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1. 國際華語文教育
      1. 蕭羽茜《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摘要與心得
      2. 紐西蘭的語言規劃 閱讀心得                40085041I賴彥蓁
      3. 吳淑禎「香港市民身份認同的研究」(王家英、尹寶珊)
      4. 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              應華103      劉莉燕
      5. 閱讀心得「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應華102潘欣妤
      6. 印尼華人基督教會宣教初探-以蘇門答臘為例*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應華103B
      7. 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 應華103B  499850676  龔加桃
      8.     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      應華102 洪琬茹 498850162
      9. 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 閱讀心得                                     應華系102  潘欣妤  498850332
      10. 黃昕婷《二十世紀文字改革爭鳴綜述》摘要與心得
      11. 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閱讀心得          陳家葦
      1. 嶺南大學的漢語教學              應華105 蔡子心
      2. 吳秉芳-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3. 吳品萱-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 (作者-徐榮崇)
      4. 陳姵羽─〈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閱讀心得
      5. 石伊婷「紐西蘭語言規畫」心得
      6. 黃湘淇-《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讀後心得
      7. 李依恬─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
      8. 楊靖 -《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閱讀心得
      9. 陳玟萍─〈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閱讀心得
      1. 陳胤溥《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心得
      2. 王采圓-《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爭論》心得
      3. 林友蘋---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
      4. 林舒敏-《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
        1. 張琬婷: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爭論                
        2. 應華104 李佳儒       紐西蘭的語言規劃讀後感
        3. 韋愛琳《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閱讀心得
        4. 沈佳蓮-〈紐西蘭的語言規劃〉
        5. 吳依靜─《澳洲移民政策與臺灣移民》讀後心得
        6. 張琬婷  香港的語言問題於語言政策---兼談香港語言政策對客家族群的影響
        7. 柯婕妤-〈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
        8. 04-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9. 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   洪韻婷 40085011i
        1. 譚詠瑜: 資料分享 How to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and Remember Your National Language
        2. 李穎怡: 資料分享 客家語的相關論文
        3. 林巧凰: 資料分享 關於世界反美浪潮
        4.  林舒敏: 資料分享 專家對於反美熱潮爆發根本原因的報導
        5.  張慈芬: 資料分享 伊斯蘭世界的反美熱潮
        6.  張慈芬: 資料分享 還我母語 再現客家 - 客家運動二十年
        7. 李詠梅: 資料分享  越戰相關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8. 周巧蓁: 資料分享  越戰相關電影
        9. 韋愛琳: 資料分享 駱家輝的介紹+外交經歷+家族背景
        10. 張慈芬: 資料分享 駱家輝家族何時到美國?

       

      國際華語文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授課教師:楊聰榮 (台師大應華系暨海華研究所碩士班)

      開課期間:2012年9月-1月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蕭羽茜《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摘要與心得

       

      應華102    498850368

       

      不同語言文化接觸,為了溝通需求往往會出現因交流而產生混雜語,進而因族群的勢力大小導致語言高低位階等現象。而處於較弱勢的語言總飽受打壓的情況下,假如族群本身沒有文化自覺而公權力也未介入加以保護,該語言地滅絕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身為一個移民國家,加拿大鼓勵移民及多元文化體制之外,也致力於語言政策的規劃。除現行的英法雙語軌道外,原住民語也逐漸受到重視並被納入政策規劃的考量中。然而由於實際執行層面的困難,加拿大原住民語至今在憲法及聯邦層次以上的法律中仍未享有與英、法語同等的地位,但聯邦層次以下的法律則不斷地在修正改善。由於法律制定的速度往往遠比不上實際情況的發展,因此相關配套措施必須先提出並實行,才有可能挽救隨著時間快速消逝的原住民語。

       

      與大多數弱勢語言凋零的原因相同,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溝通語言為英語,顧及所處環境中實際的生存需求及利益,家長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著想,多傾向讓孩子學習強勢語言,加拿大原住民家長甚至在孩子第二語言的選擇上也放棄了原住民語而選擇法語。原住民小孩除了時數不長的原住民語課程外,接觸其母語的機會非常少。

       

      原住民語的教育發展雖困難,但過去仍促成了多項突破,包括將原住民語言、文化、藝術、教育、社會工作等領域納入教育體系,原住民教育師資得以發展,相關研究及出版物的發行及學院建築空間自主權地取得等等。其教育主要有兩大方針,即用母語教學及教授母語,並鼓勵原住民耆老加入師資陣容。原住民耆老對於語言內涵的理解力、語言的習慣和規律、語料的提供以及族群的文化、歷史等的專精程度皆具有不可取代性,精神方面的領導及代表意義更不言而喻。

       

      家庭教育在語言傳承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讓原住民耆老參與母語的教學工作,也等於教育他們如何在家中藉由家庭互動持續語言復振的工作,也讓孩童免於因為語言問題而產生自我認同的混淆。加拿大原住民和台灣原住民在語言發展的經驗上有不少共通點,因此其政府、學術界及社區團體在語言教育的整合工作上頗值得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借鏡。

       


       

      紐西蘭的語言規劃 閱讀心得                40085041I賴彥蓁

       

      紐西蘭語言規劃的發展經驗對台灣很有啟示作用。台灣和紐西蘭這兩個國家同樣是多語言、多族群的國家。其本土語言同樣曾經遭受壓迫,面臨滅種的危機,兩者同樣嘗試透過語言規劃來振興母語。紐西蘭原住民人口不多,又比台灣更早面臨語言死亡的威脅,卻也因此,更加投入挽救母語的工作,成為當代少數母語復興成功的典範。作者就本文探討紐西蘭語言規劃的經驗對台灣母語復興運動的啟示。

       

      紐西蘭政府透過立法將毛利語提升到官方語言的地位,有助於毛利語的延續。台灣的政府當局應當效法紐西蘭政府賦予本土語言官方地位,以提升本土語言的語言活力,促進語言延續。』紐西蘭毛利人爭取毛利語的法定地位後,積極的推展毛利服務,並把毛利語用於各種公開場合。毛利人藉由毛利語實踐來提升族群意識,增強族語活力的做法值得學習。

       

      毛利人除了爭取母語地位的提升,追求制度的支持之外,還強調建立家庭、社區的母語環境。就母語保存的觀點而言,家庭、社區的母語傳承最為重要。因此,台灣的本土語言除了向上追求語言權的法令保障,也要往下扎根,防止母語在家庭、社區流失,確實確保母語的家庭、社區功能。 除了家庭、社區的母語環境之外,學校教育也是母語復興的重要機構。。台灣的弱勢語言需要特別加強幼兒學前的母語教育,可以學習毛利人成立“原住民語巢”、“客家語言巢”、“福佬語言巢”,同時也需要爭取到從小學到大學階段的母語教育權,最好的方式是浸淫式的雙語教育。

       

      台灣可以考慮設立國家族群語文發展委員會來推動本土語言的語文建設,在學習規劃方面,需要加強母語的師資培育、教材編輯和教學方法。 台灣的本土語言流失嚴重,大概只剩華語一種語言了。福佬話.原住民話及客家話都已經隱藏化及邊緣化,雖然現今政府已針對語言復興這塊去努力,卻沒有完備的方案。若台灣人民不像紐西蘭人對自身母語的流失有著極深的自覺並積極向政府發聲以及在學習方面有著完整的配套措施,一切則無法繼續向前。政府應該規定將這些語言規定為官方語言並立法保護,並設立機構能讓母語老師進修,學校則應開設母語課讓孩童多多接觸,家長更應盡到將母語推廣下去的責任,在家中多使用母語和小孩溝通。本文不論是在介紹官方語言的爭取和推廣及保存,並探討民間和學校的母語教育,都給我了很多啟發。

       

       

      吳淑禎「香港市民身份認同的研究」(王家英、尹寶珊)

       應華系103_499850664_吳淑禎

       

      身份認同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市民,大多數香港市民都徘徊於「香港人」與「中國人」之間。當有人問:「你是哪裡人?」時,香港市民通常都會猶豫著該回答「香港人」?還是「中國人」?然而,這個問題到了近幾年,似乎有了一個較明確的答案,這要歸功於中港矛盾的激化。尤其是最近的兩年,香港市民會願意承認自己是「香港人」多與「中國人」,甚至對於「中國人」還存有排斥感。

       

      本文作者提出,有學者認為「香港人」和「中國人」這兩項身份一直持續穩定地成為香港市民的認同對象,變化相當輕微;也有學者提出,香港人身份認同者較具有自由主義傾向;而中國人身份認同者則較具中國民族主義情懷,不僅較同情中國政權,也較重視中國利益。在眾說紛紜的討論中,到底哪種說法才是香港的真實情況呢?為此,作者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認同」的調查研究報告,以此為依據來分析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問題。 

      調查結果發現,2007年時,香港人身份認同者仍然超出中國人身份認同者,顯示香港市民的本土身份認同仍然頗為強烈和穩定;就趨勢發展而言,2007年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者較1997有輕微的上升,而香港人身份認同者則有輕微的下降。然而,這些都是2007年時的調查報告,那時中港關係還沒有太大的問題,近幾年,中港關係惡化、矛盾加劇、摩擦、唇舌之戰時常發生。新聞報導也常常播出,中港人們大戰的畫面,甚至有市民憤怒地撇清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面對不斷入侵香港的自由行澄清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 

      中港市民的關係是直接影響香港市民身分認同的關鍵!本文作者在進行問卷調查,寫論文時,中港市民的關係並未如現在如此惡化,由於時間不同,我們不能說其調查不符合現況。然假如現在再進行一次問卷調查,結果應該和2007時的結果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此文的調查結果只適合運用於當時的現況。如果用現在的結果與之比較,應該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香港人」或「中國人」或許對於某些人來說只不過只是一個代名詞罷了,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它是一個身份認同的依據,是歸屬感的象徵,假如一個國家不能讓其國民驕傲地說出「我是XX人」時,那這個國家在歸屬感的認同這個領域無疑是失敗的。

       

       

       

      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與未來              應華103      劉莉燕

      現在世界的改變,華人越來越強所以中國文化傳片天下,除了英文是國際語言,接著有最多人會或是在用的就是華文,所以泰國也不一致,近年來“漢語熱”不斷升溫,泰國人是個華裔人口多的國家,所以要學中文的人口數也多,造成泰國的華語文教學越來越多。而且現在華語文在泰國已經變成是外語課必修的一課了。除了英文,中文就變成大家都要會的一個語文。

      泰國的華語文教學的成長,一年比一年增加,一年比一年好,是因為有外地來的老師,如中國派來的老師,或是台灣的職工老師,有了這些老師們的心血泰國的華語文教學才有今天。從1975年7月1日起,中泰正式建交後,華語文教育情況有了新的變化:華文學校可以從幼稚園連續辦到中學,而且學校也利用課餘時間來參加課時教華文,也可以從中國或是台灣請老師去教華語文,各個年級學生都可以選修華文,把中文為入考國立大學的一門科目。

      從2005年以後,泰國也為了積極推動華語文教教,以及泰國各地區培養華語文教育人才,泰國教育部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合作建設了孔子學院,已經建設了13所孔子學院。這對泰國的學生來說,學校中文是個很容易的了,在大學可以自由選修,甚至在外面也可以上補習班班學中文。

      泰國的華語文教學未來,目前學習華語在泰國已經成了一種時髦的事情,不僅有華裔已能一口流利說中文,連當地的泰國人也會說幾句中文也感到自豪了。未來華語還會更發展,泰國又是個觀光旅遊的國家,相信學華語真是會帶給泰國不少好處,希望也能有很多老師到泰國去教書,讓泰國的華語文教學不斷地發展、增加及越來越強。

       

       

       

      閱讀心得「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應華102潘欣妤

       

      語言一詞,就廣義而言,是一套幫助人們溝通符號與表達方式。符號通常會透過文字、視覺和聲音等方式來進行傳遞。在一個先進的社會中一般人都必須通過學習才能獲得語言能力,目的在於交流觀念、意見、思想等。現在的我們總是透過語言的能力,來提升在社會上的競爭力,所以現在學習語言不再是喜歡和傳承文化,更現實的現象是為了有高薪的工作。

      人們為了環境而選取語言的方式,這樣的情況不斷延續下去,造就了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即將消滅的危機。透過此論文來探討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的方式,進而讓更多人重視此問題。

      加拿大為移民國家,當局不僅鼓勵外來移民,並且希望透過多元文化體制,,進行與美國熔爐式(Melting pot)不同的文化政策。除了英法雙語政策的推行,政府和相關機構也紛紛針對某些境內原住民和移民語言進行地位規劃(status planning)以及本體規劃(corpus planning)。加拿大境內的原住民教育始於兩個相互作用的殖民主權,一個是教會,另一個是當時的大英帝國。加拿大原住民為了現實需要,進而積極地尋求進入高等教育的管道,使原住民的人力素質大為提升,之後也在各大學設立原住民研究學科。

      社區的參與也是極重要的,另一方面,相關的文化理論和能滿足 社區需求的課程規劃,也唯有在跨文化和跨學院的高等教育體制下才能完成。如此一來,學生也才能同時學習獲得相關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智識。由此可見加拿大政府在原住民語言的教育所做的努力,而且這些努力不是一蹴可及的,歷史不斷的演變,政策也不斷經過推翻和改進,使得語言教育趨向於成熟穩定。

      時代屈就造成高壓性語言單一化,這樣的結果帶來人們對母語認同的危機,進而喪失文化,甚至個人的認同危機。加拿大原住民語言的危機,讓我們聯想到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的情況。雖然台灣的環境和原住民語言的教育,跟加拿大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在經驗上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想台灣也是早期政府大力推廣國語,造就了原住民文化的流失。但是加拿大在原住民語言教育上已經努力了20年之久,但台灣才剛起步,所以加拿大有很多地方,是我國教育人士和政府,值得去參考和效法,有助於台灣在原住民文化推廣和教育上,我覺得會有很大的幫助。

       

       

      印尼華人基督教會宣教初探-以蘇門答臘為例*心得  李茂冬 499850509應華103B

       

           本論文在講述印尼是東南亞各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以馬族為主的三百多個民族,居住在其中約千個島嶼中。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教,是世界上穆斯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在回教徒中,真正奉回教信仰生活者只佔人口43%,另有35%是信奉一種回教與爪哇人神秘宗教混合的信仰,或其他回教與精教混合的宗教。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教、佛教/華人宗教、原始拜物教/精教徒和無宗教/無神信仰等。「潘查希」的誕生是鬥爭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潘查希的內容是:(1)神道主義;(2)人道主義;(3)民族主義;(4)民主主義;五、社會公正。同時再憲法的其他條款中也照顧雙方的益,一方面規定國家以信仰神道為基礎,另一方面國家保證每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進行爭鬥的結果就是到頭來看大家都是為了彼此的利益,可我覺得這樣也比較實際,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爭取到自己想要利益才是王道.

           基督教,是以新舊約全書為聖經,以聖經為真理,耶穌基督被定十字架,原是為人們的罪,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基督教主要看重的是人類心靈層面的東西,在世上不管遭受到什麼困難都可以上帝求,借此心靈可以得到安慰,大多數的宣教的方式都是以行善的方式,帶領人們接觸基督教,我覺得基督教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信基督教的人都有得吃,有得玩,常莫大常得到關心,心靈也找到一個寄託是一件美好的事.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期的基督教與印尼的接觸可追溯到七世紀時的「景教」,印尼基督教的傳播無疑地是跟隨著西方殖民主義一起進的。基督教的傳播中心逐漸轉移至歐洲並在歐洲發揚光大.無疑基督教或其他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人們各說各話,推廣傳播自己的宗教,有的人覺得自己身上背負拯救世人的使命,而必須傳教,也有的人信基督教後自己經歷了改變,也單純想要與人分享自己的平安喜樂,也有或多或少的人們從小就被迫信奉基督教.

           有一位學者評論說:「印尼是全世界唯一斷有穆斯改信基督教的國家,這原因可能是由於1965許多穆斯對共產黨的大屠所導致的。」而在印尼這個多種族的國家,因為任何教會都有「雙語」敬拜,反而在溝通上較沒有問題。台灣的「基督精兵協會」自2002開始有派短期宣道隊與蘇門答「栽種者差會」也有合作進宣教工作.反而是台灣在這方面比較吝嗇派出海外宣教士去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地區,我覺得既然是幫助別人做好事,那就應該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希望台灣的宣教也能大大的興起, 心態對了策方法才有真正的意義。

       

       

      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 應華103B  499850676  龔加桃

       

      因為香港被英國統治了一百多年,有不一樣的教育政策是正常的,加上被英國統治多年,香港的官方語言是英文,可以說是雙語社會,學校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要求是有必要的。目前世界的共通語言是英文,一個地方的英語能力可以看到這個地方與世界的連接性,人民的英語程度高低某程度上也會影響國家的競爭能力。所以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是培育學生掌握兩文(中、英文) 三語(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雖然香港的母語是廣東話,可是也十分重視英語教學。

      2000 年,香港教育進行一個重要的檢討,以學制架構、課程、評核機制等方面改進,其教育目標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希望學生主動學習並教授課本以外的課題、重視溝通的能力、自我思考和創新批判的思維。從幾大方面進行改革:「入學機制及公開考試」、「課程及教學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幼兒教育方面,提升幼稚園教師的入職學歷要求,原先要求兩科及格 (包括一科語文科目)提高至五科及格(含中、英文科),師生比將分三年由1:20 及1:30 改為1:15。至於小學方面,香港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亦即,中學的全英教學將推廣至小學,雖然大部分學校在小學時是以母語教學為主,可是也有一些所謂的「英文小學」,除了普通話是以中文授課外,其他科目多以英語授課,校方希望使學生可以提早適應全英授課,無可厚非這些學生的英語能力是比較優秀,可是因為不同學校體制的差異,形成學校之間學生的英語能力其實是有差距的。家長面對這些差距,都會帶小孩到補習班,因此小孩就會因為與同學之間有差距,加重了學習的壓力,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公開考試而困擾,一方面想考到好成績,其實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對他們的壓迫。

      香港地少人多,競爭力非常大,政府對人民是有要求的,所以對於香港教育的體制,教育的制度對當地學生是一大推動,如果要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必須從教育出發,學生因考試的壓力,迫使他們進步和更優秀。

       


          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      應華102 洪琬茹 498850162

       

          本文主要檢視澳洲移民的背景、歷史、經濟發展及政策。企圖在「全貌」的瞭解下「龕入」台灣移民的位置,更透徹的知道台灣移民在澳洲的相關移民環境。 

          自從白澳政策取消後,澳洲政府體認到亞太地區對澳洲發展的前瞻與重要性,並且在1980年代開始積極推銷本國教育,招收華人移民學生,除了台灣學生以外,也有來自中國,香港,越南等等許多華裔移民。台灣人移民澳洲雖然數量上不是華裔移民的最多,但在澳洲當地也有許多學習中文的需求。以台灣和澳洲的關係來說,台灣移民在80年代開放黨禁、報禁之後,社會出現了重大變遷,時值經濟快速成長的年代,且民智大開,台灣人開始有更寬廣的世界觀,同時澳洲開始積極宣傳教育體系,並且歷經自身產業轉型,需要國外更多科技人才的進駐,兩方的政經歷史背景相互呼應,使得台灣移民澳洲的比例也從80,90逐年上升。此篇文章力圖對台灣移民澳洲的現況做一個探討,卻發現相關的研究在學術上還非常的不夠,然而台灣國際移民的議題在未來將越來越有探討價值,移民政策,移民文化都是會對一國政治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課題,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相關的研究。

          文章中提到令我感興趣的一點,就是世界各國對台灣的態度。文章指出,各國對台灣的態度是「先鄙視、再歡迎,拋棄過後再重新發現」,從此斷話其實不難看出,不只澳洲,許多國家對台灣的態度有很大的部分受到中國大陸發展的影響。在中國大陸發展日益強盛快速的現今,身為台灣人,尤其是有需求要往世界各國發展的台灣人,對於自己國家在其他國家的處境不可不知,除了政府本身以外,有至在  海外發展的人必須從逆境中做出SWOT(優弱機威)分析,才能利用本身優勢條件,將遇到的劣勢逆轉,並且把握世界現況的趨勢發展,才能使原先就處在尷尬地位的我們出奇制勝。

      很多時候有志向外發展的人們,雖然積極於經營自我,但我們常會忽略該地的歷史社經情況,和該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很多人忽略的地方,若我們能善加利用,就是一項優勢,各國的移民歷史都不同,有待我們去觀察探究。

       


       

      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 閱讀心得                                     應華系102  潘欣妤  498850332

       

      一所學校的名稱象徵著其文化的傳承與歷史意義,例如國立台灣政治大學代表其政治相關學系是比較厲害的,我的母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代表著這所學校是培訓師資方面全國首屈一指。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業界所需人才也不斷的在變換,各個學校也為了學生的就業率,開始慢慢轉型,但如何可以成功的轉型,然後又可以保有本身的優勢?這些都是每所大學需要挑戰的困難點。

      香港中文大學早期實行其他地區通行的四年本科,八十年代後港英政府一直要中大改為英制,但遭到中大頑強的抵制。最後中大被迫於 1991年改用靈活學分制,招收讀了二年預科的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在三年間修畢所需學分畢業。教學語言方面,中大和香港教育學院採用雙語(英語與中文),後者是出於培訓師資的需要。

      中大的改革出現以下兩個聲音-

      支持派主張英語/普通話教學-國際化、學術活動全球化、國際學術界接軌、應付職業上的需要。

      反對派:中大在香港的地位以及建校的背景及傳統,改變教學語,,是放棄教育的理想,是對創校先賢的背叛。

      中大校方為了解決這場論爭的對策-成立「雙語政策委員會」

      對教學語言問題,委員會有以下幾點較為重要的看法:

      第一:堅持中大從來就是中英並重,校內實行的雙語政策,與香港社會上鼓吹的「兩文三語」一致。

      第二:對授課語言作了新的界定,除「課室講課語言」外,授課語言還當包括閱讀材料/參考資料、導修討論、專題研究/課堂報告、實驗/實習/臨床、習作/考試、個別指導等各方面所使用的語言。在這樣的界定下,原來全用英語的醫學院也有不少中文。

      第三:根據學科性質,參考以下原則決定課室講課語言:

      1. 普世性高,較少強調文化特殊性,而學術載體以英文為主的科目,以英文授課。

      2. 較多強調文化特殊性,而學術載體以中文為主的科目,或討論人生哲理的科目,宜用中文(粵語或普通話)講課。

      3. 學術載體中英並用的科目,可採用中文(粵語或普通話)或英語講課。

      4. 涉及香港社會、政治、文化等科目,宜用粵語講課,以保育本土語言,  促進本地社會文化的發展。

      第四:面對高等教育多元化和國際化的大方向,為避免英語過份主導以致中文失位,保育中文是中大應盡的責任。中大應致力以中文傳播知識,如出版中文學術期刊及書籍、編寫高等教育及專業領域的中文教材,推行學術著作的翻譯工作。

       閱讀此文章後,對香港中文大學的一些反思-

      作為中立的這一方來看,支持派或反對派任何一方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校的發展可以更上一層樓,所以如何達到雙贏的局面是很困難的。歷年來語文問題本來就比較敏感,因為他不只是溝通工具,更富有政治和文化的傳承。中大語言的爭論需要面對全球經濟化、英國殖民地以及回歸中國的各種背景下,使得此問題變得複雜又富爭議性。

       

       


       

      黃昕婷《二十世紀文字改革爭鳴綜述》摘要與心得

      499850092 應華103

      這篇文章主要是引用五四時期開始的文字改革擁護者及反對者的論點讓讀者知道當時文字改革的發展進程與爭論,作者並未做任何的價值判斷。在我看來,雖然支持改革與反對改革是兩種不同的立場,但他們的出發點都一樣是為了國家的未來發展。五四時期以來,由於當時的中國遭受過多國強權欺壓,許多有志之士認為國力的落後是因為教育的落後,而教育的落後則歸咎於漢字,他們覺得漢字的難寫難識進而妨礙到教育的普及及知識的傳播,其語音未跟文字做連結,不便推廣白話文,甚至提出"漢字只是古代中國遺留下來的士大夫-百分之三四的中國人的文字"的言論,因此他們發起新文字運動,提倡廢除漢字並實現拉丁化文字為宗旨。支持改革者如此激進的言論也引來反對者的出現,反對者普遍認為中國數千年的文化都由漢字記載,一旦廢了漢字,將來的中國人就無法閱讀古書、了解中國文化;且中國地廣人博,同一字各地讀音不同,如果各人照自己的鄉音用羅馬字拼出,那麼中國的文字將化為無數種不同的文字,難以統一並讓彼此了解;另外,文字改革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長久時間的規畫研究,不宜立即廢止漢字。有人提到與其廢除漢字,不如在改良漢字的教學上多用功夫,就學習的心理和漢字本身的體系,研究出漢字的經濟學習法。兩派的爭論並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但唯一可確定的是拉丁化文字實施的成效不彰,可見立即廢除漢字是不可行之事。

      而在1986年中國政府推出了《中文拼音方案》,主張拼音文字並非替代漢字,而是幫助學習漢語、漢字及推廣普通話的一種注音工具。此方案表明了現行漢字的合法地位,同時也表示中文拼音不具文字性質。

      就我的觀點來看使用拼音文字與否,我想提的點是文中提到有些人認為學習拼音文字有助於未來學習其他使用相似拼音系統國家的語言,其實不然。有些音聽起來雖然相似,但是實際上發音方式是不一樣的,在母語者聽起來也會有微妙的不同,如日語的u和中文的ㄨ聽起來很像,但日語的u是扁脣音,中文ㄨ則是圓脣音,由於發音相似,學習者更難注意到其中細微的差異而產生嚴重的語言偏誤現象,像日本人在說時,母語者聽到的感覺就像,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學習拉丁化的文字並不一定完全有助於學習其它的拼音語言。

      另外,中國政府在之後推行漢字簡化的政策,一開始也出現許多問題,如許多人隨意造簡化字、用同音字代替,在局勢穩定下來後也面對是否要繼續簡化漢字的問題。支持者認為簡化的不夠多,或認為簡化是必然趨勢,所以不需停止簡化漢字工作;而反對者則認為不斷的簡化字會讓工具書用字規範需要不斷改版重印,造成社會混亂,且筆畫越簡,近形越多,同音代替,意義易混。雖然現在科技能讓簡繁體字互換,讓學生不用背兩套漢字系統,但目前的最大問題是在簡繁體字對應時並非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無法實現完全的自動化.這個問題直到現在尚無應對的解決方法。

       


       

       

      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閱讀心得          陳家葦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說明香港政府如何培育人才的方法。政府積極培育學生掌握兩文(中文和英文)三語(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即1996年成立語言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之後即致力於此目標。重要的是在2000年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經過三階段的公眾諮詢後,完成對學制架構,課程,評鑑機制,以及不同教育階段銜接等全面檢討。首先,學校本位課程仍是香港教育推動重點,1999年九月更改名為校本課程(小學)組,工作重點由課程剪裁推展至課程調適,並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校本課程發展重點。我認為這個方式非常值得台灣學習,然而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幼兒教育放在相當高的優先順序。即使是幼兒班的老師,入學資歷要求仍是很嚴格的,需要通過許多考試並且要兼顧兒童個項全能發展。還有另一項我也認為非常值得推廣至台灣,2000年三月推行的“地區教師專業交流計劃”目的是要希望教學經驗推廣。

          香港政府雖提倡小學階段以母語當作教學語言,但所謂“英文小學”除以普通話授課之外,其他課目多以英語上課。為加強小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政策有,為每一所小學提供母語為英語的教師或助教,即增加英語課外活動等。中學外籍英語教師計劃將推廣至小學,即是世上為有外籍老師的小學,則每週善用電腦和互聯網來改善英語教學。對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踩去不少補救措施,輔導對象有新來港兒童,中英數三格者要學科成績稍不好的學童和最後針對所屬校學位設啟導班的小學到教育署的“輔到教學服務中心”接受三個主要學科的補救教學,然而對於住在偏遠無法前往中心但有學習障礙的小學生巡迴輔導教學服務。“一條龍”辦學模式則是希望駔近中小學和作,使課程設計,教學策劃,學生學習發展等更具銜接和延續性,以提高中小學教育素質。另外,教育署也委託香港考試局發展中英數的“基本能力評估”。      

          最後學校為了讓學生升上中學四年後能適應語言教學的改變,也發展了許多銜接方式,例如,校方或邀請已畢業證讀大學的校友回來輔導,中文中學在初中階段會增潤英語學習活動。師資部分也是,職前中小學師資培訓課程畢業生必須全部持有學位。每年三月一次,對想為新入職和於外地畢業的教師。我認為香港再教育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思,都值得看齊並且學習。

       


       

       

       

      嶺南大學的漢語教學              應華105 蔡子心

      這篇論文主要是在說明嶺南大學教導本地生及外地生漢語的方法,和他們課程內容設計的指標為何。香港在回歸初期,大力推行兩文三語政策,他們的前行長官指出:香港如果想要增加自己在國際的優勢地位,勢必要有中英兼擅的人才,並且還要可以用中文,英文和廣東話跟人溝通。雖然現在幾年過去了距離要達到樣樣語言精通的目標還有些許遠,可是隨著他們教育政策的改變,把漢語學習列入正式課綱裡,或許學生不是很願意學,但香港人普通化水平的提升卻是不爭的事實。

          語言是重要的技能,所以語言的訓練又成為大學開設科目時的一個重要考慮。香港的所有大學都開設漢語課程,這篇論文以領南大學作為研究,嶺南大學負責漢語教學的有兩個單位,一個是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另一個則是中文系,兩個看似差不多,但學習方向其實大不相同。

          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主要是負責開設一年級的實用中文課程,其中又分實用中文一跟二,教學目標是加強學生的中文聽說讀寫能力。除了這兩堂全校同學的必修課,學校另外還開了高級實用中文,內容是政府公文寫作或是商業用語之類的,讓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可以有更多的優勢。近年來交換生越來越多,嶺南大學也開了「對外漢語」「粵語」課程,供應僑生或交換生可以更加融入香港的生活。

          中文系開設的課程跟台灣的比較類似,也同樣分為必修,必修選修跟選修。其中必修選修的部分似乎是在台灣比較少看到的,意思就是在一堆必修中挑幾個出來修,這樣學生也可以針對自己的興趣去學習效率也比較高。必修的課程裡就以「文字學」跟「音韻學」最為重要,這兩科有助於其他科目的學習,還能提升他們閱讀漢字的能力,減少書寫上的錯別字以及正音。在必修選修課裡還加入了與職業相關的課程,像是新聞寫作漢媒體概論,這對於未來想從事新聞業的同學都非常有幫助,我覺得台灣的大學只要跟中文相關的科系都應建議開設跟大眾傳播有關的課,現在的媒體總愛寫些沒營養的對白,只一味的追求聳動,但這樣的新聞在國際的眼裡只會覺得我們的文學素養很低而已。

          從嶺南大學的課程設計中我們看出他們對語文基礎的重視,所以把文字學,音韻學,實用中文(),實用中文()放在一年級的必修裡,目的就是希望同學先把中文底子打好,這樣對於學習別的科目也都會更加輕鬆,而且二三年級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來選修其他漢語課程。我認為台灣的大學可以多方參考嶺南大學的漢語教學方式,如果我們也是以多單位的分工合作,來台灣學中文的交換生應該會事半功倍,讓整個學習過程更有效率。


       

       

      吳秉芳-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語言使用者在外在環境改變、或是與不同語言社群接觸下,會產生語言接觸。語言接觸分兩種,一為混雜語,一為轉向語言學習,這都受制於語言背後的權力位階,而位階則取決於族群的政治、經濟力量,弱勢語言要靠母語使用者以及公權力的介入才能使其繼續被學習。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採取英法雙語政策,與美國多元文化體制的熔爐是文化政策不同,原住民的語言被忽視,於是原住民在政府設官方語言時即提出四項請求,一為給予原住民語言與英語法語相同地位以及權力,二為有關原住民的立法與文件需用原住民語言傳播,三為設立一地區政府,以原住民語言提供各項服務,四為政府在聘員時,對有能力使用原住民語言者給語如同英語法語雙語政策的特殊考量。但因尚有許多爭議而被駁回。但如果不再快點制訂好的配套措施或是語言學程,原住民的語言不超過兩世即會消失,而另一層面來說,語言蘊含著語言所屬文化,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部分原住民語言會消失的原因有三,一為日常生活中都用英語溝通,二為很少接觸傳統語言,三為如果可以選擇,會選擇法語當作第二語言,因此需要建立教育制度使原住民語言能夠被保存下來。

      原住民的教育始於倆互相作用的殖民主權-教會、大英帝國。一開始教會先為原住民設立學校,大英帝國隨後根據印地安法案設寄宿學校,而後雙方協調教育權,一同為原住民教育努力。印地安人獲得學位之後,被授與加拿大完整公民的身份,同時也喪失印地安人法律身分,這可使原住民為了現實需要,進而尋求入高等教育,但對原住民研究及維護其語言文化工作造成很大的傷害,直至19693大學設立有關原住民的學科,這方面才慢慢受到重視。

      並且將理想付諸於行動,執行CILLDI計畫,這是針對母語使用生態改變,學生母語不流利的狀況做改善,導致這樣狀況的原因是當學生不再是母語使用者,英文也不是第二語言時,為何不捨棄族語,使用英文呢?因此導致原住民的後代沒有人願意學習族語,但這樣的改變會導致族語消失,加拿大原住民語言與文學發展協會認為如果要振興西加拿大原住民語言發展,家庭教育的參與扮演重大的角色,尤其是祖父級的長輩,成為家中原住民教育的指導者,以教育下一代,因此鼓勵耆老參加。

       

       


       

       

       

       

      吳品萱-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 (作者-徐榮崇)

          這篇文章主要在探討澳洲的移民相關現象,澳洲是世界上典型的移民國家之一,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海外出生,其政策也歷經很多階段不同的變化。

          第一階段為1901年以前,沒有統一移民法律和管制措施,各地區自訂政策;澳洲起初作為移置罪犯地點,後因羊毛工業和淘金熱(澳洲史上最大規模移民之十年黃金熱潮),才吸引許多移民,包含英國、愛爾蘭和中國移民。第二階段為1901~1947的同化政策,實施「移民現制法案」,也就是所謂「白澳政策」,因為中國籍移民願意從事少報酬高風險高時數工作,讓澳洲白人擔心搶走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澳洲政府積極增加英國移民,且給予英國移民特權,此外,澳洲也接受二戰的歐洲、猶太難民,但「白澳政策」讓非白人移民必須同化,使許多移民至第二代文化和語言都消失。第三階段為同化政策(1947~1964)與融合政策(1947~1972),漸棄守英國主義慢慢接受泛歐主義,此時期背景分為二,一是二戰日本侵入澳北,政府提出「不是增加人口就是自取滅亡」,二是為維持澳收高收入水平,充分就業是必要,許多產業需要大量勞力,此二點只能以移民解決;此階段澳洲政策方向從同化漸漸轉成融合,但對文質均一目標仍然不變。第四階段為1972後的多元文化政策,不僅接納多元文化,更加強隔族群的文化語言保存,另外,因澳洲和英國關係無以往親密加上全球種族主義崩潰,澳洲放棄「白澳政策」,同意接受高學歷亞洲人移入、放寬非歐裔人士合法移澳條件(同時也開始重視原住民)。

          1970年代取消白澳政策後澳洲開始改變,澳洲政府認為澳洲安全與亞太地區有相當大關聯性,且經濟利益也密不可分,澳洲政府承認亞太地區的重要,並且,澳洲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積極吸引技術移民以及有大筆資金的移民,1980年代中期開始推銷澳洲教育,更牽動大量移民吸引亞洲學生尤其是華人。這時的華人移民和傳統上已有很大差異,由苦力轉為高知識分子。另外,澳洲對台灣政策也長期受中共影響,是一個「受到蔑視(國共內戰結束,國民黨政府撤台),而後受到歡迎(美國反共圍堵,澳洲顧及自身安全親台),接著又被拋棄(澳與中共建交、與台灣斷交),然後又被重新發現(台灣經濟起飛、民主化、中共天安門事件)的歷程」,而1980年代台灣本身經濟快速起飛、政府政府越來越開放、國內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等因素,有一批人移民到澳洲,澳洲也曾經將台籍移民列為經濟與商業移民來源國之一。

          澳洲在政策上隨著時代背景與國際情勢一再調整,成為世界上少數真正和睦的多元種族國家,這是經過長時間磨合和澳洲人打開心胸的結果。這篇著作讓我反思台灣的現況,先不論複雜的政策面,單就態度而言,我們似乎還不夠有包容性。以一般台灣人價值觀為基礎,較我們弱勢的移民(包含長期與短期),如東南亞的外籍勞工等等,就像當年澳洲的白人看不起華工一樣,一直都是鄙夷的態度,一點都不友善,我們怎麼知道台灣和東南亞國家未來不會如同中國與澳洲,不過幾十年,兩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完全顛倒,會不會有一天台灣也需要東南亞國家賞光給口飯吃?我深深相信,對這些移民友善些,都是好事。

          另外,我也覺得台灣對不論短期或長期移民都還不夠,尤其是中國大陸,我一直感受到台灣社會氛圍十分害怕這些移民(尤其是短期移民,例如留學生)會佔我們的便宜、偷走我們的工作機會、竊取我們的產業技術,我曾看過一篇台灣陸生專題報導,法令規定大陸學生不能在台工作(包含打工),因此其中一位陸生連當助教的機會都沒有,近來政府廣推的陸生來台政策,實際上方案對陸生根本不友善,我想對其他國家也是,台灣社會想的一直以來都是他們會不會威脅我們?但我一直在想,我們是不是被自己所假設的這些陰謀論給綁住?為了這些陰謀論我們到底損失了多少?有多少願意來台灣的人才打退堂鼓?美國也是個典型的移民社會,而其無國能及的資訊產業更是靠大批亞洲(尤其是華裔和印度裔)移民支撐,昔日今日台灣國力都不如美國還相對排外,我們該思考的是怎樣創造一個對移民友善的社會與政策讓外國人才願意移入(而不是只有教美語的外國人),我們已經是一個四周環海的封閉小島,心態上再封閉對國家長期利益絕對是負面影響。

       

                                                                    

       


       

       

       

       

      陳姵羽─〈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閱讀心得

      這篇論文主要在講述澳洲的移民政策及與台灣移民的相關發展。澳洲是個充滿移民且依賴移民的國家,直至今日約有四分之一的澳洲人是海外出生的。而澳洲移民的政策也是經歷許多重大轉變的,從同化、融合到多元種族的接受,由澳洲移民政策上來看,今日對移民的多元包容性相較於其他國家是比較大的。在1901年以前,由於是初來乍到,並沒有對移民有統一的限制及法律規範。初始時,澳洲是放置罪犯的地方,而到1820些許的英國自願者受羊毛工業的吸引而遷居至此。而後又有逃離愛爾蘭馬鈴薯飢荒的移民以及自廈門而來的苦力。1851年,新南威爾斯省發現了黃金,使澳洲史上出現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十年的黃金熱潮」,此時各國的移民紛紛雜沓而來,其中不乏中國人。由於這些中國人是以契約的方式移入,並不被澳洲人所接受,再加上澳洲白人的成見,認為中國人是骯髒至極的,因此在1850年代出現了反中國人淘金的聲浪。在1860年代,中國人轉變成工業的勞工。這些中國人由於報酬少,且願意現身在困苦環境中工作,因此讓澳洲人備感威脅,因此制定相關移民法律來限制中國人進入他們的管轄範圍。我記得看過一部音樂劇叫「Making tracks」,講的是中國移民在美國的故事,雖然跟澳洲的中國移民不太一樣,但我發現有個共通點,中國移民在當時都是報酬低且願意在貧困危險環境下工作的族群,因此都是遭受剝削及歧視的。而在1901年,實施了有名的白澳政策,聲明「澳洲是白人的澳洲」,積極招募吸引英國移民,並且採行同化政策,論文中說,「同化政策本身就是一種種族主義」,因此,此時的澳洲認為白人以外的移民都是次等的,有一種我族中心主義的意味,導致到了第二代移民的時候許多原鄉的多元文化及語言都已消失無蹤。到了二次大戰,由於日本帶來的黃禍使得澳洲更依賴移民加強國家力量,加上二戰後泛歐主義的盛行,使得澳洲政府擴大接受移民的範圍並且政策漸趨向融合。直至1970年代英澳關係漸遠而放棄白澳政策後,為拉近與周遭亞洲國家的政經關係而改採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華人移民包括台灣移民也因此在澳洲的商業移民等政策影響下漸移往澳洲。澳洲的移民政策在歷史的更迭中轉變甚大,然而最終的方向我覺得是很值得學習的。縱使曾經實施極端的白澳政策,將其他人種的移民排除在外,但最終走向多元包容的態度,無論是否參雜了多少政治、經濟等利益因素,都是值得學習的,至少他們並沒有在這全球化的潮流下仍固執的故步自封,而從現在澳洲各種文化和樂融融及許多國家的移民仍不斷湧入的情況來看,這樣的轉變無疑是成功的。


      石伊婷「紐西蘭語言規畫」心得

       

      石伊婷498850411

      對於少數族群語言的流失是政府及人民必須重視的議題。許多少數民族的語言流失,原因大部分可歸咎於外界因素。當政府意識到要保存這個語言時,往往已太遲。語言的復興是需要靠政府及人民共同努力一起克服的難題。本文中解析了毛利語在紐西蘭的地位之後由於外來移民的介入導致了毛利語的流失。之後並探討了紐西蘭語是如何影響國家的政策及地位,政府又是如何推廣其語言復興運動。如果拿毛利語和愛爾蘭語做比較的話,那毛利語的復興推廣比愛爾蘭語還要成功,那是因為紐西蘭人民有意識到毛利語的遺失,以及普遍年輕人不懂得毛利語的困境。在愛爾蘭的話,人民普遍上沒有意識到愛爾蘭語逐漸的遺失,也對於語言的流失沒有重視,因此不管政府如何提出政策也是免不了愛爾蘭語的消失。台灣的方言(閩南話、客家話)復興運動,方言是繼普通話後最普遍使用的語言,同時也是老一輩的母語。現在年輕一輩的年輕人,多半屬會聽但不會說甚至是根本聽不懂的窘境。方言的流失,受到政府的重視,目前台灣推廣方言的運動中,大部分愛爾蘭都使用過,但其效卻不大。台灣方言是否會步上愛爾蘭語的後塵,也遷就於台灣人民重不重視其方言的存在及其價值意義。保存語言應不分種族,推廣語言應藉由大家的力量來努力維持。各國的母語復興都是大家可以互相參考的重要政策之一但人民的意識則需要提前建立。推廣母語復興運動才會成功。

       

       


       

       

      黃湘淇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讀後心得

       

      在現在全球化的世代,不管是政治、商業、學術還是科技方面,各個國家都頻繁接觸交流語言也變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但是在兩種或是多種以上的語言交流時,常常會產生”語言接觸”,在此文章中有提到:這樣的語言接觸常常會受到背後的權利位階影響,例如:政治地位、經濟地位。而這樣的權利位階影響之下,也造成了語言之間的高低排列,形成了所謂的語言霸權、弱勢語言等等。加拿大的原住民語言也正面臨到語言接觸之下所產生的衝突。加拿大屬於移民社會,隨著外來民族的移入,很多不同的外來語言也隨之遷進,但在外來民族移入之前,這塊土地也早有當地的原住民居住,在這樣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當地本土的原住民語言慢慢的就被英語、法語等等的語言給取代。語言的潛行中的破壞更是嚴重,例如:在早期的時候,原住民只要獲得了大學學位,就會直接獲得加拿大公民的地位,但也在同時喪失了原住民印地安人的身分、法律上有關的相關權利等等。

      隨著使用原住民語言的人口逐漸減少,許多原住民或是學者也相繼提倡有關原住民語言文化復興的運動,但在近期,這樣的復興運動卻讓人產生了質疑也體悟到執行上的高困難度。第一,許多人為了現實需求,積極的尋找進入高等教育的管道,學習商業主要使用的英語及法語。第二,學科研究需要其他領域結合以及高等教育以上的知識融合,甚至是正規的學院教育規模才能有有效進展。語言使用的消逝伴隨著文化的沒落,當地的耆老也隨著時光流逝漸漸的步入老年甚至消失,如何保存當地傳統文化以及語言仍就是現代的重要課題。加拿大的語言問題讓我想到了幾年之前的台灣台語和客家話的問題。若是拿台灣的語言問體和加拿大做比較,我想,台灣的問題算是比較輕微的,畢竟在加拿大的語言問題之中,有牽扯到有關民族和文化性較根本性的認同感,且英語的階級意識比普通話在台灣的地位更加崇高。在台灣地區,台灣傳統的閩南文化或客家文化並不是隨著語言使用漸少而消逝的,但在加拿大地區,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卻會因為語言受打壓而漸漸沒落。這是對於民族來說非常嚴重的問題,希望未來的人們能夠不斷的思考與反省,盡全力的保存各種文化。

       


       

       

      依恬─香港政府的語言教育政策

      105級應華系

       

              香港的兩文三語指的是中文、英文以及廣東話、普通話、英語。因此他們的教育政策中語言教育成為目標。雖然香港不斷推廣母語,卻也不忘重視英語,藉由政策的力量達到此目標。本文主要就是敘述香港的英語教育政策,從推廣、教學到檢驗、補救措施各方面都有介紹。

       

              在香港的語言教育中幼兒教育排在相當高的優先次序,並且以「一條龍」的辦學方式,提升教育素質,其中一條龍指的是取消小六升中一的學能測驗。香港還採取「學校本位」的教育政策,提供專業的支援服務,創造出適合各個學校的教學方法。香港政策中的檢驗方法分為兩種。一是學生評估,為了解學生是否有達到基本的能力水平;二是系統評估,為評鑑全香港學生的水平,幫助學校改善制定學與教成效計畫。在評估之後的補救與輔導香港依然有完備的計畫,包含學能力的加強、偏遠地區學生以及就讀中文學校的學生適應問題。

             

              我非常喜歡文中提到的「分派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到每個學校」的做法。在台灣雖然每個學校都有英文課卻不是每個學校是用外籍教師教學,除了老師的發音等基本的問題外,讓學生從小習慣與外國人相處,在日常對話中自然的使用英語也是必須的。除了採用外籍教師外,我認為台灣的語言教育還要能擺脫考試取向的做法。從以前開始,台灣的英語教育就因為考試的關係一直著重於讀和寫,學生的聽說能力十分缺乏。雖然採用這樣的作法可以確實的增進學生的語言基礎,卻無法增進學生的應用能力,但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思考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我覺得台灣跟香港的語言狀況雷同,同樣有中文,英文以及多種類的母語。但是在人口多為漢人的情況下,母語長期被忽略,我覺得這是我們必須關心的議題,加強英文教育的同時可以學習香港善用政策推廣母語教育,不是像現在這樣用測驗和加分的機制吸引學生學習。再者,我認為台灣的教育計畫不如香港完整,不僅學校教學不能滿足測驗,也沒有完善的輔導計畫,造成學生需要不斷的在課外時間參加補習。

             

              雖然本文只是單純的介紹香港教育政策,我們依然能藉由觀察與比較獲得所需的知識。



       

      楊靖 -《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閱讀心得

       

      「熟悉自己的母語有助於一個人了解自己,而能對自己的母語深感自豪,更能幫助一個人以自己為傲。」這篇文章探討了加拿大原住民語所面臨的危機,以及政府為協助保存並復興原住民語所施行之政策。隨著時光一點一滴的流逝,加拿大原住民語教育之急迫性已愈加顯著,等待政府立法支持已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故除了在教學方面加緊腳步,更重要的是喚起當地原住民對母語的愛護意識。
      身為世界移民大國的加拿大,在1960年代時即有人提出官方語言立法的建議,那時當地的原住民也積極爭取其語言被承認的主張,然而其要求與論點仍充滿爭議,以至於未能成功。到了今天,縱然原住民語言在憲法及聯邦層次以上的法律無法與英、法語享有同等地位,但於聯邦層次下的法律,則循事實需要而持續地進行修正。

      此外,本文的另一要點乃比較加拿大原住民語教育與台灣在其方面的表現,並指出兩國在許多經驗之共同點:首先,加拿大與台灣的原住民人口皆約占全國人口數的百分之二。其次,加拿大原住民語所面臨的危機,主要肇因於曾經受到殖民主權之壓迫,而台灣早期國民政府所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亦造成了原住民語言瀕臨滅絕的隱憂。最後,兩國期盼能經由教育追求自主的心願,更是作者認為最為相似的共同特色。

      然而,加拿大於推行原住民高等教育已超過二十五年,儘管在這方面剛起步不久的台灣有著極為迅速的發展,卻仍讓我感覺加拿大的政府似乎比我們更早開始重視原住民語生存的危機,也許其發展並不如台灣順遂快速,但長年的推行與宣導必定會在人民的心中灑下愛惜母語的種子,使其意識逐漸在思想中生根。畢竟無論有再怎麼強而有力的教導制度為輔助,最重要的仍然是點燃人民的熱情,讓大家真心想為保存母語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對於長者的重視與尊重,在文章中亦可見鮮明的例子。「耆老」在加拿大的原住民語言教學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如顧問、歷史學家、語料的提供者、文化的領導者以及不可或缺的精神領袖等。且由於家庭教育亦為語言復興的主要環節之一,常需祖父級的長輩做為家中原住民語言教育的領導者,是故耆老們透過課程參與,便能將其所學帶回家中,使家庭教育生生不息。看到這裡,我也深深對這群德高望重的長者們感到敬佩,尤其生長在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不管是在學校的課程或是日常生活的體驗,都能感受到政府為了幫助老人家們舒適度過晚年人生所做的努力。而文中提到的加拿大耆老仍為著復興原住民語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將那原始的美麗語言傳授給他們的後代,其中不間斷的更是那份珍惜與愛護的心態。

      「語言的教育蘊藏著該語言的文化。」作者於文章中如是說。儘管有些語言於現今社會並無太大的實用性,然而其提供的不只是溝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背後蘊藏的歷史與故事,能幫助許多人在現代流動紛亂的社會中,仍擁有一條路能尋見自己的根柢。加拿大的當地政府及其學術、社區團體皆為著語言教育工作的整合齊心戮力,當地原住民的自我覺醒更是使其語言永續生存的重要推手。期待看見加拿大人民的努力,也能替台灣現今原住民語言教育工作的進行點燃燦爛的曙光。

       


       

      陳玟萍─〈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閱讀心得

       

       

      在這篇論文裡面提到澳洲是個移民組成的國家,在大部分台灣人民的認知裡面,澳洲是個在台灣南方的島國,居民大多是講英文的英裔白種人,然而其實澳洲公民的背景卻是相當分歧的。關於澳洲的移民政策,由1860年的排華運動、歷經同化與融合政策最後來到多元文化主義政策,澳洲不斷地對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態度進行反思與檢討,進而做出對本國有利的政策,這點對其他由移民組成的國家(美國、加拿大)來說是相當值得學習的。我們從澳洲的身上看見一個民族大熔爐如何透過不同背景的移民打造出一個勢力堅強的國家:澳洲利用來自世界不同各地的居民,其中不乏許多企業大亨、高知識分子及專業理工人才,來提升本國的經濟。另外,亞裔族群移民的移入,除了掏金熱以外,還有1949年的澳洲墨累盆地雪山計畫。雪山計畫動員了來自30個國家約10萬移民,其中亞裔背景的移民投身相當多。澳洲政府透過規劃大型建造工程,除了能打造本國經濟基礎外,亦能透過此吸收大量移民,以加強澳洲本國的國防實力,畢竟地廣人稀的澳洲一直在國防方面有相當大的需求,如同當時政府提出的口號:「不是增加人口,就是自取滅亡」(Populate or Perish )。

       

      我認為澳洲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從初期的白澳政策到多元「主義,能透過與移民不斷的對話並且反省並修正自身的政策,這點是相當值得鼓勵與學習。台灣在比較澳洲的生活環境與教育政策後也紛紛投入澳洲的懷抱,這是對於澳洲提出鼓勵商業與技術移民政策的回應,澳洲政府亦開放給台灣許多移民資格。台灣人民移入澳洲大多聚集在南方的墨爾本(Melbourne),這在當地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觀亦對澳洲的社會文化背景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然而,台灣出生再移民澳洲的人民,在就業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但在澳洲的華人移民當中,卻擁有較高的房產擁有率,除了可以從此得知台灣人在澳洲的華人族群裡面擁有相對高的經濟實力外,亦可了解台灣人對澳洲的GNP貢獻。但相對台灣本身來說,流失這些擁有特殊背景與厚實經濟實力的人才,政府亦須認真思考此帶來的影響與衝擊。

       


       

      陳胤溥《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心得

       

      應華105 陳胤溥

      世界上有接近兩千種語言,但其中有許多少數民族的語言正瀕臨滅絕,即便是中文、英文和日語這些大宗語言之中,也包含許多如原住民語和不同地域性的腔調差異,這些少數人使用的語言正在漸漸消失。如果語言間的接觸及外在環境的改變會使語言被分化為高階語言及低階語言,而弱勢語言極有可能面臨消失一途,但文化之間的衝擊和接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那如何保存這些優美卻瀕臨滅絕的少數語言,這將成為未來極重要的一個文化課題。

      加拿大主要以英語、法語和原住民語為主要語言,情況類似其他許多國家,包括臺灣。

      臺灣雖然重視原住民語言及文化的發揚和保存,於法律和社會地位中也給予其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在基本國民的對話和國家正式場合之中,原住民語的使用卻仍是稀少的。就算在法律和種種規範中,我們表面上給予原住民族許多額外保障,但因為缺乏實際上應用的必要性和廣泛性,多數原住民族的後裔在學習原住民母語時多仍是感到自卑及不必要的。

      在其中一種文化或民族占社會多數的時候,難免會造成文化的霸權,少數民族文化及語言的重要性經常因此被忽視。語言的使用以多數民族為主,文化或是慶典也多遵多數民族。過去甚至有許多人以原住民族的優美古老文化為粗鄙低俗,甚至野蠻的,這都是文化霸權下,少數民族漸漸凋零最後消失的處境。

      加國在原住民語的延續上有CILLDIDaghida兩種研究計畫,分長期及短期兩種,並和大學課程整合,年年修正、更新教學方式和重點,以其江加拿大原住民語實現在現實應用如學校教育及傳播媒體之中,並依完整的組織規畫循序漸進。

      其中,最重要的以我而言,無非是加國原住民的自我覺醒,我想這才是臺灣原住民語運動之所以推動多年卻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但近年包括許多影視界及藝文界原住民名人的努力和鼓吹,展現出急遽的成長,願加拿大原住民語在政府和學校及社區團體之間的整合和組織,可以為台灣原住民文化推行運動帶來活水及省思。


      王采圓-《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爭論》心得

       

          在中英談判主權回歸後,港英政府在撤離前迅即將大學數量由兩所增加到八所(包含香港教育學院),其中唯有香港教育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採雙語教學,其他六所大學不論在教學語言或行政上的工作語言都是使用英文。

          對於是否該將中大教學語言全面改為英制,支持派與反對派各持意見。支持派認為學術活動理當順應國際化的需求,才能使畢業生在職場上擁有足夠的英文能力與他人競爭,而反對派則認為,就中大建校的背景來看,中大是在殖民時期勇敢地以中文來確認自己身分,並以提倡母語教育、發揚中國文化為己任的大學,如今卻要向國際化包裝下的經濟利益低頭,實在和當初創校的理念背道而馳。

          對於雙方提出的觀點,當然各有利弊。就順應國際化的角度來看,身為地球村公民的一份子,我們勢必得培養自己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生存,但也不能顧此失彼,在盲從之下而揚棄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甚至失去了對所屬民族的驕傲感。就反對者的角度來看,對自身文化的堅持固然可貴,但倘若無法敞開胸襟,培養學生有足夠的氣度去學習、接納強勢語言及文化,那反而會造成過度保護下的傷害,使後浪失去推前浪的競爭力。

          對於教學語言的爭論,中大提出的對策算是兩者兼顧,其中提到:「凡是普世性高,較少強調文化特殊性,而學術載體以英文為主的科目,例如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工程科學等學科的有關科目,為求概念的表述更能直接準確,並能與國際接軌,宜用英語講課。」以上說法有其道理,但若能採適當比例以粵語或華語講述,那麼學生應該能更透徹了解。而強調文化特殊性的科目,當然以自身語言講授最適宜。至於學術研究方面,中大除了支持中文及本地文化的研究,也鼓勵其他領域以中文發表高質量的研究並肯定其學術成果,如此一來,在課室教學語言上,若相同的學科領域擁有不同載體,那麼就可以互相對照、選擇最適宜的方式講授了。

          本文最後提及:「《哭中大》就說: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以及很多國家無數的教學實踐表明,用母語學習,是吸收知識最有效的方法。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是使用英語。因此,用廣東話上課,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對理解學科的知識、積極參與討論,以及培養我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都是最自然最舒服最有效的方式。」此觀點我十分贊同,但我也認為,某些專業領域的課堂採適當比例的英語教學確實有其必要性。 

       


       

      林友蘋---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

       

           香港的語言關係複雜,因為她曾經被英國殖民,英文、中文以及強勢的方言粵語,這三種語言使得這個小小的島的語言教育更顯困難。

           以前香港只有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前者使用英制、全英授課,後者則是雙語授課、以支持母語教育和提倡中國文化為己任。隨之時間的推進香港脫離英國的殖民,越來越多大學成立,但也都是使用英制,想要藉此逼迫中文大學改制。漸漸的中文大學加快了用英語教學的步伐,中大逐漸與當初成立的理念背馳。許多人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語是必備的條件與能力,而且使用全英授課可以招來更多國際學生,招生來源就會因此擴張。

           我認為當初在被英國殖民時,中大都可以堅守自己的理念,但脫離殖民後的現在,幾經可以再次恢復自己的文化、語言,中大反而要回到過去。為了與國際接軌而使用全英授課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世界的潮流是一直不斷的改變,英文不會永遠是主流語言,如果為此而拋棄自己的母語,只會使得國家的人民迷失在潮流中,找不到自己在廣大世界中的定位,在外人眼中這種做法事是可笑的。我們可以特別開幾門課程專門用全英授課,例如英語口語表達、英文課,成為必修課,以增加學生實力,但我們不必為了一個語言去改變一個學校。

           文中有提到一點,有些科目為求概念的表述更能直接準確,宜用英語講課。這是由於特定術語由於中文還未確定其名稱,使用英文,以便更精確的表達字詞的意思。但是我們早晚都需要培植這些西學在中土生根,不可能世世代代使使用英文做為學術術語,這是一條需要長時間努力的一條路。

      粵語也是香港十分重要的方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語言。《哭中大》裡提到: 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是使用英語。因此,用廣東話上課,對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最自然最舒服最有效的方式。那我們為何不讓自身的母語成為世界的主流,如果連自己都不去使用自己的語言,那憑什麼說服他人學習。只是拚命的學習被認為是主流的語言,最終只會使自己深陷世界的泥淖裡。

           英語只是把校園國際化其中的一個媒介,我們並不需要為了一個媒介而改變自己的文化。使校園國際化的方法有許多,最重要的是增廣自己的眼界,以寬容的心去評論、看待國際事務。如果只是一昧的學習英語並不能成就自己。以自己獨特的文化,與他人溝通,才是與國際接軌的最終途徑。


      林舒敏-《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

       

           在香港,中文即是粵語,而普通話即是我們所謂的華語。香港人以中文為母語,其次則是英文,至於普通話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只是少部分有接觸到華語的人才會說。而在這篇論文,我們可以看到因香港曾是英殖民地,所以大部分大學都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另外,因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再加上香港已回歸,使他們更認為有必要學普通話,以便於其工作。為了讓大學可以國際化,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希望學校可以以英語和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由此可見,大學裡的幹部為了讓大學能吸引更多學生而制定用英語或普通話來教學,這樣一來就會有許多想要到中國或歐洲國家發展的學生報名就讀,甚至是讓學校名聲更響。在他們建議要改用英語和普通話為教學語言時,許多在籍學生和校友都紛紛抗議,他們認為中文大學的特點就是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大學,假如一直維持母語教育與中國文化的大學更改其教學語言的話,那“香港中文大學”這個名字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它不再是以中文主要教學語言了。

       

            在雙方一直爭論之下,學校成立了“雙語政策委員會”。其目的是為了研究中文大學的語文政策,成報告書,待校長考慮後才推行。而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是以雙語進行教課,即中文與英語。委員會也提出理學科的課應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至於中國文化、香港社會等科目便以中文或是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儘管已有這些建議,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滿校方的改制,他們堅持認為中文大學就必須以中文為主,而不需要用英語作為教學等,並提出說他們生活中也是以中文為主,並沒有使用英語。在此論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某校友用中文拼音書寫的內容,他提到,就算上課用英文教學,他們依然會用中文溝通,因為他們從小就以中文作為媒介語。他也直接提說交換生和老師不會中文的話,他們可以教交換生和老師說中文,因為中文大學是香港人的大學,所以應該為香港人著想,用中文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

       

            其實多用一種語言來上課,未必不是件好事,這可以讓我們學更多的語言,即使在外地與他人溝通也不是個問題。雖然堅持自己國家及大學的語言、文化等是很好的出發點,但未免有點過於偏激。個人認為我們是可以堅持自己的母語,但卻不能抗拒其他語言。語言並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到才能學,而且我們並不能保證以後是不會用到其他語言的,或許我們現在沒有用到其語言,但我們卻不能說我們以後的工作是沒有這需要或是我們以後不會認識到他國的朋友,難道在工作上或是他國朋友會一直配合我們而說我們的母語?這只是我們自私的想法,換個角度來想,他們也會希望我們學他們的語言,與他們溝通。

       

       


      張琬婷: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爭論                


      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心情很沉重,為何大學這個作育英才的教育場所竟會變成教學語言爭論的犧牲品?也讓我開始思考一所大學的「國際化」程度究竟是以甚麼方式來評斷它的高低?我看的香港中文大學的歷史簡介後更加的痛心,這所大學當初成立的目的原是以「弘揚中國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為主,今天去因為要順應國際化的浪潮,而將創校理念棄之於不顧,這不就和他們的校訓「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相違背嗎?

       

      對香港中文大學的長官而言所謂「國際化」其實只是在政府大幅削資下,大學開源的一種方式,容許大學在現有學額外,大幅增收非本地自費生,增加大學財政收入,令大學變成名符其實的學店,「搶錢第一,學術第二」會有這樣的說詞出現著實痛心。盲目而不問代價地追捧英語,是一種殖民霸權的再複製,令香港人對自身文化與身份認同變得薄弱,而粵語和相關文化,仍會成為在目前由英語世界主導的文化商業霸權下,變成次等或邊陲的文化。

       

      我查了中大社會學教授陳健民說的話,他指出「西學」無法本土化,社科研究欠缺本土關懷,已成為香港學術界目前的惡性循環,他還提出三個問題:一、校方的說法是雙語並行,但為何海外生不用懂中文?二、「國際化」如何使學習環境得到改善,缺乏論證。三、若中大根本沒中國文化環境,為何海外生要來港讀書?他更諷刺校方以為校園多幾個金髮生便會很「國際」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確實是令人難以想像。

       

      回頭想想台灣,台灣各大學國際化的程度究竟是如何來斷定呢?是校園內有最多的外國人?是校園開授的課程中英文使用的最廣泛?還是學生考過英語檢定的比例最高?還是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數越多?我想真正的國際化當如梁文則所說的:「該是學術領域的無邊際,而不以師生的族裔來表現。」以東京大學為例,這所大學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學府,他難道有為了跟國際接軌而不用日語授課全改用英文嗎?我想這個例子可以清楚地明白為甚麼有那麼多人不希望全部的課程都用英文教授吧。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認真地思考國際化在大學中究竟代表的何種地位,我們必須和國際接軌,但是我們是否要為了與國際接軌而將自己原有的文化一併丟失呢?如果我們台灣為了與國際接軌而鳩所有大學的交受語言成為英文,那麼對於來台灣學習華文的外國人而言,這樣的學習環境可以帶給他們怎樣的學習成效呢?這確實需要我們一同省思

       

       


       

       

      應華104 李佳儒       紐西蘭的語言規劃讀後感

      本篇論文探討紐西蘭的弱勢語言如何突破重重關卡後保存下來,文章分成四大部分,第一先說明紐西蘭的族群結構和語言政策的演變,而後寫到官方語言的爭取和推廣,第三部份聊到民間和學校的母語教育,最後探討紐西蘭語言政策給台灣的啟示。在讀過比利時的語言政策那篇論文後,對於這篇文章更有所共鳴,因為兩篇文章都有提到對語言保存其社會性的重要,而紐西蘭毛利語的保存更是將此點發揮到極致,透過文章我了解在如此困難的情形下,為何毛利語依然獲得很好的保存。

        毛利人在紐西蘭的族群結構中僅占15%,因此毛利語是十分弱勢的,雖然在1840年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時,毛利人和政府簽訂了瓦塔奇合約以保存其傳統語言,但此合約卻流於形式,會說毛利語的孩童逐年的下降中,此時毛利族群驚覺其嚴重性便以滅種的口號為號召,從下而上的開始推動毛利語的保存運動,他們組織毛利語信託董事會要求履行1840年的合約,在1975年組織瓦塔奇特別法庭受理毛利人控訴政府的案子,最終在1987年通過法案使毛利語成為官方語言,雖然這個法案涵義不清使得毛利語只是象徵性的官方語言,但還使給予它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根據學者Fishman的看法,母語保存最重要的地方還是家庭,鄰里,社區的使用,因此語言復興不能只靠政府,唯有透過族群去爭取才能實現。在這方面,毛利族群做得非常徹底,1982年發起的語言巢運動就是倡導小孩一出生便要沉浸在毛利語和族人的價值觀裡,而毛利語的教育權也是他們自己爭取而來,早在毛利語未取得官方地位時就創辦毛利學校,這種由下而上的草根性力量是讓毛利語保存下來的重要關鍵。在學校教育方面,早期毛利語被視為妨礙學習英語的問題,但經過不斷的爭取和抗議後學校逐漸有了英語和毛利語的雙語教學以及完全用毛利語的沉浸教學法,而又以後者的教學成效為大。母語教育一直是語言保存的關鍵,因為藉由好的母語教育孩童才會產生身分的認同,而且學校的教育起步太晚不能對語言保存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毛利人徹底的語言巢運動,廣泛運用在家庭,鄰里間的方式讓毛利語好好的保存下來了。

        此篇文章還與台灣的客語作了比較,作者認為避免語言流失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其法律地位,毛利族群不僅做到這一點更進一步的落實毛利語在社區鄰里間的使用,反觀台灣,從1988年開始許多客家族群上街抗議爭取客語的權利,隨著呼聲的高漲,客語開始納入學校中的鄉土課程,也陸續有客語的電視節目,客家義民季…等活動,因此我想客語運動已經進入去隱形化的階段就是客語的實質平等,推動其公領域化,在2011年總統大選時蔡英文有將客語提升為國家語言的政見,可以想見客語已經被政治家所重視了,除了政策上面的推展,客語運動還有意點值得注意,在2009年屏東縣政府推行客語返鄉運動,希望將客語前面實施於家庭,社區,塑造出聽說客語環境,這和毛利語的語言巢運動非常相似,由此可見,避免語言流失有幾點重要的原則,第一爭取語言在社會,官方上的可見度,第二,真切落實語言的使用,然而最重要的仍是族群內的凝聚力,唯有靠自己族群的力量才可真正將語言保存下來,我期許台灣的各個語言都得以保存下來,讓擁有多元民族的台灣更名副其實。

       


      韋愛琳《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爭》閱讀心得

      香港學校的教育語言,多一直爭論不休,這與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因此實英文中學、中文中學軌制,但粵語卻是強勢當地方言有關。其中,主張採用英語教學者,最堂皇的由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巨下,為了更好的和國際學術界接軌,以及增加畢業生的競爭力,讓他們有足夠的英語能應付職業上的需要,因此學好英語,對大多的學生來說是必須的。至於主張學好普通話的意見,則是由於中國崛起,內地經濟快速發展,少畢業生會到內地工作以及回歸之後,中港往頻繁,需要學好普通話。

      然而,就我這位旁觀者而言,若選擇使用普通話或英語作為這幾所香港大學的教學語言,說得直白些,不過是為了現實功利方面的考量,希望畢業生能獲得就業競爭力;希望學校能提升在世界學術排行榜上的排名,獲得更響亮的名聲,進而吸引更多外籍人才來就讀,因此能獲得更多吸收而來的經費,況且招生源擴大,校園有自各地的學生,自然會營造出多元文化的環境,有於開學生的文化視野,這對學生是的。當然,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香港的大學也因為重視英語教育的緣故,的確在亞洲的國際大學排行榜內,獲得數一數二的良好排名和聲望。

      然而,官方語言和在地母語之間的爭論,不僅僅存在於香港這個地區。舉例來說,紐西蘭一直以來,英語都是絕對強勢的官方語言。然而,近年來,由於觀念的改變,政府制定一連串的政策,一步步地復興逐漸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式微,瀕臨絕跡的原住民母語─毛利語。我居住的寶島─台灣,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閩南語,也就是台灣居民俗稱的台語,在本地算是強勢方言,然而,在我們這一代,卻有許多人沒有良好的聽說能力,因此國民小學增加了鄉土語言課程。

      在經濟全球化的現代,許多人為自己增加就業競爭力,紛紛趨之若鶩的學習外語。

      尤其是強勢國家的語言,例如我們所受的國民義務教育中的英語課程,當然還有坊間林立的外語補習班;近幾年即捲全球的華語熱也是同樣道理。香港重視英語、普通話的教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希望當局千萬不要忽略了代表在地文化的粵語,如果過度重視其他語言,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母語,那麼幾年以後,一定會有人後悔,到時候要再復興它反而得付出許多成本。


       

      沈佳蓮-紐西蘭的語言規劃

       

          本篇論文首先評析毛利語在紐西蘭的語言地位,後闡述紐西蘭歷來的語言政策如何影響國內語言的地位和觀感,進而檢討推廣語言所須的條件,提出看法與對台灣語言現況的反思。

          作者首先提到,對於弱勢語言,官方政府如果沒有盡到積極輔助的責任,即使沒有打壓,母語仍然會漸漸流逝,所以,「積極的追求語言公平,要求賦予本土族群語言權便成為當今母語運動的重點工作」。在紐西蘭,毛利人人口僅次於歐裔白人,但毛利語卻處於相對弱勢的狀態,原因是一開始當局不夠重視毛利語的保護,實行的政策缺乏全盤性的語言規劃。後來,紐西蘭針對此情況陸續展開組織性的語言調查與政策制訂的規畫。

          毛利語隨著英語勢力的擴張而式微,甚至連毛利人的兒童都不再說毛利語,這時,毛利人意識到母語將滅的警訊,發起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以爭取語言權。在社運的過程,毛利人依據瓦塔奇條約將抗爭法制化,共同追求毛利語的官方地位。瓦塔奇特別法庭上,毛利個人和團體可以為母語發聲。1987年通過毛利語言法案,將毛利語正式定為官方語言。然而,此法案淪為形式,並沒有強制效力,毛利語變成法令和象徵的官方語言,實際生活、工作使用的仍是英文。作者表示官方語言的制定常是政治妥協的結果,官方語言的地位並無法保證其生存,在這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復興、推廣使用毛利語。母語的維護要從語言學習的根源—家庭開始,族群內部要先做到對自身的認同,再傳承語言、文化,進而推展到鄰里、社區。除了官方力量外,還得靠族群本身的努力。毛利人就在1982年自發推動語言巢運動,讓毛利孩童一出生就能沉浸在全母語環境。透過長期抗爭,毛利語終得以在學校教學。紐西蘭官方、毛利人家庭和學校教育三方連結,重新振興母語才會有希望。

          看到紐西蘭的毛利語振興路程,很多人第一個連想到的是台灣的客語運動,為保護自身母語而對現況有所反動。可是撇開客語不談,就算是台灣除國語外最常用的台語,又真的做到保存了嗎?很多人覺得台語還是能從老一輩的人或鄉下地區聽到,是很通俗大宗的語言,並不若客語和原民語的衰微。雖然比起其他語言,台語確實不會是弱勢的那個,但我身為閩南人的後代,當探討族群母語時,不免會反思自身對母語的認同與情感。小時候我和父母的對話大部分是國語,有時他們講台語,而我回答國語。到現在我能聽懂台語,也會說一點台語,可是口音、語調卻不像他們標準。一直到我知道身邊有很多同學其實聽不懂台語時,我才赫然發現原來會一種鄉土語言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很多父母本身是閩南人,可是從來不和小孩講閩南語,導致台灣人越發傾倒在中文的威勢下,如此一來,別說是客語,連台語都將隨時日消逝。台灣小學教育有鄉土課程,目的大概和紐西蘭的語言政策一樣,希望透過教育復興族群母語,可是目前台灣對語言的推廣、政策的行動力、族群對母語的保護意識仍不如紐西蘭。如果要傳承母語,至少從自身做起,試著學習自己族群的母語,不為政治立場、不為族群切割,只為保護一個語言的美妙,僅此罷了。


      吳依靜─《澳洲移民政策與臺灣移民》讀後心得

      應華102吳依靜

       此篇論文主要是在討論澳洲每個時期的移民政策,及影響政策方向的因素。

      澳洲是一個主要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澳洲的移民政策也有許多轉變,從同化、整合到多元文化,從白澳政策到尊重、接納各族裔的無種族歧視政策。雖然也有經歷過種族歧視的時期,目前相對於大部分的國家,澳洲對於移民的包容性以及對於種族多元文化的尊重是相對較大的。

      與以往相比,近年來在臺灣能看到外國臉孔的機會越來越高了,目前臺灣也有越來越多外籍移民,像是新住民,因為婚姻關係而來臺灣居住,或是因為工作而來臺灣居住一段時間,例如外籍看護、外籍勞工等等,也正因如此臺灣社會文化越來越多元,面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要如何看待其他外來文化就變成一項議題,我們對他們的文化不熟悉,他們剛來到臺灣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一定也不少,也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澳洲在「多元文化主義時期」的主要宗旨,接納並包容,保留各族群的文化,讓我們也有機會去瞭解他們的文化。我住在永和,我常常經過中興街的韓國街,也常常去中和華新街的緬甸街(外公家在那附近),我很喜歡那些有異國特色的地方,身處在臺灣卻能看到中文以外的文字,不用出國就能吃到當地的特色食物,是很有趣的體驗,有時候還會不定期舉辦相關活動(醃韓國泡菜教學、潑水節),這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這些國家的文化。其實我覺得在食物方面,臺灣人還滿能接受各國的口味的食物,在臺灣幾乎可以吃到全世界的料理了吧,但除了吃的方面好像就沒那麼大包容性了。除此之外,我覺得也許能將這些具有移民特色的地點妥善規劃後,變成觀光景點,就像是舊金山的中國城,每本舊金山的旅遊書一定會提到中國城,之前曾造訪舊金山,即使我是臺灣人,還是會去中國城看看、逛逛,臺灣現在也滿積極地在發展觀光這一塊,我覺得這也許是個不錯的想法。


      張琬婷  香港的語言問題於語言政策---兼談香港語言政策對客家族群的影響

       

      客家人對我來說是帶點陌生卻又熟悉的名詞,我自己算是半個客家人,從小在家其實是聽客家話長大的,但是自從上了小學後,說客家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了,學校雖人有母語教學,但是一星期就短短的九十分鐘,成效是非常有限的,台灣的客於消失情況和香港是很類似的。

      香港的語言政策即「兩文三語」,兩文即中文和英文,三語即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是不是因為沒有客家話所以說客家話的人慢慢變少了?亦可想成什麼香港缺乏客家認同?節目調查研究時,許多人多半拒絕承認自己是客家人,說我不是客家人,我是本地人我的祖先是客家人,但我不是客家人。我們發現今客家人已經溶入香港主流的都市生活,平常講白話的機會多,衹有在宗族祭祀時保留以客家話為主,除非與老長輩交談。1967年左派在香港暴動,當時的香港政府改變了語言政策,取消各電臺白話以外的其他語言節目,也停止中小學普通話的課程,上課口語限制用白話而已,不過短短三十年,客家話1999年只剩下約1%的人作為日常語言,成為客語消失最快的地區。

      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台灣的語言政策是不是有可以借鏡的地方?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的洪惟仁認為語言政策的基本原則第一是:暢通不同民族之間的語言溝通管道;其次是:保障不同語言的地位平等與永續生存的權利。我覺得第二條說得很有道理,讓客家人的語言存續下去,讓客家人的聲音被聽見。

      如果我們說客家人是少數民族不知道會不會被認同,當會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少對我們台灣的社會又會有甚麼引響或壞處?當然對我而言只是少了一種台灣的當地語言,我父親認為客家語是他的母語,我母親認為閩南語是他的母語,那我麼?我卻認為國語是我的母語,我並不覺得會說客語或是閩南語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學最多會說的語言就好啦,為什麼還要學習客家話或是閩南話呢?現在政府推廣的說母語運動,我也感覺不出有什麼十足的效果,究竟是我自己的我族認同不夠還是這是面對語言消逝的必然現象?


      柯婕妤-〈香港中文大學教學語言的論爭〉心得

       

      曾經受到外國殖民的國家,多少會有重拾文化的過渡期。這些過程,多是辛苦而煎熬的,期間會到內部的分派爭論和不一樣的挑戰。並非全然不好,畢竟這樣的一個過程,往往能帶動國家前進。這點,我想從香港的中文大學來看,也是隱約有著縮影。不論是人生或是國家的發展,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衝突。

      中大做出的政策,像是授課語言以學性質而定,以及「兩文三語」同時具有中文、英文和廣東話,保育中文相關的研究。但是這些界定都並不清晰。在維持初時理念的動搖和決斷捨棄前進中,中文大學仍處在改變的需要中。英語深入世界各地,對於華人的社會影響甚大,而確實在這樣一個強勢語言下,各民族間有更便利使用的語言工具,但是是否認同這個語言作為民族的代表,是否真的需要因為它而全盤推翻本根的文化,使用這個語言的比例權衡對於一個華語母語的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為了國際化適度的作開放,是必要的。但是,保留自己的原根也是同等必要。畢竟你並非「英國」、又或者「美國」,這個語言並不能代表你。我所聽聞的例子中,法國就是一個人民雖然擁有英語卻仍一定程度堅持使用法語的國家,從周遭曾去過當地的人們口中得知,在法國使用英語詢問溝通是可能不受到搭理的。而若是你使用生澀的法語,一位法國人可能就會興高彩烈的對著你一連串的法語講解。這大概就是法國人仍在世界之中,而堅持原則的一種方式。他們會學習,但他們可以選擇是否使用。

      現代化、國際化,再加上現代各種民族重視和認同的觀念發起後,學習的體制也將息息相關。香港中文大學,是過去在英國政府管理下難得由中國人負責的大學,於是到了現今,其發展和狀況牽涉許多層面的問題即討論,也因此格外受到重視。是要選擇國際化後的競爭力?又或者是要堅持理念保留自我身分的認同?中文大學面臨了兩方的拉扯,就好像一個生活在國際化都市的原住民,內心糾結難定選擇,面臨前進所牽扯的疼痛。各族群有各族群在語言工具上的使用、認知差距,完全開放和完全保留,太過於極端的話都有可能受到時代洪流的吞噬,為了達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點,都還在嘗試與調整中。


       

       

       

      04-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 應華104-40085031I-許芳瑜

       

          本文希望就加拿大的原住民語言教育上的成過來看台灣的原住民是否有其可學習之處。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觀點讓我驚訝,如「母語使用者通常能無意識的通 曉其語言的內涵,並遵守該語言的習慣和規律,所以語言的教育蘊藏著該語言所屬的文化,其重要性更不言而喻」,我從未想過原來語言的教學中其實就涵蓋了他所屬的文化,現在想來,當我們在學習英語時也會同時提到一些美國或英國的風土名情,因為有些專有名詞或諺語成語等,都是需要文化背景才能了解的,所以對於這些原住民語的教學、保存如此迫切的原因也出現了,因為他們不只在保存、延續一種語言,還是在延續一個文化,因為我曾疑惑若是為了保存文化,那如果原住民仍是不斷延續其生活方式或其文化傳統,只是減少使用其語言,那文化將是如何消逝的?現在想來我真是無知的可笑,語言作文文化傳承的載體,當語言都無人使用了,那文化以如何能長久保留呢!,那台灣呢,我疑惑?就像加拿大原住民研究的學者所提出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配套措施或者是一個好的語言學程,加拿大的原住民語不過兩個世代即會消失,那台灣的是否有完善的原住民語言學習規劃,現在開始又還來得及嗎?而文中對於加拿大原住民的介紹也讓我訝異,原來加拿大的原住民族如此之多,而其教學法規中的一項高等教育法也讓人覺得好笑,在高等教育法中,早期的高等教育是和印地安人法定地位緊緊相聯的,根據印地安法案規定,任何具法律地位的印地安人在獲得大學學位之後, 便可以被授與成為一個完整的加拿大公民,同時也會喪失他們印地安人的法律身 分以及連帶在條約上明訂的權利,我不懂這項法律的意義何在?更或者說其實我不瞭解為何將人民身分分成加拿大公民和印地安人,這或許可使加拿大原住民為了現實需要,進而積極地尋求進入高等教育的管道,使原住民的人力素質大為提升,但是對原住民本身相關學科研究的成立、以及對於維護原住民語言文化的工作,並無太大的助益,且對於原住民的身分另外提出容易造成排擠或其他有色眼光。

       

       


       

       

      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   洪韻婷 40085011i

       

        香港,和中國的愛恨情仇不輸給台灣,但我們的教育政策卻著實輸給了香港。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是培育學生掌握兩文(中、英文)三語(廣東話、普

      通話及英語。香港政府提倡在小學階段以母語當作教學語言,但仍然有「英文小學」,除了把普通話視為中文科授課語言外,其他科目多以英語上課。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香港荃灣區30 間小學透過申請優質教學基金進行為期三年的「英語教學支援網計劃」自行引進外籍英語教師。我想就是這樣就從小與外國人實際接觸,培養語感,讓香港人的英文口語表達總是流利、有條理、有自信。回想起小學時的我,學校內哪能見得幾位外籍教師呢? 填鴨式的教學讓英文變得枯燥、乏味,學生也就失去了學習得樂趣。

      此外,香港政府對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採取不少補救措施。他們會開設啟導班,用小班教學讓進度落後的學生可以補強,這是台灣所沒有的。還記得小學時,我放學後也會留校,但那並非是政府開設的,而是學生自己報名參與的加強課程。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政府對教育上的用心程度。

      我想全球化的時代來臨,沒有人可以否認英文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英文口語表達在未來職場上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從小學英文的我們是不是漸漸發現,自己根本不太會說英文呢? 還是覺得發音太爛不敢開口呢?  我想這是這個環境帶給台灣學生的偏差觀念,因為沒有適當的教育政策,讓台灣學生不習慣開口說英文,導致越來越不敢開口。這代表一個教育政策的崩壞,但也可以是另一個開始。期許未來台灣能開創台灣教育嶄新的一扉。  

       

       

       

       

       


      譚詠瑜: 資料分享 How to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and Remember Your National Language

       

      How to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and Remember Your National Language
      由 譚詠瑜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6日(三.) 21:26
        http://www.pinyin.info/readings/mair/taiwanese.html

      上面的文章是一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授所寫,作者對臺灣的母語狀況、鄉土教育、非標準書面語和語言族群的態度作出深入淺出的討論。

      看完文章後,你就會知道為甚麼作者要使用這個標題。

       


      李穎怡: 資料分享 客家語的相關論文

       

      客家語的相關論文
      由 李穎怡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00:53
        http://mx.nthu.edu.tw/~wachang/conference/HAConference/PDFHTMDOC/7_YKH.pdf

      這是一份有關客家問題、客家運動及客家學的論文。
      篇幅不是很長,看完後可以了解到客家問題的現況。

       


      林巧凰: 資料分享 關於世界反美浪潮

       

      關於世界反美浪潮
      由 林巧凰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01:08
        《中東反美浪潮,宗教信仰和言論自由的衝突》

      附上新聞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dA_U8MAd4

      北京日報的相關報導:"阿拉伯之春"中的反美浪潮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qqss/201209/25/t20120925_23711056.shtml

       


       林舒敏: 資料分享 專家對於反美熱潮爆發根本原因的報導

       

      專家對於反美熱潮爆發根本原因的報導
      由 林舒敏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10:32
        對於反美熱潮有些不解或不知什麼原因而起的人,可以看一看這篇報導。這篇報導是幾位專家提出這件事爆發的原因的看法。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sinacn/20120919/13413791549.html

       


       張慈芬: 資料分享 伊斯蘭世界的反美熱潮

       

      伊斯蘭世界的反美熱潮
      由 張慈芬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11:28
        這次美國駐利比亞大使Stevens在班加西慘遭暴民之手,成為美國歷來第五位、也是自一九七九年以來首位遭殺害的現任大使。

      相關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f3SbcfBfl0&feature=related

       


       張慈芬: 資料分享 還我母語 再現客家 - 客家運動二十年

       

       

      "還我母語 再現客家 - 客家運動二十年"
      由 張慈芬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11:32
        客語運動影音簡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3u00V7_RQA&feature=related 

       


      李詠梅: 資料分享  越戰相關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越戰相關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由 李詠梅 發表於- 2012年 09月 27日(四.) 15:48
        這裡是維基的資料
      阿甘正傳真的是一部經典電影!!
      http://zh.wikipedia.org/wiki/阿甘正传
      (連阿甘正傳四字一起複製) 

       


      周巧蓁: 資料分享  越戰相關電影

       

      越戰相關電影

      由 周巧蓁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2日(二.) 21:02

       

       

       這是十部越戰經典電影的一些介紹
       1.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2.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3. 《野戰排》Platoon
       4.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
       5.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
       6.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7. 《越戰創傷》Casualties of War
       8. 《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9. 《天與地》Heaven & Earth
       10. 《越戰忠魂》We Were Soldiers
       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
       詳情:
       http://group.mtime.com/14452/discussion/598868/

       

       


      韋愛琳: 資料分享 駱家輝的介紹+外交經歷+家族背景

       

      駱家輝的介紹+外交經歷+家族背景

      由 韋愛琳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3日(三.) 09:00

       

       

       http://wikiyou.tw/%E9%A7%B1%E5%AE%B6%E8%BC%9D/

       

       

       


      張慈芬: 資料分享 駱家輝家族何時到美國?

       

       

      駱家輝家族何時到美國?

      由 張慈芬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4日(四.) 11:20

       

       

       http://www.epochweek.com/b5/182/8187.htm
       "現任商務部長是美籍華人駱家輝。駱家輝的祖父在二十世紀初從中國廣東乘船抵達美國,雖在美國舉目無親,並且不會說英語,但依然為實現「美國夢」奮鬥。一百年後,他的孫子駱家輝住進了華盛頓州長官邸。歐巴馬曾說道,駱家輝家族白手起家的移民奮鬥史,是「美國夢」最鮮活的體現。"
       
      駱家輝,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華裔民主黨政治家,於1997年至2005年間擔任華盛頓州第21任州長,是全美首位華裔州長。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出任第36任聯邦商務部長。2011年3月9日,總統歐巴馬正式提名駱家輝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出使中國,同年7月27日聯邦參議院一致通過此一任命,駱家輝因此成為史上首位華裔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A%86%E5%AE%B6%E8%BE%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