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 國際華語文教育
      1. 張慈芬: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2. 李詠梅《華語文網路教學法》心得報告
      3.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讀後心得 40085041I賴彥蓁
      4. 吳淑禎「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5. 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  應華103       劉莉燕
      6. 張慈芬: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7. 語言的習得 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 應華103B
      8. 柯婕妤-〈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心得
      9.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應華103B 499850676-龔加桃
      10. 李依恬─華語文網路教學法
      11.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 莊惠雯40185017I
      12. 語言行銷的應用探討:以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為例  應華 102 洪琬茹 498850162
      13. 蕭羽茜《語言行銷的應用探討:以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為例》摘要與心得
      14.  蕭偉騰 僑生教育的檢討與改進
      15. 陳佩琦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心得報告
      16. 吳品萱 - 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作者:徐榮崇)
      17. 蕭羽茜《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摘要與心得
      18.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  以語言教學為例 閱讀心得   應華系102  潘欣妤  498850332
      19.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心得         陳家葦
      1.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          應華105 蔡子心
      1. 吳秉芳 東帝汶
      2. 翁淑媛-《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 心得
      3. 黃湘淇─《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讀後心得
      4.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5.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應華105李詠梅
      6. 許琇婷《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摘要心得 
      1. 翁淑媛 華語研討會心得
      1. 石伊婷 2012年華與文國際研討會 心得
      2. 華語研討會心得  林友蘋
      3. 498850136 林巧凰 2012/10/25 華語文國際研討會心得感想
      4. 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應華104謝依穎
      5. 「2012華語文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應華102 彭雅筠
      6. 楊靖 - 《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閱讀心得
      7. 石伊婷【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心得
      8. 楊玉嬿 ──「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計畫」心得
      1. 林舒敏 - <古鴻廷 曹淑瑤-戰後馬來西亞地區閩南人與華文教育之發展 >心得
      2.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心得感想-莊奇融
      3. 鍾明頤 捷克社會語言描述與認同
      4. 應華105 陳玟萍-<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   心得
      5.  李佳儒 應華104 華語教與學研討會心得  
      6.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應華系104林敬智
      7. 沈佳蓮-華語文教學研討會心得
      8.  應華104韋愛琳 印尼紅溪                                                                             
      9. 林舒敏-<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
      10. 林巧凰─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
      11. 張琬婷  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  
      12. 林郁綺--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
      13. 應華系102 498850356 黎心慈
      14. 許芳瑜 07-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15.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心得筆記 賴京麟

     

     

    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張慈芬: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現今資訊快速進步之時代,生活各個層面都受到影響,電子化、數位化等等只為讓生活更便利。同樣地,教育也受到數位之影響,近來提倡之數位教學漸漸融入在師生間的交流,不久的將來勢必越趨普及。而這樣的改變也促使教師的觀念更新,在教導學生的同時老師也要學習,以追求跟上時代的腳步,同時也了解學生的生活思維,終身學習才能適應世界快速發展的洪流。華語教學也是當今的熱潮,若將之與數位結合,無非是時代進步的藝術品。

            馬克洛普(1962)認為知識是已知與求知,如今資訊爆增的時代,資料搜尋早已是人人必須具備的能力,而教育觀念面對此衝擊,也應該有所因應之道,學習不能再被僵化地侷限,我們應該主動地探索、並能處理龐雜的資訊,其中包含質疑、組織的能力,使得知識得以被靈活運用。此篇研究即是運用如此觀念,並以全語言學習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性教學,並將語言是為一個整體,同時透過真實的環境與多元的題材進行教學活動,與溝通式教學法,顧名思義即學生透過不斷地溝通來學習語言,將華語教學運用在網路數位平台。透過資訊科技,不僅改變了教學環境、師生的互動方式,學習的資源也大大加深加廣,同時更具備系統化之個人歷程記錄,量身訂作的學習平台不同於傳統之師生關係。

            我認為數位學習較傳統教學更能引發學習動機,不僅在於其有趣性,也因為數位教學即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此學習者有更多主動表現的機會,此外它還能配合個人學習需求自我調整,以及教學管理系統能讓學生與老師都能了解學習狀況,並依此做調整或輔導。數位教學是一個趨勢,曾經只在電影或者想像的型態或模式將來都極有可能成真,而不久後將成為華語教師的我們也應該要有前瞻性,必須增進自己的數位能力,否則馬上就被淘汰了。科技日新月異的速度超乎想像,或許將來也可能出現今天我們未曾想過的新法寶,所以想像力也可以無限的發揮。最後,「終身學習」,並且思學並具,永遠持著這樣的學習態度。

     


    李詠梅《華語文網路教學法》心得報告

    應華105李詠梅40185032I

      在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知識爆炸,教師必須不斷改變自己的教法,推陳出新,才能面對多變的未來。

      論文中提到了馬克洛普(1962)提出他對知識的看法,認為知識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已知 known」,另一是求知「knowing」,此說明知識同時代表著我們所知道的知識以及我們知道要到哪裡去找資料的知識。要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缺什麼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我認為這個看法並不僅限於華語文教學,而是適用於人的終身學習。

      教育思潮的變遷衝擊著傳統強調外顯性知識灌輸,及事實性資訊記憶與背誦 之一次學習模式─學習者流於被動的接收,而非主動的探索與思考,也缺乏蒐集 資訊、分析資訊、整理資訊,運用資訊素養的基本技能,缺乏學習過程中最珍貴的質疑精神──而逐漸轉向於引導學習者如何去學習,建構有組織的知識,形成能靈活運用的概念,學到帶得走的能力,進而培養其學習技能的終身學習體制。在這一場典範移轉的過程中,教師、學習者及學習環境都將產生質變。

      以我自己的經驗,在高中不外乎就是坐在教室中,聆聽、汲取老師已知的知識,很少有人會自己去求、去找知識,其實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找來的知識反而能記的長久,而是真正的「自己的知識」,若只是一味的聆聽而沒有自己去找更多的資料,其實很容易就會忘的一乾二淨。如果把這個應用在華語文學習,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其中裡面也提到了Kenneth Goodman(1986)全語言(Whole Language Approach,WL)教學法,此教學法為一整體性的學習,由語音、語型、語意、語用組成密不可分的交際系統。而全語言 學習是指「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由傳統教師面對學生單向的傳輸,轉換成為多面向、多感官的教學情境學習的過程也由重視個人的理解、領悟,轉變為強調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相互醞釀與啟發,若是能落實這種全方位的學習,華語文的學習對非華語母語者來說將不再困難。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跟網路教學法可以結合的東西,舉例來說,目前網路盛行,智慧手機氾濫,APP應用程式已經是人人都熟悉的,而在其中也有許多被設計來教華語的應用程式如:你好APP,我認為除了自己學習之餘,也能透過輕鬆簡單的方式來學習普通的華語文情境式對話。

      其實,提出了那麼多方法,不外乎只是要讓華語文教學更有趣、更簡單,結合科學的研究以及科技的發明,漸漸的,華語文學習會更加蓬勃!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讀後心得 40085041I賴彥蓁

     

    在這知識爆發、終身學習的時代,教師必須不斷學習與進步,在教學法上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面對多變的未來,並帶領學習者學習探討各項新興的議題,且透過現代化資訊科技的輔助,將傳統平面線性教與學的單純聯繫,轉換成立體多元的情節,有效加強師生、同儕與學習環境雙向或多向的互動知識建構。

     本文以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教學組華文課程如何導入數位學習輔助教學為探討,說明如何進行課程測驗分級、學習輔導、課程評量,並與圖書館學科館員協同教學,檢討規劃後續華文教育課程設計的模式,期待能將學習的空間由傳統教室擴展到教室外的多重、同步與非同步的整合性學習型態,教師因此可從教與學的互動程度,強化課程教學結構的設計,以即時配合學習者的回饋與需求。

     文中馬克洛普提出他對知識的看法,認為知識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已知,另一種是求知,也提出真正的文盲不是指不能讀或寫的人,而是不能夠學習及再學習的人。這句話給我的衝擊很大,現在大多人的學習都流於被動的接收,而非主動的探索與思考,也缺乏蒐集資訊、分析資訊、整理資訊的基本技能,缺乏學習過程中最珍貴的質疑精神,這不禁令我反思如果持續這種學習模式及方法,我們將被這知識時代吞沒,沒有了自主的思考能力。

     文章也提出了兩種教學方法,其一是全語言教學法,是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性教學,著重對語言意義的瞭解,採用真實世界的多元題材教材來進行教學活動,並強調課前的練習活動,學習者體驗語言環境建構和其自身的意義(探索性學習),同時整合聽、說、讀、寫來學習,並透過非形式化的評量工具測量(例如:學習歷程檔案), 瞭解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以及成長。另一種是溝通是教學法,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經驗為基礎的第二語言教學法,其主要目的在使學生能使用標的語溝通,這種方法強調語言結構或辭彙的習得,是為溝通而準備的,語言學習從做中習得而成。其教學的過程是以漸進方式,可能是利用一篇短文,依個人動機或是功能情況做討論人物、角色、情景、正式或非正式的主題語言,再分組練習口說能力,並依學生程度、語言知識和相關因素輔以口頭解釋和輔助活動。我喜歡溝通式教學方法,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溝通,不是透過外顯性知識灌輸及過度強調記憶與背誦的方式,而是在有情境的學習環境下自然習得。

     透過網路教學輔助教學模式,可協助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情況做更深的瞭解並根據個別學習差異情況給予補充教材,且教材種類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提供更好的學習輔導,而透過溝通式教學法的實施,可激發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對討論議題有不同面向的意見與體會,而這些討論也能藉由線上討論區延伸進行並完整紀錄學習歷程。教師們可往這方向去努力!

     

    吳淑禎「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李希奇、林佳琪) 

      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此文的兩位作者所設計的網路課程並非以單一教學法為基礎,主要以全語言以及溝通式教學法為主,藉由學習者閱讀完整而喜歡的讀物,並以維持語言的自然和完整性的建構主義取向學習模式來教學,利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來學習未知的知識。全與言及溝通式教學法都是目前教育界較為推崇的教學法,尤其是溝通式教學法,在語言教學範疇的作用非常見效,作者所利用的教學法都有助於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他們的教學目標是以培養學生自學的策略與能力為主;要求學會更多俗語與成語學生講課文、段落大意;並強調書面語跟口語的區別。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最大的區別在於被動與主動,前者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而後者則要求學生主動地自學。因此,網路學習的最終目的無疑是想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這也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 

    在設計課程活動時,作者主要以腦力激盪、自由寫作、複習練習等方式進行,安排每位學生負責一篇短文,每週上課時由負責同學朗誦並分享心得摘要,而教師協助提示重要連結詞或補充解釋。並設計每週題目由同學雙人一組先進行分組討論,再由教師帶領全員深度討論,討論時並輔以心智圖帶領同學思考。由此可見,老師在網路教學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旁觀者、輔助者,而學生才是主角、主動者,這樣的活動設計對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有效的。 

    在管理、輔導及記錄學生學習歷程等方面,主要是透過教學管理系統進行,既有教材管理、互動、測驗、自我評量等功能,亦提供補充課程教材讓同學反覆練習,讓教師能與同學進行線上非同步討論,增進與學生的互動或增進聽說能力。再者,每一單元結束後都安排一單元自我評量,透過系統所記錄答題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較不熟悉的觀念為何,可做為未來課程準備時重要依據。這些都是訓練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網路教學的好處是除了同步的線上教學外,非同步的教學更便於學生自學。 

    總而括之,透過網路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可協助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情況做更深的瞭解並根據個別學習差異情況給予補充教材,且教材種類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提供更好的學習輔導,此做法在傳統面授課程中恐無法有效兼顧。本人在這學期也透過網路教學實習體驗了作者所提到的優點,雖然性質不盡相同,但線上教學的優點都是大同小異的。可見,網路對於華語教學的發展是利多於弊的。

     

     

    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  應華103       劉莉燕

     

    英文是全世界目前最通行的語言,姑且不論華語在全世界的普及率與即使用人數或著是來取代英語的可能性,不可避免的,要與全世界的人毫無國界的溝通就是要用到英文,無論是生意、旅遊等等都是要用到英文。而台灣對英文的重視程度應該在非英語國家算是重視的,從街坊路上就可以看到英語補習班林立,從最小的全英語幼稚園到成人英語就可以看得出來台灣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台灣的英語真的好嗎?從一些亞洲國家的英語排名來看,台灣的名次是每一年比一年低,現在台灣在亞洲排名是倒數的而且好像也才贏過兩三個東南亞國家,但是台灣英語的教予不會少,家長的錢也是有極大部份投資在英語這一塊,那為什麼台灣的英語沒有進步反而還越來越差呢?我認為這跟在書裡所說的跟父母一窩風的讓孩子去補英語還有英語教育的銜接有關,家長很多人都是從小學就開始讓小孩補英語了,有些家長甚至還讓小孩讀全英語的補習班,不管小孩的意願與否,就強迫小孩去補習,總認為別的家長都讓自己小孩去補習,如果自己小孩不去補的話那麼就會輸在起跑點上,但是如果小孩自己沒那個意願的話就算家長花再多的錢讓小孩去補習,那麼也只是讓費錢而已,而且沒有太大的成效,再來就是,英語教育銜接的問題,台灣學生英語最好的時候大概就是國高中時期,因為有聯考的壓力,再加上師長的不斷鞭策,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此階段英語程度最佳,但到了大學沒有人在管你,而且大學的英語必修課也頂多一學期一禮拜兩節而已,而且程度比高中還要容易,所以通常大學生英語能力都有退步的現象,所以我覺得如果台灣真的要提升英語能力的話不只教育方面著手,我覺得環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地方。

     

     

     

     

     

     

    張慈芬: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語言認同過程語華語做為傳承語的學習 

        華人子女學習華語難在何處?語言與生活脫節!

        華裔學生之情境式認同指:遇到美國人就說自己是美國人;遇到華人就說自己是華人。華裔是作為華語傳承的學習者,因此在他們學習中文之前,或許應該先幫助他們解決語言認同問題。語言認同可以分解為兩個內部建構:個人多重身分庫與個人語碼庫。每個人在說話時,都在定義自己的身分,以找到適合的語碼,語碼指中文、英文等根據自己的狀況的語言能力,例如對父母、師長等說話時,自己的身分為何,應該使用的語言為合,亦即定位身分與語碼的匹配,華裔接著以此為基礎對語言認同過程進行分析。因為當華裔學習中文時,其動機來源是身分認同!故華裔子女總要建立與語碼相匹的身分以解除認同的困惑,化認同為身分!

     

    “語文分開”的教學理念─兼論視覺符號的“文字觀”與生成論的“語言觀” 

        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理念。首先,“語文一體”的觀念來自西方,而中國語文相對呈現“語文分開”,言文不一致的情況,如廣東、北京、上海僅管所言不盡同,都寫著中文;又如我們口說白話,手寫文言之口語與書面語之分等。觀今之狀況,語言不斷地發展,文字卻停滯不前。其實語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而人類在兩者的學習差異為:人類的語言能力是在自然環境下生成的,文字卻是需要經由學習才會的,因此,教語言和教文字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教學,也就是聽說和讀寫要分開,做為華語老師應該有這般的認知。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受業!解惑!教外國人中文也要持著這樣的教學態度!(暗指也要教外國人古文!)

     

    美加華語教師對中文沉浸式教學模式認知之研究 

        沉浸式教學是特別針對兒童學習,然而根據研究華語教師對於沉浸式教學法的概念普遍模糊不清,因此此教學法將是一個需要被重視的專業課題。

        聽了主任的介紹,我覺得沉浸式教學法很有趣,獨樹一格地包含很多面向,因此我有興趣嘗試嘗試,幸運地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我將赴德國實習,且對象正是幼兒園的兒童,我正好就能藉此機會嘗試運用沉浸式教學法。

     


    語言的習得 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 應華103B

           

         讀了這篇論文我感覺到語言是多麼的重要,不論是什麼語言,在什麼地方,他的語言就是生存之道.不管是你在美國,中國,等等其他國家,在美國你就要學會ABC在中國你就要學會華語,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這個地方繼續生存下去。

         一個人的母語來自于他出生的地方以及城市,比如出生在美國他的母語就是美語,如出生在中國他的母語就是中文。我想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好,除了自己的母語之外,還想要學習各國不同的語言,當然學會了各國語言,不論是在找工作或出國旅遊,對自己有很大的益處,不但可以防止自己被別人騙,也可以藉由異國語言幫助他人。有時候我們語言不通,到了異鄉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到了這個時候,除了求助他人之外,肢體語言也是很重要一部分,所以基本的肢體語言,大部份的人們都一定會清楚我們想要表達的想法。

         

         很多人為了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未來,就把孩子送到國外去留學,留學也是為了學習他鄉的語言,以及其他的專業知識,但發現最近這幾年,世界各國也開始慢慢重視中文,因為我也是留學生之一。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台灣來學習中文,也許是華人遍佈世界各地的原因,華人在世界上重要性越來越有影響力,我很開心我是一個華僑,也很榮幸我的母語是華語。

            當然成人在學習語言這件事情上,大部份的學習能力已經消退,而兒童則正要大展身手。在幾乎沒有人直接指導的情況下,孩子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語言完整地分析好。事實上,雖然一些小小的調整會在五歲到十歲之間會出現,大部份的孩子不到五歲就已經大半完成了語言習得最基本的過程。我想很多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習得語言,語言大部份的來源是在童年時期,而長大了以後通常都不記得當初學習語言的辛苦與努力,就像不記得學走路的過程一樣。成人所記得的應該只有一些正確的用法,和標準的語言規範。

          我想語言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所以語言使用的方式有很大的差異,隨着時代和文化的變遷,有些國家的方言正在慢慢的消失不見,但同時新的用詞跟語言也在產生中。

     

     

     

     


     

    柯婕妤-〈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心得

     

    傳統的教學方法面對日漸進步的科技時代,已經難以達到學生們所需求的標準。隨著現代知識和發展的提升,學習的方式亦跟著資訊化。若是單單坐在教室裡聽講,單方面的接收來自教師的知識傳授,只要求背誦、記憶的方式,已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具有思考力的學生了。知識時代的來臨,同時代表著我們必須擁有蒐集資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分析探討資訊的判斷力,以此才能隨著資訊快速、科技新穎的世界流向擴充自我,站穩腳步。

     

    文中探討華語教學加以創新,將傳統的平面性轉換成立體多元的教學面向,以此加強老師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掌握,更能夠即時得知並且配合學生的個人需求一一加以調整,以此加強了師生、同儕們之間的互動學習。全語言學習和溝通式教學法,是其主要核心。以學習者為中心點而設計的互動式教學,著重在對語言的意義了解結合真實世界多元題材為教材,最重要的是不再單是嚴格古板的考試評量,而是以學習檔案歷程這樣的評量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機會,而非一味的強迫自身達到體制的要求,兒囫圇吞棗的填鴨式學習。並且在教學上強調學習者的互相合作,多有小組的討論和搭配來完成課題,不僅能培養多元的思考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及建立人際的經驗。

     

    以這樣活潑的教學方式,結合進步的網路科技,不但脫離了刻板枯燥教學的模式,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還能夠訓練其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進行討論與相互理解。網路教學輔助教學的方式已經逐漸普及,許多的作業、討論和教材都已演變成網路傳導為主,而教材的豐富性也經由此更加提升,各種資源的取得已相當容易,甚至直接以電腦連結網路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運用。然而在亦有許多資訊是有誤的,因此更需要培養學習者的是非判斷力,甚至加強科技運用的能力和知識。配合資訊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將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教室的原始印象擴展到了沒有時空限制的學習型態,不論何時何地,不再只有在校期間才能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質疑的精神以及終身學習的概念,使得學習更加的有深度與廣度。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應華103B 499850676-龔加桃

     

    文中引用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的華文課程,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也提及在未來,真正的文盲不是指不能讀或寫的人,而是失去學習能力的人;學習者更不應是被動的接收知識,而是學習如何蒐集、分析、整理和運用知識的技能,以前的學習者都缺乏學習過程中最珍貴的質疑精神,當今的教育任務應著重在引導學習者如何去學習和建構有組織的知識,學到帶得走的能力和可以運用在生活的知識。

    在過去的學習環境,主要是以老師為主導,老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只能用背的,其實學生只是有背誦的能力,而不是學習的能力。在新的教學概念中,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其一大理念,透過網路的發達,網路可以讓知識的來源不限於課本,而是擴大到能夠接收全球的資訊。

    特別是學習外語,可以溝通是大前題,內容需以學習者為中心,目標是在學習中做到習得的效果,也可以利用學習者喜歡的內容而引起學習動機,激發思考。新社會,也要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以分組的思考討論和批判的能力更為重要,在課程的編排務必加上分組的活動,加強學習者的交際溝通能力。

    文中也提到,從過去的教育思潮到未來的教育思潮,教師、學習者及學習環境都將產生很大的改變。至於華語教學的部分,現在全球華語熱,要學華語的,多是海外的人,如果可以不限於空間把華語傳授到海外,網路的發達起了很大作用,不但可以分享全球的資訊,上課的地方也不成問題了,只有開一個線上的教室,還是能夠達到以前在教室上課的情境,所需的資源都可在螢幕上呈現,不但可超越課本的內容,也可以加入不同的多媒體。

    我自己有一次線上多媒體教學的經驗,我的學生是住在香港,我們透過線上的教室上課。我主要的教材是PPT,可以把PPT立刻在線上分享,不用一分鐘PPT就成了學生的課本了,我找了不少的圖片和影片加入課堂當作內容,學生不但可以利用網路的資源學習,相對老師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製作教具等的資源上。

    現在有一些線上的平台可以支援不同的多媒體,使課堂的內容更多元,學生也會感到比較輕鬆有趣。可是據我那一次的經驗,我發現線上教學還是有一些有待改善的空間,例如:學生上課的環境、學生的情緒、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只能靠嘴巴幫忙解決等問題。

     


    李依恬─華語文網路教學法

    105級 應華系

            本篇主要是因應現代化資訊科技提出新的華文教育方法。科技和網路促成了資訊的快速傳遞的跟獲取,在現代知道從哪裡取得所需的資訊成為新的知識形式,學習變得不再只是單方面的灌輸以及背誦,還必須加上主動蒐集資訊並能加以分析整裡的能力。文中提到教育方法會因時代、社會環境而異。並舉了全語言教學法跟溝通式教學法為例,兩種教學法都較傳統語言教學強調學習者本身。

     

            我認為利用網路與資訊科技能為前述的兩種教學法帶來更多的利益。全語言教學法是讓學習者體驗語言環境建構和其自身的意義(探索性學習),同時整合聽、說、讀、寫來學習。如果加上科技的配合,就能讓語言環境的建構更加真實,可以用影片跟互動媒材讓學習者的印象更為深刻。而溝通式教學法則可以利用網路資訊傳遞的快速性,讓學生不只是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隨時隨地的練習、跟教師互動。

     

            另外,網路的興盛讓知識不再侷限於特定的人事物,凡是會使用網路,任何人都可以搜尋自己想要的資訊。因此教師傳授知識的特性,漸漸被網路取代,我想現代教師主要的工作應該是擔任學習者與知識之間的橋梁,一方面啟發學生對於知識的興趣,並教導學生取得資訊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在學生得到資訊之後幫助學生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網路能做到的不只是幫助學習者學習,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也是本文較著重的部分──以網路輔助教學,文章中提到的數位學習歷程檔案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在制式的能力評量之外,讓學生藉由記錄學習過程累積自己專屬的經驗。資訊科技還可以讓教材變得更加多元,不再局限於平面、紙本,而是能用學生習慣並感興趣的方式教學,如手機APP、網路教學、遊戲等等。

     

            現代的教學勢必要配合科技的快速發展,否則將無法有效的傳遞知識。現代教師面臨的不只是如何吸引學習者的目光,也要思考如何在上網就能搜尋到自己所需資料的時代提升自己的價值。以語言學習為例,教師進行語言教學的優勢就是口說,那是現今科技還無法順利達成的階段,因此教師必須善用這項優勢並加上網路的即時性與無遠弗屆的特性發展新的教學法。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 莊惠雯40185017I

     

    此文主要在探討母語認同是否等同於族群認同?實際的語言使用情況是否會影響母語認同?更甚之是否會影響族群認同?並以位於語言多樣性豐富的中歐國家-捷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欲以他國語言現況來反思台灣或海外華人,必先比較兩者之間的空間環境、歷史文化、政策規範等等議題。捷克當局並未明確制定官方語言,境內語言地位亦不一致。德文屬四大語群之一,而使用人口僅佔境內0.4%,少於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及波蘭語,這點令我頗為訝異。因為本身從高一就在學德語,對歐洲德語區國家十分嚮往,而我一直以為和德國相鄰的捷克也算在德語區內,即使不算官方語言,應該日常也能溝通吧?殊不知德語人口只佔0.4%,也許跟歷史背景有關。

    文中提到,捷克境內德語教育的興起,原因居然和當地德語社群並無直接關係,只是為了順應世界潮流罷了。當地「德籍公民文化協會」的設立和運作也不是由境內德語社群主動發起的,而是因應外來德語觀光客的需求!

    看到這裡,忽然覺得華人和世界其他族群比起來,真的是團結力比較強大的民族。雖然當地德語使用人口已逐漸老化,和早期移民海外的純正華人一樣,文化、語言的傳承都面臨困難,但至少華僑社團在世界各地還算方興未艾(外國可能不流行同鄉會)。

    捷克的德語族群不是逐漸凋零、就是慢慢捨棄了自身語言而以捷克語為日常生活語言,只是使用的捷克字彙有德文化的趨勢。但這不代表他們就認為自己是捷克人而非德意志民族。從種種現象可知,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民族對母語的認同和對族群的認同並不一致,兩者無法並立而談。推論原因或許是因為捷克強烈的國族意識影響了在捷克出生、成長的少數德語族群後代。

    因此,「母語認同等於族群認同」此論點並非適合應用在每個地方。

    以東南亞華人為例,可找到非常多證據足以驗證。雖然當地華人不需要因為觀光需求或其餘商業因素,便自組文化、教育相關的社團,卻也不能否認,若非近幾年全球掀起的華語熱,就算是在自家社群推廣華語亦難以確實順利達成。畢竟,海外華人的後代都出生在和祖先完全不同的環境,就算認同自身族群,對於日常極少用到的母語要產生認同感實非易事。

     

     

     

     

    語言行銷的應用探討:以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為例  應華 102 洪琬茹 498850162

     

        語言行銷是一個晚進的新興課題,是將過去用在市場的理論,應用於保存語言、推廣語言的一種策略,語言行銷的目的在拉近國家規劃的語言政策大眾之間的距離。過去的語言規劃策略多是由上而下的,然而近年來的規畫趨勢逐漸走向由下而上的草根性運動,這與我看到的其他幾篇母語保存行動採取的策略一致,世界各國多是採取社區、家庭、鄰里間的傳承。

        文中指出墨西哥某社區母語復興的例子,該社區不靠社區以外的力量,而是力求社區內在的凝結力量,教會、家庭以及鄰里,依然可以成功保存其語言指出了母語。因此作者指出,母語在社區的私有化是可行的,但必須考量到行銷者與該語言保存機關(鄰里、社區)的密切連結,以便隨時提供幫助。

        我認為由下而上會比由上而下來的有效,因為只有從學習者第一線的生活環境去培養學習環境,才能快速、經濟又有效的讓母語內化於學習者中,第二,以我們平常的生活經驗來看,行銷若是去有強迫性,往往容易受到標的人口反彈,因此以社區鄰里為主要發展空間的自主推廣,較不至受到受推廣者的反感,也應該較容易成功。

        文章提及語言行銷有三個部分:價值化、優選化、以及網路連結。首先價值化是找出該語言推銷對他人最有價值的訊息在哪。針對不同客群可以找出不同對應的價值做推銷。過去聽到推銷總覺得是「推銷者自己認為某商品有某某價值」變不分青紅皂白的向外做宣傳,然而價值化的選擇可以行銷語言的重要考量之一,過去在行銷時總是希望能一次設計好一項產品,向所有人推銷,然而不夠切和重點的推銷往往讓大多數客人都不願意賞臉,優選化的意義即用以矯正此一缺失,在宣傳語言時找出準備著重的客群,也許不是很大一群,但若能保住也是會比過去不夠客制化的隨機推銷來得有用。最後一個是通路連結。除了買者與賣者,單一買賣行為並不足以構成市場行銷,在做行銷時應該針對語言復興時所有可能的通路連結作良好的連結基礎,就好比我們空有高品質的、量身打造的產品,卻苦無中下游廠商批發零售,無法對外銷售一樣,前兩項(價值化、優選化)做好後,最後的通路連結更是不可少,否則最後行銷依然無法成功。

     


     

    蕭羽茜《語言行銷的應用探討:以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為例》摘要與心得

     

    應華102    498850368

     

    弱勢語言的保存、復興及推廣,在執行方面往往不如理論研究般來的容易。透過與商業行銷策略的結合,語言行銷為弱勢語言相關問題的解決之道提供了新契機,逐漸成為近來學者面對弱勢語言問題時研究與採納的對象。不同於一般商品的性質,自發的語言使用背後隱含了對該文化的認同,因此語言行銷在策略上除了該語言本身外,同時也必須宣傳其承載的價值觀及意識型態等。

     

    家庭在母語傳承上扮演著極為關鍵的重要角色,身為兒童最早接觸的語言環境,使其也背負著文化教育的重任。社區環境的共同語言使用不但能提升居民的凝聚力,也能夠鞏固人們對該語言的認同感。因此威爾斯語言委員會的首項要務便是協助社區推展威爾斯語的使用,設置諮詢服務機關,使語言問題與因應協助之間的流通更順暢,減少居民語言使用上的阻礙,進而增加威爾斯語的活躍程度。家長在子女語言教育方面的考量上,對於未來實質工作展望的重視大多高於語言文化的傳承。因此欲增加威爾斯語的使用人口數,與相關機構合作,增加政府或商業機關的雙語服務與就業機會,更能提升讓小孩學習威爾斯與的實質動機。

     

    喚起母語意識對於母語運動的推行也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許多家長雖然本身會說威爾斯語,但仍選擇以強勢語言(英語)與子女溝通,顯示出家長對於威爾斯語的發展甚至雙語教育仍抱持懷疑的態度。因此威爾斯語言委員會也針對此情況,透過醫院或是醫護人員提供產前或產後的新媽媽們有關雙語教育的諮詢及建議,並在宣傳手冊中列出了雙語教育在孩子各方面發展上的優點,包括溝通交流、文化、認知思考、人格培養、課程規劃,及經濟等。雖然其中有些觀點我並不是完全贊同,但其對於雙語的價值包裝確實有效地啟發了母語意識,也提升了人們對於威爾斯語的學習及使用意願。

     

    威爾斯語言委員會也透過設計比賽,將雙語帶入社會,結合展覽用壁板、商標、時尚的傳媒管道、促銷活動、廣告,及食品包裝等,使雙語議題生活化,讓民眾感受威爾斯語自然且可觸及的存在,無形中加深人們對威爾斯語的意識及認同。雙語服務機構使兩種母語的人皆有更高的親切感,對於威爾斯語的推廣也有極大助益,民眾使用威爾斯語的意願及場合增加,以及因威爾斯語所帶來的就業機會提升,都成為了語言行銷中雙語化的其中一個價值資本。

     


     

     蕭偉騰 僑生教育的檢討與改進

    499850626 蕭偉騰 應華系103B

     

            本課題主要在探討僑生教育的政策與需要改進的方向。政策方面三個部分:其一,部分人認為僑生的國語文能力較差,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水平。而僑生在台發展,也會影響台灣本地年輕人的學生學機會。對此,教育部的政策是僑生來台就讀,本應回國工作,除非有公司聘請,並且要繳交稅額,才符合僑生留台工作的要求,要不然僑生畢業之後的半年內是一定要遣返本國的。其二,僑生升讀大學名額不斷增加。過去只有少數公立學校與少數私立學校提供名額給僑生報讀,現在增加了普通中學、專科學校、職業學校等等,給僑生升學機會提供了健全的機制。招生方式方面:以保送、測驗、考試的方式來進行招生。輔導方面:設立僑生輔導室、教導僑生正面的價值觀(鼓勵僑生回國升學與就業)、對僑生品德的輔導等等。課業方面:為成績略差或不達標準的僑生的學習進行輔導。最後,課題中有討論到是否應該成立華僑大學,而作者張希哲先生則認為是有必要的。作者以對僑生教育的發展為出發點,這所華僑大學中可以容納各個國家的華僑,進行彼此的溝通、交流、學習、相處,達到國際化的同時,也可以共同分享學習心得。

            看了這部分的文章,本人感同身受!本人也是從僑生先修部,簡稱「僑大」。當初在香港的一所名為「海基會」的教育機構得知可以來台灣就升學的資訊。我們首先要繳交五百元港幣的報名費,然後還要繳交成績單,再者我們要親自去中國旅行社辦理「入臺證」,護照延期等繁瑣的事情,由於台灣是二十歲屬於成年人,我們一般是十八歲成年。所以,我們還要簽寫一份「免役」的資料,是寫說你可以免除在台灣服兵役公文,避免你二十歲被政府抓去服兵役。通過之後,你會在一個月後收到由「僑生先修部」分發過來的入學證書,然後跟隨附件內容做好入臺的準備。我還記得,那時候我第一件就是拍照片,而且還拍了三打(一打十張),我不懂為何要拍這麼多照片,可是,我後來到了台灣,才明白我拍的三打照片完全是不夠的。因為有很多文件、資料、證件都需要照片,那時候就很自己為甚麼沒拍多一些。報讀僑生先修部的學生要修畢一年,通過考核與評量,最後才允一分發大學名額。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方面直接的報名方式:考試。由海外聯招委員會舉辦的海聯考,報考學生同樣要繳交報名費,之後考六科科目:中、英、數、地理、歷史、公民等。通過分數線的學生才允以分發大學。這樣就免去了一年的僑大考研。

            在僑大一年,簡直是生不如死啊!怎麼說?你想想每天考試,每天小測驗,每天讀書,每天背書,每天中英數,每天地史公,要不是我們都懷著一顆想上學的心,我壓根兒就待不下去了。好不容易自己的辛酸付出得到了皇天的眷愛,讓我們這群學子順利升讀自己理想的學校。我也看到很多跟著自己一起來的香港僑生,一個個滿滿離去,從九月份的三百多香港學生,到隔年六月的一百多個香港學生,可見,這是一個篩選十分嚴格的學校。特別是我們第一類組,因為第一類組的學生太多了,當時我們那一屆全校三類組加起來一千五百人中,第一類組就佔了八百多人。而第一類組前兩百名的學生才有機會選到國立學校。希望下一個幸運這是您,趕快來報名僑大吧?

     

     

     


    陳佩琦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心得報告

    應華105 陳佩琦 40185036I

     

    在閱讀這篇論文時,我常常不禁將比利時與新加坡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比較,兩者都是多語言國家,佔第二多人口的語言也不是少數,因此往往比其他國家更容易發生語言衝突;而不同的是,比利時永遠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新加坡的問題卻一直存在著。

     

    作者一開始就提到比利時是討論語言衝突與語言和平的絕佳場域。這個國家在衝突的過程中,不斷追求降低衝突與和解之道,反而成為世界唯一平等又均衡使用兩種官方語言的國家。

     

    由於地理的因素,比利時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曾被許多民族統治過,因此此一地區內存在許多語言的使用是再正常不過的,但許多統治者都希望把語言統一以方便管理,但卻忽略了人民的意願與執行的可行度。拿破崙戰敗後,由威廉一世擔任國王,大力推行荷蘭化,激烈的語言政策忽略了南方人民長久以來使用法語的習慣,與法國合併其期間法語已成為社交語言,另外,法語為做為高階語言比荷語有更高的社會評價,導致改用荷語的動機低落,這跟新加坡英語和中文的情況相同。這些政策使南方比利時人感到受屈辱因而反抗。

     

    比利時反抗荷蘭的例子,提醒我們不要高估語言在民主主義扮演的角色,雖然佛萊明語和荷語相近,可是這不代表佛萊明人想成為荷蘭國家的一份子,也可以觀察到不管是讀鑽哪一種語言都是造成語言歧視和衝突的導火線,因為當人民追求社會升遷,卻因為語言族群身分受阻,就容易導致政治不安。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尊重每種不同的語言,但光是尊重是絕對不夠的,更應注意若制定某一語言為官方語言會不會使另一種語言的多數國家人民感到不便,甚至影響到他們工作權、生命權。

     

    論文中的佛萊明運動是以「矯正不公平」為目的,他們也透過此運動,成功的將「語言不成問題」心態,變成重要的社會議題,比國政府對語言政策的態度也從「自由放任」轉向語言規劃。一開始佛萊明人主張雙語政策,但至1932年之間,他們變為堅決反對政府提出的這個政策,因此在為了打破規劃語言就是規劃不平等的常規訂下幾個原則,希望在社會語言極端不平等的情況下,透過語言規畫畫及語言立法,打造公平的政策,使比利時不要像新加坡一樣:雙語政策以英文為主、華語為輔,但由於英文的重要性高,進而使中文沒落,我認為這種情況是相當糟糕的。

     

    雙語制並沒有辦法帶給弱勢語言足夠得語言防衛,對弱勢語言而言,「追求領域區隔」的語言權利,才是生存之道。文章中也有提到魁北克人作為例子,他們也批評多語政策,認為其為一種慢性謀殺,因為在「自由選擇」下,人們會選擇最有聲望、對未來最有幫助的語言,因此那些相對弱勢的語言就會逐漸消失殆盡,進而產生一場語言文化上的浩劫;而且當一種語言徹底不再被人們使用時,就會變成一種的死的語言,若將來想要推廣或恢復,那將會是一場硬戰。

     

    比利時到了1960年代之後,造成社會衝突的潛在因素由過去的語言問題變成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社區問題」,法蘭德(荷語區)崛起,變成主導比利時政治、社會和經濟的重心,使荷語的推廣更加積極有力,這使兩大族群(瓦隆、法蘭德)對立越發嚴重,為了提升不同族群文化自主權以及自治而開始進行修憲,終於在最後一次修憲使比利時由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轉變為聯邦體制,使少數民族的權力得以維護,少數民族經正式申請後可以用族語作為語官方溝通的語言。而這是一個可以有效解除衝突的方法,也不會再發生因語言不通誤判而誤殺的情況。

     

    我認為比利時很值得臺灣借鏡,因為現今大多數人溝通時使用國語(普通話),而會講台語(閩南話)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這不僅會造成語老年人溝通不良的情形,實踐在酒意點更會使這個方言消失,這是從小在鄉村長大的人們不願看到的事,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閩南語比普通話親切許多,更多了幾分人情味,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多多關切這方面的議題,讓台灣的各種多元文化都足以流傳下去。

     

     


     

     

    吳品萱 - 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作者:徐榮崇)

        此篇論文在分析當代華人海外移民,以美國、加拿大、澳洲三個移民輸入國和台灣、中國大陸、香港三個主要華人移民輸出國(另用部分提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為主。當代華人海外移民,探討二戰後的華人移民背景、誘因等等,1970、80年代,環太平洋區域的國際遷移大幅成長,這些新亞洲移民很多來自快速工業化國家的華僑,對移入國造成不少影響,包括當地的文化、政治與經濟。當代移民的華人許多以技術、投資和依親為主要動機,並經常往返母國和移民國之間。在華人移出國中,和香港、中國大陸相較,台灣向外移民起步最晚也最集中,另外,國外對華僑移民的研究常忽略其內部多元,將講中文的人都分在同類,無法掌握不同地區華人差異。

        中國、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的移民在80年代和90年代之間移民數量最快,這當中有許多「亞洲新移民」句高教育程度、技術或從商經驗。二次大戰後,美國的華人移民快速增長,廢紙排華條款後更甚,呈現幾何級數成長,華人移民以倍數增加,另外,美國在冷戰時十是全球主要的難民接納國,只要是逃出共產國家的都被視為難民,這裡面也包含東南亞甚至拉丁美洲的華人,使華人的的組成更加複雜,而美國在80年代末期,移民政策由側重家庭重聚型移民轉向股隸經濟型移民。加拿大早期的華人移民多為修築鐵路的華工和淘金客,本對華人移民採不友善政策,在廢除苛刻的移民法規後,大量華人湧入,移民加拿大的方式分為四種:難民移民、技術移民、商業移民、家庭依親移民;移民到加拿大是能很自由選擇居留地的,華人移民中,以中國大陸移民分布最廣,而台灣移民從解嚴後「移出從寬、移入從嚴」的原則下大量技術性、投資性的高級知識性移民移入加國,且移入地點集中,以溫哥華為大宗,而香港則是移民、成長最快的華人移出地區。港台的移民對生活條件要求較高,以商機多、華人多地區為主,而中國移民對要求較少,因而分布較廣。澳洲的華人移民受政策調整變動,也受移民需求影響,在澳洲經濟不景氣時,數量驟減,但移出地的政治因素也很重要,越戰結束後的東南亞移民、中英協定訂定後的香港移民、天安門事件後的華人移民、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大陸移民等等,都增加了澳洲的海外移民,另外,性別比例、經濟實力、英語能力、教育程度都是華裔在澳洲能探討的問題。華人移民也存在許多爭議,如應在永久地居住的遷移者常在移民國和母國間往返,對西方國家所謂「國家」及「公民義務」涵義產衝擊,許多移民者的主要目的為取得移民身分,如澳洲的台灣移民,第一次來的時候,戴著大量資金準備展開置產的投機事業,當他們取得永久居留權後,變回台灣繼續他們的經濟活動。

        這篇論文寫於1998年,我相信從1998到2013之間又有更多的變化,我身邊也不乏出國生活的人,有些是為了給小孩比較快樂的學習環境,有些是留學生,關於留學生,以往通常是研究所出國進修或是家庭富裕在大學時就送往美國等西方國家,但我發現到香港念書的人越來越多,我有不少高中同學選擇在大學選擇前往香港甚至是中國大陸求學,關於移民目的地(此應為短期)的改變已有新趨勢產生。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應擁有更好的空間移動力,在一場演講上,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就指出這是台灣人最缺乏的東西,我們所處的這個世代已經不同,不是一個每天把自己關在小島就能有成就的時代,唯有跨出腳步打開心胸去了解去體會這個世界,才能讓自己和台灣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我相信移民(不論是長期或短期)不會是人才外流,就像李安藉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讓全世界看到他的故鄉─台灣。

     

     


     

     

    蕭羽茜《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摘要與心得

     

    498850368蕭羽茜

     

    捷克境內由於二戰期間簽訂慕尼黑協定,蘇德臺地被割讓給德國,湧入了數以百萬因政府鼓勵而遷移的德國人,然又因為波次坦協定得以拿回蘇德臺地,剩下幾十萬德國人繼續留在捷克。不同民族共存勢必引發語言問題,捷克境內主要存在四大語群:捷克語、斯洛伐克語、波蘭語以及德語。本文主要藉由研究調查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族群使用捷克語和德語的情形,以及其將何種語言視為其母語的認定,來探討語言認同是否連帶影響族群認同。

     

    留在捷克的德意志族群由於同化及通婚等因素,其使用德語的比例逐漸低於捷克語,尤其年紀越輕使用捷克語的情況越普遍,部分德意志族群甚至將捷克語認定為其母語。然而此現象的形成可以從很多方面加以解釋。人是一種具適應性的動物,其各種習慣也都隨著身處不同環境而持續在改變。習慣與認同或許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但我相信兩者之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響的。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社群、新的語言等等,一段時間後人會逐漸習慣,慢慢接受,進而產生認同。對於新的認同並不代表對於舊的否定,其中的拿捏及平衡因人而異。在捷克境內老一輩的德意志族群使用標準德語或德語方言溝通的現象仍普遍,隨著年齡層下降,德語和捷克語的使用比例便有所變動。大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往往極其巨大但又隱匿於無形。年輕一代的德意志族群從小接觸到的都是捷克文化,血緣或許是其與德國為一的聯結。這樣的情況下年輕人對德語及德意志文化的陌生,與對捷克語甚至捷克文化的認同也在所難免,畢竟人對於熟悉的事務較容易接受並產生認同。

     

    在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中,茱麗葉在對羅密歐表達愛意並感嘆其身世時曾說:「玫瑰,不管用什麼名詞稱呼,都還是一樣芳香美豔,其本質並不會因此而改變。所以名字到底代表什麼?」我想類似的概念應該可以類推至語言的使用。一個人不管使用哪種語言表達自己,其個人特質以及表達出來的想法心意等等,本質都還是一樣,並不會因為語言媒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當然這只是單純關於人使用不同語言做為溝通工具,對於其內容有何影響的思考。若牽涉到語言背後蘊含的象徵意義,以及使用某語言和民族認同之間的關聯,討論的層面勢必更為廣泛及深入。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  以語言教學為例 閱讀心得   應華系102  潘欣妤  498850332

     

    21世紀E時代,人們的腳步往往比不上網速,知識不必抄在書本上,簡單的幾個按鍵可以從網路上存取。身為教師的我們當然也需要跟隨著時代而進步,在教學上結合網路平台,避免未來被淘汰的局面,並透過現代化資訊科技的輔助,將傳統平面線性教與學的單純聯繫,轉換成立體多元的情節,有效加強師生、同儕與學習環境雙向或多向的互動知識建構。

    此論文者描述:隨著資訊科技與網路的發展,造成人類知識的質量快速的成長,加速了數位資訊及知識的傳遞與獲取。在未來,真正的文盲不是指不能讀或寫的人,而是不能夠學習及再學習的人。

    作者透過文獻回顧提出-資訊科技在教育上的運用可產生以下作用:

    1. 學習空間不再侷限於教室,塑造超越時空限制的學習型態
    2. 傳統教學資訊化-教師面對學生單向的傳輸,轉換成為多面向、多感官的教學情境
    3. 學習過程多元化-由重視個人的理解、領悟,轉變為強調協同學習的相互醞釀與啟發
    4. 知識來源全球化-以教師為主的有限範圍,擴大到能夠接收全球的資訊,使得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同時提昇,並內化成為一種可以與生命歷程同時發展的學習慣性。

    網路教學與學習的興起,學者也透過學員的測試,不斷的分析與改進,因為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展,讓網路教學趨於成熟。台灣TOCFL華測會,推出了一系列的網路教學與網路測驗,讓在台灣學習華文的外國人,通過此測驗來了解自己華文語文的程度,對外國學者來說簡單又方便。系上也透過 second life 的網路教學平台,讓外國學生可以透過平台,置身於不同的情境,利用網路虛擬化的角色扮演,讓學習有趣又可以保有隱私。

    最後分享作者的一段話,也是在此篇文章中我最喜歡的“資訊科技與網路的發展,造成人類知識的質量快速的成長,加速了數位資訊及知識的傳遞與獲取。在未來,真正的文盲不是指不能讀或寫的人,而是不能夠學習及再學習的人。”所以我們對於語言文化的教學要不斷求精求變,將教學的方法融入科技,透過網路的傳遞與結合,讓語文學習者不再侷限在一個小框框裡,可借由網路遊全世界。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心得         陳家葦

     

         看完這篇文章夥真的很認同文中裡提到語言是社會的產物,也是反要社會現象的重要利器之一,瞭解語言的使用也可以從中認識該語言族群的歷史和生態。此篇主要在探討中歐地區,一個語言多樣性豐富的地方因此不同的語言即是一個族群的範疇,然而每個地區語言使用者的外在語言表現卻和內在語言不一致。文章舉例說明捷克境內的德語為該國第四大語言,但因為捷克當局並無明確立法規定所謂的官方語言,所以在境內應所有語言都是平等的,但卻不然。因為不選擇多數人所使用的語言,反而頃向選擇相對來說非該團體標準的溝通語言,在於使用語言帶來的歸屬感,又可稱為認同。

     

         自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分裂以後帶來根本的改變,事實上捷克共和國成立有助於提升當地的國族認同,德語的使用率逐漸下滑而捷克語使用族群人數明顯增加。這些數據間接提出目前捷克境內德意志族群面對德語使用態度上並不如想像中純粹,該族群在面對語言種類的選擇時,並不一定會選擇象徵本身族群的語言-德語了,主要原因還有來自於其語言種類的選擇是可以反映語言認同的。即使在國際社會上德語的位階相對高於捷語的位階,但因著捷可境內所凝聚德國族主義使得境內德與位階反而低於具有國族象徵意義捷克語。由此推論捷克境內強烈的國族意識是影響境內少數族群語言認同的主因

     

        我認為語言不僅被視為族群的象徵,卻也是構成族群認同的重要組成分子,所以不同的母語認同可視為擁有不同的族群意識,有時反而是和語言的使用者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反觀台灣和其他國家,每個國家內都會有原住民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他們積極傳承著自己的母語也是有相同的原因,因為他們每一族的母語都象徵著對祖先的懷念及認同。我們應當共同努力保護各族的語言,避免他們在家園和語言流失的洪流中失去了最原始屬於他們的根。再者對於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他們會比較頃向使用自己原本的語言,正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他們從中找得了族群的歸屬感和認同。如果我們能有效提升少數語群的語言使用,就可以增加每一個族群母語認同感,而更進一步的提升他們族群內部的認同。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          應華105 蔡子心

     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必須不斷的進步與學習,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面對多變的未來可以處變不驚,有效的整合各式各樣的新資訊,並透過現代化科技幫助,將教與學從單方面的接收轉變為多元情節,將有助於學生與老師和學習環境的建構。

         本論文以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教學組華文課程如何導入數位學習輔助教學為探討,並檢討規劃後續華語文教學的方法,期望將學習的空間從教室擴展到教室外多重,同步與非同步的整合性學習型態,教師也可以從中觀察課程與學習者間的互動關係來決定哪裡需要更強化。     

         教育思潮的變遷衝擊著傳統強調外顯性知識灌輸,及事實性資訊記憶與背誦之一次學習模式,學習者流於被動的接收,像是台灣的教育模式就是很標準的,學生應該把老師的話一字不漏的背下來。然而,這樣會造成我們缺乏蒐集資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質疑的精神,大家像個機器人班接收指令並吸收,卻忘了思考其中的正確性。因此,現在最主要的是學習者應該成為主動的角色,自己去探索新知並建構有組織的知識,培養終身學習的技能,是現在我們該努力的方向。

         全語言教學法為一整體性的學習,由語音、語型、語意、語用組成密不可分的交際系統。而全語言學習是指「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全語言是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性教學,視語言技能為學習的工具,著重對語言意義的瞭解,採用真實世界的多元題材教材來進行教學活動。而溝通式教學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經驗為基礎的第二語言教學法,其主要目的在使學生能使用標的語溝通,這種方法強調語言結構或辭彙的習得,是為溝通而準備的。

         透過資訊科技的應用,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味也不是單方面的學生被動接收,學習的空間也從單調的教室轉為超越時空限制的教學型態。課程的輔導與學生學習歷程的紀錄透過教學管理系統進行,提供便利的教材管理,還有線上測驗,增進與學生的互動,教師還可以同步與學生現上討論,練習聽說讀寫都相當方便。透過網路教學輔助教學模式,老師更能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針對個別做補充教材,因材施教。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是老師們積極想要達成的目標,論文中提供的方法都可以拿來實驗看看。

     

    吳秉芳 東帝汶

      1999年短短一年解決了僵持24年的東帝汶政治歸屬問題,在亞洲現代史中,東帝汶的例子在許多方面是突破性的。東帝汶是少數東南亞戰後成形的現代國家中主張分離主義運動成功的例子,且最後是由聯合國安排進行和平的全民公投來決定政治歸屬。

      16世紀葡萄牙人佔領東帝汶作為貿易據點,是亞洲最古老的歐洲殖民地之一,17世紀荷蘭人覬覦東帝汶而入侵,兩國召開里斯本會議,協調邊界,二戰期間更因荷蘭、澳洲兵登陸,引起日本攻佔東帝汶並控制了一段時日,直至二戰結束後,將主權歸還葡萄牙,但在1974年葡萄牙發生政變,左派掌權宣告解除殖民政權,東帝汶在短期內成立整黨、競選、成立政府、政變、內戰、宣布獨立,帶印尼卻以應東帝汶要求進入平亂為理由,派兵入東帝汶且將其合併為印尼其中一省。

      導致印尼突然進駐東帝汶的原因跟當下國際氛圍有很大的關係,當時處於冷戰時期,西方國家支持反共,為避免葡萄牙左派勢力入侵,成為美洲的古巴,多數國家支持印尼合併東帝汶,而東帝汶一開始以武力抗爭,因為敵不過印尼軍隊,而造成死傷慘重,不過東帝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於,雖然他們依舊保持游擊戰略,但領導者秉持著和平的方式進行獨立,有好幾位領導者因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這依舊無法改變印尼進占東帝汶的事實,因為印尼之前也是被殖民國家,獨立後採取國際不干預原則,即使國際上多麼反對印尼進占東帝汶的事,印尼仍舊唯我獨行,但恰巧在1998年,政治獨裁強人蘇哈托下台,印尼進入民主化,對東帝汶人民的人權較為重視,以及殘酷的鎮壓有種族屠殺的疑慮,是二戰後全世界最無法接受的事情,因此國際大加撻伐,再加上澳洲的幫助,印尼才順利獨立。

      印尼為多種族國家,境內也合併了許多不同種族,但唯獨東帝汶反應如此強烈,跟宗教、種族無關,在於東帝汶並沒有和其他印尼種族一起反抗殖民國家的共同歷史經驗,不像其他種族對印尼效忠,這也是導致東帝汶事件的主要原因。


     

    翁淑媛-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心得

     

    此篇論文主要是討論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組華文課程如何導入數位學習輔助教學。再次論文中作者有提到馬克洛普(1962)對知識的看法,他認為知識有已知和求知的意義。從馬克洛普提出的看法我們可以了解知識是代表著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以及我們知道要如何搜集我們需要的資料。我們也知道資訊科技與網路會不斷進步,因此造成了人類知識量一直成長,數位資訊及知識的傳遞與獲取也越來越快了。

     

    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教學組的華語課程是以全語言學習法以及溝通式教學法為主。課程活動以腦力激盪、自由寫作、複習和練習等方式進行。課程的輔導與學生歷程的紀錄也透過教學管理系統進行整合。這個系統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們進行線上非同步討論,增進學生的互動或聽說能力,然後每一單元結束後,學生可以做線上測驗進行自我評量。透過這系統所記錄的答題結果,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做為未來課程準備時重要的依據。

     

    我很喜歡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教學組安排的華語課程,安排學生每人負責一篇短文,上課時分享心得和重點,老師再就文章中的重點和文法做講解。每週還會擬定一個題目讓同學進行小組討論,最後再由老師帶大家做更深入的討論和總結,過程中還會以心智圖為輔,幫助大家思考及統整。透過以上的方式可以很快的提代學生的聽說能力。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歡他們有教學管理系統,想作者說的,透過網路教學輔助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更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根據學生個別的學習情形給予適合的補充教材,教材也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提供更好的學習輔導。

     

    因為有教學網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前學生只可以靠教師授課,被動地接受知識,但是現在透過網路,學生可以接受全球的資訊,使得學習場域不只倨限在教室,而是跨時空跨國界的。由傳統教師面對學生做單向的教學,轉換成多元且互動式的教學情境。學習方式也由個人學習轉為團體合作。

     

    逢甲大學語言中心華語教學組可以用華文網路教學方法,我覺得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非常有幫助。

     


     

    黃湘淇─《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讀後心得

     

    此文章從分析捷克境內德國籍人士使用德語的比例,及融入當地使用捷克語的人做比較。得出結論與反思:外在的語言表現是否跟內在的族群認同一致?作者提出這樣的問題跟我原先先入為主的觀念實在有所差異,畢竟,當一般人在看待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的時候,時常是將此二者劃上等號的。我們都認為;既然內心已經認同了自身的族群,語言使用方面當然是以母語為主。但在作者提出的捷克例證中,這兩者卻不一定有相當的關係。

    作者在文中提出;雖然捷克政府並沒有限制捷克語以外的其他語言,但在實際運用上,其他語言卻不如想像中的普遍。不管是在刊物、媒體、以及正規教育中,德語的運用與學習都是遠遠不如捷克語的。在刊物上,在捷克境內以德文為主的出版物並不普遍。而在廣播節目方面,以德語為主的廣播節目只有每兩周撥放五十分鐘。在電視方面,捷克的電視頻道只有四個電視台是以德語撥放的,且其他語言(例如:斯洛伐克)都還正在規畫。甚至在正規教育中,德語都沒有深入初等和中等教育中。因為目前在捷克境內使用得語的社群年齡層普遍偏高,再在正規基層教育中德語一直都不是學生的必修科目,使得原本就不視德語為主要母語的新一代更沒有管道去好好的學習以及認同德語。

    這篇文章的論點實在是令我對於前幾周有關語言復興的問題看法有大大的不同

    ,不管是加拿大的當地原住民、印地安原住民、亦或是本周的捷克內的德國裔人士,都面臨了有關語言和族群認同的問題,雖然可能在每個國家或是地區內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總結的情況下,我都認為是語言認同影響族群認同,族群認同牽連語言認同,兩者息息相關。但是作者在文末提出此兩者並非學理上的「等同」,而是跟語言的「使用」有著更密切的關係。因為平常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獲得的溝通效率,進而影響語言的使用頻率。在理解完作者提中的例證與反思之後,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更適合解釋現代的語言族群問題。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印尼華文教學中繁簡字的使用情況及其未來的使用預測

     

    此論文經由印尼智尼學院陳玉蘭所撰寫,內容主要借由歷史在探討印尼在華文教學中使用繁體以及簡體的使用情況與變化。由於印尼本國的政治因素,迫使印尼的華文教育中斷,1994念華文教育復蘇后,華文教育轉為華文教學。華文教學的轉型和教學中繁簡漢字的使用也出現了變化。該論文通過歷史的探討,反映具有客觀性的繁簡漢字在教學中的使用,并預測其未來的使用情況。論文中頻頻提到印尼從繁體字到復蘇后轉型使用簡體字的過程大可分為5個階段:

     

    第一,荷屬時期。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以私塾的方式,教材以千字文、四書五經、習字與珠算且使用繁體為主。繼1935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公佈簡體漢字表,然而在印尼華人社會中,簡體字,異體字多少也有人使用,但是教材、報刊仍人以繁體字為主。

     

    第二,日據時期。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受到日治關係被迫關閉所有的華校,查封報社作為日軍的據點。在學生以不上學鬧事為由,要求復辦學校。但日軍只允許一部份小學復辦,而且所有教材必須經過日軍當局審定后方準使用。在教育上,日文列為必修課,禁止教授英文和荷文。當時的華人社會仍然垂涎繁體漢字、簡體漢字和異體字並用的情況,但華文教學還是以繁體為主。

     

    第三,戰後華文教育的漢字教學。1945817印尼宣佈獨立。當時印尼、中國的外交關係發展良好,大大加強了復辦的力度。1950-1957是印尼華語文教育的巔峰期,當時的教材,均來自大陸、台灣、香港等地。1956131日,中國政府正式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當時的印尼華人社會在漢字書寫方面,雖然出現簡體漢字的使用範圍逐漸增加,但在印尼的華文教學用字一般還是以繁體為主。

     

    第四,華文教育低俗時期的漢字教學。1958念,印尼華文教育開始走向衰落;當局頒佈了【關於設立外僑學校的程式和地點】的決定,規定在州或縣政府所在地的158個地點開辦外僑學校。這個決定大大縮小了華文教育的範圍。印尼的華文教育從此走下坡。1965年,印尼發生九州事變。隔年,各地政府陸續取締華校,收為國有,封閉了所有華文報刊,同時也禁止所有中文書刊的進口和髮型,引誘漢字的刊物一概被焚燒。當時,全國只剩下一份半版中文的“印度尼西亞日報”,該報以繁體漢字書寫。1967念已無設有華文課程的民辦學校,華文教育已被全面禁止1971念,政府允許開設有印、英、華文課程的特種學校。一般以繁體漢字為書寫方式。

     

    第五,華文教育轉型后的漢字教學。1994年,印尼國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辦法了條例,准許與印尼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的不洗學校可設立中文課,并規定此課程僅對成年人開放。繁簡體並用。國民體系學校的中文教材一般運用大陸教材,都使用簡體漢字和漢語拼音。而台灣、香港以繁體漢字為基礎的教材大幅度減少,這也導致印尼從繁體漢字的使用,經過政治因素的起起落落,在94年后慢慢的轉型為使用簡體漢字。

     

    印尼作為一個典型的繁體轉為簡體漢字使用的國家,我覺得不管是繁體或是簡體的使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體現中國文化與傳承,在政治的約束下,人民不得不低頭,也表現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體悟。然而在印尼從巔峰期走到低俗期,甚至一度被禁止使用中文長達32年的封閉期,印尼華人卻在華文復蘇后仍然對華語文的支持,由此可見印尼華人對於華文的傳承是如此的衷心與喜愛,如此非凡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管是現今漸漸燃起華語熱的中文,或者是走向滅絕的方言,我們都應該把持著堅韌不拔的決心,為自己的母語犧牲奉獻,讓它能夠如印尼華文教育高潮迭起的歷史般再一次得到大家的認同!


     

    王采圓-《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心得

     

        隨著資訊科技與網路的發展,造成人類知識的質量快速的成長,加速了數位資訊及知識的傳遞與獲取,同時也影響了教育思潮的變遷,傳統上由教師灌輸知識,要求學生記憶、背誦等,已無法因應潮流,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習者主動探索與學習,並能運用資訊科技整理、分析資料,還有培養學習者對沒有根據的事物抱持著質疑的精神。

        這篇論文就是作者依時下需求,討論創新的華語文教學方法及形式,並說明如何將華語文教學與網路做結合。文中提到了兩種教學方式,第一個是Kenneth Goodman的全語言教學法,另一個則是Krashen的溝通式教學法。全語言教學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法,著重以真實語境來培養學生對語言的了解,並強調課前練習,讓學習者以探索性的方式學習,同時整合聽、說、讀、寫,並透過非形式化的評量工具(例如:學習歷程檔案)藉以瞭解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以及成長。而溝通式教學法亦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此種方法強調語言結構和辭彙的習得、重視口說練習,教師也會依照學生的程度輔以口頭解釋和輔助活動。作者以這兩個教學法為本,並融入教學管理系統以進行課程輔導機制與評量,藉由此系統所提供的教材管理、互動、測驗、自我評量等功能,便於補充課程教材讓學習者反覆練習,且教師能與學習者進行線上非同步討論,增進與學生的互動或增進聽說能力,而每一單元結束後都安排一單元自我評量,透過系統所記錄答題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較不熟悉的觀念為何,可做為教師對未來課程準備時重要依據。

        作者將華語文教學結合資訊科技的運用,使得教學方式由傳統教師面對學生單向的傳輸變成互動式的學習,學習的過程也由重視個人的理解、領悟,轉變為強調協同學習的重要性,且知識的來源,亦從教師為主的有限範圍,擴大到能夠接收全球的資訊,使得學習者所觸及的層面大大提昇。另外,透過網路教學輔助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協助教師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做更深的瞭解,並根據個別學習差異情況給予補充教材,且教材種類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提供更能引發學習動機的學習輔導。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應華105李詠梅

           簡稱捷克捷克語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Československo),但於1993斯洛伐克和平地分離。在政策上, 捷克當局並無明確立法規定所謂的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因此理論上境內所有的語言應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實際語言使用的狀況並不如預期,由於該區語言的多樣性因此該區的語言選擇可以反映出不同族群的範疇區隔,捷克共和國的成立有助於提昇當地的國族認同,但是,捷克境內所有非捷克族群乎有逐漸被捷克族群同化的趨勢尤以在語言的使用上表現特別明顯。

     

         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族群主要分佈於捷克鄰近德國邊境一帶,尤以捷克西北部的索可洛夫(Sokolov)行政區域所佔比率最高。捷克境內德意志族群的形成除了源自歐洲歷史上數次移民潮所累積的成果外, 1938 年所簽訂的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曾導致大量德籍居民遷入捷克境內。因此,在理論上境內所有少數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和其主要語言捷克語的地位應該是相等的,但是實際上除了捷克語以外的語言例如德語的使用並不如想像中普遍,舉例而言捷克國內僅擁有兩份德語週刊(還是供外國人參考的),德語出版的書籍及德語廣播電視也不普遍,捷克語仍為主要語言,而斯洛伐克語次之。

     

         而捷克境內德語社群年齡普遍偏高,除了該地區主要語言為捷克語之外,另一個因素是德語的基礎教育並未深植於捷克境內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當中,即使在捷克境內德語人口分布較稠密的區域德語也沒有被視為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必修課目,一直到 1989 以後德語才漸漸在中等教育規劃中受到重視,幾乎有形成正規教育一環和成為主要教學用語之一的趨勢但是這樣的改變趨勢和在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只是順應世界潮流所需。甚至德籍公民文化協會的設立和運作並不是由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主動發起而是為了因應外來德語觀光客的需求。對於在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族群來說德語的族群象徵性正在逐漸沒落當中,老一輩的德意志族群會使用標準德語及其德語方言進行言談中青世代則會在言談中加雜些許捷克語但是對於年輕的世代而言捷克語已然成為主要的交談語言。可以看得出來,母語認同在真實生活中並不真如學理上所「認為」等同於族群認同有時反而是和語言的使用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

     

         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可以想到,如果能有效提升少數語群的語言使用,我們是否可以增加該族群的母語認同感而更進一步提升其族群認同相信這樣的方法對於鼓勵使用少數語言的工作是具有正意義的,各地的方言都是文化的一環,希望能盡我們最大的力量保護。


    許琇婷《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摘要心得 

     

    雖然現今有許多外國學生跨海來到台灣或中國學習華語,但並不是每位學生都有錢出國留學,因此找出不用花費鉅額金錢及時間的教學方式是教育者的目標,而就現今的科技發展來看,網路是最好的工具。

     

    如論文作者所說,網路的教學平台功能多樣,只要平台設計得好,上課、交作業、討論等都可以達成,而且還有許多其他的好處。教師不需要耗費金錢購買紙製教材,只需要設計簡單的畫面,放上一點特效,就可以呈現比黑板還要好的效果。某些甚至是課室中無法達到的,比如長時間的討論功能,在課室中的時間一個禮拜約六小時,且教師有進度要趕,課堂上無法長時間討論,但如果是在線上教學平台上發表,甚至整個學期都可以持續討論,也可供教師打成績參考用。網路平台還能夠點名,自動偵測學生有無登入,教師也方便管理。不過要完整地利用網路平台,有幾個困難比需克服。首先是網路的架設,不是每位學習者的家都會有網路,但即使有網路,品質不佳的話也連帶會降低網路上課的效果。

     

    我曾經上過網路華語教學的相關課程,也有幸能有機會真的使用網路教學軟體來試教中文。當時我自己找了兩位美國學生,第一堂課因為設備問題,簡直可說是一場災難。其中一位學生的麥克風聲音非場小,導致我們教師群完全聽不清楚她的說話內容,為了等她調整設備,另一位學生也只好跟著一起等。到後來幾堂課,該以一句「我換新電腦了,但我找不到我網路攝影機的驅動程式」為由,從此在課堂中消失了,不過另一位比較有耐心的學生,有撐到了最後。這也透露出網路華語教學的另一個困難─如果學生有心要翹課,他絕對找得到各種理由,就算不找理由,他也絕對可以讓你找不到。不過那位學生上完網路課程後的心得令我感到欣慰,他認為這是一個他從來沒體驗過的上課方式,雖然教師遠在世界的另一頭,只要滑鼠輕輕一點,就可以和教師與同學分享影片、華語歌曲,也可以直接在教材上寫字,如果是在真正的課室,學生是不可能在老師講話的途中突然走上講台,在黑板上標示出自己聽不懂的地方的!


     

     研討會心得

     

    翁淑媛 華語研討會心得

     

    20121025日,我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樓國際會議廳參加本系(應用華語文學系)與進修推廣學院舉辦的2012年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這場研討會的目標是為了提倡華語文教學研究風氣,提昇華語文師資培訓水準,並捉進國際間華語文的學術與實物經驗交流,結合全球學者專家共同推廣華語教學, 而會議的主題是華裔學生華語學習。在研討會裡面,有討論一些國家的華語教學與發展,有美國,印尼,馬來西亞,與德國,也有討論關於台灣民俗文化與華語教 學,等。

     

    在這些主題中,我最了解是關於印尼的華語教學。聽到題目是在談自己的國家時,就覺得很興奮。發表的人是邱炫煋副教授,他論文的題目是雪泥鴻爪:印尼客家社團推廣華文教育的現況與發展—以2012年台師大國際與華僑教學院教師參訪團的觀察為例

     

    20124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的教師特別組團到印尼去參訪華文教育機構及客屬團體,並提供太師大華文教育與僑生教育優勢經驗,擴大吸引印尼地區優秀僑生 及華語教師回國就學與專業進修,進行台灣與印尼兩地華語師資培育合作計劃的實物意見交流,提供印尼專業華語師資學習的實際經驗交換。邱炫煋教授主要是發表 他對這次參訪活動的心得感想。

     

    聽邱炫煋 教授說那幾天來到印尼參訪時很好玩,我就感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來自印尼的華僑,當知道台師大的國際與僑教學院為了提供印尼華語文教育一些經驗,建議,和增 進台灣與印尼兩地的華語文教育交流,特別組團過去參訪,就覺得很感動。印尼是因為三十多年的華語文禁令,使得印尼的華僑失去了學習華語的機會,華語文程度 也逐漸降低。現在印尼的華語文教育雖然發展的已經很好,有很多華文學校,華文補習班,等,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師資的部分。我希望這次參 訪會提供印尼的華語文教學一些借鏡,讓印尼的華語文教育更好。


     

     

    石伊婷 2012年華與文國際研討會 心得

     

     

    應華102 石伊婷 

         這次的研討會,我選擇參加下午的華語數位教學實務工作坊由美國Moreau Catholic High School 的中文陳老師藉由線上會議的模式,與大家分享他在美國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台東大學的學生與我們一同連線參與會議,可說是以數位的模式開始了這次的工作坊。 

    教學理念:

        主講者是目前在美國的中文老師,自2000年在台灣教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數位科技,而她在這幾年則不斷地追求到底哪裡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為目標。在訂立目標的同時,陳老師問自己:「什麼是教學中他最在乎的?」而她在乎的是學生不是自己想學而學但是都是我(老師)叫他做的

         因此他認為數位的應用,平台的應用只能作為延伸教學,資訊的融入取自于學生的學習狀況。以美國來說使用的數位教學包括了Ebook, online material, Eresources這些電腦的使用以取代紙本的使用。以當地的教學來說,語言的學習重於產出的作品以及學生是否能開口說話這是跟台灣比較不同的地方,在國外大部份的語言學習都重於溝通,而在台灣則是重於考試。因此我認為部分的台灣學生不敢開口講話原因則出自于我們的教育方式,一開始所設立的目標就已經有偏差。 

    教學方式:

        陳老師使用了許多線上的教學平台及工具如google Doc, Doc sharing glagster, wikispace, toondoo, Twitter等幫助學生學習。每個學生適合的方式並不相同,不是每個工具都對學生有效,而這也說明了老師要使用線上教學平台是要符合當下年輕人所流行的數位工具。陳老師認為二十一世紀學生應該學會的技能有以下幾個:其一為協同合作,並不是分工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要討論,要開口說到話。其二:學生在班上的知識貢獻也就是知識典範的轉移,最後就是能獨立學習目前以台灣的情況來說,使用線上數位工具多偏向于學校的平台如moodle。但這並不能幫助學生學習反而是成為一個硬性規定的事情。而在二十一世紀學生所需俱備的技能,都是台灣學生比較缺乏的。因此陳老師解釋該如何促進學生對於學習這些技能,就是回歸於基本,從新注重教學的設計。從新規劃語言的學習重心,教導學生成為站起來可以說,坐下來可以講的狀況。而學生與老師在這之中也要懂得如何應用及經得起檢驗。而學生是否可以被檢驗完全在於美國所強調的5C的學習是否可融會貫通。學生如果無法通過檢驗,那也代表老師也無法通過檢驗。

     最後我認為陳老師所提出的數位工具的使用,是否真的對學生的學習有效,我認為並不是絕對的。數位工具的使用屬較能輔助學生學習,但並不能保證一定有效用。而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重心,應如老師所說,學生站起來可以說坐下來可以寫。身為一名語言老師,我認為教師的責任不是一昧地把資料丟向學生,而是重在學生是否真的可以運用它。聽完此工作坊,我受益良多,更讓我檢討起自己在教學中最在乎的是什麼。

    -----------------------------------------------------------------------------------------------------------------------------------------------------------------------------------------------

    華語研討會心得  林友蘋

    一開始,以為研討會是十分無聊的會議,但是聽下來後發現有好多可以學習的事物。

    其中周明朗教授提到語言認同的問題。其實要引起華僑子女找到學習華語的動力,不能只單單以膚色或血緣強迫他們。我們可以先用漫畫或小說吸引他們的興趣,然後在實際課堂上讓他們能夠演出課文腳色,藉由演出過程,讓他們逐漸了解中國習俗、價值、文化等等。

    在其他篇論文裡有提到對不同年齡的學習者,他們感興趣的區塊不同。對於小孩子,歷史性質太過於濃厚的題材並不適合。在教導華裔學生時,可以藉由文化比較、理解差異、理性思考及自身反省,使他們能夠更深入了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朋朋教授的演講,他發表了他教書數十年的經驗,我學到了很多。在進入應用華語系後,學到了各種教導外國人中文的技能。而我總是在想,要用什麼方式教,才能讓他們學會漢字。以前從來沒想過,可以借用文言文的力量,沒想過中國古代人其實才是最厲害的,文言文是現代白化的基礎和源流,古人可以十七歲中舉人,不是沒有道理的。語和文其實是分開的,語有語的教法,以創造自然的環境,教一整個句子,而不是單一語詞分開學習,經過大量的句型練習後,他們就可以自行模仿、創造不同的對話。文有文的教法,先教識字而後再讀書、寫字,三字經、千字文可以先識字,學會字和音後再讀四書五經,就會漸漸了解其中的意思,最後才是解字,了解意義後,才能了解造字的原因。

            老師還提到正體字跟簡體字的關聯。古代的書籍都是用正體字書寫,而我們教和字正是用古文教,簡體字是一個時代下的產物,可以說是一個錯誤,早晚都必須改正回來,所以我們只需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不必害怕。且其實越複雜的字,越容易辨認,太過於簡單的字,反而因為長得太相似而容易混淆。簡體字就像手寫體一樣,書寫漢字久了之後就會出現,但是我們要能做到識繁寫簡,才能算是成功。

            這次的華語研討會讓我獲益良多,聽到了許多新的見解,看到很多創意的論文。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研討會,但是我學習到很多東西,幸好有參加這次的活動,我十分珍惜。

     

     

    498850136 林巧凰 2012/10/25 華語文國際研討會心得感想

                                                                                                                                                                                                                                                                                                                                                       498850136 林巧凰

       這次的國際研討會收穫良多,除了有幸聽到許多投身華語文教育的前輩分享,也吸取到最新且有助益的教學方法和趨勢。一個下午我得到了來自全球各地在教育前線工作者的第一手分享,提供了很多對第二語言教學的建議也拋磚引玉激發我們去思考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都讓準備踏出校園大門去發揮所長的我,延伸觸角去探索發掘理論和實務結合而迸發出的火花,或許可以帶給華語教學一個不一樣的嶄新面貌。

      在《馬來西亞華文讀立中學之華語師資探究》一文中,我們很高興看到東南亞區域長久以來對華語的深耕,獨中籌措辦校經費之外,也致力於完整課程規劃和專業師資培育。成立了董總基金會,而取得經濟補貼來發展海外遠距教學來提升教師的水準,從職前培育、獎學金補助、海外保送計畫、出國進修取得專業文憑課程到雙聯課程都讓我們看到身為東南亞國家中華語文龍頭的馬來西亞如此用心地扶植華語。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的加入,也希望未來除了量的改善之外,也能讓質共同提升,確保每一位師資的品質,期許能更有卓越的發展。

     

       在研討會裡,讓我大開眼界的部分是探討跨文化層面的論文發表。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布袋戲結合教學,傳統藝術之精髓,極具原創性,可以結合文學、哲學、音樂和戲劇的媒介,並充分體現台灣文化。根據分享者的教案設計內容,針對美籍華裔學習者而言,這是幫助認識華人傳統文化和華文學習非常有助益的教學活動,不僅提升學習者的興趣,也可以在跨文化領域中達到族裔認同。如此教學活潑,可以帶動上課氣氛也能傳授人生價值和道德觀,當然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反應中看到隨著時代改變學生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而自我修正教學方式。當然這其中也有存在一些困難讓我們去省思如何去縮短文化隔閡的鴻溝,文化衝擊的害怕要如何克服以及如何拿捏遊戲和學習的比例。教師本身也需要增加實務操作經驗並且累積相關文化知識,加深歷史背景瞭解和語言學習聯結也是不可或缺的過程。但總言之,這樣創新的想法非常值得華語文教育工作者來實踐並且期待達到寓教於樂的最大效益。

     

       另一篇也讓我感觸良多的是《棋─跨文化比較》一文,利用西方的西洋棋和東方的象棋來中西並列進行教學,找出其相似處讓學生產生認同,發表者的觀念認為「認同是傳承語言教育的核心」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並且利用文化來學語言,讓學習者先體驗過下棋的臨場感進而延伸到中國成語俗諺,非常具有引導性和步驟性,但其存在的難點在於較為費時,學生的先備知識未必完整,國籍的差異也都會成為考量的重點之一。

       總觀整個下午的研討會,我個人聽到的核心內容為海外華語學習的重點是在於文化和語言傳承,文化間的比較與交流是必要且主要的學習歷程,歷史文化會較為沉悶而制式,要結合個人生活經驗才能引起高度共鳴,兩者都需要達到一個完美平衡,此外,提升學習興趣並且提供實用的中文單字和句型是首要條件,其次溝通功能也不可忽視,最後要根據族裔背景來因材施教,雙重族裔的兼容並蓄,單一族裔的追本溯源,都要教師的智慧來隨機變動,幫助學生達到情境認同。

     

         今天非常有榮幸參與這次的華語文盛會,也期許自己能夠吸取前輩先進的經驗分享而提升自我的教學能力,並有效發揮於課堂之中,創造出雙贏的教學模式。

     

    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應華104謝依穎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華語教與學國際研討會,猶記去年我還被如此盛大空前的規模給嚇到,有這麼多華教前輩提出自己的論文發表,結束後再與別的教授進行學術交流,提問的問題也都頗具深度,而我去聽的原因僅是因為老師要求,順便去領便當,對於實際演講討論的主題及內容並無多大了解,但隨著升上二年級,今年再度去聽得感覺與去年有很大的不同,今年的我更認真地去聆聽前輩們在華與教育上發現的問題,希望能從中吸取寶貴知識跟經驗。

     

        其中,我對韓森老師發表的Having F.U.N with Chinese Heritage Learners : One Possible Approach for Teaching 這個論文主題印象最深刻,他將F.U.N各代表一個觀念:The Fin F.U.N is foster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language.表示華語教學“本”的概念; The Uin F.U.N is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表示華語教學“原”的概念; The Nin F.U.N is necessitating learners’ negotiation of language. 表示華語教學“用”的概念。

     

        這三個概念其實是希望能帶給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機,韓森教授表示「國外學習華語者大多只在一個禮拜的某個時間學中文,通常是當地會說中文的直接進行教學,缺乏專業的訓練,導致教與學的環境無法提升學生興趣。」所以他強調,當我們在教中文時,提高學生興趣是一件很重要且有效的教學方法。

     

        另外,菲律濱靈惠學院的校長陳宏濤先生也提出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菲律賓因為缺乏語言環境,希望老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及媒介來引起學習動機,目前靈惠學院使用IQ Chinese 教材及「生活華語」的課本,再配合各項數位軟體,期待營造有趣活潑的教學環境,系上跟靈惠學院合作,有不少學長姊已去過那邊實習,回來後反應也不錯,陳校長希望能繼續保持合作關係,他們的規劃是早上讓學生學英文,下午教他們中文,英語中文雙管齊下,讓學生能運用及實際使用中文為第二語言。

     

        華語教與學國際研討會總是能讓我大開眼界,會看到已經在華教領域深耕多年的前輩們,他們將自己的心力投注於華文教學,其中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跟盲點,他們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跟研究寫成論文,所以去聽研討會就像是在吸收前人的辛苦結晶,相信有了他們的努力開發,華文教育在全球能夠愈來愈成功。

     

     

     

     

    2012華語文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應華102 彭雅筠

     

        在每次的研討會中,都可以看到來自各個國家、地區,從事各種華語教學相關領域的老師與前輩們,帶來他們精彩的經驗分享或問題討論,總是讓我在短短一兩天內吸收到許多寶貴的資訊,而此次研討會也不例外。

        會城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發表有兩個。第一個是師大應華系韓森老師在演說中所提到的一個觀念:當華語課堂中有來自華裔或華語背景的學生時,因為他們的程度往往超越班上其他學生,常會使用超出課堂程度的用語,而對於老師的課堂造成額外的壓力;但是老師不該把這種現象當成壞事,也不需要排斥這種類型的學生,反而可以覺得班上有這種學生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這是一個讓老師檢視自己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非常珍貴並適合的機會,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課堂適合於班上不同程度的學習者。當我聽到這段時,想起之前暑期實習的經驗,當時班上多半學生皆無華語背景,唯有三名學生來自華裔家庭,其中兩名使用華語為母語。每次上課時,我常常都只能顧及到大多數人的進度與吸收情況,不知不覺忽略了那兩名女學生。雖然我試著給予他們不同於同學程度的課堂任務,但多半時不能成功引起他們注意,也沒有足夠的技巧引導不同群體各自進行任務,進而影響課堂成效。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聖地牙哥Barnard 小學校長Edward Park所做的分享。除了對其學校開放、多元、創新的教學情境感到印象深刻外,校長提到幫學生家長上課的事也讓我想到自已先前的實習經驗。當時,我和同伴們被校方要求為學生家長進行一場教學、示範。因時間急迫、缺乏經驗,我們便以直覺決定那節的授課內容。雖然曾先詢問該地老師這堂課該如何進行,但事後檢視仍認為自己有非常多的不足。這堂課的重點應在於為學生創造一個校外的華語情境,訓練家長能說簡當中文句子,並和孩子進行對話。主講者還提到到該校實習的細況,教學後都會提供與正職老師開面對面檢討會議的機會教育,讓實習生能每天從錯中學習,真是非常令人稱羨,也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到如此認真培訓實習生的學校機構教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楊靖 - 《
    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閱讀心得

    愛爾蘭號稱「翡翠島」,與台灣一樣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境內一片翠綠。此外兩國的另一共同點,就是同樣經歷過殖民統治,本土文化在外來政權的摧殘下,逐漸凋零。在這個背景下,愛爾蘭成功的透過文藝復興獨立建國,然而在獨立運動開始時,愛爾蘭語就已經奄奄一息,英語成為愛爾蘭社會的優勢語言。愛爾蘭建國後,雖然在憲法上將愛爾蘭語定為第一官方語言,也採取許多措施嘗試復振母語,但是實施多年,還是沒有達成恢復愛爾蘭語使之成為日常用語的目標。愛爾蘭人仍是繼續使用英語,使得愛爾蘭語繼續流失。如此奇特的現象,便是作者在本文所探討的主題,尋找愛爾蘭語一直無法成功復甦的原因。

    作者提出的原因之一,就是愛爾蘭本身的獨立運動成功。由於這樣的輝煌成果,使得語言復振的動力被削弱。獨立後,因為人民已經得到政治控制權,再加上文化民族主義所反對的殖民政權已經不存在,自己人當家做主了,為語言復興努力的熱情於是逐漸消退。

    然而我覺得影響較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愛爾蘭語教育只達成「學校愛爾蘭語」,而非「日常愛爾蘭語」。也就是說,挽救愛爾蘭語的工作幾乎全部落在教育制度上,其他社會部門很少參與。語言運動者錯誤的把語言復振的重擔放在教育體制內,而不是推廣愛爾蘭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這正好點出了一個學習外語最常見的問題:只學會應付考試的方法,卻不曉得怎麼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此一來學得再多都沒辦法轉化成自己的助力。這就是我總認為教學應該要多跳脫書本文字的原因。多數的學生對於學習總是提不太起勁,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把學習的過程看作是一種「逼不得已一定要作」的事情,只是一件例行公事,而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沒有關聯。但如果老師在教導學生時,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例如:戲劇、歌唱、野外踏青等等,學生便能明白他們所學的東西不是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已,而是真的和他們的身邊事物相關。所以學習語言也是,如果只學了語法而欠缺練習實際應用的機會,便無法達到學習語言溝通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的真正目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1986 年的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約有總人口10%的愛爾蘭人能閱讀愛爾蘭語,但是不會說。這應該是學校教育過於注重讀寫技能的關係。閱讀到這裡,讓我想起前幾天在網路上正好看到一位華語教師的發問,詢問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哪一項最重要。當時我選擇的是聽與說(我認為這兩種能力是不能拆開的,若有一方有問題勢必也會影響另一方),這樣的想法正好驗證文章中的此段段落。以前的年代,許多貧苦的子弟家中沒錢供他們認字讀書,然而即使當了大半輩子的文盲,只會「聽」、「說」而不會「讀」、「寫」,卻也未對他們的生存造成太大影響。(當然,若是放在現今的社會不可同日而語了)因為學習語言的目的主要還是和人溝通,雖然四種能力都極為重要,但若不得已必須偏重於某方,我想「聽」與「說」的能力培養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愛爾蘭的學校教育正因為有這樣分配不均的現象,使得母語復甦的過程困難重重。

    文章中的這一句話:「語言只有透過使用才能得救」,我非常地贊同。語言之所以存在就是要供人「使用」,也只有人不斷地「使用」,語言才得以保存下去。愛爾蘭雖以憲法及許多措施來達到提振母語的目地,但語言的延續並不是靠立法就能建立的,一定要讓人民真正感覺這種語言是有用的,是人溝通時可以為自己帶來便利的,這樣才能讓愛爾蘭語融入人民的生活中。而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靠所有的社會部門一起努力合作,如此一來,才能使愛爾蘭語的種子在更多處落地生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伊婷【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規劃】心得

    石伊婷498850411

     

        本文概括說明了因母語復興運動因此激起了人民的民族意識進而促使了愛爾蘭成功建國。本文章討論了政府對於母語復興運動的一連串作法及政策,然而從1926年至2007年為止,愛爾蘭語的使用地區卻逐漸減少。語言復興運動也可算是宣告失敗。目前為有在愛爾蘭西部北部地區,離英國較遠的地區,然有使用愛爾蘭語的狀況。

     

        今年暑假到愛爾蘭旅遊時,便發現其實愛爾蘭的人明普遍來說還是以英文為第一媒介語。但是就算如此,大眾交通工具,仍然是採雙語的方式來顯示。愛爾蘭語置前,英語為後。突顯出政府仍是有積極復興語言的推廣,提升母語的地位。但採取較為緩和的方式進行。與愛爾蘭有人深談後也發現,當地學校已經沒有強制學生修習愛爾蘭語的強況。因此普遍的中學高中學生不會講愛爾蘭語屬正常情況。目前得知愛爾蘭僅對警察人員有特別的語言要求,需通曉兩種(英語及愛爾蘭語)語言。而我認為導致語言流失最嚴重的狀況是目前的父母親及青年,都不會說愛爾蘭語,在加上愛爾蘭屬較保守的天主教國家,因此在一般不與外界的接觸下,很難讓母語傳進一個以英語建立為主的家庭。

     

        對台灣而言,年輕一輩的青年,大部分都不會說自己得方言。尤其屬北部最為嚴重。然而我認為台灣與愛爾蘭不同的地方為台灣人是否應該定位自己的母語是正統華文即普通話還是方言即閩南話或是客家話。當下年輕人多數認為自己的母語為華文,然而對於老一輩而言,多數的前輩並不會說華語僅方言。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中,作者並沒有把定位說清楚,僅說明各族群。但如果以各族群為例,那原住民超過十種以上的語言,是否也應該大眾化,大家是否也該學習此語言。因此我認為,台灣是有需要正視方言流失的問題。舉客家話為例,目前年輕一代的客家小孩普遍都不會說客家話,僅會聽會是說幾個句子。真正以客家話為溝通語言將會出現困難。因此,政府因如何維持確保方言、原住民語的保存及流傳,的確值得深思。

     

     

    心得筆記

     

    楊玉嬿 ──「愛爾蘭的語言復振計畫」心得

    應華105  40185013I 

     

        愛爾蘭以往的政治情況和臺灣相似,但是後來愛爾蘭成功建國,和語言復振計畫有很大的關係。本文作者主要說明其語言計畫,以及探討它成功與否的各種因素。愛爾蘭在被殖民時期發展文藝復興;儘管在十九世紀愛爾蘭就以英文為主要語言,但民族文化和語言復興而促成國家建立,在二戰過後蔚為風潮,絕對是足以支持的獨立理由。在十七世紀英國統治過後,英語強勢的成為主要語言;然後來,愛爾蘭民族充分意識到「語言滅,族群亡」,便開始語言復興計畫,人民也給予熱烈支持,儘管當時愛爾蘭與已奄奄一息。1921年,愛爾蘭成立自由邦,但獨立之後,對語言復興的熱情卻逐漸消退;這不免讓人覺得語言復振只是為了獨立的手段之一。但後續政府仍做了許多嘗試,至今八十年還在為愛爾蘭語的保存努力。

        雖然整體來說愛爾蘭語的復興計畫是失敗的,但作者在結尾提到,這個計畫對語言保存得到了些成果。我非常贊同這點,雖然語言計畫多著墨在學校教育方面,而日常用於很不普及,但至少讓這個古老的語言得以存活。

        文中提到「政治獨立並無法保證弱勢語言的存活」很是令人感慨。原本獨立的目的無法達成,甚為唏噓;然而語言的復興本就不是件簡單的事。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摧毀一個語言很容易,但復興一個語言困難重重。最重要的是日常的使用,也就是語言的實用性與價值。語言是該活用,而非只是學校的學術科目或加分考科,唯有時代的傳承與日常的使用才能讓語言真正的「活著」。這也是愛爾蘭語言振興計畫無法成功的原因──英文一直是商業、生活中的主導語言。在Alice Walker”Everyday Use”中,也以傳統毯子作為文化的譬喻──文化亦或語言的復興,到底是要「保存」或是「使用」?現在臺灣也有像愛爾蘭般的獎賞制度,就是原住民的加分制度。雖然這不是最佳的語言復興作法,但在華語為極為強勢的臺灣,這已經是得以保存的作法了。作者建議也可以相同方式獎勵台語和客語,這個想法也值得思考與討論。愛爾蘭竭盡所能實施各種政策,在語言的保存復興方面是臺灣可以借鏡的對象。然如前言所及,語言的「復活」還是依賴家庭與生活環境的日常溝通用語,而不是單單由上而下的政策實施;這樣「垂直的傳承」方能讓語言生生不息。

     


     

    林舒敏 - <古鴻廷 曹淑瑤-戰後馬來西亞地區閩南人與華文教育之發展 >心得

     

          這篇文章是講述有關馬來西亞的華人如何維持及保護他們的母語。在二戰以前,馬來西亞設有許多見華文中、小學,這是因為在馬來西亞的華裔很重視華族的傳統、子女們的教育,所以許多華裔都自己出錢建設華校,而閩南人可說是馬來西亞華教文化的創始者。我們之所以會說閩南人是扮演著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重要角色,這是因為馬來西亞第一所華文學校,即“萃英學院”是由閩南人所創辦的,而其後陸陸續續也有許多閩南人掏錢出來開辦各華校,如中華學堂等華校。可是在二戰後,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便開始有所影響。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各自獨立後,馬來西亞政府根據1956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先後制訂“1967年教育法令”和“1961年教育法令”,其主要是威脅華文中學,倘若華文中學需要政府的津貼,那唯一的條件就是華文中學必須改名為“國民型中學”,也即是可被政府管制的學校,那也代表華文中學以後的活動必須被政府批准才能進行,而不願改制的華校便稱為“獨立中學”。就連位於新加坡的南洋大學,也早受英文教育的政治另有的主導下而關閉。在政府不支持華文教育之下,馬來西亞各地區華文教育人士紛紛成立起“馬來西亞華校教師公會總會”(教總)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並一起推動華文教育。馬來西亞柔佛新山的寬柔中學因堅持不接受政府的津貼,成為馬來西亞第一間華文獨立中學(獨中)。

     

     

          經濟大恐慌後,華文教育直接被影響,華校紛紛倒閉。這是因為華校是由華裔富商所開辦的,而他們的經濟受影響,間接的無法維持華校。除此之外,政府也不再給華校任何的津貼,使華校更因此而無法繼續生存,直至關閉。政府不斷的在華教上施壓,主要是他們發現馬來西亞的華人越來越多,而且擔心華人會聯合起來反政府,為了避免華教越來越盛大、華教的勢力比它們強大,他們只能一直去干擾華教活動。

     

     

          大戰結束後,華教雖然有了起色,許多家長也繼續讓孩子們進入獨中就學,但基於師資短缺和資金不足,獨中仍難以正常運作。各界持有華教意識的華裔商家一直都很大方捐款,只為了維持自己母語教育。華教人士為了讓華人除了中小學都能學到母語外,還開辦了華文大學,即南洋大學。華文大學主要是讓華裔後代可以繼續深造、可以培育師資和希望能培育出專業人才,另外也因華人人口的增加而需要。南洋大學的出現真的是給予華裔後代很好的學習地方,但位於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卻在政府的教育制度下不被承認,最後也因政府採取英文教育為主,而讓英文取代了華文,南洋大學也因此關閉了。

     

     

          儘管華教是多麼的難以維持,但馬來西亞的華裔仍不放棄,一直為華教貢獻付出。就好像林連玉先生和沈慕羽先生,他們也是華教戰士。身為獨中生的我們,學校時時刻刻都要我們記得我們能在獨中上課學習,全都是因為有華教人士的付出。林連玉先生,我們也稱之為“族魂”,那是因為他在世時一直為華教付出,不管什麼事情都是第一個出來,挺身而出,也因為華教,他的教師執照和公民權都被政府奪去。雖然林連玉先生過世已久,但華教認識依然一直為他向政府爭取公民權,討回一個公道。華教人士一直都有舉辦林連玉平反活動,每次都會讓支持華教的我們簽名,然後再交給政府,可是政府依然無動於衷。不管華教有什麼活動,政府都不去理會。而在今年十月份,將會進行一項活動,即“2012林連玉行”,此項活動為讓支持華教的華人報名參與義跑比賽,而此報名費用全部將用來建設林連玉紀念館,用來紀念林連玉先生。沈慕羽先生是我們這代學生較為熟悉的,因為在我們中學時期,沈慕羽先生還在世,直到2009年2月5日逝世,他是我們敬佩的華教人士之一,而我們都稱他為“沈老先生”。他和林連玉先生一樣都是一名教師,為了我們的母語,他們一起為華教辦活動,一直向政府爭取華教等活動,他們將自己的人生貢獻給了華教。

     

     

          我的高中學校(循人中學)每年都會為高中三的學生進行一場連續三天的華教故事講座,而這個講座的講師為華教戰士莫泰熙先生,學生們都稱他為“莫老師”。莫老師在那三天一直和我們分享這些年華教戰士們是如何維持華教,甚至於我們分享了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這些故事真的讓人無法忘記。從中,他也有提及許多華教人士為了維護華教,經常被政府人員扣留,甚至胡亂被套上莫須有罪名,莫老師和沈老先生就在其中。政府之所以利用莫須有罪名扣留他們,全都是想恐嚇他們,讓他們害怕直不再出來示威等,但這些並沒有讓他們取消爭取華教這個念頭,反而讓他們更積極辦活動去維護自己的母語。

     

     

          獨中因沒有得到政府的津貼,一直都處於資金不足的狀態。進行任何活動都需要到資金,而董事會裡的董事們也只能負擔一部分的資金,剩下的經費就只能靠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一起為校服務,一起到校外去籌款,讓外界人士知道獨中的需求以及無助,讓他們一起支持華教,為華教付出。獨中許多的經費都是由籌款得來,學校會在很需要資金的情況下舉辦千人宴,學校裡表演團體的學生就負責表演,而其他學生就負責到校外去賣千人宴票卷。另外,獨中除了讓學生報考政府考試,他們也有制定獨中的考試,即獨中高初中統一考試(獨中統考)。獨中統考主要是統一衡量各獨中生的水準,為畢業生在升學與就業方面製造有利的條件。雖然統考是有水準的考試,但政府仍不承認此考試文憑,倘若獨中生畢業後拿著統考文憑去面試政府工作是不被接受的,因為至今政府仍然不承認統考文憑,而獨中生除了必須在這六年裡要考高初中兩次統考外,還要考政府的兩項考試,這樣才較容易找工作或升學,但這只是在馬來西亞而已。統考文憑在其他國家是被受認可的,所以獨中生可以拿著統考文憑到外地升學或工作,不單只國外大學及公司認可,即使在馬來西亞也可以,但只限於一些私人公司。

     

     

         儘管進入獨中,考取統考文憑後仍難以在馬來西亞尋找工作,但我們還是選擇了獨中,身為華人,我們應該支持華教。我們會支持華教活動,一直希望身邊的華裔朋友可以進入獨中,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想要與政府作對,我們只是簡單的想要為自己爭取學習母語的機會。政府一再的限制華教活動,一再地無視華教人士的要求,這只會讓我們加強對華教的支持以及更投入捍衛華教的行列,是華人更團結。

     

    http://www.mychinesefamilytree.net/ppl/
    這個是有關馬來西亞華人名人的網站,其中也有華教人士,即林連玉先生和沈老先生等人,裡面記錄了他們的戰績。

    http://cyber.cs.ntou.edu.tw/~b88058/MyWebs/Folder/malaysia_chinese_school.htm

    若想了解更多有關馬來西亞華教史,可到此網站瀏覽。

    ----------------------------------------------------------------------------------------------------------

     

     《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心得感想-莊奇融

    資訊時代的進步,也讓教學不再只限於教材、黑板、與教師的雙向互動。教師也必須不斷的在資訊進步的時代中,有效整合專業知識;教材的轉變和進步也轉向較多元的多項互動,知識架構的建立趨向多元。而本文就以網路教學的方法來探討華語文教學,說明如何藉由網路教學來增加教與學的互動、強化課程教學架構,並且及時配合學習者的回饋和需求。

    文中提及了全語言教學法,是一個整體性的學習,由語音、語型、語意、語用組成密不可分的語言學習,並且能讓學習者完全沉浸在完整的教學中,學習到最完整的語言,然後又因學習者的背景不同,可以再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最有效的學習,不同教學理論的建立,也可以看出不同時期對於學習外語的需求及函授方式。溝通式教學法,主要目的是以方法強調語言溝通的能力並且增進字彙的學習,以漸進的方式,利用情境式教學讓學生投入場景,並做一些口語的練習,做討論人物、角色、場景,正式與非正式口語的運用。

    而透過資訊科技,我們能在教學上達到長足的進步,例如由侷促的教室空間轉移到穿越時空限制的學習;傳統教師單向的傳輸也轉變成多面,多感官的學習。施教者也更重視個人的領悟和吸收,電腦資訊的輔助,也提高學習者的深度和廣度。例如:我曾經接觸過的My ET線上英語口說練習,就是運用資訊科技,讓英語口語練習無時差,只要連接上網路即能輕鬆練習語言,並且能夠以線上非同步的討論,讓學生在線上發言,老師也能在網路上給予回覆。線上自我評量也能清楚學生的學習狀況,在一單元練習結束之後,可以再給予一單元的自我評量,由系統清楚記錄的作答結果,做為老師就更可以了解學生應答狀況,並且在課程備課上更多了一份參考依據。藉由網路教學輔助教學模式,零時差的討論空間,讓當今的學習模式更多元以及彈性,並且藉由網路系統的方便,我們學習過程以及進步都能被完整的記錄下來。

     

     


    鍾明頤 捷克社會語言描述與認同

    教育系鍾明頤

     

    當語言使用者在進行與他人溝通時,不選擇較多數人所使用的語言,反而傾向選

    擇相對來說非該團體標準的溝通語言,Labov 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對所使用

    語言所帶來的歸屬感,於此我們可稱之為「認同」(Joseph, 2004: 63-64)。換句話

    說,語言使用者對於語言種類的選擇是可以反映其語言認同的。(摘自文章)

     

        上禮拜觀看香港中文大學論爭才討論到,使用語言時,將語言視為工具,或是依據自己國家、種族、文化而自發的選擇使用該語言,這兩者之間對使用語言看法的不同導致人群之間到底該使用何種語言溝通的爭議。而同樣的,這篇文章就是使用社會學的理論來解釋探討這種現象,看來全世界的國家中,多語的現象並不是特別的而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上及一些組成因素上的不同罷了。

     

        在這篇文章中有趣的是,它是以理論的角度出發來解釋現象,讓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出現象形成的脈絡,雖然我覺得其透過較為細膩的分析後所得出的結論,也並不是那樣的重大或驚人,不握它也是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的脈絡和方向。

     

        在捷克的案例中,和香港不同的是,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族群對其自身的母與認同及族群認同產生了分歧的現象,較多且增加的德意志族群認為其母語為捷克語,但其所屬族群為德意志,換句話說,它們其中多數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德意志族群而堅持其母語為德語,這是較為特殊的現象。文章中,作者將這樣的現象以國族意識較強烈所導致,也就是他們明白自己的族群但也熱愛所屬的國家,於是產生了這樣複雜的自我認同。

     

        其實看到這邊,我覺得這樣的現象也並不是不好的,在它們的意識裡,使用語言的態度是較為彈性的,而在國內沒有規定官方語言的情況裡,德意志族群反而不會強烈的要求德語使用的地位來確保其族群的存在感,我覺得它們再自我認同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安全感,這是相當好部分,然而德語在國內使用量的式微,我覺得未來也會因為國際化及德語在歐盟為共通語的趨勢而有所改變。因為我只透過本篇文章了解捷克的語言使用狀況,我不曉得它們是否也有經歷過一些較為激烈的革命或事鬥爭來捍衛自己想要使用的語言,如果捷克的語言發展現象真的是這樣的平靜祥和,我會很為他們感到開心,然而結語中的擔憂當然是必然的,但是過文章看到捷克政府及社會單位都有固定的德語使用以及對德語使用者溝通上的輔助及福利,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擔憂可以是小的,而且相信捷克在語言多元化這方面是會朝著和平進步的方向行進。


    應華105 陳玟萍-<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   心得


    本論文探討了近代的華人移民,並以戰後華人移往美國、加拿大、澳洲三地作為比較分析內容。在有民族熔爐的美國,我們看見華人在當地生存的情況,心態由原本的落葉歸根轉為落地生根。雖然美國初期為了保障本國人的權益而通過了排華法案,但在國際多元文化主義趨勢的驅使下,美國也慢慢修正本國對於移民的政策。使得原本有強烈母國意識的華人移民漸漸融入美國,而有了不一定要返鄉,在美國也可以終老其一生的心態。

    在戰後初期,移入美國的華人身分大部分為難民或勞工,湧入美國除了為了逃避戰亂也為了求一分溫飽。但他們在美國所受的待遇並不比在母國良好,反而受到相當的歧視與迫害。根據這份論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洲華人的國際移民現象並不顯著。移民侷限在少數往北美洲(美加地區)或歐洲(英法)的留學生與少數豪門貴族,加上少量的流放人士(受母國政治迫害)與勞工(搭上掏金熱列車的人潮)。本世紀(21st.)中葉之後,此種情形迅速改觀在全球人口大遷移的時代中,華人的國際移民不僅是人口的國際遷移之重要環節之一,同時也重塑了全球許多地區的社會政經情勢。

    另外,移往澳洲的華人,並非是以具商業性色彩的技術性移民為主。此論文提到,根據移民澳洲的華人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澳大利亞優異的環境,為了確保他們的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機會,而舉家移民澳洲,經濟的考量則是其次。根據此論文,很少的華人移民會事先在澳洲安排好工作,大多數移民都是事先準備好足夠維生的存款或資金來當地進行置產性的投資事業,等到取得澳洲當地的永久居住權時,在舉家返回母國進行原本的經濟活動。

    另一方面,針對這份論文,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的是這些華人移民美加澳的動機及驅使他們放棄故土遠走異鄉的意圖。我認為,會選擇移民美國的華人,除了受到多方面的迫害,可能是戰亂(ex:World War I &II)或者政治上的不自由(ex:白色恐怖),也有可能是母國無法提供這些人足夠的生存空間,而使得這些人需要另覓地方進行經濟活動。像是中國移往外地的居民,大多以東南方沿海為主,因為東南丘陵等地方地形崎嶇無法進行農耕等因素。另外,移往澳洲的移民,根據此論文是為了教育因素。那麼,應該思考的是移民母國對於本國人民的教育政策:為何國民需要另覓他鄉去教育他們的下一代而不是留在故土?是不是母國沒有提供適合的環境?是不是母國沒有適當的教育政策與措施?一國的國民選擇移往他國不但會影響此國的經濟(GNP的減少)亦有可能導致傳承此國文化人才的缺乏。


     

     

     

    研討會心得

     

     李佳儒 應華104 華語教與學研討會心得  

     

      這次的研討會我從早上十點就參與了,聽到許多關於華語教學的論文發表,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便是線上遠距教材設計的論文,演講者是參與101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培訓計畫的人員,他講述這個計劃中的成果,內容涵蓋教學設計,適用對象,教學規劃和困難

      首先,他的教材設定是職場專用之高階華語課程並教授職場文化,對象以華語程度中高級的高階人員為主,內容包括商業,醫療,新聞,法律,使用媒材非常多樣,有Weebly(建立網站),google hangout(遠距多人視訊)…等,在課程方面涵蓋聽說讀寫的練習,所有課程都是線上授課,除了同步教學的及時課程外也規劃學生自行學習的課程,實際教學時,他利用前前測為廣告並透過關鍵字行銷,免費課程試上...等手法吸引學生學習,教師的來源則是各個教師會,最後找到三個印尼籍的學生進行試教,經過這些規劃好的線上課程教學後,學生的後測分數是明顯有提高的,他也期許未來能開發不同程度的教材並發展旅途中學習的課程,就是短時間,針對特定知識的課程。

      雖然整個計畫還算順利的結束但他自己也有提到一些教學上的困難和缺失,例如:設備的不足,由於有學生網路速度過慢導致課程無法進行,或是學生來源尋找不易因此程度不一,整個課程規畫也缺少學生間的互動,此外在坐的學者也提到教學內容涵蓋商業,醫療,法律,新聞等四個面向,範圍太大,無法針對學習者的需求,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張朋朋也給演講者一些意見,聽說和讀寫的教學應該分開,聽說的教學要採用環境的語言,因為年代的不同,環境中的語言也會有所改變,就像十年前提款時不會面對輸入提款卡號碼的問題,而且學習內容也該是其急需的東西並針對不同年齡層做調整,至於讀寫則要因應現代電子書的發達,訓練學生閱讀電子的字體。

      這場論文發表讓我聽到許多關於線上華語教學的寶貴知識,對於身在科技高度發展世代的教師來說,遠距教學和科技的應用越來越趨重要,雖然時常在課本讀到華語教師應該具備科技應用能力但卻無法切實了解其中的教學運作,然而藉由這次會議,我了解到一個教學計畫的實施會面臨的問題和實際教學上的困難,更知道一個遠距教學課程規劃上需考量到哪些面向,這種親身聆聽得來的資訊比書本上的幾行字更有影響力也更發人深省,此外也能聽取一些資深學者的建議來加深我的知識,所以雖然這篇論文只發表短短25分鐘,卻帶給我很大的印象和發想。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應華系104林敬智

     

      近幾年,拜網路所賜,類似利用網路的教學形式應生而起。而我也認為這或許是未來的一種新興模式。因為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不見得每個學生都想離鄉背井去國外求學,又透過網路也可以有即時性的效果,因此在面對華語熱潮的同時,網路也是一項發展重點,所謂的遠距教學強調的就是沒有距離,即便不出門也能進行學習的動作。

        然而,網路教學還是有其限制性。最基礎的就是要有電腦、有網路,所以在資訊設備較為不足的地方就比較無法推行。另外,時差也是一個大問題。由於來自世界各地,所擁有的共同時間都不太一樣,要如何調配將是一個大重點。另外,無法直接面對面也是學生和老師要去習慣,雖然可以視訊但畢竟效果有限,如何評量也會是個考驗,尤其語言是個需要多多練習的東西。

        而文中提到的教學方式,我覺得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形式。然而,我認為還是有些限制在,例如以朗誦並分享心得摘要的方式還有進行討論的部分是可行的,但是缺點是較費時,也由於各校常有進度上的壓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這部分要注意時間的調控,才不會導致進度落後。同時這種方式也較適合人數少的班級,若人數龐大,就不適合此種模式。而在網路測驗的部分,也是很特別的方式。不過,也容易衍生一些小問題,例如寫測驗的時候會限時嗎?可以翻開課本嗎?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呢?

        然而,此種學模式還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讓教學更多樣化,而不只是只有教師講述的部分,這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型態,同時,也鼓勵著學生能自我精進學習,不斷的透過身邊的工具進行檢索,強化自身華語能力。

        我尤其喜歡Kenneth Goodman提出的「全語言教學法」。全語言教學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法,著重以真實語境來培養學生對語言的了解,並強調課前練習,讓學習者以探索性的方式學習,同時整合聽、說、讀、寫,並透過非形式化的評量工具(例如:學習歷程檔案)藉以瞭解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以及成長。我認為語言是需要透過多層次去考核,而不只是選個一兩天來進行測驗就可以看出其功力的,尤其又以考試主義盛行的台灣。換句話說,這也比較曠日廢時,因為要從小地方看出學習者的學習的成效並不是容易的事,但也較為精準。

        時代在變動,人也在變動,如何找出一個有效的方法讓學習者更有效率的學習是需要持續努力的課題。


    沈佳蓮-華語文教學研討會心得

        許多華語文教學相關的題材我仍然一知半解,我覺得從這場研討會得到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學術議題外的演講技巧、活動主辦人及主持人所需的特質等一場正式研討會所須的程序體制。

        早上十點進到會場,研討會已經高朋滿座,我們只能先坐在邊角聆聽演講者報告。當時正好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張朋朋教授發表,他慷慨激昂的演說就算不看簡報也很生動。教授在闡述自己的論點時,會習慣舉例佐證,並且和聽眾問答互動。如此一來,不管講題是否吸引人,都能抓住聽眾的精神。對比只按照簡報字面朗讀,張教授的發表有趣多了。另外,善用多媒體也能抓住聽眾的心,在我們單向接收訊息時,若能參插實際演示,也能為報告增加趣味性。

        另外,我注意到一個人的報告的特色和本身的條件很有關係。在學術研究領域鑽研多年的學者談吐穩重,演說時、發表意見時都相當有自信;年輕的學者在報告時表現得很謙虛有禮,表達上偶爾顯得羞澀。偶爾有年輕大方的學生在發表時加入很多流行語,為沉重嚴肅的研討會注入新生命,讓我聽了覺得很新奇。

        一場研討會最重要的是「時間控管」,當天擔任主持人的老師們都十分辛苦,不斷提醒講者注意時間。只能說在學術的領域,每個人都有獨到的見解希望分享,不能完整表達實為遺憾。可是,我也藉此警惕自己在未來如果有發表報告的機會,一定要注意時間規劃,不能耽誤大家的時間,更不能讓主持人、聽眾為難,以議程安排為考量。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研討會,在華語文教學上聽學了很多,在會議過程看到更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上講台,真正成為華語研究的一員。


     

     

     

     


     應華104韋愛琳 印尼紅溪                                                                             

     

    應華104韋愛琳

     

    簡述:

    1740年7月,荷蘭殖民當局下令捉拿被誣陷為竊賊的華僑。很多無辜被捕的華僑或者被虐殺,或者被扔進大海。10月9日,荷蘭殖民者又以“搜查軍火”為藉口,命令城裏所有華僑交出一切利器,隨後荷軍挨家挨戶搜捕華僑,不論男女老幼,搜到便殺,並對華僑進行血腥洗劫。屠殺持續了7天,城裏華僑被殺近萬人,僥倖逃出的僅150人,被焚毀和劫掠的華僑房屋達六、七百家,財產損失,無法估計。

     

    參考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rokok-indonesia/article?mid=1334&sc=1

     

     


    林舒敏-<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心得

     

                    我們學校的應華系與進修推廣學院於今年1025日及26日舉辦了連續兩天的研討會,此研討會主要是整合台灣各研究中心、學術單位對華裔學生學習研究提出其研究成果分享,讓對教導華語文有興趣的學者了解現今學習華語文的人所遇到的問題與趣事,甚至是可以從各資深教授、學長姐身上學到更多教案。而在這研討會中內容主要提及有關華裔學生學習的教材、漢字、口說、專業方面的問題以及現今的師資培訓、語文、科技、教學等面向。

     

                    我是出席1025日的研討會,在那一天共聽了11個不同的講師所發表的論文研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演講是彭愛雲學姐的「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之華文師資培育探究」與竇敏慧學姐的「從華語文學到跨文化教學:以孟姜女故事為例」的演講。先說彭愛雲學姐的所演講的內容,其主要是述說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不受政府的認同,而無法得到津貼與師資培訓。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所提倡的就是“華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在馬來西亞不願改制的中學,稱為華文獨立中學,他們是無法得到政府的津貼和師資培訓的。因此,在華文獨立中學的任何資金都必須由自己去籌措,同時學費也是很貴。雖然學費很貴,很多學生的家庭都負擔不起,但他們的父母仍然支持華教,就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們不能窮教育!所以在獨中,很多學生都會很努力的去學習,只為了不辜負父母的一番心意,不要浪費父母的錢,並以優異的成績去申請獎學金。另外,在獨中的師資培訓方面,他們只能自行籌劃課程,然後找固定的時間一起去聽資深的教授分享其經驗,或是盡量去邀請國外講師或教授到他們學校培訓其老師。彭愛雲學姐也有提到的是獨中正缺乏師資,所以一旦中國或香港有獎助學金,獨中生都會到那裡去升學,畢業後也可以直接到獨中擔任教師,這就是獨中取得師資的方法,因此也很希望台灣也能給獨中生這機會。

     

                    至於竇敏慧學姐演講的課題主要是講述傳說故事的差異、中國女性形象的轉變、反抗威權的文化意涵以及眼淚的中西主題。之所以會對她的課題所吸引是因為她是以孟姜女故事為例。他的演講說了在中西國家的教育裡,很多時候已經讓學生有了潛意識的認定而產生了誤解與偏見。意思就是說在中國的女性裡往往都是很柔弱、悲慘的,給人感覺就是個小姑娘,必須讓人保護、呵護的感覺。而在西方國家的女性而言,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很堅強,就算遇到挫折,也只是掉一滴淚水而已。這些純粹只是故事裡的女性,而並非真實的,但學生從小就一直閱讀這些故事書,所以很自然的就會有這樣的誤解,因此這也是很重要的教育。老師應該選擇有意思且不同的文本給學生閱讀,那麼學生就不會一直誤解其意了。其實還有許多課題真的是值得大家去聽的,而且來分享的都是非常資深的前輩,所以有興趣的人明年可以空出這段時間去聽一聽。
    ---------------------------------------------------------------------------------------------------------------------------------------------------

    心得筆記 

    林巧凰─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

     

          國際人口遷移中,華人所占的比例不容小覷,當代移往北美與澳洲的華人遷移者,以技術、投資和依親為主要動機,經常往返於母國合一入國之間,而形成了「太空人」。所謂亞洲新移民,代表著有高教育程度、專業技術和從商背景的移民進入先進國家,並且和以往落腳長久性居住的移民性質不同,他們在移出母國和移入國中密切往返,而年幼的移民甚至成為了「降落傘兒童」。許多移民者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移民身份。新華人移民的複雜性遠大於當時只想找地方安身立命的早期移民,同時也產生許多議題值得探討,例如華人的認同,對於西方國家所定義的「國家」和「公民義務」產生強大的衝擊。此外若是商業移民必定也對移入地的經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隨著對外投資與貿易量的增加,國際移民開拓了新的管道,在1970到1980年間,美國的亞洲移民達到高峰。修改了原先對亞洲移民歧視的差別立法,同時也為了移民鋪設必備的物質手段和文化資本,美國的華人佔了移民人口非常大的比例。華人人口數的激增,以促使美籍華人之社經特徵產生結構性的改觀,不在局限於中國城之內,從單一聚落演變成分散的Asian-American。

     

       加拿大,近年來移民人口也是倍數成長,回想第一批踏上楓葉國的華人是從美國加州北上的淘金客,隨後則多為鐵路修築的華工,中間還一度頒布了「四三苛例」造成移加華人數量停滯,直到1967首次取得與歐美人平等待遇,而讓華人移民者飛速增加。移加方式主要有難民、依親、技術和商業移民,移民特性由傳統華僑轉型為技術投資性的高級知識分子。依中港台三地移民來比較,香港移民最多最快,中國大陸移民分布最廣,台灣則是剛起步卻最為集中。多倫多和溫哥華為華人居住的重鎮。移民選擇居地多考量商機多和華人多兩大要素,一是加國工作機會不多,有商機的地方以利進行貿易;二則是挾帶大量資金沒有迫切工作需求者會注重子女教育和原本居住地「中國人」的群聚生活形態。

     

        澳洲,在白澳政策解禁之後,亞洲移民在1970才逐漸被接受,早期的華人多是因為開發金礦而飄洋過海,因此都是在中國出生居多。直到1985年後,東亞國家在經濟上的優勢和政治變化,讓移民政策偏向商業和技術所致,同時也積極推銷其教育機會成為主要吸引力。澳洲華人移民是以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馬來西亞、越南和澳門為主,這些華人來源國和澳洲的貿易關係密不可分。新華人移民的性別年齡比例也是以女性居多,因為丈夫多回到原居地經商,把妻小留在澳洲適應新環境。其分布的特點也多集中於都市成長、新中產階級、大學附近和勞工階層所在的郊區。英文能力和教育程度是決定移民可否適應的重要因素。隨著華裔社會逐漸擴大,導致不同國籍通婚、高水準的英文能力、高教育程度和職業成就,都有利於華人在社會經濟層面融入澳洲。

       台灣會選擇移民的理由大致可分為經商、教育、求學、追求高品質生活、依親、害怕政治動盪、嚮往完整社會福利制度。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教育、家庭和個人的關係、對環境和生活型態的喜好遠比經濟來得重要。經商只是個理由,真正的目的有教育、制度和自然環境等多重拉力和台灣社會、政治、經濟的多重推力因子。但移民也存在著潛在的風險,例如陌生環境下而產生心因性問題(憂鬱症)、小孩染上惡習或是脫離高壓教育而自我放逐、兩代英文能力不同產生代溝或是高齡移民適應不良等等,這都需要當地政府給予協助和輔導機制。台灣人在這些移民大國的影響是否在未來繼續增加是值得觀察並研究的,無論從空間分布、身分認同和文化衝擊都值得進行詳細的探討。


    張琬婷  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  

    看完這篇文章後心情有點沉重,裡面寫的內容就像自己的成長故事一樣,從國小到現在學習英文的過程,我記得我是在小一的時候開始接觸英文的,而且是家教班,那時候老師沒有要求我用全英文說話,所以在學習的過程還很期待每次的上課內容,老師在教完一些東西後就用完遊戲的方式複習,所以我覺得學習英文對我來說是件開心的事,學校其實沒有開設英文的課程,我的父母也如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家長一樣,「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但是他們還是希望我能從遊戲中學習英文,開心學習對他們來說是重有的教育理理念。

    我在家教班學了一段時間後開始去美語補習班,標榜的也是創造一個第二外語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外籍老師也聘請了不少位,雖然沒有硬性規定「NO CHINESE」,但還是很希望學生多說英文,也開設了不同性質的班級,像是口說班、寫作班、閱讀班、英檢中級班等等,美語補習班是我國小和國中的第二個家。

    我國中是念英語資優班,所以對於英文比其他普通班的學生還多了很多節,而且用了學校很多學習資源,我們很要求自己的英文程度,聽說讀寫一個都不放過,但其中對於寫和說還是相對較弱,平常讀英文也是在同時準備基測,我們的讀和聽非常得厲害,老是讓我們在兩年內背了5000單字,對於國中生來說這是多餘要學的東西,但是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背完了,而且還複習了兩次,那時的我只覺得就是一項任務,做就對了,也不知道對我未來有什摸好處,英文對與國小的我來說是興趣,而且是極大的興趣,但是到了國高中後英文變成了一門學科,她只是我升學的跳板,她不在是純粹的想學,而是不得不學,不然會沒有好學校可讀,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念英文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說和寫一直處於弱勢,所以就將其他英文能力訓練得很強,但從此後不敢開口說英文,也害怕用錯文法,道最後英文不在是溝通工具而是考試工具。成長的過程中被英文擊敗的人多的屬不清,大多數都因為不知道學英文要用在哪裡所以乾脆不學了,文法太難了也不學了,到最後英文成了最不願觸及的東西,說起來也是悲哀的事情,有很多人其實工開始都痕喜歡英文的,但是當它變成一種因考試而不得不學的壓力時,許多人怨恨起英文來。這實屬教育政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林郁綺--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

    應華105,40185010I

       進入了資訊時代,人類的知識不僅更快速的成長,數位資訊及知識的傳遞與獲取也有所變遷,傳統上由教師灌輸知識,要求學生記憶背誦等舊方法已無法因應潮流,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習者主動探索與學習,並能運用資訊科技整理、分析,並培養學習者對沒有根據的事物抱持著質疑的精神。

        文中提及了全語言教學法,是一個整體性的學習,由語音、語型、語意、語用組成密不可分的語言學習,並且能讓學習者完全沉浸在完整的教學中,學習到最完整的語言,然後又因學習者的背景不同,可以再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最有效的學習,不同教學理論的建立,也可以看出不同時期對於學習外語的需求及函授方式。溝通式教學法,主要目的是以方法強調語言溝通的能力並且增進字彙的學習,以漸進的方式,利用情境式教學讓學生投入場景,並做一些口語的練習,做討論人物、角色、場景,正式與非正式口語的運用。

         而透過資訊科技,我們能在教學上達到相當的進步,例如由侷促的教室空間轉移到穿越時空限制的學習;傳統教師單向的傳輸也轉變成多面,多感官的學習。施教者也更重視個人的領悟和吸收,電腦資訊的輔助,也提高學習者的深度和廣度。網路的輔助的確是學習上相當好的方式,例如現在有一些雜誌或補習班推出了線上自我評量之類的系統,不僅能清楚學生的學習狀況,在一單元練習結束之後,可以再給予一單元的自我評量,由系統清楚記錄的作答結果,做為老師就更可以了解學生應答狀況,並且在課程備課上更多了一份參考依據。藉由網路教學輔助教學模式,零時差的討論空間,讓當今的學習模式更多元以及彈性,並且藉由網路系統的方便,我們學習過程以及進步都能被完整的記錄下來。

         時代的進步,教育必會有因應的演變,只要能讓學習更有效率並更進步,我想都不失為好方法,這樣的進步,身為以後要當老師的我們我想也可以從中學習到些什麼並運用在以後的教學上。

     

    應華系102 498850356 黎心慈

    比利時被法國、德國、盧森堡和荷蘭包圍著,這樣的地理位置影響比利時國內語言甚巨。在北方,以荷蘭語為主;南方則以法語為主;而東方則以德語為主。

    今年二月去法國實習時,我們有兩個禮拜的復活節假期,利用這兩個禮拜,我拜訪了兩個城市,一個是法國雅爾薩思省的史特拉斯堡,一個充滿著德國風情的法國城市;另一個就是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一個有個小男孩、小女孩尿尿的雕像的城市。布魯塞爾離巴黎不遠,坐客運大概四個小時就會到了。比利時最有名的不外乎巧克力、鬆餅、修道院啤酒還有尿尿小童,這些都在布魯塞爾找得到。尤其是尿尿小童,幾乎是聲名遠播,小小一個雕像,每天確有成千上萬的旅客前來一窺他的廬山真面目,尿尿小童有好幾百套衣服,每天他都會換一套,我去的那天,他正好穿著清潔工裝,手上還拿了一根掃帚。拜訪比利時的幾天裡,我沒機會去其他語言區觀察看看,不過我想一個國家如果有一種以上的語言,必定會有互相排擠競爭的現象出現。

     

    許芳瑜 07-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這是一篇教學研究的探討,以逢甲大學語言教學中心華語教學組的數位學習輔助教學作為探討。在前言中,作者指出教育思潮的變遷衝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事實性知識記憶與背誦,這種一次學習法,學習者流於被動的接收之事,而非主動的探索與思考,這種學習方法缺乏了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質疑精神,而在現在的教育思潮逐漸轉向於引導學習者如何去學習,培養其學習如何學習的技能,而在這思想轉變中,教師,學習者及學習環境都產生了改變。

        文獻回顧中所提及的全語言教學法及溝通式教學法為此數位教學模式的基礎。全語言教學法為一整體性的學習,指「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性教學,著重在對語言意義的瞭解,學習者體驗語言環境建構和其自身的意義,整合聽、說、讀、寫來學習,並透過評量工具瞭解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與成長。而溝通式教學法也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經驗為基礎的第二語言教學法,此種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使用標的語溝通,並認為語言學習是從做中習得而成,過程可能會採用短文學習相關詞彙在做口語練習,並會因學生程度的差異而給予不同輔助。

        我認為此項課程的進行模式,在本文中並無詳細寫出,且標題為華語文網路教學法,容易讓人誤以為並非在教室上課,而是線上教學,然而實際上所謂的網路教學是指課後的非同步討論及學習歷程的紀錄,意思也就是要求學生在課後於網路上所做的教學評量及教學紀錄或學習疑問,而教師也是在課後與學生於網路上進行互動,會在可後從學生的紀錄中觀察其學習盲點、障礙等,並可個別給予學生不同的補充資料,且這類教材種類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然而,這種教學課後的網路教學輔助,我疑惑是否真有效果,因這種學習方式需要學生非常主動才有可能實行,且所謂的學生學習歷程,讓我覺得與學生個人部落格相似,學生除了課後評量不能在部落格上完成外,其他的課後心得記錄或學習問題,皆可放在上面而教師也可在學生各自的部落格上對其問題進行留言討論並放上給予這位學生的補充資料等。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心得筆記 賴京麟

    應華102 498850382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僅科技技術日新月異,教師在教學法上也須不斷更新嘗試,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華語教學具有國際性,或許有些學生無法離開自己的國家卻又想學華語,這時若能好好利用科技網路的技術,便可不受空間的限制進行線上同步教學,透過現代化資訊科技的輔助,將傳統平面線性教與學的單純聯繫,轉換成立體多元的情節,可以有效加強師生、同儕與學習環境雙向或多向的互動知識建構。

      如文章中所進行的實驗,線上教學的彈性較一般傳統的課室教學大,也節省了許多紙張資源,而一般課室教學教師有進度壓力,較無法一一回答學生問題或長時間討論,這時只要利用網路平台,便可讓學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甚至是作業的繳交也可以利用網路平台完成。線上教學是另一個隱藏的華語教學市場,如何利用線上教學系統達到有效且良好的教學環境,也考驗華語教師的能力,而線上教學最大的問題在於,網路的穩定性和所使用的軟體是否與學習者的電腦相容等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需要克服。

      因為系上課程的設計曾經有一個學期操作過線上教學,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網路的穩定性和電腦設備的好壞幾乎決定了這堂課的成敗,若網路不穩便會造成畫面和聲音不同步,或者會有噪音干擾,使得學習者無法好好學習,教師也難以進行課堂。其他線上教學須注意的技巧或課程設計都得在系統一切安好的情況下才有辦法討論,因此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須和學習者進行系統的測試,確認雙方都能有良好的通訊再正式上課,能改善的設備問題先改善,以利線上課程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