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1. 國際華語文教育
    1. 新加坡的語文政策與課程規劃 499850133 應華三 何慧軒
    2. 吳淑禎「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吳英成)
    3.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應華103 劉莉燕
    4. 張慈芬: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
    5.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閱讀心得           應華102 498850332 潘欣妤
    6.  李依恬─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
    7. 黃昕婷《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8. 柯婕妤-〈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
    9. 台灣語文發展歧路                應華105 蔡子心
    1. 吳秉芳新加坡語言與教育
    2. 吳秉芳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1.                 楊靖 -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閱讀心得   
    2. 翁淑媛-《新加坡語言與教育》心得
    3.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石伊婷498850411
    4.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心得筆記--運用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展母語 
    5.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應華105李詠梅
    1. 陳胤溥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報告
    2. 王采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語言政策及其教育現況之比較》心得
    3. 莊惠雯:《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心得
    4. 吳品萱: 周質平 -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 是母語化或孤島化
    5. 周巧蓁(40185006I)-<<國家霸權與教育>>心得
    6. 林巧凰─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7.  莊奇融《新加坡語言與教育》心得感想
    8. 沈佳蓮-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
    9. 張琬婷   轉變中的印尼華語教育  周津峨‧陳雷
    10. 應華系102 498850356 黎心慈
    11. 許琇婷<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摘要心得
    12. 楊玉嬿-「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
    13. 林友蘋—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14. 陳玟萍-<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閱讀心得
    15. 林舒敏-《新馬語言政策與教育比較》心得
    16. 陳佩琦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 讀書心得報告
      1. 一、脫方入華:
      2. 二、脫華入英:
      3. 三、造成的影響:
      4. 四、香港與新加坡的比較:
      5. 五、雙語教育的改革與新機遇:
    17. 吳依靜─《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心得
    18. 吳根和:〈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閱讀心得
    19.   閱讀心得-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應華105林純安
    20. 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     應華105  40185038I  羅安璇
    1. 資訊分享:陳玟萍 美國大選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2. 資訊分享:張慈芬 美國大選中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3. 資訊分享:陳玟萍 可幫助了解香港的相關電影
    4. 資訊分享:陳姵羽 香港七一大遊行
    5. 資訊分享:龔加桃 香港文學作家與作品的簡介
    6. 資訊分享:林敬智   可幫助了解的香港電影
    1. 韋愛琳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閱讀心得 
    2. 05-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新加坡的語文政策與課程規劃 499850133 應華三 何慧軒

 

   2012年暑假,因為系上的實習機會,去了三個月的新加坡。在當地的華語文研究中心當了三個月的研究助理。在老師的帶領下,真的實際了解了新加坡的華文教育文化。我的觀察是,新加坡所推行的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雙語教育」,而是「母語教育」。新加坡也是個民族大熔爐,小小的國家內也充滿各個國家的居民。在他們的教育制度中,學生必須學習兩種語言,第一種是英語,第二種則是自己的母語,包含華文、馬來文、印度文。如果爸媽分別來自不同的種族,則父母可以替孩子選擇自己的母語要學哪一種。所以,所謂的華文熱在新加坡其實某部分是被定義成「我們是華裔,要找回自己的語言。」

   在人口七成以上是華人的新加坡,社會最常用的語言是英文,其次是中文,再來就是方言。在辦公室或是公共區域,大家使用的是英文,不過到了小吃攤販、只要你看到的是華人面孔,說台語也可以通。

去新加坡最不一樣的收穫是,可以了解當地華語文的發展狀況,也看到當地的華文教育趨勢。在當地老師的帶領下,我看到幼兒園、小學、中學的華文教學情形,接觸到各級學校的華文教學狀況。在老師的介紹下,才知道新加坡目前十分缺乏華語師資,但是自己國內能夠培育的師資有限,所以新加坡積極向海外人才招手,在海外師資當中,中國大陸是為大宗。

    究竟台灣的老師有沒有競爭力?答案是有的。因為新加坡人覺得台灣老師普遍創造力十足,而且教學具多樣性,只要克服拼音以及書寫簡體字,台灣的華文老師可以在新加坡獲得工作。

 

    去新加坡擔任老師有什麼資格或是限制?只要有意願的華語老師,都可以至新加坡的教育部網站下載履歷表格,教育部會再安排面試。徵聘老師的時間不他固定,月為年中和年初。如果持有教育學程修習證明,或是持有教師執照,即可以在當地任教,要是沒有教師資格也沒有關係,老師可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教育學院受訓,經過一年的受訓之後就成為了新加坡的正式教師。

 


 

吳淑禎「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吳英成)

 應華系103級_499850664_吳淑禎

 

此論文作者闡述了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八大方面的情況。首先,他從歷史背景與社會語言情境角度;再分析華語與英語在新加坡的社會語言地位;再分析華語與英語在新加坡的語言教育地位;而後探討變動中的華族社會──從脫方入華脫華入英;再闡述講華語運動的成果與未來的走向;再回顧過去三次重大的華語教學改革;然後再探索新加坡華語教學的新方向;最後以詮釋華語在新加坡的新機遇為結尾。 

新加坡由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三大種族組成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各族人口比例來看:華族佔75%以上、馬來族佔15%左右、而印度族只佔不到10%。雖然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皆為官方語言,但是由於新加坡曾經歷英國長期殖民統治,因此英語在新加坡的使用率是最廣泛的,並被用做官方的主導語言。正如作者所言,多元族群和政體特徵對新加坡的語言政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毫無疑問,新加坡在推廣講華語的運動上是不遺餘力的!新加坡政府鼓勵國民多講華語,少講方言,並將其設為講華語運動的宣傳主軸。另外,新加坡教育部指定華族學生必修的族群母語為華語,而非大多數本地華人在家庭所講的祖籍方言。除此之外,政府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章、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大力宣傳,鼓勵新加坡華人多講華語,營造有利於使用華語的社會環境。為此,政府還採取一系列措施,如逐步淘汰祖籍方言電臺、電視節目,加快製作本地華語電視劇等。當局也鼓勵在招牌上以中文拼音與漢字書寫食物名稱,在為新公司、新生嬰兒取名,以及為新街道和住宅區命名時,都以中文拼音來取代方言拼音。由此可見,如果從語言計畫的成效來看,講華語運動無疑是成功的。 

本人非常認同作者在論文中所提到華語在新加坡的新機遇的闡述。作者覺得新加坡政府可以把新加坡打造成為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教研重鎮。原因在於新加坡目前仍然擁有良好的雙語環境,例如有活躍的華文和英文媒體。而且華族家庭語言背景也各不相同,以華語和英語為家庭常用語兩方面的學生都有,這都為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提供了契機。因此,新加坡成為海外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研重鎮。再者,作者認為可以打造新加坡翻譯服務業。新加坡華族學生的雙語優勢遠遠超過中港臺的學生,他們兼通雙語,華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均能達到中高水準。他們或許把英文文本翻譯成中文文本的水準並不高,但將華文文本翻譯成英文文本的流利度上,故可以把新加坡打造成為翻譯服務業的國家。

 

 

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以語言教學為例         應華103 劉莉燕

  

        世界的改變與發展,變成現在的社會沒有人還不知道網路這個詞,在加上現在的教學上或是日常生活上幾號都會用到網路,所以有了網路很多事都很方便,世界變寬闊,可是距離變近。只要網路一下想知道什麼就有什麼,想學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在多媒體的多元文化下我們已經成為了一個想學習什麼就有什麼的了。所以在這篇文章中的創新的華語文網路教學方法與形式是一個很棒的建構。在逢甲大學的語言中心也說明了如何進行課程,如測驗分級、學習輔導、課程評論、並且與圖書館學科館員協同教學,探討及規劃華語文教學的課程設計模式,便瞭解學生跟老師的需求來完美這課教學。

        教學法裏,最重要的是語言學習,是缺不了的教學法,教學法為一整體性的學習,由語音、語型、語意、語用組成而密不可分的交際系統。在學語言裏最主要的也就是學語言是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互動性教學,視語言技能為學習的工具,且應用了最新進的多媒體世界教材來進行教學活動,這真是個令人興奮,又新進又時尚的教學,不能不去體驗的。同時也可以用聽、說、讀、寫來學習,這種教學法以成為現在現況的教學。語言教學引用了溝通教學法,溝通教學法也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所以教學時要練習到口說,或表達,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活動。在文章的學習者分析,我覺得他使用的學生很適合,且有效的學習單位來做學習教學。課程模式也很豐富,使用了很多教學方法及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對學生來說可以學到各種不同的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言比較有效果,及吸收力較高。課程輔導機制與評量,也有效的應用,這種教學這是值得佩服的,因為應用了很多實際應用得到的,是教學法變得更有趣更時尚。

 

 

 

 

 

張慈芬: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

 

    台灣島上的語文發展因多元族群而呈現持續變動的樣貌。語言學家周有光在〈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一文中,一針見血地總結20世紀中華語文的變化:「20世紀,華語和華文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化。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化,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體。」而台灣島僅只於前兩項。從方言到國語的變化是由於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語言政策常常是政權的手段,台灣至今大眾通行中文即是例子之一。國語的普及和白話文的成功互為因果,台灣島上使用的文體也從文言進入白話。至於後兩者,台灣並未改變,仍是注音以及繁體字。

    語言政策可以合理的為政治目的,但做為操控之手段恐怕招來後患。畢竟語言是歷經長時間的文化演變,輪替的政權卻往往是短暫的,若因一時之政治目的,人民實在難禁得起語言文化之瞬變。顧政府不因短視近利,而遺害國家長遠的發展。

        文章中提到幾個歷史上的前車之鑑,明白地顯示若強硬堅持使方言漢字化,以試圖取代國語,無非是螳臂擋車,井底之蛙之作為。語言文字本應是大眾共用才顯得其活性,以現況台灣人民以中文為共同語不僅能流通於台灣本島,也能與內地無礙地溝通往來,我們的專業華語教學如今也能藉此競爭。如香港廣東人以漢字書寫粵語,旁人觀之似懂非懂,方言漢字化若習之也將是同樣之窘況。

        至於注音符號與繁體字,我認為現況並無不妥,我們長期使用注音也藉此傳達各個音的發音方式,然而漢語拼音所使用的英文卻不一定能完全詮釋。而繁體字,或應說正體字,更是不能說廢就廢,正體字可為中國之傳統文化,是藝術、是歷史,更是活用的語言,台灣島至今能保留可說是延續傳統之瑰寶,我們應該堅持,如此重要資產不能因近利而就捨去。

        語言政策始終是政府面臨的難題,尤其在台灣島上如此的多元種族環境下。我始終認為我們應該以多元的態度去認識各個族群,說中文,也說方言,也說外語,因為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視角都是我們應該具備的。

 

  


近半世紀東南亞緬甸華人的社群建構心得李茂冬  499850509應華103B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在緬甸生活了二至三代的華人, 1960代經軍政府一連串的國有化政策及反華運動還在維繫社群內部文化, 如衣飾、飲食、語言及風俗等文化面向,華人因與緬甸社會長期接觸而多少帶有緬化,過,絕大多的緬甸華人仍維繫著華人獨特的傳統與習俗,並存有「祖先是自大的中國人」之我群感知,以「在緬甸的中國人」作為自我定位與歸屬感的象徵

        這個世界因為有太多壞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變得冷漠無情,看過太多的手段,人們利用人類的同情心而設網讓人們掉進去,有的人輕則失去錢財,重則失去生命.我承認很多緬甸當地人很友善, 「很容相處」、「心地善」、「對我們中國人很熱情」,我認為應該是緬甸這個國家篤信佛教的緣故,但是他們始終都有一種喜歡偷竊的毛病,不管是有錢人或是窮人,都會犯這種毛病,反而是緬甸華人在這方面比緬甸人好得多,雖然如此,緬甸人跟華人還是相安無事,相處得很好

      不過最終我們華人在緬甸還是會被飲食,穿著,文化,玉石,寶石,經濟.宗教,有所影響,就因為我們在緬甸他們稱我們是中國人,而中國大陸又不承認我們是中國人,使得我們的身份很尷尬,我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跟著緬甸人的風俗習慣,做法,讓他們以此能接受我們,頒給我們緬甸身份證,能夠自由進出各國而妥協.而且我最喜歡緬甸的部分就是「只要一個人出去工作,一家人都有得吃」,有點類似六0,0年代的台灣,所以「很多緬甸人整天沒事情,是去緬寺拜佛,就是在聊天」。雖然如此,大多華人也正面肯定緬甸人所以人民也就「很溫馴、很悠閒,好像沒有麼事好競爭的」,說難聽點就是懶惰,反而「華人很有生意頭腦,比緬甸人聰明太多」,而且「華人肯吃苦很勤儉,再再辛苦的事情只要有錢可賺,照樣有人願意做」。我想華人在任何國家都可能受到排斥,在緬甸不過進修或升遷的機會,即使華人的條件優秀,有關單位仍會優先考緬甸人,就算不服氣又能怎麼樣?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與殘酷.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閱讀心得           應華102 498850332 潘欣妤

 

 根據統計目前世界現存語言大約6909種,只有2000多種語言有書面文字,2500種語言瀕危。世界語言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許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鑒於此,有人創造了人工語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語等。儘管世界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使用者之間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某些語言例如漢語英語等在世界上被較為多數的人口所使用,而在某些地區或場合中形成互通的溝通媒介。然而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遷,一部分的方言卻正在消失中;但同時新的辭彙或語言也被創造。

 

新加坡-亞洲四小龍之一,由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三大種族組成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各族人口中華裔比例最高。在語言教育上注重雙語教學(英語和華語),透過此論文我們來探討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與新機遇。

一、         英語成為官方的主導語言由於新加坡曾經歷英國長期殖民統治,在政治、經濟、法律等迄今仍沿襲大英帝國體制,因此英語依然是一枝獨秀。可見,多元族群和政體特徵對新加坡的語言政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二、         “英文為主,華文為輔"的雙語教育體制:相對于英語應用能力,華語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只是單科,教學時間有限,本地學生聽說能力還行,“讀寫能力" 卻不斷弱化。與其他海外華族學生相比,新加坡學生正規學習華語的時間是最長的,整體水準也比較高。由於新加坡擁有相對優勢的英語和華語應用環境,新加坡華文教師也累積獨特的華語教學經驗,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新加坡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善加利用自身的中英雙語優勢,仍然大有可為。

三、         華語的社會和教育語言地位:在新加坡立國初期,華人多以祖籍漢語方言為主要家庭用語。後因華語被官方界定為華族唯一的族群“母語”,加上“講華語運動” 的成功推行,如今漢語方言在新加坡已幾近滅絕。華語在新加坡的主要功能除了承傳華族文化外,也開始顯現其經濟價 值,間接地增加本地學生及工作人士學習華語的興趣。

 

四、         新加坡華語教學的新方向:

雙語並用華語教學實驗計畫-以學習者的家庭語言背景為考量,採取的靈活且務實華語教學法。

雙文化課程-希望培養一批具備英華雙語能力,同時熟悉中國又有世界觀的本地華族學生。

五、         華語在新加坡的新機遇:

打造新加坡成為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教研重鎮-善用良好的雙語環境、教師接受的專業訓練、在教導新加坡家庭語言背景各異的學生後所累積的獨特教學經驗、以及擁有雙語能力的高素質的華文教師等優勢。

打造新加坡翻譯服務業-翻譯是一種對雙語要求都很高的專業,新加坡學生良好的雙語能力是他們成為翻譯人才的優良條件。在中小學開設基礎翻譯課程,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翻譯技巧,並在大學院校進一步開設翻譯專業課程。

新加坡的語言教育早期處在重英輕華的狀態,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使得華語在新加坡的教育中,有了全新的地位,受到了重視和推廣。新加坡在華語教學上實施了很多政策與改革,希望未來可以不斷的推廣與改進,讓華語教育在新加坡更趨於成熟。

 

 

 李依恬─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

105應華

        在台灣歷史中歷經多個政權,且這些政權的統治者幾乎都與台灣人的種族不同。本文指在探討各個政權的語言政策。因為明鄭時期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使用的都是閩南語,且鄭氏目標在於反清復明,致力屯墾,不管原住民,所以本文指針對荷據、清領、日據、民國四個時期。

 

        荷蘭據台的原因除了經商之外還有傳教。在基督教的教義中,要得到救贖就得使用母語讀聖經,所以來台的荷蘭牧師多必須學會原住民語來傳教。而原住民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牧師必須為原住民創造文字讓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讀聖經。而原住民族群之多,不可能真的使用各個原住民的語言區傳教,所以當時是採用選定2~3種語言通行全台的方法,而我們熟悉的新港文就是其中之一。在荷蘭的領地擴大後,教師資源極度缺乏,在當時甚至有送原住民去荷蘭學習的例子。

 

        到了清領時期,政府採取放任的態度,完全不理語言問題。而清朝的任官制度──督撫以下,雜職以上,均各迴避本省──更造成台灣200年的官民語言不通。清領時期的語言政策只有雍正時期的正音書院。

 

        日據時期的語言政策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政策。日據初期,日人採行的是無方針主義,尊重台胞原有的風俗習慣,這時的語言政策是「台灣人學日語,日本人學台語」。在公學校設漢文科,也不強制廢除清領時期的私塾,僅要求加授日文科。到了皇民化時期,日本人才開始執行嚴格的語言政策,廢除公學校裡的漢文科,不准使用台語,推行國語常用運動……。

 

        民國的語言政策簡單說就是去日建華跟去除方言。政府為求效率,使用了激烈的做法。像是大肆破壞日據時期的文物,全面廢止日文刊物,學校加考國語、必須使用國語講授,甚至企圖以「台人未使用華語」為因剝奪台人選舉的權利。「為建設中國的台灣,首先要使本省人學習國語文,現在實行縣市長民選,實在危險得很,可能變做台灣的台灣。」方言方面除了在公共場所禁用方言外,政府也設立了許多法規限制大眾傳播媒體的語言使用。

 

        觀察各時期的語言政策可以發現,台灣各時期政權對於台人語言人權的限制是越來越不尊重。然而我們可以發現限制語言並不一定會帶來正面的效果,以民國時期為例,民國時期的以語言作為限制人民其它權利的原因,並不會迫使人民機即的想要去學習、修正自己的語言,我認為反而會引起人民的反感,以及對政府的不信任。反觀荷蘭時期以學習當地語言傳教的方式更能讓當地人民願意接受傳教士希望他們知道的東西。可見要成為的統治者並不使把人民管的死死的,要求民眾趙統治者的期望行動,反而應該由統治者主動接觸被統治者才是必較良好的辦法。不然就應該像亞歷山大、波斯或是中國唐太宗時期一樣,採取兼容並蓄的措施,即使統治者跟被統治者屬於兩種不一樣的族群也可以共創偉大的帝國。真正的合作跟統一是不一樣的。

 


黃昕婷《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499850092 應華103

此篇論文主要說明比利時語言政策的發展過程以讓台灣作為同樣是多語系國家的參考。比利時有兩大族群佛萊明、瓦隆,長期因為語言議題而紛爭不斷,主要是由說荷蘭語與說法語的族群彼此衝突,兩者人口比率幾乎占整個國家的各半,在比利時建國前的歷史進程各有被作為官方優勢語言,另一語言為弱勢的時期,但在比利時建國後,因為法語為主流語言的時間很長,且往往是象徵社會聲望和文化教養的高階語言,擁有較高的社會評價,故法語當時被視為唯一的官方語言,這樣的訂定引起說荷語的族群不滿,認為政府獨尊法語、歧視荷語,因此積極推展佛萊明運動,當時他們試圖推動官方雙語制,但未被接受。直到相關因語言不同而受到不平等的社會事件屢次出現,語言的社會影響力才逐漸受到重視,而語言議題也逐漸政治化。十九世紀末的語言法案內容提高了荷語的象徵性地未,並讓荷語取得和法語平等的官方地位,但這些法案對於說荷語人口的維持或提升無任何實際作用。因為雙語制雖然名義上兩種語言都可使用,但人在面對多種語言的選擇時,通常會選擇地位較高、使用率較高的語言,因此會導致說法語者依然說法語,說荷語者可能為因應社會趨勢而改說法語,另外說法語者也不支持雙語制,怕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權益。結果佛萊明(說荷語者)區之族群及瓦隆(說法語者)區之族群變成同一陣線,共同追求領土為主的單語主義。所以比利時對於語言衝突的議題最後是以領土原則來達到語言之間的和平。領土原則的語言政策指的是以該地區的主要語言作為該區的官方語言,比利時的語言領土可分成兩大單語區、一個雙語領土-布魯塞爾區和提供少數族群便利的單語領土。雖然領土原則的語言政策透過劃分語區減少族群互動、減緩衝突,但仍有些少數語言的權益遭到犧牲,像在兩大單語區,由於官方語言為當地的主要語言,所以如果你是住在荷語區念德語的少數族群的話是沒有任何語言保護的措施的!

文中提到領土原則賦予了弱勢語言成為區域官方語言的權利,能提供制度性的支持,促進語言延續力,簡單來說,語言的保存需要有使用的空間,要是弱勢語言不能在行政機構、學校教育佔優勢,那就僅具象徵意義,無實質作用。而作者也提到台灣的語言規劃可以以比利時的語言政策為參考,讓族群聚集的區域依領土原則劃為語區,而在非少數族群語區之外的少數族群可根據個人原則提供適當的服務。我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好,可是要經過審慎考量與規劃,因為台灣地狹人不多,這樣的規劃要考量到成本及可行性的問題,就台灣原住民語的例子來看,台灣14族原住民就有42種方言,每一族都有各區域性的方言,像阿美語又細分為北部、中部、海岸、瑪蘭、恆春五種方言,如要讓每個方言都各自成一語區的話似乎語區根本幾乎不成區(人太少)了,但若要統一的話又要思考以哪種方言為主......總之,我認為以領土原則的語言政策台灣可以參考,但在規劃之前要先針對台灣多語族群的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安排,千萬不可貿然實行,否則恐會造成反效果,讓珍貴的弱勢語言被強勢語言所排擠掉而消失。

 


 

 

柯婕妤-〈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

 

 

當國家擁有複雜的語言環境,在語言衝讀的調節上需要費很大的心力,其中較為著名的即是新加坡。新加坡主要由三個族群、三大語言組成;華人使用的華語、馬來族使用的馬來語和印度族使用的淡米爾語,各族群的語言兼更存在的不同的方言,而這些語言的使用和衝突交互存在,甚至許多方言消失不再使用。

新加坡這個國家曾經受到英國政府統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英語也深植國家的根基,雖然相較之下其他語言的社會地位並不高,但是傳承和認同上母語仍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雙語教育便成為必然。雖然持續以英語為主流可以使各族群間溝通較容易,然而也因為英語的強烈影響力,母語的學習結果通常只存聽說的能力。隨著中國崛起,世界開始注目東方使用華語的人們,擁有華語能力的國家便會開始受到矚目,重要性大幅提升,新加坡也在發現華語教育的不足時對現況開始推行改革。

一個擁有多種語言的環境,是能夠培養比起其他地方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我想這就是新加坡的優勢,但是要完全掌握這項優勢,在教育體制和社會制度上也需要更多的調整,為免造成學而不精的缺憾。而經過幾次華語教學上的改良和反省,新加坡政府也確實掌握起自身多語環境的特點,除了規劃基礎課程,還輔助學生到中國及歐美國家進行沉浸教育,培養出許多專業的翻譯人才和菁英。儘管英語仍屬最大宗語言,而雙語並行的政策多少讓國內的華人族群保留的傳統的中華文化和基本的必要條件。

雖然新加坡的華語能力而言,要做到英語和華語並重的程度還有些許進步空間,比起原本就使用華語為主流的國家還有落差,但是也因為他們的英語非常重要,讓外國學習者進入到當地時,能夠更容易進入生活步調中,在實際生活中更加親切也更加順利,在環境上是相對優勢的。然而若這個國家能夠做到更加專業的華語能力提升的話,在世界上的立足點會更加穩固。

而逐漸的,新加坡也應該培養起在這個國家中的印度族群人才,當東方國家開始因著時代崛起時,擁有不同語言的專業人才,是相對有利的。可以有更寬廣的發展路線,對於新加坡成為翻譯服務樞紐的重鎮肯定非常有利。

 


 

台灣語文發展歧路                應華105 蔡子心

 

這篇論文是由東吳大學畢業的周質平教授針對台灣語言的發展及未來所做得觀察與批判,他對台灣語文的發展感到非常憂心。在20世紀時,華語和華文有了重大的改變,就是「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體」。中華語文在台灣的變化目前看來僅限於前面兩項,從方言到國語要歸功於國民黨的統治,而由於國語的推行成功,也讓白話文漸漸浮出檯面。可是注音符號的使用卻一直停留在原地,沒有能從民族形勢轉為國際形勢,還想捨已為國際社會所接受的「漢語拼音」不用,去立新的系統,表面上看似想突出台灣的個人特色,但其實是孤立自己,讓台灣無法與國際接軌,相當不智的選擇。

    國語的普及漢白話文的成功之間關係密不可分,要是哪天國語逐漸式微,那麼白話文在台灣的前途就令人堪憂了。等到台語成為台灣「普通話」的一天,那麼台灣即會步入香港的後塵,文白交雜,在用字上則會方言普通話不分,這恐怕不是台灣人所希望看見的未來吧。

    語言政策往往和政治有相當大的關聯,從這20年來的語言政策改變就可看出來。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結束也意味著「一語獨大」的終了,一黨獨大結束是台灣民主自由的開始,但卻成了語言政策混亂的起點。我覺得一個國家該用何種語言不能完全以政治服務為目的,也應該要考量到文化的長期發展和個別語文特殊內在結構,如果只是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主打母語教學和原住民語教學,那麼也只是置台灣人的語研習得及語文能力於不顧而已。

    許多古代有名的小說家就已經有了先見之明,明末清初戲曲家李漁就曾說過:「凡作傳奇,不宜頻用方言,令人不解……」,一些從古流傳到今的作品也都少用方言,我想台灣的主政者跟作家應該多少要有這遠見的胸襟才對。「台語漢字化」不是一個愛不愛台灣的問題,而是一個嚴重的語言問題,如果我們硬要用漢字寫出台語,那就會變成「強強滾」和「俗俗賣」等死文字,太過於口語以至於只有部分地區的人民才能看懂,這對於台灣和世界接軌並沒有任何幫助。香港的廣東人先前也不曾放棄用漢字寫粵語,然而對不懂粵語的外省人來說,這些寫出來的方塊字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香港人也發現學習普通話的必要性,努力擺脫語文上的香港特色並朝著正規漢語之路持續前進著。

    香港人能有意識的急起直追學習正規漢語,他們想要補課,想要能和世界溝通,然而台灣人卻一直想突出台灣的特色而忽略了大環境的改變。我認為在國際化的衝擊下,台灣人民不能總是一味堅持本土化,而且主政者也應該拿出魄力制訂統一的語言政策,才不會讓人民無所適從,在各方面輸別的國家越來越多。


 

吳秉芳新加坡語言與教育

 

 一地的語言以及教育問題,除了和語言學、教育學有關係,更重要的是地方的歷史及社會環境。新加坡在英治時期,有三大民族:華、巫、印,講巫語的通常被定義為低層人士,英文則是高層人士,而華人則是講華語文最高級,廣東福建話則較低等,面對這麼多種語言、種族的環境背景,新加坡政府採取以英文為官方語言,雖然在當地有76.77%的華人,但因為英文在政治經濟方面的實用性和不想被覺得是第三個中國而制定的。(台灣被認為是第二個中國)但如果全部的人都用英文,那他們原本的民族語言很快就會消失,因此制定了雙語教育制度,自己的母語是必修的,因此稍微保護了他們的母語,但英文在各方面更加實用,且高級階層人士多用英文,因此大家還是重視英文而輕視母語學習。

 有一些華人看到了這樣的弊病,在1979年發起了華語運動,對社會也造成很大的影響,像是英文仍是下一代主要語言,但華語是和娛樂方面相關的語言;許多家庭的家庭用語由方言轉變為華語。而且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起飛,與新加坡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也促成新的一波華語文教學熱。不過雖然國際大環境在改變,但英文能力仍是必須的,所以英文為主流的語言不會被改變,不過華語會被更加重視。

 我覺得新加坡這樣的制度非常好,因為英文現在還是國際上的共通語言,所以英文好非常的吃香,不像台灣,英文是很多人的共同困擾,不過這樣的制度是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行的通,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說要實行就可以實行的,因為新加坡曾經被英國殖民過,有英文的背景,在加上新加坡政權比較強硬,能夠決定此決策,如果在民主國家,其他民族必定會抗議不斷。在這方面來說,新加坡是個幸運的國家。而且也因為英文在新加坡通行,外國人可以更方便的和他們貿易,新加坡才能夠有今日這般強大富有的地位。而且再這樣雙語政策的發展下,華人有除了英文環境,仍被提供了華語學習的資源,在未來華文更加普遍於全世界時,也能夠繼續保有語言的優勢。

 

吳秉芳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語言學家周有光說:20世紀,華語和華文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化。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體。』在台灣,僅有前兩項有辦到。因為國民黨40年的統治,大力推行國語運動,使得語言順利由方言轉為國語,然而卻在1980年代因為政局改變,反由國語轉為方言,這是語文發展上的一大反動,注音也堅持使用自己的拼音模式,而不用已被國際接受的漢語拼音,這是台灣語文發展的特殊現象。

  其實國語的普及和白話文的成功互為因果,胡適曾說過:『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這句話就是例證。如果國語式微,台語成為台灣的『普通話』,就會造成像香港那樣,文體文白夾雜,方言普通話不分。語言政策往往和政治目的相關,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年代,國語也是一語獨大,但當國民黨一黨獨大結束後,國語不再一語獨大,多種語言開始活躍,使得台灣語文政策混亂。許多人提倡母語教學或原住民語言教學,他們只一味考慮到政治解放,所以想要恢復母語的心態,但卻沒考慮到文化的長期發展和語言的特殊內在結構,而硬要將只能表達國語的白話文拿去表達自己的母語。

  例如:『台語漢字化』,將表義的漢字去表達無義只取音的台語,成為了死文字,只有少數地區的人看得懂,那還不如直接用羅馬拼音拼寫出其因。其實並非在民國才有這種事件發生,在其他時代也有類似事情發生,在清代,韓子雲堅持利用吳語創作上海華列傳,雖其被胡適大力讚賞,但始終因為吳語不普及,使得銷售量不佳,吳語比台語發展的歷史更悠久,吳語尚落得此下場,更何況是台語呢?所以將方言漢語化無疑是孤立自己,自絕於多數,香港的廣東人已經察覺到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以及迫切,不再堅持粵語漢語化,反觀台灣人民卻始終看不清,將民族情感錯放於此,想用這單純的語言問題來凸顯台灣的語文特色


 

                楊靖 -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閱讀心得   

 

語言學家周有光曾對華語在20世紀的變化做出以下總結:一、語言從方言到國語。二、文體從文言到白話。三、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四、字形從繁體到簡體。

然而,台灣的華語現象僅在前兩項表現出轉變,也就是從方言到國語,以及文言到白話等方面。前者起因於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開啟了其「一黨獨大」的時代,同時亦使得國語逐漸廣為人使用。同一時期,由於國語運動的推行成功,亦促進了文體從文言到白話的變革。此外,針對注音符號這方面,作者提出的觀點著實值得我們深思。自始至終,注音仍是滯留於「注音符號」的階段,而不使用為現今國際社會承受且接受的「漢語拼音」。儘管此舉乃是以展現本國特色為出發點,卻成了台灣由民族形式轉變至國際形式之一大阻礙,也使得台灣至今仍缺少一個統一的拼音系統,個人自由與地方色彩在人名地名中恣意展現,此現象令作者不禁感嘆:「怎一個「亂」字了得!」

作者另外亦探討了台灣的「母語教學」──實際上也就是方言教學,其期盼透過「台語漢字化」或「漢字台語化」來達成由閩南方言取代普通話之目的,於晚清時期即有類似的案例。晚清韓子雲的著作《海上花列傳》雖被胡適譽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卻未能為韓子雲帶來飛黃騰達的命運,反而使其「身名俱滅」。追溯前因,韓子雲曾將他所寫的《海上花列傳》前24回給《海上繁華夢》的作者孫玉聲看,孫閱畢後提出以下建議:「此書通體皆操吳語,恐閱者不甚了了;且吳語中有音無字之字甚多,下筆時殊費研考,不如改易通俗白話為佳。」然而韓子雲仍堅持以吳語寫作,更言:「曹雪芹撰《石頭記》皆操京語,我書安見不可以操吳語?」待兩書相繼出版後,韓子雲縱然具有絕佳文采,其以吳語寫成的內容卻使「客省人幾難卒讀」,而無法獲得當代讀者的青睞。針對此現象,作者認為韓子雲過度高估了吳語的語言功能和文學地位,畢竟吳語那時尚未脫離方言的地位,更不像北京話到處流行且人人暢曉。這似乎也警惕了現今在台灣熱衷於「母語教學」的人士,應當以前人的經驗為借鏡,在竭力保存母語的同時也不該失去對歷史和語言的常識。

作者在文末強調:「台語漢字化」並非「愛不愛台灣」的問題,而根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語言問題。我十分認同這樣的說法。現今時常可見的許多「台語漢字」,例如「俗俗賣」、「強強滾」、「白帥帥」、「俗鬲大碗」等等,難免會讓閱讀的人不知所云。相較起來,也曾經施行「粵語漢字化」而面臨被孤立危機的香港,近年已開始努力擺脫語文上的本土特色,希望能與規範的現代漢語接軌,其成功當是指日可待的。珍惜母語的那份心意固然值得推崇,但若以此作為拒現代化行動於千里之外的理由,不僅會讓台灣逐漸與世界脫軌,更會對台灣的國際地位造成不可小覷的衝擊。故我們當能在飲水思源的同時跟上世界的腳步,不因那份愛護的心態而形成國內語文發展的歧路,讓台灣雖處於四面環海的孤島地形,仍然能與世界緊密地連結。

 


 

 

 

翁淑媛-新加坡語言與教育心得

 

本篇論文討論新加坡語言與教育的問題。作者有討論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語言競爭和雙語教育,第二件事華語運動和語言轉移,最後是新加坡語言與教育今後的發展。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與多元語言的國家,所以當要決定語言與教育政策時,必須經過深思熟慮。新加坡有被英國統治過,那時候由華,巫,印三個大民族所組成,低層次的是用巫語溝通,高層次則是用英語較多,而在華人的社群裡,最常使用的是華語。華人認為在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高達七十六七,所以認為華語應該是新加坡的頂層語言。

 

新加坡建國後,為了國內各民族的融洽相處和國際因素,決定以英語為行政語言。

 

英語成為頂層語言對新加坡的教育受到一定的影響。當英語成為新加坡人的官方語言後,各民族的語言便面臨消失的可能。因為怕民族母語與文化消失,所以母語在教育上規定作為必修科。

 

英文成為主要教學媒介與,而華文成為必修科是新加坡的雙語制度。作者認為新加坡雙語教育的特點有三點,第一點是新加坡實行的是非平行的雙語教育,母語的學習長達十二年。接著,第二點是兩種語言的接觸時間隨學年而遞減,到大專時全部用英文。最後一點是英語的學習重在實用,母語是傳遞文化傳統的語言。

 

在這個雙語制度下,雖然母語的程度沒有很高,但因為華語成為必修科,華人都會接受一定的母語教育,部分巫化的華人也可以有機會在華化,為保留華族文化和傳統作出貢獻。

在新加坡,學生的英文能力比華語能力差很多,英文能力遠遠比華語強,所以在教育上華語的程度必須維持在學生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也就是減少學生學習華語的困難。因此,在一九七九年新加坡提出華語運動。華語運動發展之後,對新加坡人的語言應用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本篇論文作者有討論關於他分別在一九八七年和一九九〇年對華語應用情況調查的結論。第一個結論是英語將成為新加坡下一代的主要語言,華語可能成為一個和娛樂有關的語言。第二個結論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雙語人士逐漸放棄華語,在大多數交際場合裡選用英語。

 

作者所謂的語言轉移是指在新加坡華族家庭的語言轉移。根據新加坡教育部小學一年級學生家中最常用語統計的結果,在一九八〇年的時候,華人的家庭常用語最多還是使用方言,但十年後,華人的家庭語言卻改變成比較多用華語,而用英語的比十年前增加了14%,成為家中常用於第二名。放棄方言,使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少了一種與世界各地區華人溝通的技能,不能吸收用方言表達的文化藝術,也和年老一代的人出現了語言溝通的困難。用華語代替方言是華語運動的目標,所以作者認為華語運動成功後,讓方言保佑一些存在的空間,是應該考慮的一件事情。

 

另外,關於新加坡語言與教育今後的發展,因為這些年來中國發展得很好,心中兩國也在經濟,外交,文化上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新加坡人覺得華語也越來越重要了。面對這種趨勢,華語文教學必須進行一些調正。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大多數都能掌握兩種語文,英語作為現代化,行政的語言,而華語作為傳遞文化和傳統的語言。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石伊婷498850411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比起其他國家較為受矚目但也無法避免的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新加坡種族人口眾多,光是官方語言就有四種,為了確保種族和諧及公平各個政策中都有多加留意起少數民族的利益。

在新加坡學習語言,主要以兩種為主:英語及母語。只有少數頂尖的學生可以修習第三語言(法語、日語、德語),因此新加坡的語言教育說是成功與否,我認為取自於學生的語言天賦而定。

新加坡目前的年輕人目前對於華語的趨向是會聽但不會說,或著是會聽但不願意說。雖然政府長期在推動講華語運動,但學生普遍在家中及學校仍然是以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只要一旦說了華語將會被瞧不起,因此不願意開口說華語。導致新一輩的年輕人普遍華語能力不高,只會說著新加坡特有的新加坡語。

政府除了推廣講華語運動同時也在推動了雙語並用華語教學實驗計畫,希望可以透過此計畫提高學生說華語的能力。作者認為在新加坡學生並不是不會說華語反而是需要克服心理的說華語的障礙。因此此計畫也是爭對學生家庭背景及狀況所設定的。星國政府也積極培訓華語英語亦雙語人才,知曉中國大陸及世界觀的學生。 雖然星國政府從東南亞各國挖角許多人才到星國定居,但星國也知曉跟大陸要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仍是不可缺少的。

其實新加坡雙語政策實施的期間,可以看到有學生適應良好精通雙語甚至修習第三外語,但也有學生落得兩者皆不精的狀況。因此政府如何讓學生從中專精其一也是值得探討深思的地方。對於華語推廣,有許多學生入續開辦了華語課程,以往只有華語是以華語進行的課堂,至今已推廣至人文社會學科上。雖然為少數,但已可以看到政府為了推廣華語採較滲透性的措施。

新加坡並沒有欠缺華語教師,然而教師流失卻是星國政府擔心的問題。就大學修讀華語系學生而言,大多是屬中國籍學生較多。新加坡本地仍缺少修讀華語的學生。因此如何扶植母語老師的專業性也是星國政府應注意深思之處。星國雖然生活環境良好,薪資優渥但我認為新加坡是屬一個移民國家,大多數華語教師來自於中國大陸。如何在中國大陸老師中突顯而出也是台灣華語老師可以探討之處。但如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適應星國教育體制所帶來的升學壓力,那在新加坡,一個中西交融的國家就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謝榕森 應華系3年級 心得筆記--運用語言行銷法在學校、家庭與社區推展母語 

此篇論文中敘述了眾多本土語言流失的原因,並且強調族群語言最大的危機來自于母語在家庭使用的流失。而作者認為家庭是母語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特別強調家庭母語的理念和做法。當中就特別多次以“疼惜母語,家庭做起”作為行銷之口號及提倡,透過使用行銷的觀念來推廣本土語言。作者希望透過行銷式的推廣方式能解決語言流失的危機。而所謂行銷就是指两者都综合行銷企劃決策)与售执行,即想与做的结合。作者想要把語言當做產品來推銷,既透過行銷4[的策略定義產品、調查顧客需求、定義市場及讓產品吸引人等等。但作者也深知語言行銷只是語言規劃眾多工具之一,並非挽救語言流失的完整理論,也無法深入的瞭解語言流失的原因,因此此文章的重點只是放在理論性語言行銷的原則和步驟,僅此而已。

  首先,作者想要借由行銷概念的4p來設計母語行銷活動,主要步驟有四個:第一,產品策略:透過產品策略定義母語、界定目標並且塑造母語正面積極的形象,訴求“疼惜母語,家庭做起”的觀念。第二,通路策略,銷售管道的建立,需要考慮足夠數量的通路商及銷售地點,並且有相當數量、具有影響力的顧客。因此筆者選擇學校作為主要銷售管道,配合“疼惜母語,家庭做起”的觀念透過學校、家庭一起營造共同母語的家庭環境。第三,價格策略,鼓吹【母語是寶貴的資源】的觀念,並且迎合民眾的胃口,透過活動的設計讓民眾免費參加相關活動,還有許多獎品可以拿。第四,推廣策略:行銷活動最重要的步驟。筆者認為母語行銷計劃將重點放在推廣家庭母語的使用、提升母語意識以及宣傳母語的優點為主。

  推廣的方式分為靜態和動態的方式。在靜態的推廣方面,採用海報展示、標語展示、分發家庭母語手冊、家庭母語專題演講以及家庭拜訪宣傳。動態的活動則是以母語進行童謠歌唱、詩歌朗誦、戲劇表演以及過關遊戲。

  我認為,將語言套用在產品行銷作為推廣策略是非常新穎、也值得被研究的一個趨勢。前文中所提到的靜態及動態的方式來推廣在現今來看的確微不足道,但是凡事都會有個開始,儘管是如此的渺小,但是只要一傳十,十傳百,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讓大家瞭解母語的重要性,慢慢的讓他們重視母語,以將寶貴的母語能夠保留下來並且傳承給未來的子子孫孫做為終極目標。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應華105李詠梅

 

  新加坡由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三大種族組成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位於麻六甲海峽前端),受英國政府殖民百餘年間發展良好的轉口貿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皆為新加坡官方語言,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建國後,雙語教育成為主流,所有新加坡學生除了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外,還必須修讀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長期的雙語教育,使得處於中立性的英語不但主導工作語言、跨族語言、國家語言,未來甚至可能取代各族群的母語成為新加坡學生第”一”習得語言。就新加坡華族學生而言,他們必須接受英語為主、華語為輔的教育體制,這使得當地學生聽說能力還行,但是讀寫能力卻不斷弱化,已經有部分年輕人無法閱讀華文報紙,而屬於新加坡人獨特的華英混雜語言(可稱之灰色陰陽人)日趨嚴重,最糟糕的情形是華語可能會消失在日常生活中,淪為課堂學習的外語,雖然英語表達能力較以前的學生強,但是華語能力卻是越來越不突出。

  但是與其它海外華族學生相比,新加坡學生學習華語的時間是最長的,整體水準也較高,由於鄰近大陸和台灣兩大華文主要使用區,新加坡的華文老師也擁有相當多的教學資源及經驗,在華文日漸重要的現今,新加坡若是能善用自身中英雙語的優勢是大有可為的,也就是說,未來新加坡華人必須在華語更加把勁,提升華文能力,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聽說華語,而是更進一步的提高閱讀及書寫華文的能力,舉例來說,新加坡不斷有人領導華文教學檢討委員會,目的就是希望能將華語教學推向更高的境界。

  論文中提到了『雙語並用華語教學實驗計劃』,它是以學習者的家庭語言背景為考量,採取的靈活且務實華語教學法。這種“對症下藥"的雙語並用華語教學法,幫助講英語家庭學生在友善的情境下,在初始階段解除華語難學的心理障礙,雖然支持與反對兩派有很大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實驗具體證明了可行性與有效性,於是新加坡教育部極力推廣。『雙文化課程』是希望培養一批具備英華雙語能力且又熟悉中國又有世界觀的新加坡學生,在未來是一群不可忽視的華語推廣重點。

  最後我認為,新加坡是一個極具華語教學潛質的重要國家,雖然華文整體水平在下降,但仍有許多兼通雙語的學生,若是他們能善用他們自身的能力,不僅能在華語文教學界闖出一片天,未來將新加坡打造成世界翻譯人才培訓基地與推動新加坡成為翻譯服務業區域樞紐的遠景也是指日可待的。

 


陳胤溥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報告

 

 

40185023I 陳胤溥

新加坡複雜的語言環境是世界知名的,因為除了占約百分之七十六的華人(包括福建、潮州、香港、上海、台灣、海南等地)之外,還有馬來族及印度族及歐美人士共同存在這僅約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混雜了中、英、馬來語及淡米爾語的複雜語言環境對新加坡而言,既可以是發展國際化的一大利器,也可能是一大阻礙。

過去,新加坡政府雖基於國際政經考量以英文做為其官方語言,但因其人口結構本身及包含許多華人,當近年世界掀起華語學習風潮之時,新加坡即擁有較其他歐美國家更多的優勢,再加因長期使用英語作為溝通語言,新加坡的學生在中文轉至英文的翻譯上,擁有比其他亞洲國家更多優勢。過去我們常嘲諷新國英語帶有濃厚當地特色,口音之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可否認的,新國確實在英語表達能力方面,大大超越其他亞洲地區的國家,雖然語言的精通度並不一定就代表國家的強盛(例如日本在亞洲的英文能力倒數第二,但其經濟實力和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小覷的),但擁有好的語言能力,確實在資訊的交流和獲取上占盡優勢。

但也因為長期在正式場合中皆以英文的使用為主,造成新加坡以華語為家庭主要語言的人數年年下降。

在許多新加坡的電影中,社經地位較高的人物常說的語言卻時也以英文為主,使用華文,甚或參雜一點地方方言的角色多被塑造成粗魯的暴發戶或貧窮的中下階層,而學生角色便會出現中英夾雜的特殊語言。

雖然新加坡政府已致力於發展學生華文能力,但如何改變其對華語「僅為學科之一」或者為「低下階層專用地方方言」的心態亦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如同台灣原住民後裔雖然享有語言考試通過即可獲得更高加分機會的語言學習鼓勵措施,卻無法實際提升台灣原住民語言的現實使用那般。現實生活中若沒有使用某種語言的必要性,那語言的重要性必會隨之下降。

先前討論過台灣英語教育早期拘泥於沉浸式教學,卻沒有真正幫助台灣學子,反而降低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一事。縱使沉浸是教育沒有成功,但因為環境於語言學習實是極重要的要素之一,我認為若是將沉浸式教學的原理搬至現實生活環境之中的語言應用度上,那無論是在台灣推行鄉土語言(比如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或是在新加坡推動華文,都必能發揮比僅在學校教育中做為一門學科教學更大的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采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語言政策及其教育現況之比較》心得

 

    此章節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從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歷史發展之比較分析講起。總括來說,兩國同樣受英國殖民時期影響以推行英語為主,而獨立後馬來西亞以馬來語為國語,漸漸取消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地位,但馬來西亞仍不忽略英語的重要性。在考試制度上,只以馬來語為考試用語,不提供華文初中會考與華文升學考試,簡言之馬國較重視馬來語和英語,對其他族群的語言則抱持消極態度;至於新加坡獨立前即對各種教學用語平等對待,規定所有小學需實施兩種語言教育,1959配合馬來西亞合併計畫,接受馬來語為國語並採用馬來西亞的教科書及課綱,直到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完全自治後,教育部才於1966年實施雙語政策,自此英文便成新加坡國內各族群的共通語言。因為華人在新加坡佔多數,為了保障華語的價值,新加坡推行說華語運動,但仍以英文為第一語言,直到1991年「新教育制度」的落實,才依學生的英語及母語的能力和興趣作分流。

    接著講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語言政策實施現況之比較分析,簡單整理如下:

1.  相似之處:學校制度方面,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初等教育階段,皆有依學生語言能力或教學用語的不同進行分流,且提供學生在小學有學習母語的機會。語言課程規劃方面,都開設英語和馬來語,而且英文在兩國中都是必修科目。

2.  相異之處:學校制度方面,馬來西亞在中等教育後依語言能力或種類分流的情形不明顯,例如以華語進行教學者,是私校性質,且不被馬國承認,加上馬來西亞升學的考試用語是馬來語,所以總括來看馬來西亞是很重視馬來語的。至於新加坡則會依照學生的語言能力作安置,像是英文好的就可以繼續學高級英文,母語強的就可以繼續學高級母語,進而參加考試。語言課程規劃方面,馬來西亞境內其他族群的語言課程並非正式課程性質,而是依家長要求所開設的母語班,雖然提出要求的人很多,但往往會因為師資和教材不足而停辦。新加坡則依據每個階段的升學考試而有不同的語言課程安排。

    最後帶入文化霸權與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維。雖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相同的種族結構、類似的政治背景,而且都面臨種族衝突的問題,但在語言政策上卻截然不同。像是新加坡就以英文為官方語言,而不以最多人使用的華語作官方語言,馬來西亞則以最多人使用的馬來語作官方語言,英文則列為教學科目之一。此章節提到會有不同的語言政策的原因是,馬國在獨立之後力圖擺脫英國殖民色彩,語言政策自然以推行馬來人使用的馬來語為主;新加坡則有濃厚的英國殖民色彩,為了維持族群和諧,以平等對待四種語言為訴求,在不失亞洲文化語言的前提下,以英文為主要導向,無論在語言分流制度或課程規劃上都顯示出英文強的人往往像上流動的機會較大。

    就語言政策來看,一言蔽之:「馬來西亞重視國族文化,新加坡重視精英文化。」兩國的政策都有它的優劣之處。老實說,自己對這兩個國家都不是那麼了解,但光就讀過這章節的感覺,個人認為新加坡處在一個有點矛盾和尷尬的地位,似乎以哪個語言為本位好像都是可以的,還有制度方面我覺得太過嚴格,感覺生活在新加坡壓力會很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並不代表是真實的情況。至於馬來西亞,我覺得在那樣的環境下可以潛移默化的學會很多語言,但看起來這個國家對馬來語外的語言似乎是不夠重視的,對於其他族群的包容我覺得是該多加強的地方。

 

 


 

 

 

莊惠雯:《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心得

  

此篇文長雖短,然見解精闢,旁徵博引,立場鮮明,數言間實已道盡台灣語言發展的種種矛盾。即使所論議題與結論無甚新意,卻也是篇頗能發人省思之作。

 

華語拼音

作者所持立場明顯指出,台灣若因政治原因而在語言政策上處處和中國大陸唱反調,無非是閉門造車。想從台灣將漢語推廣到國際上,眼光必須放遠、越過政治的藩籬;這觀念並非高明之見,而是最淺顯的道理。

 

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究竟哪一種比較正確、發音比較標準,各界有不同說法,但就目前情勢,國際上華語教學顯然傾向於使用漢語拼音,台灣若固守通用拼音無非是失去和國際接軌的契機,而通用、漢語混雜兼用這想法更等同於自殺。然而台灣若要徹底改制勢必又會引起一陣軒然大波,因台灣人一般不習慣漢語拼音系統,要讓全國人民一同適應新的系統將是條漫長又艱困的路。但若沒有人來大刀闊斧地推行這關鍵性的一步,台灣華語教育走向國際化的道路將始終坎坷難行。

 

方言文學

 文中提到《海上花列傳》是方言文學注定無法普及最有力的證據,這是個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為何西方的方言文學可成為文藝復興璀璨瑰麗的結晶之一,在中國或華語圈,方言文學卻始終無法遍行?雖然兩者在「方言」的定義上不盡相同,我猜想部分原因和文字使用形式上多少有關聯。

 

中國文字有個特點,一個中文句子由各地方言(少數民族除外)念出來有數十種不同的念法,但遍行的文字系統基本上無多大差別,在文書方面有較統一的形式。西方則不然,中古時期通行的官方語言為拉丁文,當今的義大利語、德語、法語在當時都屬於「方言」,直到文藝復興後,語言地位才漸漸提升。然而他們的方言都「可以文字表達」,要學習他們的語言必須連文字系統也一併吸收。這是和中國方言關鍵性的差異,也是方言文學發展之所以如此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以漢字書寫方言」此方式並無不可。許多人認為閩南語沒有自己的文字,硬是用漢字表達出來會很詭異,然而,眾所周的是,唐朝的官方語言就是現今的「閩南語」,當時創作的詩句以現今的國語讀出來依然可明白體會其中涵義,以閩南話念出更是獨有韻味。孔子是山東人,孔門弟子若要原汁原味紀錄他當時的言論,整部論語當會出現無數的「俺」;除非大家都熟悉山東話,這部「道地」的論語勢難流傳至今。

 

台灣的閩南和客家作家想創作方言文學不是件多困難的事,然而創作不失原有語言韻味又可與國語文學並列主流,是亟需技巧性、也是眾人一同追求的最高目標。

 

 

 

 

吳品萱: 周質平 -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 是母語化或孤島化

  

                                                    40185024I 吳品萱

        本文主要在探討台灣的語文發展。在首段,便引用有漢語拼音之父之稱的周有光之言,指出二十世紀中華語文發展四大重點為「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體」,而台灣,只達到四項中的兩項。不過,我認為這四大重點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本位主義,因為這四大重點,基本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世紀在漢語、漢字上的改變,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大增,其在語言文字上的制度更可能因此成為世界通用漢語的主流。我想作者的擔憂在於,台灣的優勢、台灣的能見度在哪裡?

        作者也指出,對語言政策影響最大的,不外乎就是政治,自國民黨結束一黨專制後,國語一語獨大的局面也有所改變,儘管80年代台灣也曾經出現母語運動,但基本上政黨輪替後的母語語文政策才更促進過去對國語政策的反動。文中作者也從過去方言文學中舉出數例,指出語文普及性的重要,再來,也點出香港使用漢字書寫粵語,此方式越來越成功的結果,反而造成非使用粵語的漢字人士,對此類文章,字字認識卻無法意會,港人發現自己越來越孤立,已漸有意識欲和現代漢語接軌。但台灣,近年來,反而希望用語言用文字突顯所謂「台灣特色」,不知不覺中,母語意識似乎凌駕國際接軌之上,作者指出,香港努力的向所謂「現代漢語」接軌,而台灣,反而是脫軌。

        雖然台灣現階段仍不完全符合周有光所言的四個現代漢語重點,但我認為,未來台灣也不可能徹底從繁體變為簡體,首先是因為,受民主制度影響,台灣無法出現長期強而有力的政府推行漢字簡體化政策,也沒有執政黨願意冒政治風險推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同化;再來,台灣是世界上少數保有傳統繁體文字書寫的區域,我認為這是台灣人天生背負的一種文化責任,不應該為了任何原因而隨意放棄,因此,我反對台灣人該為了跟上現代漢語潮流而由繁轉簡。不過,在注音方面,我認為這是有彈性的,漢語拼音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拼音系統,而學習華語教育的我們卻因為從小使用注音符號系統,在訓練華語教學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另外付出心力學習漢語拼音,更為了不能遜於漢語拼音慣性使用者,而要再投入時間熟稔。也許普及漢語拼音,不但能更快擴展台灣國際華語教育的版圖,更有助繁體字的推廣。閱讀完此篇文章,我認為,儘管台灣和中國仍存在著政治上的尷尬,但找出台灣在自我認同和「現代漢語」中的平衡,已有其迫切性,如果適切的改變能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那為什麼我們不變?

 

 


 

 

周巧蓁(40185006I)-<<國家霸權與教育>>心得

 

 

這篇文章是在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1945-1965),新加坡和香港國家權力的形構和華文學校所扮演這之中的角色。文中指出國家政策會有意或無意的影響華文學校的身分,而華文學校保存著華族的語言和文化,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新加坡而言,在二戰後初期為了扼殺華文學校的生存空間迫使之改用英語教學,推行了一連串的高壓政策:替代策略,這是最具壓迫性的文化介入,透過急速擴張英語學校淘汰華文學校,但因為手段過於激進、政府能力不足而導致失敗。此外還提出了一份教育政策的文件說明基礎教育應由母語(馬來語、華語、印度淡米爾語)發展免費小學教育,卻遭議會抨擊,主張英語仍為主要語言,有助於融合各民族,所以應由家長為其子女選擇校所,英語學校應收容不同背景的孩童。而政治局面也因此越演越烈,產生暴力抗爭,華文學校甚至遭馬來共產黨所滲透。為了更進一步的推動替代策略,新加坡政府予以優渥的補助方案以嚴格監管華文學校,一步步蠶食鯨吞華文學校的學生群,引發更激烈的抗爭;英化政策的意涵為華文學校的教學語言由華文改成英文,但成效不佳,不利種族融合,所以政府宣告將增加其財政補助,前提是要求華文學校實施「新加坡化」,意即採用以新加坡為中心的課程但以雙語(英語、華語)為教學語言。然而雙語教育仍引起抗議;平等化政策(也是一個霸權策略)代表著國家對華人的讓步,它承認華校是新加坡教育系統中獨立明確的一類,卻藉此削弱了馬來共和黨的社會基礎。

以香港而言,二戰前的華文學校屬於私人興辦,相較於新加坡,由於香港為中國與西方的溝通橋樑,香港華文學校的文化特殊性比較薄弱,再加上英帝國主義者希望藉此培養中英雙語人才,而出現中英文學校,中文也成了必修課程,意即華文教育並非華文學校的專利,導致文化差異極少。二戰後,倫敦人要求以母語發展,認為過度使用英文而設立方言小學,議會中的華籍議員勸諭政府大力推動母語教育。二戰後初期,香港政府希望殖民地學校銜接中國大陸的教育系統,卻推動了華化政策,然而華化政策卻在1950年代受到打擊,取消中文為香港大學入學必考科目,但並無使殖民地學校出現去華化的現象,未經許可大家仍須修讀中文課。1949中國赤化影響香港政局,倘若年輕人能聽、講、閱讀英文,對於政治宣傳能有獨立的判斷力,政局較為穩定。

因為香港政府將中英文學校去英化,華文學校沒有明確的身分界定,中英文學校和華文學校的學生在與語言及文化上有極高的相似性,香港政府也免於整合異校的難題(有別於新加坡),穩固了殖民地社會的秩序。

由新加坡與香港的例子可得知,一個國家截然不同的政策、霸權會影響到當地華語文的發展,有意與無意的立場也會造就不同的華語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巧凰─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應華102 498850136

    新加坡,亞洲國際地位上首屈一指的金融商業貿易中心,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社會,官方主導語言以英語而顯得一支獨秀,多元的族群和政體特徵對新加坡的語言政策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三大種族語言的功能則是傳承族群文化和維繫族群交流,相比之下,英語是中立性的語言,是跨族群的共同語,因此有殖民背景因素也考量現實發展及族群和諧發展,主導的行政語言和工作交際語言無庸置疑是英語掛帥。自1965獨立建國以來,雙語教育及成為主流教育體系的基石。由於新加坡擁有相對優勢的英語和華語應用環境,華族學生因應趨勢要接受雙文化課程並且以華英雙語同等優異的目標發展,但相對於英語的應用能力,華語學習演變成聽說能力還行,但讀寫部分卻不斷弱化的現象。

 

    華語是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以強調海外華人的身分認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急升,華語的功能除了傳承華族文化外,也開始顯現其經濟價值,間接增加當地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目前華語在新加坡處在轉變的關鍵期,社會家庭中”脫華入英”趨勢已無法改變,教育體系中主要科目也都以英語為講授媒介,華語最終倫為通過課堂學習的外語,因此當務之急是如何提升華語的社經地位。新加坡新一代華人說的能力已達中上水準,但其讀寫技能仍需要加強訓練,因此政府決定位不同家庭用語的學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語言能力水準的華語教學目標和內容。因材施教並且分級教學,培養中文全方位均衡發展,針對中英並用合理解能力為預期教學成效。雙語政策為華人保留中華傳統文化和學習族群母語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新加坡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匯聚的大熔爐,利用雙語優勢持續發展,未來的新機遇可說是得天獨厚,此外,新加坡也可趁勝追擊,打造華語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的重鎮,以多樣性的研究樣本和實驗來提升研究水準。天然優勢的附帶效益還有翻譯服務,在特選學校中的兼通兩語的學生將華文譯成英文的流利程度遠遠超過中港台的學生,因此雙語能力也帶給他們這個條件成為翻譯專才,這都是未來新加坡發展專業區域樞紐的指向。

 

    新加坡若能充分利用上述優勢,未來的出路可說是無可預期,但現階段也存在著許多發展上的困境,以社會總體而言,著重英文是無可避免的,在教育體制上,英國體制的學校還是主流,這樣又一味地提倡華語只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而在華語教學上產生矛盾,畢竟學多用少不利於語言的學習。另外,由於種族多元,語言交盪下產出其獨特性,但未必是精準的目標語言,例如Singlish的出現,若是要成為華語教學的發展,那在語法、單字和句型基本架構都必須要重建標準體系,並扶植專業教師來提昇華語教學品質。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我認為新加坡確實是值得華語教學工作者去發展的好地點,生活環境和國際觀都居於領先地位,資訊吸收和更新非常快速,中西交融薰陶其特色文化,華人的背景和傳統價值觀都與我們相差不遠,唯有不斷提升自我的外語能力和專業知識,一定可以累積多元的教學經驗,未來在世界各地都保持著屹立不搖高度競爭力。

 


 

 

 莊奇融《新加坡語言與教育》心得感想

      本篇文章,由歷史背景闡述英語成為新加坡行政語言的主因,在進一步申論此語言所影響的教育政策。新加坡建國後,為了避免被外界看作華人國家、以及為了華、巫、印三大民族的融洽相處,最終選用英語作為行政語言。

              其帶來的優勢如下兩點:

  1. 繼續使用英語,對行政法律提供連續性。
  2. 所有民族有了公平競爭的中立語言。

     英語也影響到了其教育政策 如下:

  1. 新加坡各民族學校消失→改以統一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
  2. 移民社會的新加坡,外來移民在生存和發展上因迫切需求會選擇英語學習

     當各民族對於英語產生相當認同時,自身的民族語言也隨著其發展而備受挑戰。於是政府在教育上規定母語作為必修科目,實施雙語教育制度。文中更列舉許多雙語教育的特色,例如:英文學習主要著重在實用部分,而母語只是傳遞文化傳統的語言。以及雙語政策面臨的問題: 1. 決策者大多為英語教育出身,因語言便利,成為既得利益者,要說服其認真推動其政策有困難。2.華文不具實用性,而英語相對在行政、司法、教育、金融佔優勢。3.以前受華語教育者,面對英語成為國家頂層語言,並沒意識到其中的轉變語帶來衝擊,在就業、教育和晉身上受到挫折,於是成了沉默的多數。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華語文崛起,雙語教育將會有另一番新面貌。新加坡與中國在經濟、外交和文化上關係十分密切,華語文未來的應用性也加大大提升,此舉將會刺激更多新加坡學生重視母語的學習。同時若藉由英校出身的人負責推動,也將會使華語向英校生普及,過去沉默的華語教育者,也將活躍起來。

     因為時代的推波助瀾,我認為華語在新加坡的重要性會大幅提升,以前的學生所學習的母語可能只是基本用語,但因時代所趨,學校應該加開許多高級華語課程,增強其應用性;向母語為華語的學生傳遞更多中華文化和歷史的內涵,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根,加強其基礎,提升學生程度。同時,在華語文教學上我也看到了一線契機,原先自己主要考慮以歐美為未來教學的目標,在閱讀完此篇文章後,我狹隘的眼界拓展到了新加坡,了解當地所推行的語言與教育政策後,新加坡也納入我未來想嘗試教學及實習的國家之一。


沈佳蓮-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

    此篇文章作者相當憂心台灣近年語文的發展。他提到,20世紀,中華語文從方言到國語、文言到白話、反切到字母、繁體到簡體。然而,在台灣我們只看到前兩項的變化。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普行國語,可是注音仍然停留在注音符號,作者稱這是「沒能從民族形式轉變到國際形式」。

    作者認為,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結束也意味著國語一語獨大的結束。一旦民眾享有民主,語言政策就越趨混亂。臺灣語言政策推行的母語教學和方言漢字化,是用來達到取代普通話的目的。作者舉例韓子雲堅持用吳語著書一事來抗駁臺語漢字化之大誤。作者說生活在台灣的人會錯覺台語地位超越國語,熱衷母語教學的和方言文學的人都應該溫習《海上花列傳》的歷史。方言漢字化的代價是孤立自己,是自絕於多數。香港的廣東人粵語漢字化的成功,是建立在外省人的文盲上。可是近年來,香港人越來越重視普通話的學習,作者認為港人的與現代漢語接軌的成績是可以預見的。相反的,台灣人卻處處希望保留台灣的語文特色,固守注音符號、視簡字如仇敵,保留由右至左的直行書寫、稱中文為「國語」。如果香港是積極接軌,那麼台灣就是想著脫軌。作者的結論是,人可以在政治上有所選擇,但在語文上是無法脫離漢語演變的規律的。

    我認為作者在此篇文章所提的語言演變都言之有理,也都附以實例,可是我很懷疑作者真的理解在台人民對語言使用的看法嗎?抑或是站在遠處憑己所見論道一番?

他提到台灣人獨樹一格,捨棄世界接受的簡體字和漢語拼音,保留舊式的注音符號和繁體字,是閉門造車、貽笑海外,人名地名的拼寫更是一個亂字可言。其實仔細想想是有幾分道理的,台灣的地名拼音常常羅馬和漢拼混用,沒有即早統和確實需要改進。但保留注音和正體字,我認為除了政治考量外,也必須考慮語文的教學普及。一個在台使用多年的系統要改變並不容易,在政策之外,它已經成為台灣人語言文化的一部份。相較於大陸人學繁體和注音,我們學起漢拼、簡字較為容易,未來如能並用兩個系統不也是一件美事嗎?

台人自由的方言漢字化有時確實連本地人都難以理解,但是方言漢字化並非用以取代普通話,而是我們努力保護方言不流失的辦法。在這部分,作者很多的理解都言之過矣。母語教學和政治獨立無關,而是基於保存語言資產的初衷。不只是台語,客語、原民語的流失臺人有目共睹,在台灣,中文才是國語,真正有不敗地位的語言。錯覺台語地位超越國語是因為那是大多數本地人的母語,在大家說中文的時代,說起母語是貼近土地與過去的。好比大陸很多地方仍舊保留當地方言,甚至不會講「普通話」。一個族群的母語絕不是和世界接軌的絆腳石。所謂方言文學並非強求通篇方言漢字,而是在文學中加入不同的書寫語言,使文字更為傳神。我相信,台灣人的方言漢字化絕不是用來取代國語書寫,我們距離其仍有一大鴻溝。

台灣人保留語文特色,並非追求與世界脫軌、孤立自己。很多時候就像作者所說,是語言發展所致。時候未到,語言就會停留在現狀,畢竟語言是人、地、時交織而成的重要文化。如果有一天,台灣的語言現況無法背離漢字演變的規律,那麼我也期待她的改變。

 


張琬婷   轉變中的印尼華語教育  周津峨‧陳雷

對於印尼的第一印象是貧窮,我的家庭也有一個印尼的外籍看護,他說的中文不是很標準,在印尼也沒學習過華文,是來台灣工作後才開始慢慢學習的,他的學習速度很快很迅速速就開始可以用中文和我們進行簡單的溝通,在印尼他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才要來台灣工作,和她一樣的印尼人也很多,一走出家門到附近的公園,時常可以看到許多印尼看護推著阿公阿媽出來散步,可能是基於偏見或是成見,所以很少會想和他們有進一步的接觸,但是聽完老師的課讓我對印尼有了大大的改觀,原來他們是世界上海外華人最多的地方,也是發展潛力極大的東南亞國家,更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方,印尼的人口數是全世界第四多,超過兩億人,在美國、印度、中國之下,前三大人口多的國家,我們會說英文、會說華文,在印度說英文也是通的,但是印度呢?既不能用英文溝通也沒學過印尼語,面度全世界第四多人口的國家,竟然沒有一個語言的溝通平台,印尼也是鄰近台灣的國家之一,但是從小沒有人跟我們說去學印尼文!

 

當前印尼的華語熱也有著蓬勃的發展,在經歷的1966~1998的禁華文後,華語又有復興的趨勢,許多移民到印尼的華人後代都認同自己是印尼人了,所以將學習華語視為學習第二外語,看似蓬勃的背後其實還是有很多華語推廣的困難,根據印尼智民學院院長陳玉蘭表示:「當前印尼所面臨的困難就是師資不足,由於印尼華語文教育斷層30多年,現有的華語教師多數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華僑學校培養出來的,現在都已五、六十歲,教師嚴重老齡化。儘管近年來通過本地培訓以及到外留學等方式補充了一批青年教師,中國派出了一批志願者,免強補充了教師隊伍的不足,但遠水解不了近憂。好些學校有要求補充教師的強烈呼聲。這是華文教育面臨的巨大挑戰。其次是華文教師素質有待提高。由於過去華文教預備金,限制了教師的繼續教育,多數人只停留在中學水平。這就是要求華人教育界與政府合作,盡可能創辦更鍋以培養教師為主目標的師範院校或者其他性質的大學,讓更多學生進入大學門檻。第三是缺少合格的本土化教材。由中國和印尼的教師聯合編寫的一套教科書已經出版,但由於仍有缺陷,尚未被更多學校所接受認可,需要繼續修改補充和提高。」

而到底該怎突破現在的華語教學困境更待進一步討論了。

 

 

應華系102 498850356 黎心慈

說到新加坡,就會想到海南雞飯、多元種族還有多語言。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但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但自獨立以來,政府機構一直採用英語作為不同種族社群之間的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並將之定位成「第一語言」,新加坡憲法及法律也以英語書寫,在法院中,在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也會翻譯成英語;然而,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英語為母語,約三分之一的新加坡華人、四分之一馬來人及二分之一印度人以英語為母語,且約有五分之一人口無法理解英語。

然而新加坡政府會如此推行英語教育的,其原因除了曾被英國政府殖民過之外,也希望國人能有更好的競爭力。看看最近的新聞,不外乎都是稱讚新加坡的英文教育和新加坡英文平均成績名列前茅。反觀我們台灣,不久前曾有一個新聞,新聞重點是想要檢視現在台灣大學生普遍的英語能力,新聞台派了一位外國人在台北幾間大學的附近以英文採訪學生,內容其實不難,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對話,卻只有一個學生能夠侃侃而談,並非我們的英語不好,而是我們不敢開口講。語言如果不用,就很難記住,而要如何使我們勇於開口,我想就要從我們的教育制度著手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向新加坡看齊了。

 


許琇婷<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摘要心得

 

此論文作者周質平雖然出生於中國,但他的大學及研究所時代皆在台灣度過,他的研究範圍主要有三方面,一者是晚明思想與文學,另外兩者,也就是中國近代思想史與中國語研教學較相關。正因為他的高等知識求學過程在台灣發生,他也因此更為關心台灣的語言教育及語言發展問題,並作此篇論文探討台灣近年來對語言制度設定上的爭議。首先,若要探討台灣語言發展,那便必須從台灣的語言政策改變說起。台灣是中國第一個通行國語的地區,但是當時的國民政府致力於剷除所謂日據時代的遺毒,因此完全禁止日語,但為了管理方便以及傳遞身分認同,閩南語也被嚴格限制,下至國小學生若說閩南語則得被教師羞辱,上至廣電法在一天之內將許多台語電視劇改為國語,使得民眾感到困惑。這樣強力壓制導致許多民眾抱持不滿而默默忍受。
 

 

解嚴後,語言政策大風吹,長久壓抑下來的閩南語得到許多支持,進而有許多人提出應偏重鄉土與語言的教育,後來許多閩南語課程出現,甚至還出現閩南語檢定。閔南語檢訂中的寫作又引發了一個爭議,也就是閔南語的用字不太一樣,無法完全表達正式的文章。漢語拼音及羅馬拼音的不統一也使得台灣充斥著不統一的路標,以及為路標名煩惱的旅客。因此台灣的政府因該多加考慮歷史因素以及語言的通行程度,並找出最適合台灣的共通語言以及發展目標!

 


 

 

老師專區

 

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同學提問

 

教授你好 我是應華105級的大一新生

 

如果  10/25下午 要去參加 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也是要交報告給您嗎

 

 


楊老師回覆

 

10月25日那一週我們大家參加研討會,不上課。

閱讀心得請照舊,授課內容會在前一週和後一週進行。


 

:心得筆記

 

楊玉嬿-「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沿革與新機遇」心得

 

    此篇文章主要討論在新加坡的雙語教育。 雖然新加坡在施行雙語教育的過程中,曾讓母語淪為只是文化傳承的媒介,但在現今華語熱的趨勢中,新加坡的華語環境使雙語教育的培養透出一絲曙光。新加坡於1965獨立建國後,便開始實施雙語教育,試圖培養雙語人才。但因為受過英國統治,而英文也是種「中立」的語言,使的在原本說著各式語言的新加坡,英文成為較「強勢」的語言。因為新加坡位於交通樞紐,最大族群為華人、馬來西亞人,及印度人。而各種大的族群又說著許多方言,使的人們在一開始溝通有所隔閡;因此1979年推動「講華語運動」,使的現今許多漢族已不再說方言。

 

    而後因為前述提到殖民等等的原因,英語逐漸成為主導語言,華文變成在學校修習的語言,家庭中真正使用華語對話的學生已大幅減少。而後非特選學校的學生求職的管道也較特選學校畢業生多元,使華語的實用價值較低,只是文化傳承的工具。作者認為近年來華語熱興起,新加坡雖然華文能力不是卓越,但憑著優越的英語能力與英語環境,也是學習華文的一個選擇。

 

     我認為在一個國家,許多方言或母語的消失,都與政策有著極大的關係。台灣在戒嚴時期曾經大利推動說國語,在學校學生不許說台語;雖然現今說台語的人口並未完全流失,但是已不是每個閩南人都能說流利的台語了。各國許多原住民,也是受到主流語言與文化的打壓,使的自己的母語與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政策使語言統一,雖然使的人民的生活較不易產生語言衝突,溝通較無障礙,卻也流失了許多寶貴的資產。

    我認為語言最重要的是在家庭的使用。若是人們在家裡都習慣以母語溝通,那麼就不必怕在職場上失利;因為此語言是日常溝通需要的,沒有利害關係。而在學校可大力推動第二外語,多增設外語教授的課程,但也不可本末倒置都沒有以母語教授。

 

    以新加坡來說,英語已明顯成為主流語言,而這個因素是好也是壞。好在這於這是外國人較能熟悉的語言環境;壞在華族失去了母語的熟練性。對於華語學習來說,雖然新加坡沒有最好的華語環境,但是英語環境能讓外國人較能適應與學習。因此作者認為新加坡只要再提昇華與應用能力,在華語市場也是很有潛力的。

 


 

林友蘋—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新加坡是個民族複雜國家,加上又曾經被英國殖民,民族性更顯複雜。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與英語並列為新加坡四大官方語言,在重要慶典或儀式上,會以這四種語言發表演講。其實新加坡各族群本身並不具有同質性的語言整體,新加坡政府只是大略,以這四種語言作為各族群的共同語。

    在早期來到新加坡的漢人,是以本身的方言來溝通,新加坡政府為了打破華族族群的藩籬,而推行多講華語,少講方言講華語運動”,此次政策推動成功,順利的使以祖籍方言作為主要家庭用語的華族人口比例銳減,做到脫方入華”。但是由於政府的刻意壓抑,許多老一輩的華人,被迫失去熟悉的講方言的環境,情感上接近失語。接著新加坡政府推動“以英語為主,華語為輔"的雙語教育,期望培育新一代華人能有效地學習基本華語以及英語。沒多久,英語已它強勢的力量逐漸改變華人家庭。

    因各級學校施行以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加上政府通過行政手段,使英語在許多領域成為高階強勢語言。縱使新加坡政府不斷改革華與教育系統,華語在職場上的運用,相較於英文是相對的弱勢。在許多華人年輕一代的眼中,華語已變成第二外語,而不是他們應該學會的母語。

    雖然新加坡政府,想出許多增進華語的辦法,例如推出華文B課程,協助學習華文有困難的中學生提高學習信心,消除他們學習母語的心理障礙。希望傳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最重要的是栽培“雙語雙文化人才",以期保留擁有英漢雙語的人才優勢,增加新加坡在國際的競爭力。

    我認為如果能真正做到華語和英語並重,那未來的路會十分寬廣,近年來中國崛起,許多國家都希望能和中國做生意,學習華語能夠使他們更快速的與中國連接。雖然新加坡在政策上是雙語教育,但英語還是保有較高的地位,英語好,對學習其他科目幫助很大。

    由於新加坡的民族眾多,生活在那,對其他和自己不通文化、族群的人們包容較大,未來和世界各國的族群相處也比較有優勢。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要先了解自身的文化,找到自己的定位,那麼即使面對紛亂的世界,也不會迷失方向。

 

 


 

 

陳玟萍-<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閱讀心得

 

 

應華105級 陳玟萍 40185034I

 

在周學者的這篇論文裡面,我們可以理解到台灣目前極力提倡的方言-台灣話所面臨的困境及挑戰。從歷史角度來看,台灣共經歷了五大分期:荷據、明鄭、清領、日據、民國。而在1949年國民黨南渡後,便在台灣著手推行國語運動,台灣在短短十幾年內便成了中國第一通行國語的地區。(<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9)又隨著政局變遷,近來卻有把國語改回方言的趨勢。然而周學者對此趨勢表示並不樂觀。他認為所謂的台語教學不過是透過「台語漢字化」或「漢字台語話」

勉強使用表義的漢字來記錄方言中有音無字的詞語,這是不可行的。例如:強強滾”  ”好家在這樣的使用方法不但令在台灣的外國人困惑,就連看得懂漢字的台灣人民有時候也不一定能理解。


另外,周學者亦舉了一個前車之鑑,告示台灣人民母語推行運動的可能未來:晚清時期韓子雲寫的<海上花列傳> <海上花列傳>中,韓子雲堅持使用吳語來完成這份作品,並說:「曹雪芹撰《石頭記》皆操京語,我書安見不可操吳語?」說這番話的韓子雲並沒有體認到「京話」幾百年來已在中國以「官話」的形式流傳已久,自然取得共同語的地位而得到大家的認可。然韓子雲執意用吳語這地方方言所著的作品,最後也只好因為他的短識落得鮮為人知的下場。「蓋吳語限於一隅,非若京語之到處流行,人人暢曉,故不可與<石頭記>相提並論也。」(張愛玲-<海上花開>) 以此殷鑑來看,台灣目前推行的母語運動,不過是再度將台灣推入一個化外之島。台灣人民在面對自身語言,所採的觀點和香港大相逕庭,台灣人民處處希望突出自身的特色─用注音不用拼音,然而此種做法在台灣人民的角度來看是另樹一幟,實際上不過是以管窺天的舉動。只使用只有我們自己了解的注音符號並嘗試將台語推廣成台灣的國語,此項舉動對於想要在國際展露頭角的台灣來說並不是良好的選擇。深耕人民的本土意識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在顧及自己的根本卻失去了國際的認同不免因小失大。我們可以嘗試學習新加坡或香港的做法,將多種語言並重推行,不但達到國際化的目的,亦可兼顧保護台灣人民的根本。

 


 

 

 

 

 

 

 

 

林舒敏-《新馬語言政策與教育比較》心得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曾是英國殖民地,不管在政策還是教育上都會受到英國的影響,即使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自獨立後,都依然會保留一些英國的政策與管制方式。而在這裡主要是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獨立後語言政策與教育有何不同。

 

      自獨立後,馬來西亞雖受過英國的管轄,但在這過程中,英國卻自主承認馬來人為馬來西亞的主要民族而定馬來文為馬來西亞的國語,從中也讓馬來西亞人以馬來文為主,而英語為第二語言。這使馬來人直接認為他們就是當地主要民族,並直接採用其母語為國語,還一再認為自己就是馬來西亞的土著,以自己為主,要其他民族都以馬來人為主。英國在馬來西亞沒有強烈規定英語為主要語言,讓當地人有很多機會說馬來文,所以當馬來西亞獨立後,他們直接以馬來文為國語。雖然想擺脫英文體制,但在過去馬來西亞都受英文教育影響,所以仍保留英文,使它成為第二主要語言。至於新加坡,因受到強烈的英國管制,所以在獨立後仍以英語為主,實行雙語政策,即以英語為主外,也以母語為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英語之外,還能學習自己的母語,不讓母語流失。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共同點就是在獨立後,仍以英語為第二主要語言,並規定學生必修此科目。

 

      在英國的管制下,馬來西亞有許多教會,而教會都是以英語作為媒介語,在教會附近成長的孩子也會從中受到影響,他們多是受英文教育長大,而對馬來文有所陌生。馬來西亞推行以馬來文為母語,規定每個人都要會馬來文,學生在學校也要修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繼續升學,假如在國小UPSR裡無法考取C或以上的等級,該學生將要讀一年預備班為馬來文打好基礎,才可繼續升學。對於其他語言,馬來西亞政府採取以馬來文為主要語言,英語為第二語言外,華語和淡米爾語則列為另外選修的課,也代表著非馬來人若想修自己的母語,必須達到15位家長的要求才可開此班,但基本上即使有15位家長要求,基於缺乏師資的原因仍無法開班。事實上,政府也會擔心人民不學馬來語,而華語和英語日漸發展起來,甚至會取代馬來文導致其地位不保。因此,馬來西亞政府依然會一直觀察有關華人的活動,不讓其影響國家。華人為了保護維持自己的母語,由許多華人大集團提供資金成立獨立中學,許多華人父母便讓子女進入獨立中學,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母語,可是獨立中學不曾受政府認可,不管他們有什麼活動,政府也不支持,獨立中學只能憑著自己的努力和董事會的人維持下去。至今,獨立中學依然向政府爭取文憑認可,甚至想申請多辦獨立中學或是分校,可是基於政府擔心華教勢力越來越強大而不批有關華教的事物,至於有關獨立中學學生越來越多,學校無法容納多人而向政府申請多辦一所獨中時,政府最大的讓步是可以開多一所,但其名必須是寫那所學校的分校而非另一名字,因此現今馬來西亞的獨立中學為60加1所,不是61所。在馬來西亞的華語文教育方面,華人依然一直積極爭取,不管用什麼方式都希望政府能認可,即使負責人被監禁,他們依然堅持到底,這就是馬來西亞的華教所堅持的華語教育。

 

      相反地,新加坡卻支持華語運動,並鼓勵雙語制度,承襲華語文教育。他們鼓勵人民除了要懂得英語外,也要會自己的母語,所以對於華人他們有權利學習自己的母語,並被認可。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為了配合國家的發展,在教育方面比較注重英文,並以成績安排升學方向,不同等級便去不同的升學方向,而新加坡父母與子女為了能往更好的方向都不斷的在競爭,使新加坡的教育變成競爭場地。在新加坡父母眼裡,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也很在意他們孩子的成績,甚至一直用孩子的成績與他人比較,使孩子無形中有了壓力,有的孩子則隨著父母給的壓力而對同學也有異樣的眼光,交友方式也是憑著成績優異而結交。

 

      在這裡,我們能發現僅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便有如此的差異,它們都曾是英國殖民地,卻因各自獨立後而有了自己的政策與教育方式。僅是這兩個國家就有所差異了,更何況是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呢?各國為了爭取、維持自己的語言政策與教育,不斷實行不同的政策,避免讓其他民族影響國家發展,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各種語言已經很普遍了,大家為了未來事業發展都學起各種語言,所以國家也對語言政策放寬了許多。

 

 


陳佩琦 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 – 讀書心得報告

應華105 陳佩琦 40185036I

 

    一談到新加坡的華語發展,有兩個主要方向:1.脫方入華 2.脫華入英。而關於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需要從新加坡的歷史著手:首先新加坡是典型的移民國家,有的人來自中國、有的人來自東南亞其他國家,人民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加坡本身就是一個多元語言、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甚至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更皆為官方語言;再加上此國曾經長期被大英殖民帝國統治過,因此在政治、經濟、法律至今仍受到英國相當大的影響,英文也成為主要語言之一,而英文又具有中立性能被各個族群所接受,所以英文到目前為止還是一支獨秀的狀態。

 

    我認為「英文一枝獨秀」這樣的情形是不理想的,或許新加坡人民的英文能力普遍高於其他非英語系國家,但是因此而忽略其他種族的語言是令人悲傷的。因為不論是什麼語言都代表一種文化的傳承,文化是人類歷史中最珍貴的資產,所以當語言隨著時代變遷而流逝時,這是一件多麼令人痛心的事。

 

    西元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之後,該國政府推行以英文為主、族群母語(方言)為輔的雙語政策,希望能夠藉由相同語言以促進族群間的溝通與團結。

一、脫方入華:

西元1979年該國政府大力推行「講華語運動」,利用大眾媒體的傳播,經營對華語有利的社會環境,目的就是為了打破華族各方言間的藩籬,所以方言的主導地位就在短時間內被華語取代。此政策推行一陣子之後,因為人民已經習慣講華語了,所以政策的主軸也逐漸從「少講方言」較偏重於日常生活交際方面,轉移至「認識文化」進而了解學習中華文化。

二、脫華入英:

因為政府的語言政策以英文為主,所以華族社群以英文為家庭常用語的學生比例已超越以華語作為家庭常用語的學生人數,在教育體系中,主要科目都用英語講授,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學習新事物時,學生接觸到的語言大多數都是英文;而在求職就業時,英文的實用價值高,此種語言已經成為身為貿易轉運重鎮的新加坡工作領域裡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造成的影響:

因為「脫方入華」政策的推行使得老一輩的人不僅與年輕一輩會有溝通上的障礙,老年人的娛樂也會因為政府鼓勵華語電視與廣播節目而大幅減少。

「脫英入華」造成的影響是:SBC(Singapore-Born Chinese)的華語能力類似於ABC(American-Born Chinese),他們較擅長於聽說,而讀寫的能力明顯弱於在中國或台灣等單純在漢語環境中成長的華人。

我認為這些現象是新加坡政府需要努力改善與弭補的方向,雖然老年人口會逐漸逝去,溝通上的問題也會因此而消失,但傳統的方言也可能會因此而失傳,

四、香港與新加坡的比較:

因為兩地皆被大英殖民帝國統治過,所以英文皆成為其主要語言之一,在教育方面兩者也較著重在英文實力的培養,但不同的是:香港人日常生活中溝通的語言仍然是以當地的方言「廣東話」為主,新加坡人通常卻是直接使用「英文」對話,或是中英夾雜;香港政府推行「三言兩語」政策,相較於新加坡「英文為主、族群母語(方言)為輔」的政策,是對華語教學環境更為友善的;而且香港人多有學習讀寫繁體字,所以在聽說讀寫方面自然較勝於新加坡人。

雖然在上述的比較中我認為香港在保存語言這方面較勝於新加坡,但新加坡是一個國際的貿易轉運站,因為語言高度的統一使之成為外國商人熟悉的貿易環境,可以減少語言上的溝通障礙。

五、雙語教育的改革與新機遇:

由於新加坡多數華人家庭以英文作為他們日常語言,因此學校的華語教育易出現斷層,因此政府提出「華文B課程」希望可以提高程度較差的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與信心。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改革,因為若只是一味的填鴨式教育、不斷逼迫學生學習,那只會讓學生對這門科目感到厭惡,倒不如先以簡單的對話建立起他們的信心,再慢慢加強訓練,在快樂中學習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著重在培養高層次的華語人才,開設「雙文化課程」是希望使學生在學習華文時同時注重中國文化,讓學生具世界觀之餘能熟悉中國,對於往後雙方交流時可以更加頻繁且溝通無礙。

文中作者提到新加坡對於翻譯服務業是非常良好的環境,新加坡人或許在將英文翻成華文略遜一籌,但在於將華文文本翻譯成英文文本的流利度上,其能力卻遠遠超過中港臺人,而新加坡教育當局應當充分利用此優勢,鼓勵學校設立翻譯相關課程。我認為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因為要進行翻譯只有一種語言好是不行的,兩種語言都要有一定程度的實力才能將翻譯這份工作做得好,也因為市場的需求增加促使新加坡的年輕人更有意願學習華語。

 


吳依靜─《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心得

應華102吳依靜

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政府鼓勵移民,並希望透過多元文化體制進行文化政策,除了英法雙語政策的推行外,政府相關機構也針對某些境內原這民或移民語言進行規劃。雖然政府想要推行但成果不彰,因為語言所挾帶的經濟力量或是政治力量的影響,英語、法語的地位還是比較高,而原住民母語則處於低階語言(low language),也就是弱勢語言或是少數族群的語言。這樣的處境和臺灣原住民母語言的處境非常相似,擁有許多共同點,加拿大原住民與臺灣原住民都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另外,加拿大稱遭受英國殖民,在主權的壓迫下,造成現在原住民與言的危機,而台灣早期也經歷過國民政府大力推行國語運動時期,因此使得原住民與瀕臨滅絕。不過最大相似處是兩者都期待經由教育追求自主,有鑒於加拿大已經發展超過二十五年,而臺灣才剛開始起步,我們可以以此借鏡,加拿大原住民得自我覺醒以及政府、學術和社區團體在語言教育上合作可以為我們的原住民語或是其他母語的語言教育帶來一些參考的範例。在此篇論文中兩項加拿大的語言計畫不是強調社區參與的重要性就是強調家庭教育在語言復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確,我覺得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語言間有很大的斷層,會講原住民母語的可能只剩住在部落的耆老,那些來到都市生活或是有一半原住民血統之類的人在私底下就已經不會使用母語來溝通,回到家,也沒有環境會需要說到母語,時間一久,自然而然就會生疏甚至被遺忘掉。另外不僅僅是要學習母語,還要學習語言所傳成的文化,反觀臺灣的原住民語言復興活動,雖然有設立原民電視頻道、也有設立原住民語言檢定考試,鼓勵原住民子女繼續學習語言,但似乎規劃得還不太完善。許多活動也會邀請原住名來表演,試著向大家宣傳原住民文化,甚至原住民文化被當作是代表台灣特有的文化之一,但諷刺的是,我們自己對臺灣原住民的文化了解多少,有部分的文化正在慢慢的消失,雖然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些問題但實際行動似乎做得還不夠多。總而言之,臺灣的原住民母語或文化的保存還有很長得一段路要走!

 

 

資訊分享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描述多位華裔人士在美國的成就。

美國在台協會宣布,本會與僑委會、中正紀念堂共同主辦的全新特展「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將於本月19號開幕。美國素有「民族熔爐」之稱,因為來自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共同促成了美國的成長與壯大。特展收集了許多華人遠赴新大陸的辛酸歷程,訴說了他們如何在美國落地生根,並用自己的所學和勤奮回饋美國社會,讓美國能有今天的蓬勃和多元。

美國在台協會前一次所舉行的「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特展,呈現的是美國對台灣發展的貢獻;這一次的「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將反過來呈現華人移民在美國日益茁壯的過程中,發揮了什麼樣的助力。

展期:2012年9月19日至10月10日

開放時間:早上9點至下午6點

展場:國立中正紀念堂3樓志清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21號

免費入場




只到十月十號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心得筆記

 

 

吳根和:〈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沿革與新機遇〉閱讀心得

 

姓名:吳根和    學號:498850112    系級:應華102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長期以來,問題的癥結點都出在華文身上,尤其近幾年華文使用的銳減,更擴大了新加坡華文教育的窘境,雖然近來中國經濟崛起,對大多數以普通話為教學方向的學校而言,更是一大助力,也的確有愈來愈多的非華裔學生願意學習華語來拓展自己的職涯,但這樣的動機是否能長久推進新加坡華文教育的發展,一如現今全球華文熱,會不會被視為阿拉伯語的後塵,而只是一股暫時的潮流,轉眼即逝呢?

    「教育是為國家的發展服務的。國家往哪個方向發展,要造就怎樣的國民,完全決定在教育。」1換言之,一如許多學者三申五令的,在政經地位上英文不可抹滅的主導地位,早已確立華文教育曲折顛簸的歷史。語言的生存空間與生活中使用頻率高低有不可切割的關聯,而這用的多寡就取決於不少層面,其中最大的因素,也讓我頗為認同的,即是此段第一句的引述。如果拿臺灣原住民語的發展為例子,我想這定是讓人不禁頷首的。以往一直不受重視的,縱使研究人員、學者再辛勤耕耘,仍有一定的限度,但今日若國家願意推廣、傳播,甚至不遺餘力地支持,事情的發展就大相逕庭了!當然華文在新加坡,從來都沒被忽視過,還可以說持續受到相當的重視,不過向來居次的華文,在這場語言角逐中是不斷地敗退,時至今日,還是靠外力來拔擢的,即使不可否認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國家語言策略的制度對本國人民而言,更是佔有不小的份量。

    其實從事華文教學,大家心裡都明白是由於美國K12政策變動,才掀起華文學習的風潮,所以未來會否迅速緩怠,還未必有可能。然而新加坡自始至終都擁有保存華人文化的實力,加上華英雙管齊下,華語教學之於新加坡很有可能是一塊獨占鰲頭的領域,而且許多外國人也有遷居新加坡以學習華語之態勢。這樣的內在誘因下,仍不足以引起年輕一代學習華文的動力,根本上的政經地位就已經清晰說明了,華文在新加坡的生存空間,在英文大可世界通的情況下,難度頗高的華文完全是下選,而且選了大半還是由於華裔身分的關係。在在說明了新加坡想要保存華文與英文文化社會的共存現象是不大可行的,往後成為英語系國家恐怕才是指日可待。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新加坡或可擺脫傳統產業的固有形象,如翻譯員、外交人員、國貿接洽等政經性質的工作,如文創、觀光、社區營造等具文化特性的職業,要是能藉政府推波助瀾,華文人才的需求自然會攀升,且同時能保存當地英華共存的文化特色,未必只能靠華語市場的經濟地位來鞏固中華文化,又或者只在教育界鑽牛角尖,最後也許只會是紙上談兵罷了!新加坡應當藉由自身獨特的英華形象創造雙贏的局面,而不是僅在教育、傳統上死命依賴,這樣年輕人怎麼會感受到自己流的血液到底和學不學華文有什麼關係,又怎麼會自發性地想學好呢?正因講英文也能生存得很好,才應該加重華文在生活中的分量,且獨特文化的存續也有助於新加坡各方面的展望,結合多元領域以創造出新的局面與環境,如此未嘗不是一個真正屬於新加坡的新機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周清海(1996)。「〈語言與教育〉」《新加坡社會和語言》,P.47。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心得-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應華105林純安

 

    文中分台語文發展的特殊現象」、「語文政策的因果關係」、「歷史的前車之鑑」、「語文書寫應考量其普及性」、「讓語文歸於統一」五段來支持作者本身的觀點。

    文中第一部分提到「台灣的注音始終停留在『注音符號』的階段,沒有能從民族形式轉變到國際形式;十幾年前喧鬧一時的『注音符號第二式』,和最近提出的『通用拼音』,都只是為了立異而力異。捨己為國際社會承受並且接受的『漢語拼音』不用,而另立一個新系統。」以此段可知作者是希望台灣使用漢語拼音的。就我而言,姑且先不論台灣的語文政策是否遭因政治因素(為立異而力異),作者所謂的「沒有能從民族形式轉變到國際形式」的說法倒令我不禁深思一番,何謂國際形式?

近年來,由於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再加上穩定眾多的人口而被視為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中文熱」便是中國在經濟高度發展下,世界各國為認識中國文化或到中國大陸貿易而學習漢語(簡化字與普通話)的熱潮。若今日經濟實力強大的中國本身語言系統至始都是使用注音符號的話,我認為現在各國學習的漢文就是以注音符號的系統為準了,原因很簡單,只要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高,軟硬實力均不容忽視,那麼現在所探討的語言系統爭議便不值一提。所謂「台灣需走向國際形式-使用漢語拼音」的問題不就不存在了?

再者,在國際語言以「英語」為主的時代,非英語系的國家-歐洲,舉德國的例子來說,本身也有自己的語言系統,他們說德文寫德語,但從事國際事務如貿易和外交的時候,便以英語為溝通語言。換句話說,台灣可以擁有一套自己的語言系統標準,就算未來國際語言轉變為「中文」時,我們剛好搭上「中文熱」的潮流,只要使每位學生具備「使用漢語拼音及簡字」的能力,學校以之為第二語言系統教授,如同英文為台灣必備第二外語一樣,就算語言系統不統一、不以漢字拼音取代注意符號、以繁體為主,還是可以擁有一定的優勢在!

 

 

說到新加坡,就會想到海南雞飯、多元種族還有多語言。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但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但自獨立以來,政府機構一直採用英語作為不同種族社群之間的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並將之定位成「第一語言」,新加坡憲法及法律也以英語書寫,在法院中,在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也會翻譯成英語;然而,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英語為母語,約三分之一的新加坡華人、四分之一馬來人及二分之一印度人以英語為母語,且約有五分之一人口無法理解英語。

然而新加坡政府會如此推行英語教育的,其原因除了曾被英國政府殖民過之外,也希望國人能有更好的競爭力。看看最近的新聞,不外乎都是稱讚新加坡的英文教育和新加坡英文平均成績名列前茅。反觀我們台灣,不久前曾有一個新聞,新聞重點是想要檢視現在台灣大學生普遍的英語能力,新聞台派了一位外國人在台北幾間大學的附近以英文採訪學生,內容其實不難,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對話,卻只有一個學生能夠侃侃而談,並非我們的英語不好,而是我們不敢開口講。語言如果不用,就很難記住,而要如何使我們勇於開口,我想就要從我們的教育制度著手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向新加坡看齊了。

 


 

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     應華105  40185038I  羅安璇

   在看完這篇論文後,就像又讀了一遍台灣史,更讓我深深體悟到語言背後代表的是一個文化的意義。從這篇論文裡可以看到,從荷據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據時期到民國與現代,各統治者對台灣人語言人權的尊重,愈來愈少,也越來越讓人痛心,從一開始荷據時期,是傳教士來到台灣學習原住民的語言以方便傳教,在當時還創立了新港文字,而且當時永遠都有新的傳教是在學習新港文,才能隨時取帶死去或離開的人,這樣的精神和尊重語言人權的典範才是深得人心的,也讓我在讀到論文後半段後作比較時,深刻感受到尊重語言人權是如何重要!因為語言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文化鑑別證,就好比如一個人的身分,如果自己的身分被唾棄被禁止被迫隱藏,那是多令人痛心疾首的可怕夢魘!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日據時代還有民國時,被壓迫與奪走說自己母語權力的人民,心中那份沉悶的痛!

  首先是荷據時期,這段時間內人民享有說自己語言的自由,雖然是被殖民國,但卻沒有語言上的壓迫,這是不幸中的大幸。再來到了明鄭時期還有清領時期,這段時間,根本沒有語言壓迫的問題,因為兩個時期的統治者沒有把小小台灣放在眼裡,也就理所當然不看不理,採取放任的態度。一直到了日據時期,在初期還沒有太過於強制的規定,直到二次大戰前,受到德國種族清洗的政策影響,日本也開始對台灣採取強硬的措施,這個時候開始了台灣語言人權的悲劇揭幕……但是直到民國時期那又是更漫長黑暗的語言囚禁,那段可怕的時間裡,讓台灣原住民族的母語近乎消失殆盡,台語和客語的狀快也好不到哪裡去。幸好前人的努力,讓我們現在得以自由的自信的說著母語,並以會說母語為傲,我覺得讓會說母語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的觀念拓展開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

 

 

 


 

 

資訊分享:陳玟萍 美國大選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大選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由 陳玟萍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30日(日.) 13:11

 

 

 在美國 亞裔背景的居民是繼白人、中南美洲人,人口第三大的移民
 在美國大選,亞裔選民將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報導:
 http://big5.chinanews.com:89/gj/2012/08-06/4086990.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9-12/4177940.shtml

 


資訊分享:張慈芬 美國大選中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大選中華裔所扮演的角色

由 張慈芬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4日(四.) 10:59

 

 

 美國大選兩黨拉攏300萬華人兩華裔女政客成亮點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2/08-23/4127314.shtml
 兩政黨各有一名女華裔政客代表,主要拉攏對象為占美國3億人口4.7%的亞裔,尤其是華裔。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會長薛海培表示雖然該政治明星隊選名影響不大,但卻有必要性,因為如果沒有該角色,就會被對手攻擊不重視華裔選民。1992年之前,亞裔多支持共和黨;但1992年柯林頓與老布希的總統大選後,支持民主黨的亞裔首次超過共和黨,2008年,歐巴馬更拿到了62%的亞裔選票。
 "新京報:亞裔選民對大選的熱情如何?
   薛海培:由於種種原因,亞裔對於政治事務、乃至公共事務的參與度都很低,遠遠低於黑人、猶太人,也低於西班牙裔。在亞裔之中,華裔的政治參與度又是最低的,很多華裔對政治和社會公益都不太積極。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去找很多人,你要去找,他們才會去投票。"
 
人口比例增影響力提升美大選兩黨爭奪亞裔選票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2/07-30/4066956.shtml
 由於亞裔在美國人口所佔比例漸增,兩方政黨各使出手段以獲取選民的支持。

 


資訊分享:陳玟萍 可幫助了解香港的相關電影

 

 

可幫助了解香港的相關電影

由 陳玟萍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6日(六.) 10:47

 

 

 1) /Chop Socky
 《電影香江》是一個回顧里程碑式的紀錄片系列,包括——功夫世家、刀光劍影及儷影傾情。將全世界最具活力以及代表電影製作鼻祖之一——香港電影業,全面及深入地呈獻各位眼前。由大家耳熟能詳的紅星奮鬥史,以致鮮為人知的幕後花絮,都為大家逐一搜羅。透過這個系列,大家可更清楚了解香港電影的歷史,重溫不同的人和事。
 2)《龍兄虎弟》/Armour of God
 聖經記載“上帝的武裝"是用來對抗魔鬼的,但是它至今已失散了八百年,直至伯爵的出現。伯 龍兄虎弟爵矢志追尋宗教古物,已先後尋得三件“上帝武裝”,包括亞洲飛鷹JACKIE在非洲土人手中奪得的“聖靈寶劍”。
   JACKIE朋友ALAN的女友在時裝表演中突然被僧侶打扮的恐怖分子綁架,目的是為了用她交換“上帝武裝”。ALAN求助於JACKIE,JACKIE只有去求伯爵借出三件“上帝武裝”,並答應把另外兩件從恐怖分子手中搶過來。這樣JACKIE、ALAN,還有伯爵的女兒,西行歐洲,展開了救人奪寶行動……
   這是一個高潮迭起的杜撰故事,成龍把自己對興奮熱鬧場面的喜好一展無遺
 3)《新宿事件》/Shinjuku Incident
 新宿事件是2009年上映的電影,由英皇娛樂投資,成龍製作兼主演、爾冬升編劇兼導演。電影於2007年11月在中國和日本開拍,2008年夏天殺青。這部電影比較偏向文藝戲劇類,而非成龍所擅長的動作電影。影片講的是徐靜蕾(在片中飾演成龍女友)在日本失踪,成龍為了找她來到了東京,但結果是女友已經跟日本黑幫大哥結婚。之後,意志消沉的成龍遭遇另一個中國人——“ 媽媽桑 ”范冰冰,同時不幸捲入黑幫鬥爭。片中成龍在新宿街頭率領錢嘉樂、林雪、盧惠光與當地黑幫對壘。
 
更多詳細內容: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51708904
 參考來源:互動百科 百度 維基百科

 


資訊分享:陳姵羽 香港七一大遊行

 

香港七一大遊行

由 陳姵羽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5日(五.) 18:45

 

 

 
這是有關香港七一大遊行的資料,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4%B8%80%E5%A4%A7%E9%81%8A%E8%A1%8C

 


資訊分享:龔加桃 香港文學作家與作品的簡介

 

香港文學作家與作品的簡介

由 龔加桃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5日(五.) 11:24

 

 

 http://www.hkauthors.com.hk/authors.php
 
這個網頁介紹很多香港的文學作家,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資訊分享:林敬智   可幫助了解的香港電影


歲月神偷

電影重現了半世紀之前的往日風情。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鞋匠的家庭,一家四口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一條街道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在濃厚的人情味中互相扶持。雖然生活困難,英國的警官不斷勒索收保護費,但是能夠賺得兩餐的溫飽,他就會繼續撐下去,直到兒子罹患癌症,夫妻二人千方百計籌款,送兒子到內地醫病,他們仍然充滿樂觀的精神。就這樣一條街道,有一個電話,鄰居可以輪流享用,這樣的舊日情懷,卻延伸出令人最大的感動….(詳情請洽http://echoesrainbow.pixnet.net/blog/post/6371441)
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AF89UsGmY
桃姐

桃姐(葉德嫻 飾)為Roger(劉德華飾)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過老少五代人,如今年事已高還中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她送到養老院。Roger面對這位一直陪在他身邊的人漸漸衰老的同時,心中也產生不同的感觸,兩人間的溫暖從這時才開始真正展開(詳情請洽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4089)
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Vm0c83T40
文雀
故事講述一群經驗老到的“文雀”,棋(由任達華飾演)與拍檔以扒竊途人財物維生,享受著無拘無束的生活,愛踏著自行車逍遙穿梭大街小巷拍攝身邊人事,一天,神秘但美麗的珍妮(由林熙蕾飾演)被攝入鏡,棋被深深吸引.珍妮的驚豔逐一把棋及其拍檔迷倒,但原來她背後目的,是為利用“文雀”為她偷取一非常重要的東西...簡單故事情節,夾帶濃郁懷舊氣息,以及風格化的影像,寫意瀟灑,復古輕鬆的音符,讓每個畫面都如舞蹈般流暢優雅,鏡頭勘破香港各處市景,上映一舉勇奪香港票房冠軍。(詳情請洽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879)
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IALUO4RekY4


 

 

韋愛琳 《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 ——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閱讀心得 

 

 

    對於本文作者的其中兩項論述觀點,筆者持保留態度,因為結論下得過於武斷,而且摻雜太多作者個人的主觀意識形態。舉例來說:「國語一語獨大的終了,卻成了台灣語文政策混亂的起點。」語言的「多元開放」和「政策混亂」並非具有絕對必然的因果關係,後者應歸因於立法機關的作為恰當與否。多元開放的思維,體現在小學的閩南語課程、客家、原住民電視台的設立,還有語言檢定……等,筆者認為:在此一方面,政府立意良善,這些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保存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由於國語在國民政府的提倡下已成了強勢語言,年輕的一代有部分人口不會說自己的母語,甚至有些語言漸漸式微,若不設法保存,恐怕那些語言在未來已成歷史名詞。

 

    然而,不可否認的,作者提出的某些看法合情合理:「語文政策往往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國民政府當初播遷來台,為了便於統治,因此制定國語政策,要求中小學生在學校一律只能說國語,否則受罰。這樣的作法當然有顯而易見的優點──便於不同文化語言背景的族群溝通,舉筆者雙親為例:家父祖籍湖南、家母為高雄美濃客家人,兩人平時使用國語溝通。後來,如文中所述:「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結束,多少也意味著國語『一語獨大』的終了。」台灣第二大黨──民主進步黨的誕生,可簡單歸因於反對中國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爭取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等人民基本權利。為了達成此一訴求及獲得民心,若干具「台灣意識」的語言政策便在此情況下被制定出來了。

 

    這些政策當中,某些是帶有爭議性的,例:台語漢字化。作者在文中舉了韓子雲的《海上花列傳》為例來反駁此一做法,並稱「用漢字來記錄方言中有音無字的詞語」為帶有貶義的「死文字」。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些通俗的例證,如:「俗俗賣」,「強強滾」,「白帥帥」,「俗擱大碗」,接著表示:「『俗』和『帥』這兩個漢字,無論在古今字義中,都絕無『廉價』、『清潔』之意。不通台語的外省人固然看不懂,即使通台語的台灣人,初看這些『台語漢字』都不免不知所云。台語化了的漢字,往往只取其音而不取其義。」然而,筆者覺得語言的產生是先有語音才有文字,若字音、字義的用法已約定成俗,被大眾廣泛運用,其實並無不妥,在報章雜誌上偶爾也有「俗俗賣」,「強強滾」等用法,可見許多台灣民眾也已接受此類口語語詞。


 

 

 

05-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是「母語化」,還是「孤島化」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此文一開始並不容易讓人了解作者是在反對何者,但在看完之後卻會感到作者過於偏激、激動,且又含政治色彩,在一開始所提到的「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其對中華語文在 20 世紀的變化所做的總結:「20 世紀,華語和華文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化。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體。」讓人感到簡潔精要。然而所謂的隨著政局的變遷,出現了由國語改為方言的趨勢,這實在是誇大不少,若只是單純用漢字書寫閩南語的話,我記得那只是想要好紀錄並能在教導閩南語時提供些許幫助,讓學生能在念或閱讀時知道其字為何方便記憶,為何作者要如此誇大其辭稱其尤國語改回方言呢?甚至對於提倡的「台語教學」與「原住民語言教學」如此不屑一顧?這兩種措施從一開始就沒有像要取代華語成為通用語的雄心壯志,只是想要繼續傳承一項文化,一個民族資產,也沒有要求所有民眾都要學會只是在推廣,使其不致於消失,然而作者的態度卻著實讓人生氣,不了解詳細情況卻大肆抨擊,反而可笑。

    作者在「拼音」這點上所表現出來的立場一樣讓人生氣,他認為台灣的注音不如漢語拼音早已為海外所接受,這是事實,畢竟運用英文字母為拼音載體是較容易為外國人所接受,但無論如何台灣也不至於到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拼音系統吧!所謂的人名地名拼寫,怎一個「亂」字了得?至少給些例子才能了解啊!至於對於「台語漢字化」作者所表現出來的大力反對,並從歷史證明這是錯誤的舉動,但是就目前社會來說,我發現某些約定俗成的台語漢字化早已廣為人知並在生活範圍中出現,甚至有時媒體報導也會運用,像是「俗俗賣」,「搶搶滾」,「白帥帥」,「俗格大碗」等,這些文字基本上民眾都已對其有一定的認識與接受,且很多攤販的廣告詞都會出現,或許這些文字時間長遠之後都不會有人認識,但若是閩南語也不斷流傳下去那又會是如何呢?畢竟我們也只是將台語的一些標語漢字化,而非如「海上花」想創作一不朽文學作品。

 


許琇婷<台灣語文發展的歧路>摘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