在扮演一個觀察及田野記錄的角色藉由書寫這些跨族群親/私密情境 探究印尼華裔與非華裔族群如何在日常生活私領域裡不斷跨越、重整、協調、再生產彼此之間相對的族裔身分差異與尊卑秩序。讓我感到訝異的是在一個同樣的公共空間中棉蘭居民如何去運用、交通工具的搭乘與否便能顯露出他們的身分差異以及尊卑。簡單的一種移動過程卻映照著棉蘭人們的寫實生活。車窗外及車窗內便是迥然不同的世界車窗內象徵一個被保護著、不受外界傷害的優越族群車窗外則是一個連人身安全都可能受到危害扒手、小偷、搶劫犯橫行的另外一個社會。私人車輛的出現滿足的便是上層階級對隔離所產生的高度需求。族裔認同間親私密邊界像是不成文的規定兩個族群彼此在互動上拿捏著分寸文中所提到中產階級與華人都有自我隔離的舉動目定也是在避免讓自我的身分暴露防止任何可能引發逾越的危機他們搭乘轎車與外界世界卻時隔離了起來但另一方面來看如此的舉動不就更讓他們的身分暴露了也成為所有車潮或是人來人往的路上最明顯的攻擊目標。在此意義上即是十分矛盾。但令人感到有趣的是華裔族群和原住族群之前在生活上與經濟上存在的緊密相依的連結和周期性了報力衝突之間顯示既柔軟又充滿張力的跨足連結這樣如此矛盾的關係也可以由歷史的足跡找到如今的脈絡。 華人是一個獨特種族分類的範疇也是殖民性和現代性的產物有關於國家、人口、族群等等多重認同以及觀念的移植和生成。
一個現象或是生活常態在背後可能都充滿了許多故事歷史所發生過的事情也將深深的羈絆到現代於是我們好奇的心總能在歷史當中尋求到一些答案。同時我認為生活中也有許多看似平凡但卻不凡的小事等待我們去發掘、研究以及探討生活中處處的存在著許多題材如果我們能多用一點心力我們必然能看見文化背後深沉的、以及不斷內化再進化的演進。
林郁綺--【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心得
應華105,40185010I
身為台灣應用華語系的學生,看完這篇文章不禁憂心地想:未來如果我們再不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我們便不再擁有華語文市場的優勢!
文章中多處指出,不管是國際性的權威華語文認證HSK考試或是在印尼當地的華語教材,都是認證簡體字而非我們所學習的繁體,包括這篇文章也是用簡體字去書寫。一方面因為繁體字的輔助音標是注音符號,相較於學習拉丁字母的印尼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簡體字的標識符號正是拉丁字母),除此之外,繁體字的比劃多寫起來也比較繁複,學習者學習中文已經很困難了,如果可以選擇,必然會選擇比較簡易的。還有一點,我認為他們學習華語文的動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想去中國求職,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算沒有剛剛那兩點,學習者也比較可能會選擇對自己來說較實用的字體去學習。單憑這一點,我們就輸在起跑點了,因此雖然我們現在用的、學習的都是繁體字,也要有可以認出、寫出簡體字的能力,才不會在這波華語熱潮中被淘汰。
其實追溯最早的印尼華語文情形,繁體字才是他們使用較多的字體。最早在印尼具規模性的華語文教育是在荷據時期,當時不論是私塾教育或是推出的華語期刊皆是使用繁體字為多。到了後來的日據時代,雖然教育一度被終止,但私下進行的華語教育依舊是以繁體字為主。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離開印尼,華語文教育再次蓬勃發展,過了不久的1956年,中國正式公布「漢字簡化方案」,雖然此時仍是使用繁體字為多,但是簡體字的比例已漸漸增加。1958年印尼政府發布了法令縮減了華語教育的規模,華語教育因而漸漸走下坡,1965年印尼發生了九州事件,反華情形漸趨嚴重,到了1967幾乎不見任何華語字在街頭。時至1975,華語文教育變得只能私底下教學。轉折發生在重新恢復華語教育時,當時印尼與許多中國的學校合作,許多計畫也都順利進行,再加上後來的華語文認證考試HSK是以簡體字為主,導致簡體字教育開始一面倒。到後來調查顯示,華語文教材的簡體字的比例高達96%,顯示簡體字的時代已來臨。
總結來說,無論廣用的是繁體字或是簡體字,我們都要具備兩種能力,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如何充實自己的能力並了解時事、順應趨勢,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40185023I 陳胤溥 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印尼改革時期華人認同的一些初步觀察 心得報告
在現今的台灣社會雖然政府和教育界皆極力鼓吹無歧視的平等社會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終究無法以完全平等的心情看待所有在台的外籍人士。前幾天在報紙上看見一則文章提到「為什麼黃皮膚就是外勞白皮膚就是外籍人士」這種稱呼上的差異存在?而這樣基於階級尊卑的偏見和差異竟也如印尼華裔與非華裔之間的相處模式一般融入在日常生活之中了。
這樣的差異除了顯示在生活情感之中以外在物質上也可以發現。例如在桃園工業區的街頭你處處可以看見外籍勞工聚集於各式店家購物而越是多外籍勞工聚集的服飾店家能看見的台灣年輕女孩就相對越少。是不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出現「我不要跟他們穿一樣的衣服」、「我不要用他們用過的東西」這種想法?
好的是在台灣的情況並沒有印尼那樣誇張。多少會傳出外籍勞工攻擊雇主或做出違法情事的消息(但誰又能說相同的事情台灣人就不會做呢?)但基本上這都不被視作常態否則新聞媒體便不會大肆放大報導了。
其實我們對外籍人士的心情終究是不信任的否則我們不會在僱用外籍看護之餘再在家中加裝監視器。
這些不信任和自我建構的差異性也不斷顯現在我們外在的表現上。在印尼原先為了隔離而製作出的差異反而造成這種差異的明顯化而失去最初保護自己的功能性。
而就如同台灣的情形:最能顯現出這些族群貶抑、差別待遇的場合往往不是在政治上、國際經貿中而是我們的生活之中最明顯的便是交通。
對於棉蘭人來說初識時的問候語是問候居住地和車款能看出對一個民族來說最重要的議題的便是第一句問候語例如台灣人互問吃飽沒(當然這也參雜了一些時代性的貧窮因素在其中)而日本人也藉由問對方雙親的工作來界定對方的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藉以判定和這個人的交往程度可以有多深。
而我覺得其實在娛樂產業上族群的差異性也很容易被放大來看比方說我們期待原住民歌手有比台灣本地歌手更深厚的演唱實力而印度電影之中也強調阿利安人在他們心中為較優越的血統民族等等都在在說明其實無意之間的、生活化的事物反而容易洩漏出一個民族對其他民族之間的相處期待和看法。
而我們期待的是什麼呢?我想終究是這些已經被定型、規範而深植人心的族裔標記能隨著時間和思想的進步漸漸被抹淡。差異的存在是一件正常的事面對差異正面的看法可以促進族群的和諧和進步但負面的思考方式便極可能導致衝突和誤會的發生。
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况及其未来的使用預測—林友蘋
漢語是一個古老且字型複雜的語言對於母語非漢字的學習者學習上相對困難。漢字既表音又表義字型複雜在教學上速度緩慢。對於使拉丁語系的印尼在學習上十分困難。由於印尼擁有為數眾多的華僑華語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印尼曾經過荷蘭、日本的殖民在這兩段期間漢語教學主要以繁體字為主。戰後印尼和中國關係漸好簡體使用範圍逐漸增加但還是以繁體為主要用字。1958年後印尼的華文教育衰退政府立法限制華語教學的發展禁止許多華語書報的刊登。因此華人子女失去正規教育的機會只能暗自請家教教導所用的教材有些為自製有些取材自連載武俠小說。直到1994年印尼教育部才頒發條例允許學校開授中文課程。且一般都使用漢語拼音及簡體教學。教材上使用中國及新加坡編制的課程。自此以後印尼逐漸變為簡體為主的教育。
其實我認為簡、繁體只是不同的字體。只是因為牽扯到敵對的政體而讓人感到對立。簡體有簡體的方便繁體有繁體的美感。使用繁體容易理解造字的來源每個部首都有它的來源及意義。但由於印尼屬於拉丁語系如果使用漢語拼音可以比較容易讓學生理解。且HKS(漢語水平考試)是使用簡體如學校不教簡體很難對學生有交代。其中作者也提到可以在教簡體後再導入繁體。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只看得懂一種寫法因為在很多地方繁體還是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們在台灣學習繁體字如果可以一併學簡體那就可以增加競爭力在華語教師的市場上多一項有利的條件。
林舒敏 - <二戰以來柬埔寨華人社會地位的變化 >心得
此篇文章是在講述柬埔寨華人在二戰後生活的變化。在二戰後由於中國與柬埔寨的關係良好柬埔寨國內各方面都管制得不錯所以政府對待當地華人的態度也很好。在西哈努克國王在位時他還規定了幾項有利於華人的法令分別是只要在該國內出生的人、有固定住址並居住至少兩年且妻子是該國人或是在該國居住已滿五年者便可以申請為該國人民。另外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或是祖先是柬埔寨人後代亦可稱為該國人民。從這方面來看想成為柬埔寨人民的要求並不難。當地政府為了讓更多的華僑入籍便規定外僑從事某些行業而這些行業多為華僑擅長的工作同時也規定華僑不能將自己30%以上的收入匯回祖國並規定其不動產只能以成本或免費轉給當地人民。該政府以為這樣便能讓華僑入籍但有許多華僑仍以中國護照謀生並不打算入籍。
西哈努克政府一直都希望能藉用華人的經濟能力來協助國家經濟建設但又害怕華人會干涉到其經濟以外的事情所以限制華人從事與經濟無關的活動。直到“文化大革命”後華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他們開始受到很多政治活動的影響。1970年柬埔寨的朗諾集團發動推翻西哈努克親王的政變後華人被當成是西哈努克與越共的支持者所以朗諾政府便將華人視為敵人並開始停辦華文學校禁止所有華語同時也使華人經濟受影響許多華僑商人都破產。柬埔寨華僑因當地的政治問題而受牽連許多華僑逃離至他國甚至是仍在柬埔寨過著痛苦艱難的生活。
直至1987年柬埔寨傀儡政府開始允許華人做各小生意。當柬埔寨城鄉貿易活動慢慢恢復與發展時當地政府也開始積極鼓勵華人投資並允許他們自由經商、允許華僑重返金邊定居。當地政府為了快速推動經濟發展便採取各種方式讓曾經逃離柬埔寨的華人回來。過後華人理事會成立後也讓他們繼續辦華文學校、華人廟宇等有關華人的組織與活動。
1991年柬埔寨政府已取消所有對華僑的各項法規性的歧視與限制華人的地位逐漸與當地人民地位相等。由於華人是幫助柬埔寨經濟活動成長的主要人物所以當地都一直善待華人。雖然華人在這過程中都經歷過不行的遭遇但卻更顯得他們對柬埔寨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在這些年來柬埔寨經濟發展大部分都靠華人來支撐甚至讓柬埔寨與他國合作。從文章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當地政府一直鼓勵華人投入他們的經濟只因為想要華人幫助他們增強其國家經濟發展。雖然華人的經濟能力強但他們卻因曾受過的傷害而不想參與任何政治只想好好在經濟上發展安分守己與當地人民和平相處。當我們經過各種事情后便會只想好好的生活不想讓自己涉及其他的事情免得再次遭遇到不幸的事只要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安穩就好了。當地華人雖只想好好在經濟上發展但社會人士仍然看好柬埔寨的華僑大家都認為隨著華人人數的增加、經濟能力的強大、凝聚力強的因素其政治影響會隨而擴大。
小小分享
這篇網路文章是由一位柬埔寨華裔所發表的述說他對當年歷史的感言。而裡面主要都是訴說他對中共的不滿。
http://www.epochtimes.com/b5/8/7/12/n2188857.htm
楊玉嬿「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心得
應華105 40185013I
本文主要描述印尼的華語教育歷史與其自繁體到多用簡體的發展過程。像許多華僑在國外的情形一樣他們僑居在外為了讓子女了解自己民族的語言與文化都讓他們接受華文教育有些自辦中文學校而印尼有些是請家教或讓孩子到私塾唸書。在荷蘭統治的時期荷蘭人並沒打壓華文教育反而幫助興辦義學教授千文字、四書五經、珠算等等。雖然後來因為師資與經費的問題而停辦但之後的中華會館成功的在全印尼推動華校。此時期雖然民間有時會以簡體書寫但以教材來說絕大部分都是繁體字。
1942年日本統治印尼關閉華校學校教育以日文為必修。雖然這段期間華文是被禁止的但華人私底下還是以繁體書寫居多。
一直到1945年印尼獨立華校才復辦在1950之1957發展到了巔峰。但是華語教材還是相對缺乏除了書局有發行小學教科書以外中學上的教材多由教師自編。這個時期印尼與中共關係良好中共於人民日報發表了漢字簡化方案但是沒太多成效還是以繁體書寫為大多數。
至1958年因為當局頒布「關於設立華僑學校的城市和地點的決定」華語學校受到限制華語教育逐漸沒落。經過1965的九三十事件不只排華、屠殺事件屢屢發生當局更取締華校禁止華文書報1967年華教全面禁止在街上已看不到漢字。在這段期間印尼和中共關係惡化也是華語教育的斷層更使許多華僑遷離印尼。許多國家在歷史上都曾對僑民進行過打壓這使得僑民失去習得母語及認識自我民族文化的機會。
一直至1971年印尼才允許開設教授印尼文、英文、華文的特種學校。之後雖然華語可以列入學校教育卻只是選修科目變成外語學習了。這時期開始使用簡體字因為漢語拼音跟印尼語都是以拉丁字母作為載體再者漢語考試與教材都是以簡體字編寫因此簡體字成為主要用體。
作者認為未來會以簡體字為教學主軸因為這對於印尼華僑更容易學習這點我也認同。在「華人教育在美國」此書中讀到關於教學上宜使用簡體的看法書中提到簡體也是中文字演化的一個階段。書寫繁體對於化與非母語的學生來說負擔較大學習較困難也較沒效率。這讓我改變「教授繁體比較能保留文字之美」的觀點。自甲骨文至今漢文字的演變不小而繁體字於篆體、金文等古文字體也相差甚遠何以說繁體字能保留文字的深遠之美但是我的看法也沒「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作者的意見那樣支持簡體因為我覺得教授字體的選擇應該自多方面來看。我認為繁體多少還是保留了某些字體結構讓字體的演變有跡可循不像簡體以省略太多因此還是有教授價值的。再來我認為這也取決於學習者的選擇與未來的使用目標。若學習著日後是要接觸使用簡體者或是到使用簡體書寫的地域當然是學習簡體較優反之亦然。第三這也要看學習者的主觀愛好。有些外國朋友就是覺得繁體字看起來比較美觀因此不怕艱難的學習繁體。教師也有自身的堅持和習慣但是我人認為一個華語教師必須能夠閱讀兩種字體才能在字體的認讀上給予學生最大的援助。
王采圓-《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心得
文初作者以一篇田野觀察速寫帶出他的論文核心簡單來說作者從「交通」的角度去分析當地不同族裔之間的異化與依賴關係。而文中作者又把交通分成兩個義項去討論一個是「運輸、通行」另一個則是「交換、交易」。這裡我想討論的是前者。要達成交通這件事前提之下當然一定要有交通工具在印尼城市裡交通工具的有無不只關乎個人的經濟能力更影響著個人對公共空間的經驗以棉蘭為例棉蘭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可分成四種人力腳踏三輪車、機動三輪車、公共小汽車、私人轎車。擁有私人轎車的中產階級通常為棉蘭華人而駕車的司機通常為非華裔印尼人這樣的角色區分其實就已經顯現出不同族裔間的異化與依賴關係了對棉蘭華人來說階級上的他者同時也是種族意義上的他者「他者」其實包含了一點貶抑舉例來說棉蘭華人害怕搭公車、三輪車不願將自己暴露在危險的公共空間(和他者接觸)而私人轎車正是能滿足他們與外界隔絕甚至是與司機隔絕的欲望。這樣的族裔關係呈現一種跨族群的普遍性階級現象我想不只有印尼在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除了交通工具從當地生活的家也可以看出不同族裔對於公共空間的感受是親是疏像是會留著院子並在門廳外面放乘涼的桌子椅子的大部分都是印尼人的房子而把院子全部用鐵門鐵絲蓋得滿滿的通常是中國人的房子。綜合以上討論作者又得出了一個結論「中產階級與華人實踐空間上的自我隔離目的在於避免一種可能的身分暴露(exposure of identity)一種可能引發逾越危機的暴露。弔詭的是前文所提私人冷氣車所指涉的階級性與鐵絲重重的房子所指涉的種族性卻正使得其中的人成為最明顯的攻擊目標。換句話說空間的隔離實踐完成了身分的暴露。在這一層意義上所有的隔離都必然是失效的。」因此不同族裔間的關係雖看似疏遠但其實卻存在著親/私密的複雜關係這是不同族裔之間長期磨合之下的結果。
老實說剛看完這篇論文有種囫圇吞棗的感覺因為文中有些部份很費解可是仔細想想作者在談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地區內不同族裔間的關係而已。作者超出了往常以政治、經濟等歷史角度去分析不同族裔間的關係轉而用他在棉蘭當地生活的細膩觀察以人民之間的相處模式帶出族裔關係這是很特別的方式我想也是這篇文章命題的核心。另外整篇看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作者舉了很多生活上的實例作論證讓整篇論文顯得更生動有力。
鍾明頤 轉變中的印尼華文教育
教育系 鍾明頤 497002275
累積幾周閱讀文獻的印象幾乎每個國家的語言教育發展都和國家歷史的脈絡切割不了關係且多數都有牽涉到政治、政權的轉移或變遷早期社會的人們尚未意識到語言本身的文化價值所以語言就隨著社會的其他建構元素載浮載沉直到現代社會開始重視語言除了當作工具以外其本身的文化內涵及價值是值得人們規劃詳細的保育計畫來保存它的於是我們就開始倡導多元文化的價值。
但是比較特別的是印尼華文教育的發展其趨勢就性質來說較不是受政治發展的影響而是受到經濟發展及國際趨勢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不過我覺得多多少少國際上發生的政治事件以及政府作為的走向當然還是影響著語文使用的目的性。不過印尼推廣中文的性質就和美國是中文為戰略語言的心態有很大的不同華文在印尼被時為人類文明的瑰寶華文呈現儒家文化得內涵也受到高度的推崇相較於美國華文的文化價值就不只是被視為一種語言工具我覺得這是印尼發展華文教育值得稱許的地方。因為學習一種語言如果只是把它當作工具或知識而非一種文化、一種生活那樣的語言是死板的如果學習語言忽略了其文化的價值沒有對語言備後呈現的文化報以尊重的態度這對學習者來說是一莫大的損失。
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來陳述學習語言時重視語言背後文化的價值對學習語言來說是很有利處的這是為什麼文章後面對印尼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前景可瞻”這樣的評論但是對於美國發展華文教育我們只能用“大量”、“蓬勃”的字眼了。
我本身已經跟著一位法語老師學習法文約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對於使用法語還是覺得相當的陌生直到這個學期我選修了一堂比起自己程度更為簡單的法語課程比較特別的是這位法語老師在法國待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他是台灣駐法外交官的夫人。在修習這門課的過程中雖然學習的內容在語言知識上是我已經都了解的內容但是老師對於法文的涵養卻讓我的法文程度有明顯的提升在使用語言的能力上也變的較為熟習而不是那種對新的語言很陌生的感覺即使已經了解、背誦、記憶了很多知識性的內容我覺得這真的很特別就是只有自己能夠感受到你對使用一種語言不同的感覺一位老師自己對某種語言的態度可以影響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或是去使用它時產生不同的觀感你會覺得你所學習的語言是較貼近自己的而且是活的。那是關係老師對語言的涵養而不是教學的技巧或是方法同樣的一個國家在推動某種語言教育時國家的態度時怎麼樣的我覺得也會影響教出來的學生他們學習這種語言最後的成果以及他運用這種語言的素養。
林晏如─《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未來的使用預測》心得
印尼的漢字教育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荷屬時期、日據時期、二戰戰後、1958年後和1994年後。1958年可為繁簡漢字的分野點今日的印尼華文教學以簡體拼音為主流。
荷屬時期雖華人社會中多少有人使用簡體字或異體字但教材及報刊均以繁體字書寫。當時以家教的方式來延續兒童的華文教育多半教授四書五經等後有義學和書院的成立至1900年創建了中華會館致力創辦華校30年間即達450所分校。
1942年開啟了日據時期當時華人社會仍是繁、簡、異並用但華文教學還是以繁體為主。當時華校和華文報社被全面關閉後要求復辦但日軍只允許一小部分的小學復辦並要求檢查所有的教材。
二戰後印尼宣布獨立華校復辦再加上與中國外交關係良好此時期可說是印尼華校的頂峰時期。此時外來的教材並不適合印尼的國情因此很多華校紛紛自編教材雖然當時中國正式的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而使簡體漢字的實用範圍擴大但華語教材的用字一般還是以繁體字為主。
1958年後當局開始限制華文教育甚至到1965年發生了九卅事變引起社會全面的排華政府更是禁止華文教育、關閉查禁華文報刊、嚴禁漢字招牌菜單…等當時幾乎沒有華文教育只能偷偷請家教而教材多為自編或是以當時僅有的半版《印度尼西亞日報》的武俠小說為教材這時也大都使用繁體字。
1994年後開始開放兩所大學的補習學校可以設立成人的中文課此時已轉型成使用簡體漢字和漢語拼音來教學。經過那麼多年的華文教育空窗期已儼然成為一門外語印尼文以拉丁字母為載體因此漢語拼音對他們而言較好入門又漢字的書寫不容易簡體字筆畫較少較易書寫。此外印尼使用的教材多來自中國和新加坡HSK考試也用簡體拼音自然而然以此為教學主流。再加上中國在經濟市場的快速崛起全世界都想搶食這塊大餅無論是在中國設廠、企圖將產品打入中國市場或是直接至中國就業學習簡體漢字和漢語拼音才能切合他們的實際需求。
由印尼華文教學繁簡字的變化可以看出「政治外交」和「經濟狀態」對語言教育的龐大影響力蘇哈托政府強力掃除和華語相關的事物就可以將蓬勃的華語教育近趨歸零。開放後又因中國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帶領印尼的漢字教育反轉為簡體漢拼。「教材」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我們短期內無法改變我們的政經情勢是否能從教材著手發揮我們的軟實力。不過話說回來簡體漢拼真的是現在世界華語教學的主流因此想從事華語教學行業的人還是得具備使用簡體漢拼的能力就業時就能具備兩套武器不管校方要求繁簡體都能應付
李佳儒 應華104 印尼華文教師師資培訓讀後感
印尼身為海外華僑第一多的國家但其華文教育卻不如其他國蓬勃發展,這背後的歷史背景便和930事件息息相關,因為當時華文被視為散播共產主義的工具而許多華校被迫關閉,華人教育也因此停擺多年,30幾年後的印尼才再度開始鼓勵華文學校的設立並積極培育華文教師,然而這幾十年的中段華語教育的許多面向都和以往不同,就讓我們隨著筆者實際培訓印尼師資的角度一一探究吧!
首先,政府將華語教育正式納入正規體系中,相當於第二外語,民間大部分的華僑都把華語視為謀生工具而非一種祖國文化的傳承,其家庭語言也多為印尼語導致其口音的產生也使的近年華語課程加入正音的教學,由於30幾年的斷層使得活語師資嚴重缺乏而且程度良莠不齊,來台培訓的老師有一半左右其聽力程度相當於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而年長教師的語言能力遠好於年輕教師,因為這些資深教師當時仍有在華語學校受過教育,在學歷方面,53%大專畢業,擁有高學歷的老師學習能力較佳,所以作者認為應朝高學歷教師的培育做發展。根據調查,這些來台受培育的老師多任教於補習班和家庭教育,雖然就長遠的發展來看應多培訓國家教育體系的老師為主,但補習班的學生數量也相當龐大,所以歷年來也將補習班老師列為培訓對象,這些印尼華語老師使用的字體多文繁簡併用,台灣教材的編寫上若能達到繁簡兩種版本更能為他們接受,此外,他們在教學上使用漢拼為主但仍有老師認為注音符號能避免印尼文字的負遷移,編寫漢拼加上注音的教材仍可為。
作者也針對台灣和大陸的師資培訓做了番比較,台灣的華文教育是委託僑委會進行,目的是協助海外華僑發展母語易親近祖國,但近年來華語已被視為第二外語,這種文化傳承的訴求已達步道其功效,反觀對岸,自2004年起成立第一間孔子學校,致力推廣專業漢語更能針對現在華僑的需求,而且2007年重慶大學與智星大學聯辦第一間印尼的師範學校,培育正規師範教育的老師,台灣便是漏了專業華文師資的扎根工作。最後,作者針對海外培訓做出建議,應該多辦廣結善緣式的巡迴講座,不限參加人數,國籍,更鼓勵當地資深教師參與,讓台灣的新技術和印尼當地的教學實務經驗做連結,內容才能更趨多元,建立有品牌的海外教師返台研習班,建立完善的選拔教師制度來滿足課程的需要。
我想研習班的重點在於能針對當地實際教學狀況提供方法,讓海外華文教師能提升其教學成效,另外,對岸在華語教育的投資和政策都令我驚訝,他們已經很精準且確實的讓華語教學專業化,在各地廣設孔子學院實在令人佩服而且在華語教學上他們也行之有年了,台灣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與之匹敵,雖然如此,我們應可借鏡並發展出有品質及品牌的華語研習課程。
韋愛琳《培訓印尼華文師資的實務經驗與反思》閱讀心得
在文中作者提出幾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讓我不禁心有戚戚焉「在大 積極向全球推廣漢語的同時臺灣該如何自我定位與大 合作以相 字體、拼音相抗抑或是走第三條 丟開拼音、字體、認同的包袱朝優化教學去自創品牌」
中國近幾年來經濟崛起成為全球華語學習熱潮的遠因並且十分積極地把沿用多 的「對外漢語教學」改為「國際漢語推廣」挾其強大的經濟實 、豐富的人 資源與各地教學機構合建中文教學的據點——「孔子學院」以推動專業漢語教學為唯一目標招收各國籍、民族的學生。如此情況令人不禁擔憂我們這些有志成為海外華語教師的台灣學生是否在中國官方的強勢之下仍有發展空間
另外撇開意 型態僅就學生學習之角度而 岸字體的差 確實造成了學習與教學的困擾。根據本論文第九項之調查結果印尼現任的華語教師單單採用簡體中文教學者占了七成占大多數可知在印尼推展單一的繁體字教學已無有 的條件 導致 學習者 失。本篇論文亦提到「 美以 繁寫簡為標準。」「大 近 同時推出繁、簡 種字體對照的教材。」然而學習兩種字體是否會造成學生的負擔
除了使用字體的爭議外兩岸使用的拼音系統也因相異而產生爭議。然而現今全世界通 最廣的中文拼音是大 1958 推出的漢語拼音接受調查的 師中有八成單單使用漢語拼音教學。這套系統在全世界應用廣泛已成為地球村通用的系統已呈現壓倒性的優勢。有學者提出漢語拼音可能 完美因為印尼仍有將近10的華語 師認為注音符號有避免印尼語干擾的優點為讓學生 出標準的華語仍堅持先教注音符號。
雖然我身為台灣人從小接受繁體中文以及注音符號教育然而假設我是外國學生撇開政治立場與意識型態站在他們的角度客觀而言我會選擇使用簡體中文以及漢語拼音。因為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及龐大的市場。中文並不是一個容易短時間習得的語言尤其是文字筆畫複雜需要花許多時間練習因此選擇學習簡體中文書寫難度較低。雖然注音符號有避免印尼語干擾的優點能讓學生 出標準的華語但使用漢語拼音的確能讓學生較快入門並適應不用再多花時間學習一種新的外語拚音結構因此可加快學習進度。至於正音問題我覺得語言主要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媒介只要發音能讓同樣使用中文的人能夠理解說話內容即可不用花過多時間追求和母語者相同的標準語音。
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 40085011I 洪韻婷
1945年翻轉了台灣的命運也改變了印尼的華教歷史。在1945年以前日本統治印尼時華語教學是被侷限的。直到1945年以後才重新恢復華校。而且當時印尼和中國關係良好更加速了華校的發展。1956年中國宣布正式使用簡體漢字印尼的簡字使用範圍逐漸擴大但仍然是以繁體為主。九州事變也是改變印尼華教的歷史重要的一扉。1965年發生了「九三鄰事件」(中國稱為九州事變)流血政變因為主事者是共產黨員中國變成蘇哈托的眼中釘。隔年頒布「華語禁令」因為華語被視為傳播「共產主義」的媒介。之後全面清鄉(清掃共產主義背景的人)在「印尼白色恐怖」中被處決的人五十萬到一百萬不等是亞洲歷史上最殘酷的屠殺之一。但在「華文禁令」後華人因此讓自己免於清鄉的波及也絕大多數得到很好的經濟利益。在這段期間印尼全國完全看不到任何一個漢字。三十二年以後印尼的華文教學從原本的繁體字轉變成簡體。
作者分析這樣的轉變有兩大主因。第一因為簡體字是由漢語拼音為讀音工具且比畫較少比較簡單。而繁體字為注音符號為讀音工具筆畫多、複雜。第二的原因為HSK是目前權威的漢語考試使用簡體字。因為學習者的畏難情緒漢HSK使用簡字因此華語老師在教學時也會選用簡體字的教材。但作者也強調使用簡體或繁體字教學的選擇是要立足於教學的主要目的。簡體教到一定程度也應該帶入繁體讓學生可以閱讀繁體書籍。
現在還在學習階段的我時常聽教授呼籲:「要學簡體字!」我知道這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但讀完這篇文章讓我有更深的感觸。中國兩千多年來沉載著兩千多年歷史洪流的繁體字有著濃濃的文化底蘊卻因為過於複雜和種種外來因素而逐漸沒入河裡我感到著實的無奈與惋惜。只希望未來有一天當華語再也不只是賺錢的工具時流淌千年的繁體字終能被全世界看到世人才會驚覺: 原來繁體字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沈佳蓮-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狀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荷屬時期,印尼有了最早的華文教育-義學。在義學因經費不足停辦後,陸續有了書院、中華會館。20世紀初期,印尼的華文教學使用繁體字。儘管1935年南京政府教育部開始推出簡體字,大部分在印尼的教材、書報仍舊採用繁體字。日據時期,華校一度遭停辦,一部份華校復辦後的華文教材受到監控。當時繁、簡體均有人使用,但教學仍以繁體為主。1945年,印尼獨立後,華校急速復興。1956年,中國政府公佈正式的簡體字法案後,在印尼的華人社會使用簡體字的比例逐漸增加。可是58年時,印尼政府規定外僑學校的地點,限縮華文教育。65年九州事變後,印尼政府開始取締華校、全面禁止華文教育,漢字在當地幾乎看不見,華文教育就是在此時嚴重停滯。1994年批准補習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後,一般已選用漢拼和簡字來教學,近來的中文會考試卷也採用簡字印刷。
百年來印尼的華文教育從起步到巔峰在到衰落,使用的都是繁體字。空白期後的轉型教育,基於學習的方便性,選擇用簡體字教學。作者在文末提出建議,學習到一定程度的華語時可以導入繁體教學,會有利於學習者閱讀繁體資料。
這篇論文對於印尼華語文教育的漢字使用歷程有詳細、客觀的介紹,我覺得很能帶給我對當地情況初步的認識。沒想到印尼的華語教育曾經如此繁榮,也曾經慘澹。看完整篇文章後,我發現對印尼而言,經過停滯的華語教育,在重新開始時必然會優先選擇國際所接受的字體。再者,學習第二外語時,我們習慣選擇簡單易學的教材。不只是印尼,我想未來在各地教授華語都會面臨此課題,簡體字和漢拼在學習上較於簡單是一大優勢,可是不代表使用繁體字的我們需要放棄。我們可以利用先天優勢習得繁體字,加上後天修習簡體字,達到雙通的閱讀,甚至是書寫能力。
華語文教學中,繁體、簡體和注音、漢拼的採用一直為人討論。生在台灣的我,一開始也有繁體字才能傳承中華文化的成見。但有時我們要更客觀的看待現實情況,理解國際教學情勢的轉變,才能真正推廣華文至世界。
簡汝芸 變遷與因應:培訓印尼華文師資的實務經驗及反思
印尼是海外華人人數最多的國家,華僑達八百萬人,自然地在華文教育這方面有較大關注。此篇論文內容主要在說明培訓印尼華文師資的實務經驗和反思,由於台灣近年來積極培訓及提升華語師資,特別成立了華語文教師返臺研習班,而中原大學應華系承辦了四期印尼地區華文教師研習課程,作者以此為基來說明他所見的印尼華語文教學現況及他的實務經驗。
印尼政府曾禁華文三十餘年,由於長期缺乏華文的互動與滋養,教師較難增進其能力,直到二十世紀末,印尼的華文教育都處於語言環境不足、教學資源匱乏的狀況,1985年印尼與大陸恢復貿易,五年後重啟外交關係,印尼華教逐漸鬆綁,在禁華文三十多年後,政府將華文教育納入正規體制,把它定位為第二外語教學,然而大部分華人都已擁有印尼國籍,內心雖仍認同華人文化及傳統,但年輕一代的華僑們認為印尼語是他們的學習及生活上的用語,僅把華文的地位放在與英語一樣的謀生工具,華文的地位在新一代華僑身上產生較大的轉變,這也對在印尼推廣華教有新的問題。然而印尼華教教材也是當地教學的一大問題,文中統計資料顯示當地教師使用的教材有46%是由中國大陸出版的,由於其缺乏符合當地民情的華語教材,作者認為臺灣若能在字體及拼音上做些調整、規劃,設計出以當地時空為背景,並同時具有有華、印文化特色的教材,仍有機會在教材市場上佔一席之地。
而師資方面,印尼教師回來研習的過程中,作者團隊們發現老師們華文程度參差,從教學互動上、作業批改中不難看出普遍有華語口語表達能力不足、聽讀能力欠佳、漢字書寫偏誤語法詞彙使用不當等問題,中原大學還為76位教師進行了「華語文能力測驗」,內容三類包含詞彙、聽力、閱讀,令人驚訝的目前印尼華文教師的華語聽、讀能力有一半以上不及臺灣的小五學生,如何改革這樣的師資及增進印尼華文老師的能力亦是極需思考的問題。文中提到印尼教師有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針對此現象,訪談後知其原因包含工作缺乏保障、待遇不高,社會地位不如其他行業等等。使用的字體也是教學中頗受注意的課題,使用簡體與繁體確實會對老師及學生造成困擾,然而來台研習的印尼教師中,有76%是單一使用簡體教學的,顯示了在印尼推展單一的繁體字教學,已喪失有利的條件,也造成了學習者流失。
台灣在海外華文教師培訓起步早,已具有相當規模的基礎,而如何能與中國在培訓華教師資次數與人數上競爭?作者提出可致力的目標是為突出自己的特色,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而其認為可利用海外巡迴教學講座、建立品牌的海外教師返臺研習班,及儲備骨幹教師的學歷教育上著手,利用台灣獨有的特色在印尼華文教育上搶占先機。
《在族裔認同親/私密邊境》閱讀心得 林爭意
文章標題的「親(私)密邊境」感覺是一種若有似無的概念,即便反覆咀嚼也無法一言以蔽之,它說明了一段關係,就像是一張蜘蛛網的核心,從核心出發連結各處,通至彼端可經由A路徑或B路線,殊途同歸,既全面、又片段,我想它就處在一種難以言喻的尷尬位置。
對於華裔族群在印尼的定位,也許要獲得當地認同,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努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分隔兩族群之間的冰河正在逐步消融中。我們試著把國家的單位縮小一些,把問題放得單純化點,當「國家」便為「人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身就會有許多人際問題,猜忌或信任、嫉妒或寬容,種種心情迸放在心中,有些人就算已是結交多年的好朋友也無法坦誠相對,但有些人你不過認識了幾天卻對他掏心掏肺,我想,這就處於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祕關係中吧!
回歸正題,在印尼,「華人」作為一個獨特的種族分類範疇,其實是一個殖民性與現代性產物,國家、種族、文化與認同等概念的移植與生成,既含有殖民色彩,但不得不承認它正一點一滴承受現代化的侵襲,是好、是壞,都無法全面性地去闡述,姑且把它當作一張張網交疊在一塊兒所呈現的謎樣。
文中指出一特別現象:棉蘭的年輕華裔單身女子晚上只能待在家裡,只有那些有男朋友或是已婚者,才能在男人的接送與監護下涉足公共場合。由上述現象可得知:構成交通與隔離其實只在一線之隔,一輛私人轎車隔離了一些事物的流動,同時地,卻也促成另一些事物的接觸與交換,以刀為喻,有鋒利的一端,必有鈍的彼端,凡事一體兩面,要承受交通的便利,變得消化它所帶給你的為難。
也許,當我們深陷迷惘時,可能就是落入了如此般的泥沼中,有時越想得仔細,卻越陷越深,越發不可自拔,但是我們就因為這樣變得不謹慎、不深思熟慮了嗎?我想答案未必,當進入這樣一段關係時,試著去抽絲剝繭,了解讓問題變得複雜和難解的關鍵在哪,就像是偵探推案的過程一般,這會讓你更懂得自己身處在怎樣的處境裡。
張琬婷 語言認同與發展:台灣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之探討
原住民應該是神祕的、有區別的族群,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境越來越分辨不出原住民和漢人之間的差別,我高中念得是花蓮的學校,我們班上也有原住民學生,但是徹頭徹尾就是看不出他和我有甚麼不一樣,外表長的和都市小孩差不多,說話時也沒有帶半點原住民的腔調,但是為什麼他的考試可以加分,我卻不行?只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原住民爸媽嗎?為什麼我努力的比他多,但是他靠著加分就上了比我還好的學校?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我覺的現今的原住民政策多是抱著補償的心態訂定的,世人覺得虧欠原住民太多東西,所以很多政策就這樣訂出來了,包括考試加分。有些人只有在要考試時才去換成原住民的名字,突然就變成了一個可以享有很多權利的弱勢族群,當享用完這些福利時,又馬上變成一位和我們沒甚麼兩樣的漢人,這樣投機取巧的行為是政府訂定著些政策的目的嗎?有激發原住民的認同嗎?我覺的成效並不大。
當我們用這樣虧欠的態度去制定政策時,有時短暫的優勢對他們卻可能造成一輩子的傷害,我們覺得好的可能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如果讓他們靠著加分進入比自己程度要好太多的學校,對他們可能是永久性的傷害,發現自己跟不上進度會是造成學習興致低落等,都可能讓他們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我們該如何讓原住民覺得自己語言的流傳是很重要的事,促進他們的民族認同是現在的當務之急。他們要先明白自己的語言到底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當認識原來族語的存在有其意義後,就會激發學習族語的興趣,這樣原住民語也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在原住民很多的花蓮生活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自己生活周遭聽到的幾乎都是漢語,要聽到一句原住民語竟比登天還難,大多數的原住民現在幾乎多不說族語了,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人,對他們來說在學校用漢語就可以溝通,既然如此又何必學族語呢?這樣的想法似乎不只出現在原住民的語言問題中,其實身為客家人的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單一語言的社會結構限制住我想學習母語(客語)的熱誠,我都不知道客語算是母語還是我的第二語言,對於原住民來說也會有這樣的困或出現吧。我們該想清楚這個問題再來評估下一步或許會有不一樣的世界。
-----------------------------------------------------------------------------------------------------------------------------------
台灣閩南語受到台灣國語影響的音變趨向 心得 公領105 施珮瑜40107219E
其實這篇用很多表示語音的符號,對我來說是很難懂的,因為我並沒有學這些字的意思,以及聲調代表的意義,但,從小媽媽便以學校會教國語為由,讓家人們都和我說台語,久而久之,我的台語也講的算很順暢,就算讀到了大學,每天都還是會講到台語,因為家中有長輩,習慣性的會和他們用台語講話,我講的台語絕對不會是很台灣國語的台語,也不是硬掰出來的,最經典的例子是我ㄧ個朋友,有一次他要對我說「快去洗澡」,結果從他嘴裡說出來的台語不但帶有奇怪的音調,整句話還變成「快去死吧」,他講不出洗澡的洗,他唸成「系」,讓當場所有人大笑,很多人常說台北人不會講台語,我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就會笑笑的,不語,等他隨意在講一句話後,我就會直接用台語回答他,所以從小便看慣了驚訝加上驚嚇的表情,同學也常視我為異類,純粹是因為我會講台語。
文章中提到由於國台語音位的差異,及字音的交錯對應,在國語普遍推行,方言相對受到抑制的台灣,有些字音已經受到國語影響,而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我想國語對台語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以個人經驗來說,當我遇到不太會唸的語詞時,我會試著用國語去翻,但出奇的,有時候真的不會差太多,如果只是一兩次,還能說是巧合,但無數次的巧合呢,卻又該怎麼解釋,無數的巧合就是某種程度的必然了吧,我想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後產生的結果,也不算太壞,何況這如果有助於大家提升學台語的興趣的話,也不事件壞事,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會台語當做一件怪事,可以以他為榮阿,老一輩都這樣過來了,我們也該辦的到。
許芳瑜 08-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本文從印尼華文教育創辦義學開始做了詳細介紹,在經過32年的消失後1994年的華文教育在印尼再度復甦,但作者卻認為復甦的已改為華文教學而非華文教育,因為整整32年華文在印尼消失之後,對於印尼人來說,華文已經變成了一門外語,而這也是造成了之後的教學中,改以簡體字教學的主因。因為對於印尼學生來說,學習華語就像是學習一種外語一般,而非之前的華校教育以華文為教學用語,因此筆劃簡單的簡體字理所當然地就成為教學用字的首選,再加上印尼文來源於拉丁字母,在拼音上簡體字使用的漢語拼音對於印尼人來說也更為熟悉。
雖然說教學上的簡易與否是採用簡體字的一大因素,但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對印尼的華文教育所提供的幫助也是一大原因,因為在2002年對印尼華人所做的華文作家的調查中發現,高達八成的印尼華人所喜愛的作家來自港台,這些作家的出版作品都使用繁體字,因此在開放華文教育的前期,印尼的華文教育中應該還是有教導繁體字,只是在之後漸漸全改為簡體字了。中國大陸與印尼在2001年簽訂了漢語水平考試合作協議,此協議還包括了師資培訓、教材編寫等。漢語水平考試是一項華語水平認證,然而此項考試中的題目竟只採用簡體字,這樣對於華語學習者來說,便會不自覺傾向學習簡體字了,因為外語學習中能力水平的認證總是一種資格證明,對於學習者來說更是一項加分文件,對其以後求學或尋找工作等都是一項加分。再加上協議中包括了師資培訓及教材編寫,這樣從教材上採用簡體教材,教師教學也選用簡體字教學,印尼未來的華語學習全改為簡體字應不用多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繁體教材出版商及華語能力認證考試的不積極推廣也有很大的關係,若是在印尼也有華語能力認證,則考生對繁體字的學習將會更為積極、主動,而屬於國民教育體系的學校大部分都選用中國的簡體教材,大部分的國際學校也採新加坡的簡體教材,那麼幾乎沒有學校選用繁體教材,老師又該如何以繁體字來教學?學生又該如何學習繁體字呢?
資料分享:印尼三語學校 應華104 李佳儒
所謂三語學校指的是英文,印尼語,華文三種語言的教育,這種教育機構已經在印尼快速的成立
,可視為華文教育在那蓬勃發展的證據
資料來源:http://chinese.uschinapress.com/2010-05/09/content_425332.htm
資料分享: 印尼供外籍人士學習印尼文之機構 應華105 陳玟萍
1.University of ATMA 南雅加達
http://ppb.atmajaya.ac.id/?page_id=624
有一對一教學 也有團體班 價格親民
2.IALF
http://www.ialf.edu/learningindonesian.html#bahasajkt
機構來自澳洲 亦提供英文教學課程
資料分享 三口洋市 、亞齊省 應華104林敬智
(1)現在才發現原來印尼的三口洋市與我們這麼親近說的語言還是客家話呢
詳細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5%8F%A3%E6%B4%8B%E5%B8%82)
(2)這是在2010時桃縣楊梅鎮與三口洋市締結姐妹市的消息
由於楊梅也有約75%的客家人因此不只語言相近文化習慣方面也很相像也才有了這樁美事。
詳細資料(http://www.epochtimes.com/b5/10/7/12/n2964154.htm )
(3)亞齊省一個印尼的特別行政區
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因為此地方雖屬印尼但卻在20世紀前從未被荷蘭殖民過。信奉伊斯蘭教居多在蘇門答臘島上。
經過多年的衝突在2006年與印尼簽訂《亞齊自治法》為地方政府爭取到更大的自治權。
詳細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9%BD%8A%E7%89%B9%E5%88%A5%E8%A1%8C%E6%94%BF%E5%8D%80 )
(4)亞齊獨立運動
有人說因為東帝汶的成功因此印尼政府態度變的強硬可以同意讓亞齊享有廣泛自治但堅決反對亞齊獨立。也有一說是國際間對此態度晦暗不明甚至不希望破壞區域和平而導致。
詳細資料
A(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2/10/content_655031.htm)
B(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6585 )
本週習題
1. 學習關鍵字三語學校、對外印尼語中心、紅溪慘案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