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1 month ago

  1. 國際華語文教育
    1. 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之後的轉變 應華三 何慧軒
    2. 「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許慧伶)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3. 菲律賓華人文化初探                             應華103      劉莉燕
    4. 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應華103B 499850676 龔加桃
    5. 蕭羽茜《母語教育推廣》摘要與心得
    6. 張慈芬:母語教育推廣
    7. 吳品萱 - 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後的轉變(作者:徐榮崇)
    8. 一個女人的史詩——《因父之名》觀後感 499850626 蕭偉騰 應華系103B
    9. 母語教育推廣                   應華105 蔡子心
    10.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心得筆記《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
    11. 《母語教育推廣》心得筆記 應華102 498850382 賴京麟
    12. 吳依靜─ 《母語教育推廣》心得ˋ
    13. 莊奇融《母語教育推廣》心得感想
    14. 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研究 應華105李詠梅
    1. 黃湘淇-《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讀後心得
    1. 李依恬─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前後的改變
      1. 陳胤溥《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報告
      2.  林友蘋--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前後的改變
      3. 鍾明頤 香港中文大學論爭
      4. 王采圓-《母語教育推廣》心得
      5. 香港市民認同的研究 讀後心得
      6. 林舒敏-《香港市民身份認同的研究》心得
        1. 周巧蓁─〈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閱讀心得 
        2.     陳姵羽─〈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閱讀心得                
          1. 李佳儒 應華104  師徒制和原住民語言讀後感   
          2. 林巧凰 ----重新點燃族與火種: 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
          3. 韋愛琳《母語教育推廣》閱讀心得
          4. 《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的研究》應華104林敬智
          5. 閱讀心得-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的研究        應華105林純安
          6. 簡汝芸《母語教育推廣》  心得
          7. 張琬婷  菲律賓教育是不是應該採用第二語言教學?從菲律賓華文教育近二十年的新發展談華校語言的教育定位       
          8. 許琇婷《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摘要心得 
          9. 柯婕妤-〈母語教育推廣〉心得
          10. 重新點燃族語火種: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  應華105  40185038I  羅安璇
          11. 母語教育推廣         公領105  施珮瑜40107219E
              1. 譚詠瑜 應華系 40085042I  影片分享:  
                1. 林敬智   2012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歐巴馬v.s.羅姆尼      
                2. 不知名  《大紀元》– 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跌到12年最低
                3. 應華104 40084031I 許芳瑜 運用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展母語 

               

               

              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之後的轉變 應華三 何慧軒

               

              香港某種程度上和台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其中,很重要的層面即是身分認同。香港自從十九世紀末起就割讓給英國統治,受到英國影響很深,不僅是生活習慣,還有文化認同,香港人其實某種程度上會認同自己是「英國人」。

              香港、澳門、台灣,是現在世界上唯三仍然使用繁體中文的地區,我想,對於香港而言,繁體字算是他們的堅持,即使是現在的政治情況,就身邊的香港人而言,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香港人」,而有點潛意識的迴避自己是「中國人」。

              自九七回歸之後,香港面臨了許多的挑戰,包含了政治、文化以及國家認同,香港朋友(今年二十九歲)認為,她從小是在英國的教育體系長大,他以自己是香港人為榮,對於中國,他的想法則是,那是不能逃避,香港應該要面對的事實,但是他卻不認同中國統治了香港。和她聊過這方面的議題,越來越覺得台灣人民對國際地位等議題的冷感。香港人可以為了教育而走上街頭,因為他們有自己所堅持的,反觀台灣的情形,在最需要團結的部分意見分歧,兩造卻一直堅持己見,不願意為了整個團體努力,或是只短視近利,讓長期的發展停滯。

              我想,同樣的問題問台灣人,大家一定會說自己是「台灣人」,不過,思考層面,可能就沒有這麼深了。

               


               

               

              「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許慧伶)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香港自一九九七回歸中國內地後,政府便實行了兩文三語的語言教育政策。兩文指的是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的是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兩文三語的語言教育政策實施至今已長達十五年之久,成效如何呢?香港的學生是否能夠適應兩文三語的教學模式呢?他們是否精於三語呢?還是得到了得不償失的結果:不但中文程度沒有提升,反而連英文程度也降低了呢?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的!

              語言教育是衡量國民教育水準的一項重要指標,它與國家、地區的語言政策有密切聯繫。香港之所以會實行兩文三語的語言教育政策,在於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兩文三語推出後,香港政府積極推廣此政策,為了在推廣母語教學的同時不至於令英語教學後退,政府也做了一系列相關的措施預防,例如為採用母語教學的中學提供額外支援。

              此篇文章所提到的相關研究都處於兩文三語政策剛剛推行之初,然而現在已經是2013年了,文中所研究的相關內容已經不太符合現下香港兩文三語政策的真實發展情況。那麼,現在香港的語言教育政策發展到什麼地步呢?

              根據兩文三語推行的目的──努力促使「言文不一」走向「言文一致」的目標來看,「兩文三語政策透過中文教育政策逐步引導香港市民向言文一致邁進了一小步。採用母語教學中學的學生之中文能力的確有提升的跡象,這是不容忽視的成果。然而,有學者提出,這些採用母語教學的學校其英文能力有下降的跡象,這也是不能忽略的問題。如何能達到兩文與三語都均衡發展實目前香港教育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語言多樣化的範疇來看,三語的語言政策有助於香港的語言發展。香港是一個經濟金融中心,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都是普遍的語言,懂得這三種語言對於生存於此地的市民來說便已足夠。三語的語言教育政策體現了香港政府對於香港語言環境的美好憧憬,希望香港市民可以精通這三種語言,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更具競爭力的金融中心。

              最近幾年,香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經濟發展的模式也逐漸在改變,從國際旅遊勝地轉向較偏向中國內地自由行的市場。這個轉變有利亦有裨,就語言環境的改變來看,這樣的轉變使香港市民的普通話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習普通話得市民也越來越多,大多數都是工作需要,這或許也算市兩文三語的另類發展。

               

               

              菲律賓華人文化初探                             應華103      劉莉燕

               

              菲律賓華人,可以說遍佈全菲律賓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

               

              無論如何在菲律賓要保持著自己的風俗和傳統,可他們卻在不由自主地、一代一代漸漸被當地社會的感染與同化。從小在菲律賓出生長大,許多華人華僑已經不知不覺地融入了當地社會,也漸漸變成了當地人沒兩樣,並繁衍第二代、第三代……,成為菲律賓社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隨著這種血統的融合,菲律賓社會從此再也無法擺脫華人的影響。作為少數族群,許多菲律賓華人華僑有意遠離政治,但他們無法放棄對自己生活的國家的社會責任。

               

              儘管有華裔血統的人很多,但實際上的菲律賓華人社會只包括了那些能夠講中文,保持華人生活習俗和社交圈子的人。他們在普通菲律賓人眼中像個謎,他們彼此之間講閩南話,婚喪嫁娶、年節禮儀都有自己的規矩。他們中的不少人靠勤儉積累下可觀的家產,下一代卻被攙雜商業利益的家族聯姻、財產糾紛等所累。財富還使他們成為綁架、搶劫的主要目標,而與社會的隔膜又使他們總是願意息事寧人、花錢消災,而不願與警方合作。雖然在這裡菲律賓人被融合了不少,可是在菲律賓的華文學校仍是繼續辦,也繼續開放。

               

              在菲律賓的華文,現在算是很成功的了,有了不少的華文學校,也參加了很多華文老師,相信以後越來越會變成一個華文教學很成功的一個國家,因為華人的人口,加上學習中文的動機,雖有很多是被菲律賓本地給融合了,不過要學習中文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應華103B 499850676 龔加桃

               

                       因為香港經歷了百年的英國統治時期,對於香港華人的身份背景,他們擁有英國護照的同時,在1997年回歸中國後,也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和香港特區護照,以及前往中國大陸回鄉證,人民同時具備中國和英國的公民身份,是特殊的雙重國籍身份

                       在於身份認同上,文中的引言部分說出現實的狀況,對於國家興典大事,例如:北京奧運、神舟5號成功上太空,他們都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有關中國歷史的記念日子,八九天安門事件、六四事件,他們又會為「中國人」而感到悲憤和激動,但當涉及一些政治情況和民主人權時,他們就會覺得香港是獨特的,不受中國的約束,這時他們會立刻擺脫自己是「中國人」,說自己是「香港人」。

                       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不一樣的感受,他們常以「香港為首」的心態。全家人在香港土生土長,平日去內地機會不多。自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其次中國人」,並為自己的「香港人」身份而自豪,覺得香港人比中國人優越,西方文化比中國文化優越。因為被英國統治多年的關係,覺得「西方人注重禮儀,講文明,而平時看到很多內地的負面新聞,比如假奶粉等食物安全問題亂扔垃圾、大聲說話等不講文明的行為。」

                        雖然負面的態度仍然存在,可是基本上大部分的香港居民是認同中國的日益強大和未來前景的繁盛,相對於在回歸前,對國家的認同是有不斷的增加,即使他們認為在政治、經濟、文化或社會的意願上與中國還是有著很大差距,可是對於國家的批判也在日益減弱,另一方面,香港的工作、生活條件都比中國大陸的優越,可是有部分的香港大學生卻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將在未來10年內被內地大學生超越,這也是現代的香港人對於未來的恐懼之一,對於內地的新移民,他們堅決排擠,害怕自己以後優越的條件被剝削。雖然有優越的條件,可是中國大陸的人的確有別人難耐的勤勞,這一點我覺得很難得而且值得受人尊敬的。

                       其實香港人的自我意識很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也很敏銳,可是站在某些立場上,他們卻很矛盾,他們總在「中國人」和「香港人」之間徘徊,這也是他們的特色之一。因為教育的觀念,他們必須思考和批判,因為自己的權益被剝削而抗議,爭取發聲的機會,也不太願意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因為他們從小培養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自1997年英國把香港歸還中國,香港應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又怎會是一個獨立個體?就算他們的國籍不是「中國」,也應該是「中國香港」吧,這可是未來十年,港人對於公民愛國這件事的迷思。 

               

               


               

              蕭羽茜《母語教育推廣》摘要與心得

               

              應華102     498850368

               

              台灣由於歷史背景的影響,母語流失的情形嚴重,不但使用人口減少,其使用能力以及使用場合的數量都持續下降。因此此研究企圖透過商業行銷的手法來行銷語言,期望能夠喚醒人民的母語意識,改變人民對於母語的態度及該語言的形象,以家庭為出發點,推行母語復興運動。雖然與語言行銷」此新穎概念相關的文獻並不多,而且也存在一些策略上的限制,世界各地仍有許多透過語言行銷來復興母語頗有成效的案例,例如:如西班牙的Catalan和Basque語的語言規畫、Hebrew的語言復興運動、威爾斯的語言規劃,以及毛利語的推廣等。

               

              此研究運用行銷學上4P(產品、通路、價格、推廣等策略)的概念,以「疼惜母語,家庭做起」的訴求為出發點,設計母語行銷活動,期望與學校及社區等共同打造母語環境。除了將教育機構做為主要的宣傳管道,邀請校長、教師、家長、大學生、社區人士等透過演講的方式協助,也透過媒體宣傳,印製家庭母語手冊供家長參考。並以實用性及象徵性的觀點向大眾呼籲母語復興的重要性及其優點,提升母語意識,推廣家庭母語的使用。

               

              以園遊會形式進行,透過多元的活動設計,包括台語囝仔歌教唱、台語詩歌朗讀、台語現代童謠、戲劇表演以及台語遊戲等,提升小朋友的參與動機,也提供家長們關於如何進行家庭母語傳承的方向。有些不常使用母語的家長或許其母語意識已逐漸黯淡,因此對於子女的語言使用也沒有太多想法。藉由熟悉的童謠、俗語及故事等,希望喚起家長對其母語深層的記憶及熱忱,使家庭中母語文化的傳承工作更熱絡。

               

              兒童最早接觸的語言環境即為家庭,因此家長的語言使用對子女的語言發展及認同有很大的影響。之後在社群以及學校中的語言使用也會增強或抑制兒童對某語言的使用。現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使用華語溝通,與上一輩的家長溝通使用台語的情況非常普遍,導致祖孫之間常出現語言隔閡。此研究活動中宣揚的標語其中一部分就點出了這個現象,希望提升親子間對於母語傳承的重視,透過使用母語溝通增加親密感及向心力。

               


               

              張慈芬:母語教育推廣

                  語言的消失是全球目前相當嚴重的問題之一。根據研究,全球八成的人口說著目前通行最廣的83種語言,而另有3500種語言只有0.2%的人口會說,而消失的速度是每兩周消失一種語言,由此顯示弱勢語言面臨的危險恐怕已經比動植物瀕臨絕種更加嚴重。一個語言的消失,意味著人類失去一種文化。目前多達半數的語言沒有文字、沒有書寫記錄,因此,如果最後一個會說某種語言的人去世,該語言也就隨著他從世界上消失了。我們對於這些事實絕對不能以為事不關己,事實上,台灣也被列入語言消失的「危險地區」,台灣23種方言當中,超過半數因為漢語的普遍使用而逐漸式微,因此推廣母語、語言復興是刻不容緩。

                       一個語言是長久累積的智慧,如果死亡了,幾乎無法再挽救,就如生命一樣,因此瀕死的語言也如同急救室的病人,急需醫師,而這醫師就是我們,人類。拯救方法或許不只一種,此篇文章提出「語言行銷法」,而醫療團隊為家庭,藉以設法喚醒語言意識、促進語言使用、改變語言態度和形象,目的便是復興母語。然而,若將語言行銷法比喻為手術,就算有所效果,重要的還是後續的「復原期」,也就是大家常常重視的「觀念」養成,能夠建立起正確的觀念往往才是解決事情的根本辦法,因此,類似這種運動常只是一個做為開端的手段,鼓勵大眾行為改變,往後大眾真正能夠落實才顯得這些運動有其價值與成功。

                  環境影響之大,語言絕對是個所有人一致認同的例子,所以語言復興便可以利用塑造環境的方法,從家庭開始,家人平時對談可以很輕鬆地融入本土語言,以正向鼓勵的方式,既親切又可以拉近代間距離例如祖孫之間。以我自己來說,我不太擅長台語,甚至我認為現在竟然比以往退步,我想是因為從小本來就沒有跟阿嬤長時間住在一起,近年長大後又更少與阿嬤相處,因此就漸漸少了許多機會用台語交談,所以,我應該常常與祖母、長輩與父母多用台語聊天、溝通,甚至與同儕也可以在交談時摻差母語,這樣更顯得親切。一個人學語言,就要多練多開口,而大家都一起講,就可以彼此學習,接著自然就塑造出語言環境了。

                      大家都在提倡本土化、國際化,而以日常生活最關係密切的語言來說,國際化,全民都在學習英文,英語早已做為各項標準的基本要求,那麼同時的本土化,也應該要全民說母語。多語並行是可行的,如此不但能促進各方彼此了解,更展現了台灣島的多元文化。

               


              吳品萱 - 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後的轉變(作者:徐榮崇)

                  此篇論文在探討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後香港民眾身分認同的變化,以調查方式研究。香港平時若遇上大事,如北京奧運等等,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有時候有覺得自己和中國大陸有別,如資本主義和民主人權相關議題。過去英國政府殖民香港,採懷柔政策,對文化不干預,因此,香港人擁有「大英順民」與「炎黃子孫」的雙重身分。香港在戰亂時期是許多中國難民移民之處,難民移民初期仍以中國大陸為祖國,但後來香港經濟蒸蒸日上,大陸同胞卻活在貧苦,難民心態漸失,後來,媒體對大陸同胞的負面描述也加深他們對中國的抗拒,由其是新一代香港人。有關香港的移民議題,1984中英聯合聲明以令香港人不安,六四天安門事件讓更多香港人移民國外,人才外流,移民外國比例來看,「香港人」較「中國人」高,但反而在九七後沒什麼大變化,猜測是要移民的早移民了。

                  1997年主權回歸,讓香港人對身分認同更加困擾,當時調查,認為我是香港人(以下稱「香港人」)的比率明顯上升,香港出生的受訪者60~70%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以下稱「中國人」)的不到20%,調查結果發現,「中國人」和認為自己兩者都是的人比例上升,另外,越年輕的、教育程度越高的「香港人」比例越高。50.2%的「香港人」和64.36%的「中國人」對香港前途有「大」和「很大」信心,九七後開始下降,「中國人」較「香港人」對香港前途有信心,當中相差約12%,在1997和2001差距更大。以經濟面的調查,1990年無論「中國人」或「香港人」都對經濟狀況表示「滿意」或「很滿意」的占45~50%以上,1992和1995滿意度在下跌,1997則大幅上升,1999和2001比率再度只剩5~10%。以政治面而言,「中國人」比「香港人」更滿意香港的政治狀況,其中又以1997差距最大,1997後總體滿意度日漸上升,可能是政治制度較為開放,政府透明度增加。以司法面而言,1997年前,同意香港司法制度「公正」、「很公正」的「香港人」多於「中國人」但比例相差不大,1997後「香港人」對法制的公正性比「中國人」悲觀。以政府表現而言,「中國人」較「香港人」贊同政府表現,九七前後差距差異不大,但無論是「中國人」或「香港人」,評價都越來越差。

                  事實上,我一直認為香港是個很幸運的地方,撇開政治問題和一開始回歸的銜接問題,以宏觀角度來看,香港在西方霸權還盛行時由英國管轄,而在中國快速崛起後回歸中國,不論願不願意他們依附的似乎始終是世界上的強權。看到筆者做的這份民調,我也想起之前網路上也有人曾經做過「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和中國人」的民調,台灣相較於香港除了歷史上、政治上的糾葛外,主權無庸置疑是獨立運作的,但香港被稱為「自治區」,「自治區」三個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自治」究竟是對自治區的認同抑或對國家的認同?這真是很尷尬的問題。之前釣魚台爭議再起,有香港船隻直開釣魚台甚至登陸,成功驚動了日本達到示威效果,這裡的認同是對中國大陸的認同。而近來對新任特首梁振英的要求撤換,即是民眾認為梁振英是中國派來控制香港的,這一方面,香港顯現的是對香港的認同,不然一個國家派人來控制自己的國土有什麼問題。香港一直在兩種認同中擺盪,我想有時他們也認不清自己的認同究竟是哪個,但在我心中香港絕對是有別於中國的,我想香港人汲汲營營的生活著,可能已無暇思考這些問題,而這些認同問題,對他們自己來說究竟有多重要呢?

               


               

              一個女人的史詩——《因父之名》觀後感 499850626 蕭偉騰 應華系103B

                 

              “導致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那些掌權者恐懼喪失權利及無權者恐懼權利的蹂躪,都導致了腐敗……”翁山蘇姬傳奇的一生,不是用幾個字或幾句話就可以概括的,當然,還包括她寬大與奮力爭取民主的心,實在令人佩服!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跟她的人生經歷有著一定的關係。翁山蘇姬二歲時父親去世,跟著母親一直生活著,由於單親家庭,使她的生活多了一份堅強!隨後跟母親遠赴印度,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深入接觸民主思想,包括印度“民主之父”甘地的作品。這是影片中沒有講到的,有些可惜。因為影片的故事是從翁山蘇姬結婚後在英國定居時講起,那時候翁山蘇姬與丈夫邁克已有兩個孩子了。故事的衝突點出現在翁山蘇姬終於告別二十八年的外地漂流,因母親的病情得以回緬甸,回到土生土長的地方,那個最需要她來領導的地方。

              楊紫瓊一直都是我心中的偶像,這次她演繹的翁山蘇姬十分到位,無論是氣質、身材、容貌、談吐等等與我在電視上看到翁山蘇姬本人的狀態是十分相近的,可見楊紫瓊真的是放足了力量去演繹這位女英雄的一切,楊紫瓊在片中的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神韻!事實上,自楊紫瓊拍完《臥虎藏龍》之後,就一直沒有比較好的作品,可當她在影片開拍前半個月接到《昂山素季》的劇本,她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據導演呂克·貝松在記者會上說:“她才剛下飛機,就跟我說:‘劇本寫得太好了,我們現在就開拍嗎?’讓我有點嚇到,這也是我為何會選擇楊紫瓊來拍的原因。”可是,他們在拍攝《昂山素季》的過程是不順的。因為自楊紫瓊去年十二月份,也就是翁山蘇姬被釋放後的一個月之後,跟隨翁山蘇姬的小兒子金姆·阿里斯去探望她六十六歲的生日之後,緬甸政府就將楊紫瓊黑名單,再也不允許楊紫瓊進入緬甸,這使得影片開拍有些困難,最終,導演呂克決定在泰國取景。在我看來,緬甸政府這一舉動十分愚笨。阻止演員進入緬甸不但不能阻止這部影片的上映,還會讓人們給與這部影片更多的期待,造成緬甸政府間接在宣傳這部影片。

              翁山蘇姬,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種種嚴峻的考驗。其中以國家與家庭兩者之間的抉擇最為衝突。她自回緬甸之後就再也沒出過國,等同於“軟禁”!因為她知道,她只要一踏出緬甸,就再也無返回的希望。爲了民主,爲了自由,爲了平等,爲了人權,爲了整個國家,她不惜與她深愛的丈夫與孩子們分離十餘載。她的勇氣與耐力,是我們值得敬佩的!她讓我想起印度民主之父——甘地,甘地用他一生的善意與智慧為印度的民主爭取了一席之地!這跟翁山蘇姬十分雷同,也許是她再拜讀甘地傳時就深深地被影響了。這位力量薄弱的女子,以她的善意與智慧,同樣地感動了許多在為民主奮鬥的人群,使他們目標更加明確,從而不惜一切為民主奮鬥。還記得美國總統奧巴馬大選時的一段話:“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國家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主、人權與自由,因為在某些國家,人們正在爲了民主而做出一切的奮鬥或犧牲!”這也是爲什麽一九九零年翁山蘇姬在票選中得到了三百九十二票的勝利。證明緬甸人民渴望得到民主自由,人權自由!

              其實,翁山蘇姬一生的政治生涯是寂寞的!因為在漫漫無涯的民主時光裡頭,她斷斷續續被軟禁長達十五年!這十五年的時光,小兒子長大成人了,大兒子結婚了,丈夫得病了,她都無法前去看望他們。在電話裡頭,聲線的哽咽,淚水的湧動,情感的顛覆,她一度寫信給緬甸政府祈求讓她回去看看家人,緬甸政府的回應是“希望你去了,不要再回來”!故此,在家庭與國家面前,翁山蘇姬堅決地選擇了國家。因此也讓她的兩個孩子不甚理解,因為就在父親去世當天,身為母親的她竟然還能“不動於衷”!事實上,她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因為在片中看到翁山蘇姬送走兩個兒子之後,在孩子的睡房當中,她情不自禁地拿起小兒子的睡衣,像母愛般溫柔地嗅著孩子的味道,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愛,可是,孩子們有何嘗理解?之後,在一九九一年時,翁山蘇姬還被軟禁在緬甸時,便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無法親自前往挪威領獎,大兒子代替領獎時講了一段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他引述了母親翁山蘇姬的名言):“在緬甸追求民主,是以國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與民主的成員,過一種充實全面、富有意義的生活鬥爭。它是人類永不停止去努力的一部份,以證明人的精神能夠超越他自然屬性的瑕疵。”翁山蘇姬一邊在收音機聽著兒子對自己的評價,一邊彈起來一種叫做“音樂”的聲符。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翁山蘇姬被釋放。結束了其十五年的軟禁時光。她的再一次出現,讓許多仍在為民主奮鬥的人群重新點燃了希望,她就像一盞明燈,會指引人群的去向。《緬甸之光》(緬甸官報)發佈了總統吳登盛批准修改政黨註冊法的消息,這也是緬甸進一步向反對派示好的表現,同時也是向翁山蘇姬致歉這是多年來緬甸政府對其的不公平做法。一個女人的史詩,就這樣被記載了。人人希望世界和平,提倡民主、自由、人權等權利,這將是一個大趨勢,需要更多像翁山蘇姬這類偉人的出現。向您致敬。

               

               


               

               

               

              母語教育推廣                   應華105 蔡子心

              21世紀是台灣母語是否還能繼續生存的關鍵時刻,本土語言流失的情形相當嚴重,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台灣已經被列入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族群語言最大的危機來自於母語在家庭使用的流失。1980年代就有調查指出華語漸漸入侵家庭,導致越來越少人使用母語。家庭是母語的最後一道防線,需要特別的方法讓母語可以繼續在家庭中生存。語言行銷法運用商業行銷的手法來喚醒語言意識、促進語言使用、改變語言態度和形象,很適合用來推展家庭母語的觀念。本篇論文的作者使用語言行銷法,在學校跟家庭做實驗,以「疼惜母語,家庭作起」為口號,並透過靜態和動態的活動宣揚家庭母語的理念和做法。

                   語言行銷源自於社會行銷的概念。Andreasen (1994:110)把社會行銷定義為『採用商業行銷技術的計畫。透過影響目標對象的自願行為,增進個人及社會的福利』。行銷的觀念乍看跟語言復興沒甚麼關聯,但其實已經成為語言規劃中重要的一部分了。語言行銷是一個新的觀念,沒有很多文獻,有一位學者Domiguez更擴張Jackson 的理論,在他的語言行銷模式中語言被當做“產品”,可以透過行銷策略“促銷”。他提到策略行銷計劃的三個要素﹕顧客、無法控制的變項(社會文化和經濟環境,競爭者等等)和規劃者控制的變項(產品、配銷、促銷和價格),同時也論述運用行銷策略於語言規劃的方針﹕產品方針、配銷方針、促銷方針和價格方針;他還強調從目標團體的觀點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另一位學者Baker & Jones (1998)所編著的『雙語現象與雙語教育百科全書』將語言行銷單獨列為主題,作者認為語言行銷是挽救語言流失的重要觀念,他們詳細的列舉十個語言行銷策略的階段﹕1)定義產品;2)調查顧客需求;3)定義市場;4)讓產品吸引人;5)推展產品;6)預測和回應反宣傳;7)產品的配銷;8)價格和收益;9)產品和行銷策略的評估;10)調整行銷策略和執行長期的行銷計畫。

                   母語行銷的靜態活動是以訊息為主,透過老師跟學校在課堂上的宣傳,還有製作多種海報,設計貼紙貼在各處來呼籲學生及家長應該要多使用母語。動態活動則是以活動為主,設計各種活動要以台語來進行,加強大家對母語的使用並加深印象。

                   這些計畫是透過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社區進行母語復興活動,是個很不一樣的嘗試,但不論是哪種復興方法,都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挽救我們的母語,別讓他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心得筆記《重视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研究 》

               

              來自于李宇明所撰寫的短篇論文。文中主要在探討漢語在國際傳播的歷史以及針對漢語的傳播以及未來的走向進行研究。作者認為与当今汉语国际传播相关的实践有很多方面,主要的有:一、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二、华人华侨在海外的语言保持与发展;三、五十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首先,文中提到早年汉学在东西方的传播。漢語在先秦時期就不停的四向蔓延,形成了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的包括越南、朝鮮、日本等地在內的“漢字文化圈”借由漢文經典的引進,日本、韓國以及越南等地為滿足記錄本民族語言的需求,進而改變一些漢字的作用,并創造一些特殊的文字。直到今天,日本、韓文仍然使用1800左右的漢字。根據這些資料我們可以得知,漢語並不是近期因為全球華語熱而興起學習中文的熱潮。早在先秦時期或更早以前漢語已經在國際間不停的傳播,但由於政治以及歷史的影響而導致漢語遲遲沒有被廣泛的運用。再者,日語、韓語的使用至今仍然把漢字歸納在該國本土語言的詞彙之中,雖然意義或許與漢語之解釋完全相同,但仍有異曲同工之妙,漢語詞彙的根深蒂固是無法被磨滅的。

               

              文中所提到的第二個要點為海外華語的保持與發展。近幾十年來,因為戰爭、經濟等原因華人漂洋過海到南洋、美洲等地去謀生計求發展,然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的足跡將漢語也帶到了那裡。漢語有官話與方言之分,早年華人帶到海外的主要是方言,但基本上都是以北方官話為主。海外四處都能尋覓華人的足跡,也意味著漢語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因為地理環境以及文化的影響,漢語的使用在各地都因為時間的累積以及約定俗成所創造的新的詞彙或者是因為其他方言的影響而產生新的詞彙。時間的累積,漢語在各地的使用也別有一番風味。筆者在馬來西亞居住長達19年的時間,在多元文化以及眾多方言的渲染之下漢語的使用無可否認有著巨大的影響。隨後的3年,筆者在台灣念書所運用的漢語與馬來西亞的漢語又有非常大的差異,縱然如此卻不會因為這些原因而導致無法溝通,實有巧妙之處。

               

              最後,作者認為漢語的教學不應該只是把外國人帶進國門進行學習,此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全球的要求。因此,作者提出“走出去”的概念。此觀念就是必須配合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标准、教学方法等來進行系統化的教學,而這些都是如今缺乏人才以及資源一塊。全球學漢語的熱潮如今只是個開始,在未來的路上還需要更多更多的專業人才以及豐富的資源,作為一個商業手段,漢語教學絕對是商機無限的行業。而作為一個語言的教授,此舉不僅是爲了讓其他人能夠學習中國人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瞭解中國文化以及語言的精髓。

               

              《母語教育推廣》心得筆記 應華102 498850382 賴京麟

               

               

                台灣屬於移民社會,自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起,特別是清代海禁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湧入臺灣,以中國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閩南人佔多數,其帶來的語言取代了臺灣原住民族諸語,成為在臺灣占優勢地位的語言,並逐漸演化為有別於原鄉特色的語言,並於日治時期以「臺灣話」稱之,區分其他語言。雖於日治時代及中華民國光復臺灣後,日語與現代標準漢語(中華民國國語)先後取代其通用語地位,但臺灣話迄今仍為臺灣第一大母語、及使用量第二的語言。根據2009年中華民國年鑑,大概有73%的臺灣民眾,會使用臺灣話。而臺灣話在三百多年的發展下,由於種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原本由閩籍先民帶來的閩南語,也由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影響、殖民統治政權種種語言的影響、以及與外界接觸的影響,而和福建產生了一些差距,但仍與閩南語相近。然而國民政府撤台後對方言的諸多限制和打壓,導致當今年輕世代平均閩語能力顯著降低,甚至許多中輕年人及家庭,本是閩南語家庭,都改以國語來交談,這種情況在台灣各地很常見,而中高齡者和較鄉村、南部、東部及離島的住民的閩南語會比北部及都會區的住民好,台灣北部由於原住民、客家、外省及新住民較多,加上又是首都圈及首都圈附近,閩南語能力不如其它地區,不過近年來台灣本土化的推行,加上電影、電視劇及音樂有些會使用閩南語,使閩南語消失的危機大幅下降,但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此份研究成果報告旨在延續台灣的母語,隨著時代的推進,台灣本土語言流失的情形日益嚴重,撇開學生不談,不少時下的年輕人不會說,或聽不懂台語,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台灣已被列入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這是一項十分嚴重的事情,語言若無人使用便會消失,假若我們沒有警覺,台灣便會在不久的將來無人會閩南語。

                除了政府推動課程或靠娛樂文化推廣之外,家庭是另一個延續語言的重要關鍵,將產品的行銷策略與語言結合,以語言行銷的方式一步步鼓勵母語的使用,雖然無法作為語言復興的唯一方法,其成效也難以評估,但以行銷的方式宣傳,搭配產品、通路、價格、推廣四個策略,主要訴求放在“疼惜母語,家庭做起”,並將顧客群設定在國小教師、小學生及家長,選擇學校作為主要的銷售管道,並編寫家庭母語手冊提供家長參考,推廣則動、靜態互相搭配,除了海報、分發家庭母語手冊之外,以童謠教學、戲劇表演等方式推廣母語。計畫結果顯示,參與者些保持正面肯定的態度,認為活動有助於母語意識的提升,並感受到母語的趣味性和優美,希望日後多多辦理相關的母語活動。由此可知,不了解台灣本土語言並不代表沒興趣或不關心,只要透過適當的方式和引導,不僅可以提升加家庭的互動,同時也讓年輕一輩或小孩對閩南語產生興趣,增強想更進一步了解的欲望,推廣母語的活動便算是成功了。

               


              吳依靜─ 《母語教育推廣》心得ˋ

              498850100 應華102吳依靜

               

              此篇論文的主要是在說以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展臺灣的過程和一系列的策略及活動,並舉出一些以語言行銷法推廣其他地區母語成功的例子(紐西蘭毛利語、夏威夷母語)做為參考。語言行銷源自於社會行銷的概念,運用商業行銷的手法,將語言當作產品,以行銷4個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來論述語言行銷的原則並進行分析。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臺灣已被列為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1980年代學者的調查就顯示華語已經取代母語成為家庭用語,而家庭視母語的最後一到防線,因此希望能藉由語言行銷法來喚醒語言意識、促進語言使用、改變語言態度及形象,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行「疼惜母語、家庭做起」的母語復興運動。他們以兒童和家長為對象,透過靜態和動態的活動來宣揚此理念和做法。

               

              我覺得母語是寶貴的資源,也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有的時候在某些情況下,臺語的用詞反而比華語更能精確地表達出當下的感受。近年來的客語運動,讓大家更注重客家文化這個部分,我認為客語復興還滿成功的,政府常常舉辦一些箱觀的活動或是設置一些客語獎學金鼓勵客家子女去考客語檢定,讓客語成為一項語言技能。將母語藉由類似商業行銷的方法推廣出去,提升大家對母語的認同、讓社會大眾對母語產生好感,就這點來說,我覺得非常重要,畢竟當自己認同了某項語言或文化,並覺得會這種語言是驕傲的、是光榮的,我們才會願意去學習它和維護它。

               

              莊奇融《母語教育推廣》心得感想

               

              此次所閱讀的母語教育推廣,內容主要提到當下社會母語逐漸流失的現況,包含使用人口減少、場合縮減、使用母語能力漸退。學者嘗試以語言行銷法的方式(運用商業行銷的手法喚起語言意識並且促進其運用,改變人們對語言的態度和母語的形象)進一步將母語推廣至學校、家庭、和社會。

              在語言行銷策略上,文中提及了以下四大架構:

              1. 產品: 訴求是為「疼惜母語、家庭做起」,鎖定國小老師、小學生、家長。
              2. 通路: 學校為主要銷售管道(教育機構),以及利用媒體宣傳標語。
              3. 價格: 學習者可以付出低的代價,但可獲得高效學習。
              4. 推廣策略: 分為動態以及靜態的推廣

              動態: 家庭母語的專題演講、童謠教唱、親子母語活動

              靜態: 文宣品、媒體廣告與標語

                   我認為許多學科領域的學問其實都有共通的道理,原以為行銷策略等概論只能運用於商管領域,但作者所發想以語言行銷的理論基礎實踐於推廣母語的運用,讓我感到十分的驚奇!

              文中也提到許多語言行銷手法成功的案例:例如紐西蘭毛利語的推廣。它給予了毛利語新的形象,藉以喚起母語的忠誠度和鼓勵其語言使用;而推廣當地母語也讓現代社會對毛利語產生好感,並且肯定、榮耀毛利語在歷史以及當今社會的重要地位。同時在西班牙,尤其在巴塞隆納地區則透過標語、文宣品、傳播媒體宣傳Catalan來提升語言意識。夏威夷則將母語以活動方式融入社區的生活。

              語言行銷法給予母語也正在流失的台灣一個機會和參考,包括閩南語、原住民語和客語,皆是台灣的語言資產也是文化寶藏,必須由下而上,讓人民對自己所談吐的語言,有著深刻的意識感與情感。台灣身上我也看到了許多語言行銷法的例子:近日參加客家義民祭的活動,在路旁看到許多宣傳旗子和宣傳單;到了當日,看到許多客家人擔著扁擔,遊行在羅斯福路上,最後聚集在客家文化村裡頭,處處都能聽見客語。在學校生活中,每周安排了一天為母語日,學校政策很好,但在課堂上的推動與實踐性往往不如預期,我認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認為推動母語最棒的方法也如文中所提:「疼惜母語,家庭做起」。家庭本為人類第一個接觸到的群體,若是能教育孩子母語,我認為母語將會深根並且持續地讓孩子對自我土地產生連結、對語言和文化產生更多正面力量,以及認同感。

               

               

               

               


               

               

               

              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研究 應華105李詠梅

               

                為何會有身分認同的問題?主要是絕大多數的香港市民均是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或其後裔,他們共同的血源和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使得中國人身份自然地成為他們的一項重要集體認同,但受英國殖民長達99年,長年的經濟自由主義,使其與中國內地在1979年改革開放前,在毛式社會主義和孤立主義統治下造成的長期貧窮落後,形成強烈的對比,所以才會有『香港人』與『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問題。

                三年前,我第一次真正的踏上香港的街頭,放眼望去是來自各個國家的遊客、生意人,商店裡的店員各個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櫛比鱗次的大廈高樓顯示出這裡是一個多麼繁華的地方,和中國內陸貧富差距極大的情況相比,香港很明顯的不同,頓時我心中出現了疑問,如果我是香港人,我會贊成97年時回歸大陸還是獨立?我想這其中也和香港市民的認同有些相同的地方:就種族而言,和中國一樣都是黑頭髮黃皮膚有共同的血緣,但就經濟而言,資本主義的自由已經讓香港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轉運站,並不需要倚賴中國的經援,我大膽的推估,如果中國少了香港這個國際轉機轉口要地肯定會損失不少,但現實層面這個問題已經是既定的事實,現在留下來的疑惑是身分的認同。

                如今,香港市民對民主訴求、香港的制度優越性和香港本土利益已沒有回歸之初那麼堅持和自以為是而是較多地平衡到中國的發展需要和視野,對香港本土價值和制尤其是民主政治發展難免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由於大陸近年來陸續改革開放,香港市民在這方面的妥協性似乎正在升高當中。還有,回歸後香港市民對參與幫助中國內地社經發展的積極性的減弱,也壓抑了他們的中國人身分認同,但對香港本土的重視和對中國內地民主自由狀況的不滿下降,對他們的中國人身分認同帶來正面的作用。

                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這是一個歸屬感的抉擇,我覺得這種歸屬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更動,就像巴黎人只說自己是巴黎人而不是法國人一樣。越來越多香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許是香港市民對中國好感上升的自然結果又或是他們步向與中國內地的國家整合時在心態上的務實調整,無論如何,香港是特別的,這一點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黃湘淇《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讀後心得

               

              世界上的語言多達六千多種,但是在現今社會,大部分的語言正在不斷的消失。要如何保存這些少數語言已成為了重要課題。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令人驚懼的數據:「其中百分之九十六的語言,僅由百分之四的世界人口使用。」這意味著什麼?這顯示著有大量的少數語言需要立即的被保護與傳承,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思考籌備語言復興的相關活動。但是在現今社會下,年輕一代的族人不斷的為了現實生活的需求而去學習母語以外的溝通用語言,因而造成推行語言復興運動的時候,常常面臨到學習動機不足的問題。

              在此文章中,作者引用印第安原住民利用師徒制的例子,使我們了解了有關師徒制的推行方法、困境與優勢等等,其中我舉幾個有感的例子來闡述我的心得意見。一、生活化題材:師徒制利用生活化的溝通與浸泡式教學使的學徒們可以結合生活經驗學習母語。我認為,如果能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便會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大為增加。因為能使用生活上的例子來做為教材,便可以使得課程不再是呆版的課文或是字詞學習,而是能在生活上做結合運用的練習好方法。二、師徒制與文化的復興:許多的種族文化隨著語言的消失慢慢的沒落,有些種族甚至剩下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懂得傳統的文化與語言,而大多數的耆老也因平常生活鮮少運用而逐漸遺忘。透過師徒制的傳承,不只是學徒單方面的吸收,就連師父都可以從教學過中體會到文化的樂趣與實際運用的經驗,這樣雙向的互動學習,便可以使得文化的傳承與保存更有效率的進行吧!

              反觀台灣的母語教學,似乎缺少了全面性與效率。台灣國內正統教育之下的母語教學是採用課堂上使用制式課本傳授的方式,且預使學生在每周短短一節課的時間去大量的學習母語中生詞語與對話。這樣的方式使的母語學習變成眾多課程的其中一門課、使的母語的學習不是出於自發性的主動學習,而是淪為學生認為的無法避免的強加式學習。作者在此文中提到:為什麼母語的教學一定要從兒童開使?而不是從中高年齡層的成年人開始學習?既然語言消失的速度已經如此快速,為何不從有較高理解力的成年人下手,而是要從對文化無感而又自認為被逼迫的兒童開始呢?台灣這樣的教學體系之下,父母輩的成年人不會母語,而學生放學回家之後也無法利用生活上經驗去多做練習,學習上的效率自然較差。這樣教學制度上的弊病,值得我們去好好的思考與反省。

               


               

               

               

               

              李依恬─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前後的改變

              105級應華系

                      本文藉由調查資料,探討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並觀察不同的身分認同對於「香港」的政經、法制以及移民國外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香港華人跟台灣人一樣,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而有複雜的身分認同。從鴉片戰爭租借給英國人之後,香港人就擁有雙重甚至多重的身分認同。

               

                       在殖民時期,因為英國「文化不干預政策」的懷柔做法,消弭了華人的對抗心理,因此當時的華人出現殖民地下的「順民」和「炎黃子孫」的雙重身分的現象。在這之後二十世紀,中國一直處於動亂不堪的狀態,從清朝末年的革命到中華民國初期的軍閥割據,加上日本的侵略行動。就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混亂的情況亦無改善,像是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因為當時戰亂頻繁,所以許多中國難民就近逃到經濟發展良好的香港,不久之後,從小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香港華人就出現了,這些第二代與上一代加入使得華人的身分認同出現分歧──第一代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第二代則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到了共產黨在中國當權的時候,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更為複雜。因為抵港的難民中不乏親國民黨的人士,他們不認同共產黨,卻也不能否認共產黨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事實。同時,香港華人亦感受到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利益,對共產政權多少抱持著一點畏懼的心態,所以香港華人在理解自我身分的時候會在「中國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概念上糾纏不清。所以香港人愛國,但是他們所愛的國家跟中國指的不同,他們愛的是中華民族。

               

                       雖然香港在九七之後回歸,但是這些不同的身分認同依然存在。文章中提到,透過調查,可以發現在1997年時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增高,這種對於「香港人的身分」所產生的自豪感就稱為九七效應。另外,九七效應除了影響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也影響了香港華人對於香港的看法,在1997年時香港華人對於香港都是抱持著面積極的看法。

               

                      除去1997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從整體來看,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在逐漸減少,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以及「兩者皆是」的比例則是逐漸增加。雖然如此,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依然大於「中國人」與「兩者皆是」,所以「中國人」與「兩者皆是」是否會超越「香港人」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陳胤溥《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報告

               

              40185023I 陳胤溥

              曾被殖民過的國家的子民,總是會徬徨於重拾己身文化(但卻已經殘破或者變形)和仍沉浸於異國文化之間,而造成許多衝突和分裂。

              香港素以十里洋場聞名全球,雖然總引人欣羨,但其中卻也有許多種族文化的矛盾和衝擊存在。

              文中即舉九零年代後一連串中文大學歷屆校長在教學語言上之變革為例,暗指出香港文化和語言的分裂。

              在英國殖民時期,因為語言的不同,將香港中學區分為中中和英中,而中中一直被視為語言能力相對低落的學生就學的管道,中文大學則是這些學生的少數生學的管道。

              但在港英政府及中大幾屆校長的改革之後,出現了中文大學的教學語言之分歧。

              在此之前,中文大學校名之解釋,有1.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中國人(相對於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人治理之大學3.以中國文化傳承為教學目標此三種意涵。

              教學語言原只是其命名理由之中的一項,但因為其牽涉到許多文化、未來發展和民族認同的議題,而造成許多校友的關注。

              如果學科的緣起與其他國家的淵源較深,以其原文教學也許真能獲得較佳及較精準的成效,但總有一天,中國必須將這些知識翻譯成中文盡而真正的吸收這些外來的知識,這是極使現世得我們不做,將來也必須有人負責的必要工作。或許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但我並不覺得將所有與其他語言相關之知識全然推給國際化,而不嘗試以己身文字做理解是正確的行為,畢竟文字和語言代表的除了知識傳播的媒介以外,還有其民族的共識和認知存在其中。我認為要從一個民族的口中(語言)了解的知識,才能算是那個民族真正吸收到的知識。

              再者,雖因中國崛起,內地學生劇增,中大亦加強其學生的普通話能力,但難道將所有學生的語言統而為一,便能達成所謂「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發展」的目的嗎?  

              光復後的台灣曾因國民政府禁止說台語的原因,造成台灣人的斷層和迷惘,由此可以見得,語言並不只是一個溝通或傳播知識的工具,她同時也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情感和認同,否則世界上便一英文即可以通行無阻,何需其他語言的存在呢?

              中大目前依其學科傾向實施中英並重的教學語言政策,並配合香港基本的兩文三語政策。雖然說是一幾近完美的策略,但終有一天,中大必須面對同樣的語言問題,屆時,中大會選擇維持中文的傳統理念或是全盤的西化,亦或是中大能找出一平衡的語言政策,實是未來觀測的一大重點。

               


               

               

               林友蘋--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前後的改變

               

                      西元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脫離英國的殖民。此時的香港人民,陷入一種既歡樂又迷茫的情緒。一方面由於不再被別人統治,可以自己處理內部問題,另一方面,又要面臨中國政府的控制,成為共產主義的一部份而感到惶恐。這時的香港人,對自己身分的定位產生混淆。

                      每當遇到國際性的大事,例如奧運、國土的紛爭時,香港人就把自己定義為中國人、是中國的一部份。但是涉及到其他事物時,香港人又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而這些事物往往與中國的共產主義相悖,例如人權問題、資本主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內部還是呈現一片混亂,許多災民,特別是廣州沿海一帶,湧入香港。而這些民眾即便是住在香港,還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數年過去,他們的後代由於在香港土生土長,對香港有更多的認同感與情感,這些新的一代往往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文中經過調查後,發現1997年回歸時,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上升。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現在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下降,認為是中國人和認為自己是兩者的比例上升,這些數據反映他們對自己身分的遲疑。文中接著對各種指標做調查,得到了幾個結論。無論是中國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香港人)還是香港人,對香港政府的表現評價在九七前差距不大,在1997年時,雙方都認為表現良好,但到了九七後,評價下降。且對政府的信任感差距擴大,中國人對香港和中國政府的信任遠遠大於香港人,經追究後,原因是香港人對政府是否能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感到質疑。

                      港人因為歷史因素及種種原因,造成對自我定位的迷茫,進而不知該如何把自己定位。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有人說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也有。國際上承認台灣獨立的國家屈指可數,光看台灣的邦交國就可窺之一二。比起香港幾已經回歸中國,台灣還能自己選舉、自己處理內部事務,可以說是很幸福了。雖然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把自己定位為台灣人,但是在有些重要國際場合,台灣還是要面臨中國的壓迫。現在台灣首要的工作,是要找到方法如何運用實力,使國際認同台灣,承認我們。

               

               


               

               

               

              鍾明頤 香港中文大學論爭

               

              教育系101 鍾明頤497002275

               

                  首先,看完了香港中文大學對於學校教授時使用的與言論爭,我想陳述的第一件事是語言被視為一種工具,或視為一種文化認同之間的區別,顯然地,大學國際化的趨勢是無法避免的,透過語言的使用作為一種工具來達到學術交流及意見交換,這時使用同樣的語言就是最主要的工具來促成一間大學的國際化,如果大學不使用國際有共識的語言,則無法邁入國際的趨勢,所以我認為某種程度的開放是必然的。然而,論爭中的反對黨,他們的訴求中很重要的認知是導因於將語言視為一種文化認同,因此,這是不容妥協、不容退讓的,所謂的傳統,就是因為對自身或所屬族群的認同感,如果面臨了改變或挑戰,而要放棄自己原本的認知,就會造成想法的解構而在重新形成新的態度,但是其實我認為,我們使用某種語言並不代表我們要完全認同它,能有彈性的去適應又去堅持,是新世代人們能先進、卓越所要學習的重要功課。

               

                  這篇文章也讓我想到我在打工時所經歷到使用不同語言對人們帶來的影響。我是一位在兩廳院前台服務的工作人員,所以很容易接觸到許多來自各地的觀光老外,還在訓練的時候主管就提醒我們,碰到外國人絕對不可以開口就跟他講英文,因為你怎麼能確定他一定是英國人或美國人呢? 所以我門看到金髮碧眼的人還是先用中文溝通,如果他跟你講英文你再講。這樣的告誡是因為之前有一個客訴的案例,由於我們的同仁一見到外國人就熱心的用英語溝通,結果來的是一位法國人,於是他就很生氣的客訴我們同事在國家級的機構不講國語,還跟法國人講英語,而且他也聽不懂英語,他覺得非常被冒犯。我覺得這就看的出來這位法國人明顯視語言為文化認同的取向,他接受我們講中文,而不會講他的法文,但絕對不接受我們披頭就英文的行為,也不承認對台灣人來說理所當然視英文為國際共通語言的這個看法,我可以理解法國人的行為和認知,是出自對文化深厚的素養和尊重,不只對自己的文化,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於是他排斥英語獨霸的思想。另外一個案例是我的親身經驗,遵照主管的吩咐,面對外國人我一律以講中文為優先語言,結果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年長美國人,他因為我一開始沒有用英語和他溝通而動了點肝火,顯然他認為英語為國際溝通語言,在這種國家級的機構,看到外國人還不懂得用英語服務,真是不夠上道,這時我們真的是深感為難,這種將語言視為文化認同或是工具的認知差異,其實在許多生活相處的小地方都可以略微知顯。

               

               


               

              王采圓-《母語教育推廣》心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台灣本土語言流失情形相當嚴重,且台灣已經被列入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之所以造成母語嚴重流失的現象,我想追本溯源是由於現代大多數家庭中都以說華語為主,說母語的比例漸漸的減少甚至不復存在,加上年輕一輩的人說母語已經越來越不標準了,就如同本文提到的:「台灣人母語滅種的徵兆,表現在母語使用的人口減少、母語使用的場合縮減以及使用母語的能力減退(鄭良偉1990)。」因此,保存母語成了當務之急,而這篇研究成果報告,正是在講如何將商業行銷手法運用在語言推廣上,利用語言行銷法,在家庭、社區、學校中,循序漸進、並行不悖地推廣母語教育。 

                  語言行銷,顧名思義就是將語言當做一個產品去推銷它,在Baker和Jones所編著的『雙語現象與雙語教育百科全書』中即列舉了十個語言行銷策略的階段﹕定義產品、調查顧客需求、定義市場、讓產品吸引人、推展產品、預測和回應反宣傳、產品的配銷、價格和收益、產品和行銷策略的評估、調整行銷策略和執行長期的行銷計畫。這篇研究報告即以上述十個語言行銷策略階段為基礎,運用產品、通路、價格和推廣策略這4P的觀念設計母語行銷活動,並以靜態、動態的方式呈現,簡單說明,靜態活動就是以訊息說明為主,像是舉辦座談會、經驗分享會等等,動態活動則如舉辦「親子台語活動園遊會」,以闖關比賽的方式讓父母帶著孩子體驗母語的樂趣等等。

                  這種將商業應用到教育的方式對我們來說是很新鮮、很有趣的,但讀過這篇研究報告後才知道,原來在其他地方早已經有以語言行銷這樣的新概念來保存弱勢語言的例子,例如西班牙的Catalan和Basque語言規劃、Hebrew的語言復興運動以及威爾斯的語言規劃等等。

                  個人認為以行銷的方式推廣母語很可愛,且多少也是會有些成效的,但文中提到的一些限制,我認為很值得討論,像是語言行銷其實可供參考的文獻不多,也無法深入了解語言流失的原因,那麼這樣的方式是否只是亡羊補牢、治標不治本?還有將行銷概念帶入語言教育,是否會狹窄了母語推廣的範疇,讓語言規劃者陷入有限的目標和解決方法?我覺得母語消逝的現象是危機也是轉機,要怎麼化險為夷很重要。關於此研究提出的語言行銷計畫,在文中也提到了,其實這樣的概念也只有在台灣某一、兩個地方實行過,我覺得要是能夠廣泛推廣語言行銷的概念且地方政府都配合實行的話,那這將會是一個很棒、很有趣的挽救方式。

               


              香港市民認同的研究 讀後心得

              應華105 陳佩琦 40185036I

               

              我認同作者提到能影響身分的認同的因素其中以出生地的影響最大,因為以台灣為例,民國三十八年跟隨蔣中正撤退來台的軍人心中認同的是「中華民國國民」這個身分,相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們大多會以自己是「台灣人」取代「中華民國國民」這個稱呼,由此可知出生地對人民身分認同的影響力有多大。

               

              作者也有提到西方研究指出:政治疆域的改變容易催生出新的集體認同。而這也可以從報告中的統計數據得知,與剛回歸中國時的香港人比對,現在香港對於兩種身分認同的分歧已經逐漸減少,但1949年後台灣海峽兩岸持續的分立對抗,與香港的英國殖民歷史,我認為這兩點對於香港人民的身分認同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們可以在這份研究報告中看到,香港人身分認同仍然穩定且強烈的超出中國人身分認同,我覺得或許是因為英國人殖民時期已經塑造了新的集體認同,不干預政策也加強了香港本土獨立身分的發展,再加上自由人權意識和法治秩序的逐步建立,這點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是較多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

               

              在閱讀這份研究報告前,我很少思考香港人民口中的香港人」與「中國人」有什麼不同之處,雖然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有其地區的特殊性,而香港也已經回歸中國,那麼自稱為香港人或中國人也不奇怪,但我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名稱後隱藏的意義與代表的利益關係;但看完整篇研究論文後,我發現:或許因為自從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許多中國人遷入香港,加上中國經濟漸崛起及其思想逐漸較自由化,所以香港人較不會排斥「中國人」這個身分認同名稱。

               

              讀完這篇研究論文後,我不禁把台灣和香港放在一起做比較,兩地歷史意義上一樣都是因為戰敗被中國割讓給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台灣是日本在二戰戰敗後宣布「放棄」台灣,而香港是英國在1990年代宣布「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有直接統治影響香港,但只能稱台灣隸屬於中國卻無法拿出證據證明,只是一再的以政治、軍事武力威脅我們,也許就是在這一點讓台灣人與香港人產生不同的身分認同。

               

               

               


               

              林舒敏-《香港市民身份認同的研究》心得

               

                   在這篇文章裡所講述的是住在香港的市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自97年回歸後,香港人等同於中國人,因為香港是中國的地區,甚至在中國電視劇結束後的片尾曲上也會在香港藝人旁邊列為“中國香港”這四個字來強調他們是哪一國人民。而在這裡,主要是訪問了一些香港人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是如何看待,究竟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呢?而至今,大部分的人都自認為是香港人,這代表他們的自由主義意識較強,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他們對中國民族主義意識較強。 

                  其中,這裡有提及經過十年的時間,已經有大部分的人接受自己是中國人,而且也放下之前的執著,對中國各方面的態度改善。但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仍有許多人不滿,甚至討厭中國。香港從被西方國家管制到被中國管制,其疆界完全不一,受到的對待也會不一樣,生活上更是要有一定的改變。而在回歸後,香港、中國雙方都提出要求,希望對方配合,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關係。在中國提出的要求裡,就有提及要香港人加強他們的普通話以及民族教育。有關加強普通話這一點,我就想到之前我看的一篇論文是有關中大的語言教育,那裡就有說到學生們都很抗拒學普通話,因為他們認為中文(粵語)才是他們的母語,他們在生活中常用的也是母語,沒有必要學其他語言,他們寧可去教他國的人學中文,也不需要學其他語言。可是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強大,許多國家都開始學起華語,以作日後需求,因此香港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中國教育。但這只是因為中國勢力越來越強大,假如中國並沒有那麼強大的話,我想香港人也未必會去學普通話,甚至依然不接受中國。我之所以會覺得還是有許多人不認同中國,這是因為曾經有香港的朋友提及,事實上依然有許多人不滿中國,不喜歡它們的製度,甚至討厭大家將他們歸類成中國人,他們依然堅持自己是香港人。同時,我在網絡上看了一篇報導,這是來自港澳新聞《大紀元》的報導,裡面提及有關香港大學進行一項有關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民調,結果遭中央政府駐香港官員批評。這是因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布了納民意調查的結果,而其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升至10年新高,但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跌到12年最低水平。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還出來表示,說香港回歸中國後,已是中國的一個行政區,那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了,假如香港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那香港人是哪一國的人呢?這句話已經表達香港人不管喜不喜歡中國,他們都是中國人,因為他們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研究報告本來只是一篇學術報告,卻因為課題直接牽扯政治,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於類似問題,大家都盡量小心回答,避免得罪一方。大家都在為了發展而改變,希望可以保持良好的關係,甚至有助個人的發展,所以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這個課題仍然是以個人為準,但在表面上卻因為要拉攏關係而必須承認大家都是中國人。 

               

              這是有關港澳新聞《大紀元》一篇報導 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跌到12年最低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2/30/n3472578.htm%E9%A6%99%E6%B8%AF%E4%BA%BA%E5%B0%8D%E3%80%8C%E4%B8%AD%E5%9C%8B%E4%BA%BA%E3%80%8D%E8%BA%AB%E4%BB%BD%E8%AA%8D%E5%90%8C%E8%B7%8C%E5%88%B012%E5%B9%B4%E6%9C%80%E4%BD%8E

               


              周巧蓁─〈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閱讀心得 

               

              本篇文章主要敘述語言流失是世界性的議題在台灣原住民語流失的速度相當快,而我們卻缺乏積極有效率的復振運動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語言文化,而瀕臨族與滅絕甚至彌留危機的原因是:原住民年輕人大多離開部落,進入都市升學、就業,以國語替代之,族語使用量大量縮減而存活相當不容易再者,我們缺乏有效的族語學習管道和提升族語學習動機的方法,少數族語的長老有心傳承母語,卻遇上找不到人願意學習族語的窘境

              社會語言學家提出各式各樣的語言復振模式,但是沒有一套模式適用於所有語言瀕危的情況。「完全浸泡式課程」公認為最佳的方式,但它需要足夠的資源支撐,比較不容易達成相關要素,弱勢族群亦難以爭取之。而在這篇文章中另一個深度探討的制度就是「師徒制」,以加州印第安族的社會語言狀況作為例子,使用人口較為稀少,實施方法主要以師傅帶徒弟,以日常生活為族語學習主題,以活動進行學習,重點是口語,還要培養說族語的習慣。而實施師徒制首先要克服的是會說母語者與想學母語者的障礙跨欄,除了語言生態之外,族群學習風格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學校」是主要的教育中心,產生了一些迷思,忽略非主流的學習風格,世界上許多族群偏好非正式的學習風格或是自然學習的方法。師徒制的學習過程中會放棄使用英語進而鼓勵大家說族語,透過情境脈絡、手勢、和活動了解意義,透過非正式的管道增廣對族語的了解與認識,著重於聽力和口說的部份,以族語進行實際的溝通。此外,以完整的句子進行教學,並有師徒制的學習評量測驗,以循序漸進的教學目標和測驗方式,一步步帶著族人學習族語,成功的培養加州印第安族的母語人才。

              反觀台灣的原住民,現今原住民只有祖父輩或以上甚至少於十人會說自己的族語,瀕臨滅絕的危機。台灣的語言復振運動把重心擺在以兒童為對象的學校母語教育,忽略了其他年齡層也需要透過非正規教育的管道適時接觸母語,強調浸泡於生活的師徒制學習在台灣需要突破九年一貫的學校時數限制,所以若要復興台灣的原住民語需要發展非正式語言的教學法,不透過翻譯、依賴情境了解意義、重視口語發展等。學校語言教育並不是語言學習的唯一管道。加州印第安族語言相當多元,又遭遇嚴峻的語言流失狀況,他們從社會語言狀況思考語言復振策略的做法,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鏡。

              台灣多元的原住民要藉機了解族語的重要性,保存本族的語言文化與特點,以加州印第安族為標竿,勇敢的承擔起傳承族語火種的責任,族群文化的生命才得以永續生存。

               

                  陳姵羽─〈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閱讀心得                

               

               

              應華105 陳姵羽

                    這篇論文講述台灣原住民語言正「瀕臨絕種」,因此以加州印第安原住民語師徒制為例,探討復興族語的計畫。首先用數據說明全世界有約三分之二的語言已經瀕危。而在台灣,由於大部分年輕人都遷移至大都市就業、升學,族內高齡化,且願意傳承者少、有意願學習族語者更是少數,加之有關記載也不多,原住民語因此瀕危。論文中便用加州印第安原住民語的師徒制作為啟發,提出許多振復原住民語的計畫及方法,以期能將原住民語傳承下去。

                   而今在台灣的原住民,有很大部分都已漢化,尤以遷移至都市中的原住民為甚。以我個人經驗為例,有一位身為原住民的國中同學,雖是完完全全的阿美族原住民,然而他完全不會說族語,我們耳熟能詳的豐年祭等原住民祭典他也未曾參與過,除卻血統,其家庭、生活方式是完全漢化、脫離其原住民系統的。諸如此類的原住民甚多,並且有增加的趨勢。因此,我認為,論文中提到的族語復興確實有其必要。而加州印第安原住民的師徒制實是個很好的例子,雖然由於台灣原住民語種較複雜,且人數也不少,要將師徒制真正實現於台灣原住民確實有些滯礙難行,然而師徒制中所提及的許多方法是可以參酌使用的。首先提到的便是「浸泡式」的學習環境,讓「學徒」不僅在課程中浸泡於族語,在生活中亦多加接觸。而在課程中特別的是,所謂浸泡式並不是一開始就讓學習者在完全族語的環境下學習,而是結構式,例如先給20分鐘的英語時間放鬆,然後再循序漸進。我認為這樣的方式甚好,許多強調完全沉浸式的學習反而會讓學習者倍感壓力及挫折。另外,師徒制中強調族語是用來溝通的而非具高學術性,聽說能力是此制度的重點,因此提出初始以手勢、身體反應溝通,後再以情境式反覆訓練詞語及句子的運用,而不躁進於讀寫能力及追求效率。並且強調族語學習是文化傳承,而不只是學校教育中的一門學科,因此避免了許多單調沉悶的制式課程而以生活化的師徒溝通加以取代。我想,這種強調溝通而不是將重點置於單純為記載族語的教授傳承方式對於語言復興是十分有利且比正規學校教育更能得到成效的。而其中提出的許多教學方式,也可以在華語文教育上加以運用,也許亦能得到相當的成效。

               

               

               


               

               

               

              李佳儒 應華104  師徒制和原住民語言讀後感   

               

              此篇論文探討對原住民語的復興方式,其中深入描寫復興美國印地安語的師徒制和其教學方式,適用對象,教學發展和對於台灣原住民語的啟示,筆者之所以會選擇師徒制作為探討對象是因為此方法適用的情形和台灣原住民語最為相似,台灣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族語危機的地區,只剩下少數族人會說族語的情況可以嘗試用師徒制繼續傳承其語言,因此作者希望藉由探討師徒制為台灣原住民語找到傳承下去的出路。

                第一段筆者先大體的敘述語言復振模式,語言復振的方式很多而並沒有一套方法適用於各種情況,需要考量語言復振的目標,語言瀕危的情形,根據Hinton的九個語言復振階段,我們需要評估語言,重建族語資料庫,紀錄族語,發展成人二外課程如師徒制,廣泛的擴大族語使用範圍,此九個階段是考慮到社會語言對語言保存的幫助。接著作者深入探討師徒制的教學方法,此制度在1992年加州原住民語討會中被提出並由原住民語言存活促進協會負責,採取小組制度,自己組成小組後登記,上完360個小時後有3000元的補助,以刺激大家的學習動機,適用對象為僅剩少數年長族人會說族語,將族語當作成人的第二學習,其特色是非正式的教學方式,以口語為主,老師建立完全族語的浸泡環境,學生透過聽,說,手勢來進行溝通,在學語言時也會帶入文化因為是在全族語的環境下學習,但缺點就是實施的困難,只有三分之一的小組能撐完三年,而且忽視書寫方面的能力。

                台灣南島語族的語言瀕危程度在Krauss的分級中是屬於c類:只有祖父輩以上會說,甚至有些語言已經要七十歲以上的族人才會說,由於這種瀕危程度已經不能由家庭,社區的方式保存母語,因此以成年人為教學對象的師徒制比較適合台灣,但是台灣的語言復振常注重幼兒教育和學校教育,忽略成年人也需學族語,也會未考量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師徒制採自願性其學習動機往往比正式的學校教育來的強,此外師徒制採取的浸泡式環境也值得參考,台灣的九年一貫每一星期只有一節實在是無法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在我看來並無法有效保存族語,我認為族語保存的重要關鍵便是動機,若自己族人都沒有想要傳遞母語的熱情,再多的政策都無法推動,像紐西蘭毛利語的保存就是因為族人費盡心思的四處推動政策,自己辦立學校才能有今天如此好的成果,所以台灣原住民語的保存也需要先由原住民感到語言傳遞的迫切性,各種語言復振的方式才能真的有效實施。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時期每個星期都有一堂鄉土語言課程,老師會教導台語和客家文化,我只記得那時教了許多台語童謠,有一堂課則是客家擂茶的製作,一整個學期下來其實真的沒學到什麼,我的台語也始終如此的不流利,所以這種一星期一堂的課程無法讓孩子們有效的學習,母語教育政策在推動時應該要更加細微的計畫教學內容,不但能引發學生動機也可學習到日常生活溝通的話語,而且教學時間需要再延長,若只是一堂課而已實在像是隔靴搔癢,不能真正解決語言保存的問題。之前也有閱讀關於毛利語的保存和印地安語比較之後,我發現兩者都倡導長時間的沉浸環境也都是採取自願或自導性的方法進行,因此台灣的原住民語也可朝這個方向嘗試,但最重要的還是族人團結起來保存語言的向心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巧凰 ----重新點燃族與火種: 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

               

                      隨著大時代的趨勢變遷,在台灣這個多元的土地上,主要語言讓少數特有的語言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語言的流失成了一個文化保存的威脅,原住民語就是其中缺乏跨世代傳承的語言之一,缺乏有效的族語學習管道和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要如何建立不同世代的聯繫是當代弱勢語言必須解決的問題。瀕臨滅絕的社會語言狀況不一,因此語言復振策略並非如出一轍,必須多方考量整體狀況再決定適合的拯救機制,根據Grenoble&Whaley(2006)提出的七種語言復振模式中可大致分為浸泡式及雙語課程、第二外語模式教學、社區在地活動、師徒制、語言恢復和語言紀錄的方向,但嚴格來說浸泡式教學是和學校教育密切相關,也比較淺層抑或是說邊際學習效益。對於國語為主的台灣社會,要進行以學校為主要母語沉浸式教育並不容易;而部落之間把族語當成「第二語言」的外語模式教學也缺乏語言教學的專業訓練。

               

                  挽救瀕危語言的重點工作是促使本族後裔重新開始說族語以及培養成年人學習族語,要跨越母語熟習者和成年想學習者的鴻溝,採用師徒制克服傳承的阻礙會是較為理想的策略。此外,就族群學習風格的語言生態來看,過於正式的學習情境和當地的學習觀相互衝突,不利於學習,師徒是超越學校的限制,用自然語言學習融入一般日常生活之中,減少學習焦慮和壓力。師徒制中的師傅想當然爾必須擁有流暢的母語能力,而學徒則是要對母語學習和教學有興趣,進行方式是在浸泡環境中教導學習者運用發問的技巧,引發族語溝通。雖然看起來像生活中「常識性」的浸泡式教學,強調語言學習需要豐富的語言環境,但也結合了學術理論中的TPR完全身體反應法和對話本領模式來引導學習者輸出目的語言,同時也打破語言學習的迷思。總括其特色為非正規口語為主浸泡式母語教學課程。

               

                   教學方法也有幾個大原則:不使用共同語言(現今主要溝通語言)、以非口語的方式交流、用完整的句子重複訓練、集中在聽說能力、透過活動進行教學、使用多媒體(錄音錄影)當輔助、主動積極詢問、注重他人需求,目的是以族語進行真實的交際溝通、語言同時也是文化。而教學中,師傅也需要使用各種策略來增加理解和測驗學習者程度並且重複操練;學生則是被鼓勵從錯誤的輸出中學習,盡量產出新的詞彙和句型,無法表達出的部分可以手勢等肢體線索補足。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也有一套評量機制,可分為問答和描述兩部分,前者由簡單到複雜遞進,主要看流暢度和文法正確性,後者則是看圖說話來鑑定其語流和描述能力。綜觀師徒制的成就有下列幾個優點;能讓學徒母語流暢,發揮長者積極影響力也減輕代溝,讓年輕一代接觸傳統文化根源,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不受教室課堂的限制,草根性推廣並可以獨立進行。但凡是有利有弊,這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被克服,實行是費力費時的、許多人無法堅持到底完成,著重聽說而偏廢讀寫的能力發展等等,這些都是待解決的層面。

               

                  師徒制能提升族語學習動機以及建立重新學習族語的管道,這也帶給台灣語言復振運動些許新的啟示:向下紮根,往外延伸(除了教育兒童,當代的成年人也是需要學習族語當傳承的火種);嘗試結合社區進行語言體驗教學或是舉辦族語營隊;發展非正式的語言教學法並且結合部落和學術機構,理論和實用並進,記錄和應用都不可偏廢。語言的重生和振興不是單一個人,一個族群或是一個政策的責任,應該要承擔起延續的使命,讓族群的文化精神世代永續生存。


              韋愛琳《母語教育推廣》閱讀心得

              『講母語,阿公阿媽疼命命!』、『會母語,祖孫溝通沒問題』、『阿孫講母語,阿公阿媽最歡喜』。這三句推廣母語的標語,由於令我想起了某位高中時期的摯友,不禁感到心有戚戚焉。 她家三代同鄰,小時候和祖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多,因此母語(閩南語)講的非常流利,而且祖父母普遍疼愛孫子,常常都會給零用錢,被父母處罰也會求情,有時還可以聽「講古」,或是享用祖母牌古早味家鄉菜,這一片和樂融融的天倫之樂景象,的確最好的詮釋了以上那三句推廣母語的標語。

               

              然而,令我感慨的是,我那位朋友是最好的母語家庭化正向模範,而自己卻是反面例證。我的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客家人,而我們家是屬於核心家庭,只有父親、母親、弟弟和我一家四口,只有逢年過節或是偶爾才會去探望祖母和外祖父母,因此我雖然具有一半客家人血統,卻不太會聽說客家話。雖然外祖父母很疼愛孫兒輩們,卻無法和我們暢所欲言地談天。當時,許多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為了跟上國際化、全球化的腳步以及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而學習英語、日語、韓語……等外語已必須花費許多心思,卻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母語,甚至認為不想再多學習一種語言來增加自己的負擔。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的外祖父母為了和孫兒輩們拉近距離,一個老人家竟然很認真的學習國語。這讓我不禁感到心疼又慚愧啊!外祖母已老邁年高,有時身體也會產生一些不適的症狀,我希望能利用寒暑假學習客家話,和外祖母更拉近距離,把握和自己的親人相處的時刻。

               

              除了我自己本身經驗的因素之外,就客觀的角度而言,台灣變的比較多元開放,是很令人高興的一件事。根據我父親說,他小時候,政府推行國語運動,希望學生在學校一律說國語,不准說自己的母語(閩南語、客家話、或原住民族語)老師甚至祭出了一些奇怪的懲罰,例:說一次國語被抓到罰5元,累犯依次數倍增罰金;或是在身上掛牌子,上面寫著「我要說國語」等標語。現在則連大眾傳播媒體之一─電視台都設立了原住民頻道和客家語頻道,更不用說原本就較強勢的閩南語,在許多電視台都能看到閩南語演出的鄉土劇;甚至我到花蓮的偏鄉中學擔任志工,都能看到公布欄上貼著原住民族語單字語會話教學。這些復興母語的措施,跟我父親幼年的情況比起,真是尊重、開放太多了!這些多元的語言是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先人遺留給子孫的寶貴資產,因此我們必須好好珍惜。


              《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的研究》應華104林敬智

               

              對於這份研究,我是有點質疑的。

              可能因為我的香港朋友們,在認識他們以前,我總認定香港不就是中國的一部份嗎?但是他們卻告訴我,由於香港歷史的特殊性,被英國殖民好一段時間,所以他們的思維也有一部份與英國拖不了關係,包括他們的說英語的腔調、書店裡列的書、慶祝的節日等等。也因此,當他們回歸中國時,有那麼一段時間是不習慣的,處於一種陣痛期。他們不滿政治體制,要求人權、自由,對於經濟的差距、還有各種習慣,對於國家與自身利益也都有不一樣的思維。也就是說,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反倒是對外說自己是香港人,而且他們說,由於中國的打壓,香港人尤其不喜歡跟中國有關的事物,像是說普通話。因此,我在看這篇時,有很多矛盾。

              我應該相信第一手的資訊還是調查研究結果?到底誰才是對的?

              我想了想,或許也都是對的。篇章裡也提到,有越來越多中國人移民到香港,因此在認同上可能還是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只是住在香港如此而已。還有裡面也說到,在中國長大與在香港長大在認同上也有一些差距。我就曾經遇到一位香港人,認為香港是中國的,在那當下我是蠻訝異的,不過在看到這篇文章,我想或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又或者,樣本上的採集也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就如同剛剛說的,可能採集到的都較認同中,不過這也得看樣本數目才知道。也有可能是我認識的朋友剛好都對香港有強烈的情感,也不一定能代表全體。又或者,撰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第六頁提及「香港的制度優越性和香港本土的利益,已沒有回歸之初那麼堅持和自以為是……」我認為在做認同研究要謹慎,因為很容易在不經意之中主導了整個實驗結果,甚至透漏了自己所希望的想法。

              看著新聞報導香港的遊行,又看到這篇文章,我只能說認同這種東西,也不是短時間就能達成的,就像台灣,一個矛盾的島嶼,一群矛盾的人。 

              ----------------------------------------------------------------------------------------------------------------------------------------------------------------- 

              閱讀心得-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的研究        應華105林純安

              此文是透過電話調查香港市民從1997年到2007年對自我身分認同的變化,進一步對結果加以分析闡述。可以從數據發現,2007年的中國人身分認同者較1997年有輕微的上升,而香港人身分認同者則有輕微的下降,但統計上並不顯著。作者仍以此推論出在未來整體香港社會中,香港人身分認同者將會逐步減少,而中國人身分認同者將會逐步增加。這樣的狀況和變化與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成為強中之國脫離不了關係。

                  我想,台灣人目前對自我的身分認同與香港市民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文中的前言提到:有學者指出,香港人身分認同者較具有自由主義傾向,並較強調香港利益多於中國利益;而中國人身分認同者則較具中國民族主義情懷,不僅較同情中國政權,也較重視中國利益。而台灣人民也在「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問題中爭論不休,甚至成了每次選舉必炒的話題。

                  撇開政治因素不說,就單純一個於80年代出身於台灣的我來看,身在台灣便是一個台灣人,但事情為什麼複雜的因素便在我們的祖先從中國來,造成在台灣的新生代於自我認知上會覺得自己是個台灣人,卻又與身為中國人這件事脫不了關係。而且自小我們學習、接受的教育,大都是承襲中國文化來的。除了台灣文學,我們也讀文言文、中國文學、寫書法;除了台灣歷史,我們也讀中國歷史;除了台灣地理,我們也讀中國地理。不容置喙的,在文化方面上,我們是中國人。

              如果加上政治因素的影響,便使矛盾感更複雜化了。台灣享受的是民主、言論自由,相反的,中國極為不同。一想到如果台灣被中國接收,台灣人名義上正式的成了中國人,整個政權的轉移以及政治型態的改變,都是令人惶恐畏懼的卻步原因。

              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兩岸開放貿易,台商人數日益增長,在生計需求上,多少都會希望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固未來的趨勢大概也會如香港一樣,台灣身分認同者逐漸減少,中國身分認同者增加。

              無論如何,從最近幾次大選結果可明顯的反應出,求穩定、維持兩岸和平是目前大多數人的心態。所以,比起政治上拿身分認同來炒話題,兩岸能夠相輔相成,創造雙贏的結局才是最重要的。

               

               

               


               

               

              簡汝芸《母語教育推廣  心得

               

                近年來,台灣母語流失狀況不容小覷,國語漸漸取代台語的地位,七年級生以後的年輕一代絕大多數都以國語為主要溝通語言,會說台語的人越來越少,雖然有不少人聽得懂但不會說,但這卻也顯示出台語如何傳承的迫切問題,此篇論文是實踐計畫取向,提出實際計畫並付諸實行,藉此學習及探討出如何挽救台語的可行方法。

                文中特別強調「語言行銷」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將行銷的方法應用在台語,也就是把語言當作產品,利用行銷學裡的四個P(產品、配銷、價格、及促銷)來行銷母語,此觀念是挽救語言流失的重要關鍵,然而在其他國家也有許多弱勢語言都採用過語言行銷此概念,例如西班牙及威爾斯,藉由實際的行銷運動推廣弱勢語言;而最有名的莫過於紐西蘭的毛利語,毛利語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語言,雖然是當地三個官方語言之一,但它同時卻也是紐西蘭弱勢語言之一,文中提到毛利語行銷的重點著重於提升毛利語語言形象,鼓勵語言使用和喚起語言忠誠,以這三大要素為基礎推廣。固然立基點很好,但是重點還是要長期和有效地推廣,否則只會淪為口號,然而如何延續毛利語的命脈仍是紐西蘭的重要議題。

                台灣已被聯合國列為母語滅絕的危機地區,主要原因還是歸因於母語在家庭中使用頻率大大降低,然而家庭是小孩與社會接軌的第一步,如果平時在家中不會使用到台語,那麼會說台語的機率便微乎其微,於是此篇論文強調推廣「家庭母語」的理念,而除了家庭之外,學校及社區也是重點之一,以此三宣傳重點為基地向外發展。

              由於此研究是實踐取向,作者及其團隊設計出許多文案實行,在靜態方面,利用海報、標語展示、分發家庭母語手冊、專題演講及家戶拜訪宣傳;而動態活動方面則是母語教唱童謠、詩歌朗誦、戲劇表演和闖關遊戲等。以靜態動態兼具的方式在台東當地社區及學校進行推廣,然而如同前述毛利語策略一樣,如何長期、有效地持續進行,及如何擴大影響到整個台灣地區,而不僅限於研究的小範圍,都是還需要深深探究的議題。

                台語是明清朝統治時期始,大量中國移民湧入臺灣,以中國福建南部閩南人佔多數,帶來的語言取代了原本台灣的原住民語,成為優勢語言,然經過時代變遷,國語漸漸凌駕台語的地位,家長和小孩溝通近來以國語為主,會講台語的人口比例已不如從前,台語逐漸不受現代年輕人重視,為了延續台語文化,許多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及作法,而台灣人民的心態是影響台語是否能繼續保存的最大關鍵

               


               

              張琬婷  菲律賓教育是不是應該採用第二語言教學?從菲律賓華文教育近二十年的新發展談華校語言的教育定位       

              菲律賓,這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國家,我從不知道華文教育也有在菲律賓發展,看完這篇文章,我才發現原來華文在現今面臨的問題有多麼的不樂觀,先是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教學法之爭議,對於海外華人的年輕一代而言,當地國的語言是他的母語也是第一語言;而華語(普通話或閩南話)反而被當成第二語言來學習,以閩南人學生為主的學校是以閩南話教學,以廣東人學生為主的學校即以粵語教學。僑校中文部的課程皆採用國語上課,因此以國語作為第一語言的教學方法在菲律賓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菲化以後整個華文教育的大環境已經改變,對菲律賓的華語教學極為不利。

              再來是普通話教學與閩南話教學之爭議,我們在菲律賓教華文到底是否該用閩南語來進行學輔助呢?對於菲律賓的華人來說閩南語像是他們的官方用語,透過閩南語來教華文對於他們的學習是否會產生負遷移的現象呢?老師在課堂上使用閩南語來解釋華語的文法、句型,學生吸收的能力又會是如何呢?這樣做又會不會拖慢他們學習華文的進度呢?這樣教學的效果是否會造成閩南話和國語都學不好的結果?認為國語與閩南話同時教學將會是事倍功半之舉。

              接著是繁體字教學與簡體字教學之爭議,菲華社會向來有使用繁體字的經驗、習慣與傳統,對於簡體字卻相當陌生,而且曾經視簡體字為禁忌。在菲律賓,推廣簡體字是近十年間才逐漸受到普遍的關注而展開廣泛討論的,1975 年菲律賓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邦交,和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之後,菲律賓和中國大陸的關係終於結束了近三十年互不往來的局面,邁入了多方交流日趨活絡的時期。在菲華教育的領域裡,簡體字的出現和使用者日增,便是所有華文學校裹,所有華文教師所空前未曾有過的新經驗,對菲華語文的課堂教學更產生相當程度上的不安。           

              最後是國語注音符號教學與漢語拼音教學之爭議,到底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教育該摒棄國語注音符號還是該奔向漢語拚的懷抱呢?對於大多數正在學習華文的人來說,用漢語拼音似乎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工具,從漢拼就可以知道一個字的念法,確實可以讓他們學習進度神速,但是在菲律賓還是有很多華校保留國語注音的用法,認為國語注音的發音比較標準,但隨著中國的崛起和越來越多國家使用和拼,我想菲律賓摒棄國語注音應該也是可預見的事吧!


              許琇婷《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摘要心得 

               

              世界上的語言超過六千種,但其中百分之九十六的語言僅由世界上百分之四的人在使用,更甚者,有五十一種語言現今只剩下一位使用者。再看看台灣的南島語,有七種南島語的使用者少於一百人。為何台灣南島語的流失是非常重要的議題?這可以從台灣原住民在南島語的地位來看。挪威籍的南島語比較學者達爾認為台灣南島語保存了最多的古南島語特徵,可被視為所有南島語的第一分支,極可能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倘若台灣的南島語完全消失,我們便失去了重要的文化資本,對南島語以及南島民族歷史的考究也無從查起。

               

              要如何保存使用者已經寥寥無幾的南島語種呢?作者張學謙認為我們可以學習美國加州為印第安族群所推廣的師徒制語言學習計畫。學習語言有相當多的迷思,比如一定要在課室以及專業教師訓練下才能有效學習語言、學習語言一定要有語法解釋、學習語言一定要耗費金錢等等,但師徒制完全不需要這些物質支援,加州政府甚至還補貼一筆錢給計畫參與者。在師徒正式開始語言教學前,師徒都必須去柏克萊大學上相關語言課程,師傅學習授課技巧,而學徒學習自我學習方法。學徒在學習族語時,應該視作與同族長輩的交流,不只是學習語言,同時也在傳承族中的文化習俗,要完全浸泡在族語的薰陶中,師傅也可將學徒帶至其他族語使用者的家中參訪,任何地點都可以是學習語言的教室,甚至在和學徒討論每周課程時也都要盡量使用族語。

               

              師徒制乍聽之下很傳統,但其實是很全方位的課程,即使必須耗費幾年才能完全理解族語,但培育出的人才或許會成為下一位師傅也說不定。我認為師傅和學徒在每週的交流之下,所傳承的不只是語言,反而比較像是族中長老與年輕一輩的交流,就像電影裡印第安族中老老小小在夜晚的森林中圍著營火講傳說故事那樣,學徒會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對族群會有更深的依賴,也因此會更想花費心力了解族群,幫助族群的生存。台灣原住民或許也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保存語言與文化,衷心期盼師徒制能引進台灣並改變南島語的困境。


              柯婕妤-〈母語教育推廣〉心得

               

              社會的主流語言易使得其他語言的流失,以台灣而言,台語的使用已逐漸在現代家庭中沒落,已經多以華語作為主要溝通語。然而這些語言可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族群的記憶,是根本以及最原貌的文化傳承。從此文章中可以看見,有許多國家的研究專家們提出重視母語的主念,希望復興這些慢慢在流失的根本語言,除了保存以外還期望提升其社會地位。

              他們做出了許多行動,多以提升語言的形象和喚起人們對母語的懷念意識。並且使用《語言行銷》這樣的概念在進行復興的動作,將『母語是寶貴的資源』的觀念傳達入人們的心中。

               

              從台灣的現況來看,母語的推行也正在進展中。小學所推行的「母語日」便是其中一個藉由教育機構推廣的方式,學校會在這天的休息時間撥放台語的歌曲或廣播,並且老師鼓勵學生說台語,宣導母語的重要性。就如同文中所述的「教育機構是相當重要的母語行銷管道」,在學習中規劃閩南語課程也是其中之一。以鼓勵代替強制,不僅能提升語言的形象,也較容易使大眾在潛移默化中習慣重拾母語。而透過廣播、電視節目、連續劇等媒體媒介,對於台語的推行都更加有所幫助,不僅更加使母語生活化,也使得這項語言更加的親近人們。

              然而現在台灣語言族群漸多,除了台語以外,「母語」更加多樣。客語、原住民語言、甚至是新住民的後代,對他們來說台語並非母語。由此可知,在母語推廣上可能會對這些族群造成相當程度上的矛盾。多種語言存在的社會,在語言政策的規劃上,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細心調整。若沒有專業的人才來規劃這一塊,主權語言和語言流失的問題仍舊會持續存在。不過從特別設立的電視節目和廣播電台、都能看出社會開始重視這一部份的心意。

              這份研究報告,主要是強調從孩子的教育和家庭開始延續語言,在同時擁有主流語言能力的狀態下使母語普及。「疼惜母語,家庭做起。」家庭,是組成社會的重要單位,若從無數個這樣的小單位接連串聯起來,即是整個社會。這樣的概念在傳導重要觀念和意識的目的下,是非常有用的。此研究即是抓住了這個重點,動手舉辦了許多活動,創造母語的使用機會,提升孩童在此語言上的學習興趣,藉由學校和家庭結合,將全家大小甚至整個社區生活帶入母語推廣的運動之中。

               


              〈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 莊惠雯40185017I

              概言之,本文主要討論「如何挽救一瀕臨絕種的語言」,並以加拿大原住民為實例,探討其如何延續族語火種,更與台灣語言環境做比較,試從中汲取可借用之相關經驗。

              台灣原住民語屬南島語系,共有二十八種語言,使用人數約為十七萬,但我想在日常生活仍會用族語溝通的絕對更在少數,且恐只剩耆老一輩。當今原住民少壯人口皆外流到都市討生活,真正「實用」的語言自非國語不可,所以就學習族語的動機而言,實是薄弱不堪。

              文中提到「台灣原住民語的流失相當嚴重,已經接近『語言死亡』」,即使台灣對於族語拯救早已有所覺醒,也於民國九十七年開設「族語檢定」制度,種種措施也多只限於「學校教育」。把族語當作學科之一來研讀,效果絕對差強人意,而這現象也不限於台灣才有,如文中所提「許多聚焦於學校族語教育的計畫,常常無法營造出族語使用的情境,使得族語成為學校的語言,和日常生活無關」。另外,族語檢定在台灣也容易造成「考試引導教學」的問題。

              台灣有不少原住民語處於「彌留狀態」,師徒制似是個頗值得一試的拯救方法。而此方法較特殊的一點為--學生主要是針對成年人。文中提到「台灣的語言復振運動常把重點放在以兒童為對象的學校母語教育,忽略了非正式的族語教學管道,忘了成年人也需要重新學習族語。」但師徒制教學法的另一要點就是師生倆人必須時時朝夕相處。

              問題來了,在當今台灣原住民社會,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徒留老幼人口在家鄉嗷嗷待哺,叫那些有生產力的成年人哪來的時間和精通族語的耆老們學習?試著套用在台灣社會上,頗有不切實際之嫌。方法本身是好的,運用在不同環境而不加變通,勢必牛頭不對馬嘴。

              欲將此法大加推廣,一是先解決人口外流問題--也就是增加年輕人在家鄉的就業機會--,如此他們每日居於家中,所見所用都和族語相關,在浸泡式學習環境下要實施師徒制也更加方便。另一方法便是從法制下手,經由政府補助,鼓勵年輕人向家鄉耆老學習族語,若學有所成再頒發證書、獎金。以利誘之,學習效率亦會增倍,同時也達到語言保留和文化傳承的目的了。


               

              重新點燃族語火種:師徒制與原住民語言復振  應華105  40185038I  羅安璇

                在看完這篇論文後,心裡有非常深的感嘆,也想起了在一年多前的賽德克巴萊上映後對原住民語言上的影響和現況省思。翻過歷史的扉頁,不難發現許多島嶼或國家的原住民語言會流失,大都是因為地理大發現後,強國到其他較為落後的國家和島嶼進行殖民,在初期幾乎不會強制母語的溝通與使用,但漸漸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強國進行禁止說母語的蠻橫法規,而造成現今許多語言的流失,而更痛心的是,失去的不只是語言,還有各種族群珍貴的生活方式與各式各樣的精神!既然過去的歷史已無法改變,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正視語言與文化流失的問題!

                此篇論文提出以加州印第安原住民的師徒制為例,創造出新的語言傳承機制的辦法。方法大致為師傅帶徒弟,一對一或一對少數等小組方式,給予補助費讓師父和學徒更有時間精力財力能好好的投入母語的教學等等。我非常認同這樣的方式!就先已以前小學台語課的經驗來說,我覺得那根本是浪費時間又過於形式化!不僅浪費時間金錢又會讓教授母語的長者感到力不從心又沮喪,以前小學台語教學方式是課本發下來,長者照著課本念然後再讓學生跟著念,而課本內容通常也是無聊而讓學生提不起興趣的,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最後只造成學生在台語課就玩耍聊天,而老師在台上無奈的對著少數認真的學生說話。所以我認為政府既然想要出錢出力在彌補過往留下來的錯誤,就應該要更有效率的去改善,不要浪費錢財!

                我覺得師徒制很棒的點在於,師徒制是師父帶領學徒深度的去認識自己的文化,不僅僅是語言,而是整個文化!語言的魅力在於文化,因為語言本身就是因為文化不停不停的堆積演變而形成的一個溝通方式,每一個字句或發音都擁有它本身的義涵,如果是深層的去認識這個文化的話,相信語言也不難記的起來,我覺得師徒制更棒的是,他能建構起一個又一個母語社會和感情,因為師徒制讓長者和年輕人能夠好好的交流瞭解,這樣建立起來的感情必是長長久久的,對於自身文化也會有更深的認識與自信,母語的流失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了!

               

               


               

              母語教育推廣         公領105  施珮瑜40107219E

              自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起,大量中國大陸移民湧入臺灣,以中國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閩南人佔多數,造成一些大陸地方話幾乎取代台灣本土語言,成為在臺灣占優勢地位的語言,並逐漸演化為有別於原鄉特色的語言,並於日治時期以「臺灣話」稱之,區分其他語言。而台語由於眾多文化的影響,也由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影響、殖民統治政權種種語言的影響、以及與外界接觸的影響,而和福建產生了一些差距,但仍與閩南語相近。然而國民政府遷台後對方言的諸多限制和打壓,台灣母語嚴重流失,說母語的比例漸漸的減少甚至不復存在,加上我們這輩的人說母語已經越來越不標準了,就像文中所說:「台灣人母語滅種的徵兆,表現在母語使用的人口減少、母語使用的場合縮減以及使用母語的能力減退。」說到這我真的心有戚戚焉,我是台北人,許多人對台北人的定義就是,不會說台語,是天龍國,怎麼可能會講的多流利,每次聽到這種說法我都很難過,也很想要不以為然的就帶過,但我辦不到,往往都會在他講話的下一句,用台語堵他,是,我的確是台北人,但我不但會講台語,我還能講的很流利,打小母親認為學校會教國語,於是就和我們用台語溝通,讓我們能接觸台語,這就是我台語的基礎,我想這就是一種保存母語的方法,要能認同,並且已能講母語為榮,我想這是十分重要的,畢竟這給我一種飲水思源的感覺。我想可以透過舉辦一些文化結等,去推廣母語,因為這類的方法比較活潑,比較不會讓人覺得死板,也比較有機會成功,因為排斥力會比較小,但我想,最重要的,依舊是對母語的認同感吧。

               

               

               

               

               

               

               

               

               

               

              譚詠瑜 應華系 40085042I  影片分享:  

               

              這個禮拜的論文中有幾篇都跟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有關的。

              在這裡分享1993年和2010年,香港電台拍攝有關調景嶺的節目。

              調景嶺是國軍逃難到香港的聚居地,整個區域都會掛滿中天白日滿地紅旗,直到重建。

              重建後國軍家庭被分配到其他地方,這一群有特殊背景的香港人,或多或少影響著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再造的空間調景嶺2.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s-VyGHWT8&feature=related

              香港歷史系列想當年調景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b6Ad9_OsZo&feature=related

               

               


               

               

               

               

               

              林敬智   2012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歐巴馬v.s.羅姆尼      

               

               

               

               
              這個是首場電視辯論http://www.youtube.com/watch?v=LP-fL-6YV2Y
              這是有中文字幕(簡體)http://www.ccglim.com/23232.html
              這是對於事後辯論的分析:
              (1)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2/10/03/6651s3874763.htm
              (2)新浪網: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120627/23033514229.html
              (3)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WORLD/WOR6/7407187.shtml

               

               

               

               

               

               

              不知名  《大紀元》– 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跌到12年最低

               

               

               

               

              在這篇文章裡所講述的是住在香港的市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自97年回歸後,香港人等同於中國人,因為香港是中國的地區,甚至在中國電視劇結束後的片尾曲上也會在香港藝人旁邊列為“中國香港”這四個字來強調他們是哪一國人民。而在這裡,主要是訪問了一些香港人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是如何看待,究竟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呢?而至今,大部分的人都自認為是香港人,這代表他們的自由主義意識較強,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他們對中國民族主義意識較強。

                  其中,這裡有提及經過十年的時間,已經有大部分的人接受自己是中國人,而且也放下之前的執著,對中國各方面的態度改善。但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仍有許多人不滿,甚至討厭中國。香港從被西方國家管制到被中國管制,其疆界完全不一,受到的對待也會不一樣,生活上更是要有一定的改變。而在回歸後,香港、中國雙方都提出要求,希望對方配合,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關係。在中國提出的要求裡,就有提及要香港人加強他們的普通話以及民族教育。有關加強普通話這一點,我就想到之前我看的一篇論文是有關中大的語言教育,那裡就有說到學生們都很抗拒學普通話,因為他們認為中文(粵語)才是他們的母語,他們在生活中常用的也是母語,沒有必要學其他語言,他們寧可去教他國的人學中文,也不需要學其他語言。可是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強大,許多國家都開始學起華語,以作日後需求,因此香港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中國教育。但這只是因為中國勢力越來越強大,假如中國並沒有那麼強大的話,我想香港人也未必會去學普通話,甚至依然不接受中國。我之所以會覺得還是有許多人不認同中國,這是因為曾經有香港的朋友提及,事實上依然有許多人不滿中國,不喜歡它們的製度,甚至討厭大家將他們歸類成中國人,他們依然堅持自己是香港人。同時,我在網絡上看了一篇報導,這是來自港澳新聞《大紀元》的報導,裡面提及有關香港大學進行一項有關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民調,結果遭中央政府駐香港官員批評。這是因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布了納民意調查的結果,而其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升至10年新高,但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跌到12年最低水平。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還出來表示,說香港回歸中國後,已是中國的一個行政區,那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了,假如香港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那香港人是哪一國的人呢?這句話已經表達香港人不管喜不喜歡中國,他們都是中國人,因為他們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研究報告本來只是一篇學術報告,卻因為課題直接牽扯政治,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於類似問題,大家都盡量小心回答,避免得罪一方。大家都在為了發展而改變,希望可以保持良好的關係,甚至有助個人的發展,所以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這個課題仍然是以個人為準,但在表面上卻因為要拉攏關係而必須承認大家都是中國人。

               

              港澳新聞《大紀元》一篇報導 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跌到12年最低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2/30/n3472578.htm%E9%A6%99%E6%B8%AF%E4%BA%BA%E5%B0%8D%E3%80%8C%E4%B8%AD%E5%9C%8B%E4%BA%BA%E3%80%8D%E8%BA%AB%E4%BB%BD%E8%AA%8D%E5%90%8C%E8%B7%8C%E5%88%B012%E5%B9%B4%E6%9C%80%E4%BD%8E

               


               

               

              06_母語教育推廣

              國科會九三年度語言學門研究成果報告

              應華104 40084031I 許芳瑜 運用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展母語 

              應華104 40084031I 許芳瑜

                  此篇文章一開始就讓我訝異,因其所說的台灣在世界中已經被列入母語滅絕危機的地區,也寫說華語已經入侵家庭,取代母語成為家庭用語,但是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台灣的母語是閩南語而非華語?我記得這是之前曾探討的政治議題,至今仍無定論,反正對我來說,我很難接受閩南語為台灣的母語,若是如此那對於從小只學習華語的我來說,華語又算是什麼呢?在我印象中閩南語應該算是地方方言吧!此篇成果報告在一開始的用字就容易讓人陷入疑問並引起紛爭實在不妥。

                  文中所說的語言行銷的概念頗有趣,語言行銷源自於社會行銷的概念,利用行銷挽救語言流失的重要概念,也將語言行銷視為語言歸化的重要部分。將語言當作產品透過行銷策略促銷,而從現有文獻中的經驗來看,大部分的語言行銷成果都還算是成功。而本次的研究成果也採用行銷理念中的4P,也就是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ion,此次產品策略的主要訴求為「疼惜母語,家庭做起」,將母語定位在積極正面的形象,顧客群則鎖定國小教師及家長,通路策略則是選擇學校作為主要的銷售管道,並建立網路家庭行銷的通路,而價格策略,則提供獎品吸引人參與活動,至於推廣的策略整個行銷活動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行銷計畫將重點放在推廣家庭母語的使用,選用的推廣方式分為動態及靜態,靜態有海報、標語及分發手冊、專題演講、家戶拜訪宣傳等等,而動態則是童謠教唱、詩歌朗誦、戲劇表演等等。

                  我認為此項研究在一開始即可看出成果有限,因為一般家庭中會說閩南語的多為長輩,而長輩若是一開始就跟孩童說閩南語那小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會說,且當在家中與長輩對話時就會自動轉換,不須再推廣,且就像學習英文一般,我們學習其他語言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功用,因此若是想推廣閩南語,與其想一堆無用的口號並作一系列活動,不若直接創造出閩南語能給人的幫助的地方,讓一般民眾認為講閩南語或運用閩南語有其好處存在即可。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