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View
 

0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1 years, 9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蕭羽茜
on January 12, 2013 at 4:02:31 pm
 

香港市民身份的研究         499850626 蕭偉騰 應華系103B

——“一國兩制”背後的結果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結束英國一百多年的殖民時期。回歸初期,一向在英國人統治下的香港人頓時感到不適應,特別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長毛),對大陸的統治手法有一定的看法。他認為如果大陸統治香港的話,會有“一黨專政”與“民主沒落”的結果。故此,他於兩千零四年開始,躍於社會運動及相關示威活動,高呼“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及釋放中國大陸政治犯等口號。成為香港人心目中為民主奮鬥的佼佼者。

從九七年董建華先生到零五年曾蔭權先生,再到最近新任的梁振英先生,一直都在為“愛國教育”做貢獻,雖說是一國兩制,有五十年不變的政策,但是,中央的指令還是要實行。如每一次國慶時,香港也必然會有一番大慶祝,張燈結采,放煙火慶祝,唱國歌,放公假休息等等。因此,香港人也逐漸在不習慣大陸的統治下慢慢接受這種愛國觀念的灌輸。

對此,筆者王家英和尹寶珊做了出一份有關於香港人於九七年回歸之初至零七年這十年之間,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報告指出,九七年,香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百分比是三十二點五,而認為自己是香港本地人的有百分之五十五點八;至零七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有百分之三十六點三,而認為自己是香港本地人的有五十二點八。從數據上分析,似乎這十年之間,香港人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有趨勢上升。這是“一國兩制”的結果。香港人都知道有關「香港回歸」,中國與英國談判的經歷是曲折的,歷時九年,共二十二次談判。最終還是以鄧小平所堅持的原則為前提,得到了讓全人民都滿意的答案。

1981年鄧小平總理會見英國外交大臣卡林頓時,說:“你們去研究研究中國對台灣問題的解決辦法。”言外之意就是說,中國將來解決香港問題會按照台灣問題的解決辦法,也就是“一國兩制”。在此時,鄧小平總理已經想好了針對“香港回歸”的政策方針,鄧小平總理是一個非常細心,有遠見,有策略的智者。

1982924日,鄧小平總理會見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堅持三個不平等條約是有效的。她的論點是:必須由英國人統治,香港才能繼續保持現有的繁榮。如果中國要收回香港,香港就會出現動亂,要面臨災難性的後果。針對香港的繁榮必須由英國統治這個觀點,鄧小平總理反駁說: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

針對撒切爾夫人的觀點,鄧小平總理反駁道:“如果說宣佈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鄧小平總理不客氣地講:“我擔心的是過渡時期會出現很大的混亂,而且這些混亂是人為的。這當中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的是英國人。如果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怎麼辦?”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香港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這句極有份量的話直擊撒切爾夫人。(整理 香港政府週刊《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人為何會對中國有這麼大的反感?主要的原因不僅是上述提到的大陸政策混亂、政治形勢嚴峻等問題;還有民生困苦,社會建設落後,醫療技術低落。香港人是聰明的,會擔心很多問題。可上述的問題都不是香港人對大陸反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還記得北京天安門學生運動——“六四運動”,那個驚人的場面簡直不堪入目。“我們這些在專制教育下並無民主體驗的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摸索並掌握了民主的一些基本要領……”(摘錄封從德《六四日記》)。香港人一直覺得“民主”很重要,要不然香港不會有這麼有“遊行”與“抗議”的新聞。幸好,中央對香港的管制非常放鬆與自由。包括經濟與政治的開放,社會建設與教育的普及推廣。引致香港人漸漸對中央給與信心,創建更加和諧的“一國兩制”。

總結上述,香港人在九七年至零七年期間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有上升趨勢,不是沒有原因的。香港回歸後,中央對香港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一國兩制”與“五十年不變”等政策外,還包括:經濟上的獨立,政策上的獨立,民生與教育的獨立等等,給與港人對中央的信心與認同,因此,也逐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個概念。

 

 

 

  1. 本週進度:
      1. 0-1 (9/13) 01.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 開學準備週
  2. 心得筆記
      1. 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              應華105 蔡子心
    1. 陳姵羽─〈鄉土語言與教育的發展與爭議〉閱讀心得
    2.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應華102  498850215  張慈芬
    3. 翁淑媛-《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問問題的新發展》心得
    4. 李依恬─從經貿外交到文化外交
    5. 陳胤溥: 《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計畫》心得
    6.  莊惠雯《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1. 楊玉嬿-<華人教育在美國>心得
    2.   林舒敏-《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心得
    3. 李詠梅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感想
    4. 林敬智───《鄉土語言與教育的發展與爭議》閱讀心得
    5. 吳根和 〈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閱讀心得
    6. 吳根和〈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閱讀心得
    7. 施珮瑜<<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閱讀心得
    8. 張琬婷104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9.  李佳儒 應華104: 比利時語言政策讀後感 
    10. 林郁綺--鄉土語言語教育的發展與爭議 心得
    11. 【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 498850136 林巧凰
    12. 閱讀心得-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應華105林純安
    13. 蕭羽茜-《比利時語言政策 ── 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3. 老師專區:
  4. 習題:
  5. 同學對話:

 

本週進度:

 

0-1 (9/13) 01.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 開學準備週

 

心得筆記

   

   

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              應華105 蔡子心

 台灣原住民語言流失的情況嚴重,很多專家學者指出如果再不好好保存,原住民語言將在50年內全部消失。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這篇文章最主要是在說明要如何建立原住民的語言景觀,提升他們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高能見度,如果能成功提高能見度,那對族群活力以及語言保存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文章中第一段作者以他去夏威夷所看到的原住民語言景觀作為舉例,一下飛機就能看到路標大都是以原住民語言拼寫的,少有例外,這樣的場景讓作者有強烈的語言震撼。夏威夷政府對他們當地原住民是如此重視,但反觀同樣身為南島語系民族的台灣原住民,卻在台灣「獨尊華語,壓制本土語言」的政策下漸漸變成看不見,沒有聲音的族群。但是近年來在原住民意識抬頭之下,台北市政府把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從政治上來說這是一個遲來的空間解嚴,可是我們看到政府至少願意開始對原住民的歷史,文化,土地尊重,這是個相當好的起步。

    語族活力跟語言保存的流失有相當大的關係。原先很多學者認為應該以雙語發展模式恢復原住民語的活力,可是後來發現此模式只是更加強化少數族群的弱勢地位,導致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最後語言還是消失了。所以對族群語言活力低的族群,較積極的做法應該是擴充母語在各方面的使用,不必自囿於低階,才能達到添加式的雙語現象,確保族群在社區的活力。

    語言景觀是指語言在一定區域被當作公眾或商業標誌的能見度漢顯著的程度,就語言保存而言,語言景觀建立的重要性在於提升弱勢族群語言活力以及促進母語的使用。語言景觀有兩種主要功能:資訊功能和象徵功能,從資訊功能中可以看出強勢族群霸占了整個語言景觀,而弱勢族群隱而不見,顯現出社會的不平等。而從象徵功能則是傳遞較主觀的社會語言感知,如果族語常常出現在公共或私人標誌上,那麼族人就會覺得族群是被尊重的,有地位的,那麼個人就會對族語報有正面的態度,反之亦然。

    我覺得學者提出了這麼多可以保存語言的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政府應積極制定符合公平正義的語言政策,不要再壓制本土語言,還給他們可以生存的空間。提升原住民語言的能見度不僅可以使台灣多文化的面貌顯現出來,更可以把台灣推向世界舞台一步,不論對原住民或是政府都是好的結局,語言景觀的建立真是當代不可忽視的議題。

陳姵羽─〈鄉土語言與教育的發展與爭議〉閱讀心得

   這篇論文主要在探討鄉土語言教育的真實意義以及過與不及中的平衡點。在台灣鄉土教育的困境上,作者用了這句話形容:「閩南語教育可能要掛急診,客語教育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原住民語言教育則如同做垂死前的電擊。」而自民國76年解嚴以來,鄉土教育就漸受重視,那麼為何至今還有此困境?論文以鄉土語言教育的設科歷史、理念以及爭議方面來探討。我國對鄉土教育的態度是以戒嚴、解嚴做為分水嶺。戒嚴時期,由於推行國語,因此對閩南語等鄉土語言是採取忽視甚至禁止的態度。解嚴後,由於解禁及台灣意識興起等等開始重視鄉土語言教育,然而卻因為政治等等因素導致過度重視,造成了作者所提到的「鄉土捉狂」的情況。鄉土語言教育的發展進程從過去的「無名少實」到現今「有名少實」,無論在表面的政策下是過抑或是不及,鄉土教育似乎都還未達到實質的成效。在課程發展上,從民國87學年度開始設置「鄉土教學活動」科目,後又於90學年度設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三種鄉土語言,讓學生自由選修。當時我就是在此制度下的學生,雖然我仍舊修習人數最多也最普遍的閩南語,但是我記得修習客家語的同學不在少數,而且有許多人是感到受益良多的,因為不用再被強迫學習可能自己在家鄉不曾或很少用到的閩南語,或者是原本不精於自己的鄉土語言而與家中長輩有代溝的同學因此可以學習到一些基礎而獲益。鄉土語言變為正式課程、國定課程甚至作者認為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官方語言之一。然而,縱是鄉土語言教育發展日漸蓬勃,鄉土教育卻一直無法完全滲透而達到實際成效乃是因為存在許多錯綜複雜的爭議,導致無法實現最根本的教育本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治面向的爭議,由於政黨及族群不同的意識形態而在鄉土教育上產生了不同的政治意識,也就是中國意識及台灣意識,使得鄉土教育變得複雜混濁。另外,在地理面向上,面對全球化及中台問題,鄉土意識的認同對象究竟是全球、鄉土抑或是國家?總歸來說,鄉土教育的最大爭議及阻礙就是意識形態。而我認同本文作者所說,無論是過去的忽視抑或是現今的「鄉土文化霸權」、「鄉土法西斯主義」,過與不及都不是教育的正道,未來應該走向無名有實,讓鄉土教育融入生活。回歸鄉土教育的本質,應該是讓學生認同及了解這片土地,進而關心而願意改善,只有在意識認同上的真正歸屬,屏除政治、地理等雜質,讓學生自內心、從生活中關懷土地才是鄉土教育的真正意義。


戰後馬來亞地區閩南人與華文教育之發展】---謝榕森 應華系三年級

此論文由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古鴻廷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曹淑瑤所撰寫,其主要內容主要在探討身為馬來亞地區占大部份華語語系的閩南人在戰後華文教育的發展。

 

  根據資料顯示,在二次大戰以後隨著馬來土著民族主要的興起,對於移民海外的華人對華文教育的生存與發展受到種種的阻擾,但爲了讓中華文化能夠得以傳承以及發揚光大,馬來亞地區華人於1956年所創立的南洋大學,然而在新馬分治后,在1956「拉薩報告書」以及1960「達立報告書」,先後制定1957 年教育法令」以及1961年教育法令」迫使大部份華文中學校接受政府的條件成為「國民型中學」,不願改制則成為「獨立中學」,政府不再給予任何津貼馬來亞地區華文教育人士為因應政府對華文教育之壓制,先後成立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公會總會」(教總)及「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繼續推動華文教育,位於柔佛新山的寬柔中學更於1957 年表示不願接受政府津貼,成為第一間華文獨中學。華校董教總除強調華文為馬來(西)亞的民族語言,是馬來(西)亞人民日常生活最廣泛應用的語文外,並領導各華人團體力爭加列華文為官方語言,並在馬來(西)亞籌辦華文高等教育機構。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不論是南洋大學的創立、董教總的成立、獨立大學的籌辦,華文獨立中學的復興運動,以及新紀元學院的設立,閩南人身為馬來(西)亞華族重要族群,在華教發展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繼上一次在2012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聽到與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相關的論文,再一次的深深倍受感動。長期以來在馬來西亞政府種種的教育法令的制度限制下,華文獨中不僅在發展中華文化上遇到了難題,僅依靠馬來西亞華裔衷心的支持與在金錢上華裔的雪中送炭,讓母語得以保留及發展,犧牲之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迄今,華文獨中依舊面對著欠缺資金的情況,往往會以籌款為主,慶祝為輔的形式承辦一些活動如千人宴及校慶等等來籌募資金讓學校的設施能夠更加的完善,以讓學生能夠在最好的環境下受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再者,在政府不給予任何津貼以及師資專業的培訓下,華文獨中的師資往往是聘請相關科系而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老師執教,訓練的方式則是在執教期間透過學校的協助下再進行培訓以提高老師的質量。這一段爲了華文的教育坎坎坷坷顛顛簸的心酸歷程,無數的犧牲以及無私的付出是如此的讓人感到敬佩,然而根本的問題卻是因為在政治上無法得到協調而照成,實在非常的遺憾。

 

  論文中不但將一段非馬來西亞華裔所能夠體會不為人知的血淚史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內容也隱約隱現出華人幾千年文化所累積的美德----謙虛與包容,拜讀如此扣人心弦又勵志的論文,我以同為閩南人引以為傲。在數十年的時光,甚至到如今依然在馬來政府種種的制定下卻堅決勇於在危險邊緣遊走及挑戰,不屈不饒堅韌不拔的精神更是讓我衷心佩服至五體投地。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應華102  498850215  張慈芬

    國家要統一強盛,內部必須團結,然而倘若國家內存在多個民族,便可能衍生出文化衝突,其中語言是直接而明顯的文化層面,比利時歷經長久的語言衝突歷史,如今達到語言和平,法語、荷語皆在平等的地位上並同時為該國的官方語言,其政府所實施的語言政策可供為多語言國家參考借鏡。

    探究比利時語言衝突發展歷史,政府與人民是兩方促成今日和平局面的重要角色,以下將就我個人的看法分別討論政府的態度及人民的行動。

    語言共存若和平互通使用則相安無事,但若出現「階層化」現象則會衍生出複雜的社會影響。優勢語言族群在各方面得利,上至統治,下至民生,主導行政,操控經濟,以強勢的姿態有形無形地壓迫弱勢團體,造成如就業機會不均等社會不平等現象。雖然無可避免地執政者多出身自優勢團體,但政府仍然不能獨尊一方,以威廉一世為例,其極端的語言政策引起反抗,為了整合南北方此一目標,訂定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但忽略了現實狀況法語為當時的慣用語言,一下子的大轉換,人民勢必無法適應,尤其原使用法語的南方族群在此一語言政策下成為弱勢者,不滿的情緒可想而知。從此例子也顯示出「語言霸權」,當習慣一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後,其他語言被視為是冷門而奇異的,但語言本身並無所謂高低貴賤之分,只是人們加諸情緒的無理區別罷了。威廉一世的語言政策明顯未取得人民的認同,在沒有考量到實際情況下專治施政,加上其他種種因素,人民於是反抗。針對國內多語共存情況實施語言政策對政府而言是一項棘手的工程,但此政策絕不容忽視,政府如何表現出其公平正義,語言層面即是一直接而明顯的施政態度。

    人民的行動在比利時的境內語言發展歷史上占有重要角色。雖然法語早就被公認為比利時的主流語言,威廉一世推行荷蘭語失敗便不意外,自此之後重新恢復法語為官方語言應是理所當然,但或許也因為此突如其來的語言政策喚起佛萊明人的意識,發覺自己處在較不平等的地位上,於是開始了反對獨尊法語的「佛萊明運動」。態度積極,佛萊明人長期堅持不懈地爭取權利,並且清楚所欲追求的目標,政府才逐漸重視並制定出語言公平的政策。做為一個成功的例子,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首先要能清楚意識到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漸而實際行動發聲或反抗,直到政府終於重視,政策才有改變的可能。起初的力量或許薄弱,但如此爭取語言公平、語言文化自主的實例,抗爭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演變,其中在堅決反對政府的雙語政策時獲得共鳴,雖然與另一團體站在不同角度但在同一陣線,於是擴大此集體力量繼續向政府抗爭,希望政府再修改政策。此運動能夠成功,除了人民的堅持,政府的態度也漸轉積極,佛萊明人明確地表達出欲爭取之目標,政府也釋出彈性空間,在不斷衝突後反而能更加相互理解,衝突後產生和平,比利時終於邁向語言平等。

    最終以領土原則解決比利時的語言問題,我認為相當妥當,各地區各自和平相處,同時增加母語認同感、保存文化。但如此語言區分,是否演變成一個一個小國,彼此長期缺少對外接觸,而漸漸陌生,這樣是否影響國人的向心力、團結力量呢?再反觀台灣的多語現象,是否有語言不平等的現象?有無造成社會影響?人民的聲音如何呢?我認為無論各種社會運動,凡人民爭取權利,應該是據理力爭,政府在評估過後也能公平合理回應或有實質有義意的改變。再放眼遠觀「英文」做為當今國際語言,是否被看做為「優勢語言」而衝擊到各國內語言文化?就台灣現況而言,英文做為第二語言是增加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是一個重要工具,而我們深根的是中華文化,中文永遠是我們的本。


 

 

 

翁淑媛-《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問問題的新發展》心得

 

     本篇論文討論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歷史形成,第二件是九〇年代的新發展,最後是華語文教育在東南亞國家的性質與展望。

 

     首先,關於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歷史形成,印度尼西亞以前曾經受到荷蘭和日本的統治。印度尼西亞曾經是在東南亞華語文教育的發展上最完整的國家。荷蘭佔領印度尼西亞時,當時的華人很多,因此教授華語文的學校也很多。學生有的進入華文學校就讀,有的則是進入荷蘭文學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文教育還是繼續蓬勃發展。那時候,荷印巴達維亞(現在是雅加達)的華語文教育是最早開始,並且當時巴達維亞的華人以經商居多,他們也很願意捐錢給學校。後來日本佔領印度尼西亞的時候,因為荷蘭文學校都關閉。所有的學生全部都轉到華文學校去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尼西亞發生獨立革命,所以荷蘭文在印度尼西亞漸漸消失。正因為如此,那時候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文教育更加興盛。戰後十幾年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文教育發展得很好,各地都有華文學校。那段時間是華語文教育發展最好的期間,也是海外華人教育中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在“新秩序”( Orde Baru ) 時代,就是自從1966年,印度尼西亞開始華語文禁令,禁止華語文的教授,禁止華語文出版品在印度尼西亞出版、印刷或販賣。這項華語文禁令超過三十年,華語文禁令會發生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發生政變,造成印度尼西亞和北京交惡,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視為不友善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是全球華僑最多的國家。因為華語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亞被禁止使用了三十年,造成新一代的華僑不會說華語,只能用印度尼西亞語溝通,華語在年輕一代不見蹤影。只是仍然有許多人到國外,例如台灣,香港,或新加坡接受華語文教育,因此懂得華語的人還是很多。

 

     後來,九〇年代開始,印度尼西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正式的外交關係,所以在1994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放寬華語文教育和使用範圍,只是因為考慮華裔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的敏感關係,華語文禁令並不會完全放寬。

 

     另外,關於華語文教育在東南亞國家的性質與展望。其實東南亞是華僑最多的地區,但是華語並沒有佔主導的地位,因此華語文必須在東南亞國家中以次要語言的方式生存。以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過去及現在,作者認為應該以不同的觀點來看新發展,把華語文看為文化資本,可能比較適合華語文在東南亞的發展。

 

     目前印度尼西亞華語文教育的發展已經很完善了。現在在印度尼西亞設置很多華語補習班,有華語課的大學和中等學校。在很多市立學校,華語課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了。在國立學校雖然也有華語課,不過其比重較輕,教授內容也較簡易。但是國立學校的學生都真的很想學華語。因為現在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關係很好,再加上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所以我覺得華語文教育對印度尼西亞真的很重要。


李依恬─從經貿外交到文化外交

105級應華系

        文中提到,二戰之後世界各地開始出現區域主義,並成立區域組織。而鄰近談灣的東南亞也成立了東南亞國家協會,這使得各國對於東南亞的態度從之前的以強權為首轉變為以東南亞本身為主,成為各方拉攏對象。因此,東南亞目前在亞洲國際事務上是處於有利的位子,所以台灣跟東南亞的關係將會對台灣跟亞洲的關係產生影響。

         

         從以前到現在,台灣都僅維持跟東南亞之間的貿易關係,無法跟上世界趨勢與東南亞建立進一步的關係。另外,台灣與東南亞建立的貿易關係,像是南向政策,皆僅著重於短期的貿易關係,不相中國、日本以及南韓都著重於長期的利益,將東南亞列為長期的交往對象。而就是為什麼中國可以在近幾年崛起的原因──掌握了亞洲區域主義的趨勢。

         

         應將東南亞視為台灣的鄰邦,而非邦交國。這是文中提到的一個觀念,我十分的贊同。從歷史上我們可以了解到:過去也有與現今類似的區域統合現象,不國和現在的概念並不相同。過去的區域統合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朝貢貿易,以東亞地區為例就是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朝貢關係,但是當時的區域統合並非像現在一樣,是為追求區域的共同利益,提升區域共同的價值,而僅僅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雖是統合卻無合作關係。然而,時間流逝,台灣跟東南亞的關係似乎還是不能從以前這種朝貢的關係跳脫出來,依然只維持著貿易關係,並不講求溝通以及近一步的合作。

       

         因為國際上的一些因素,台灣無法順利的跟東南亞各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透過「鄰國」的觀念,我們可以與東南亞各國站在對等的地位上進行民間外交或是文化外交。讓我們因為民間關係深厚而得以享受優先的關係,因為文化外交不會因為雙方不是邦交國而無法進行。

         

         台灣不僅擁有地域上的優勢,在文化資源上也有相當大的優勢,因為台灣跟東南亞之間的人員流動相當的頻繁,有台商、僑生、新移民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人脈深入當地社會的核心,並運用上之前和東南亞之間的貿易投資關係,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進而進入亞洲區域的核心部。

         

         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積極主動的去了解東南亞,擺脫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藉此正視台灣跟東南亞的關係,認清自己是亞洲的一部分,順應世界趨勢建立區域之間的連繫,而不是一味親近強權國家,應經由亞洲區域整體的提升,提高自身在國際中的能見度。而和東南亞之間關係的建立除了尋求正式的邦交關係外,也不可忽視文化以及民間的力量。

 

 


 

 

陳胤溥: 《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計畫》心得

 

應華105 陳胤溥

在脫離高中生活進入大學的過渡期中,大多數的同窗升學的管道都是一致的:考試,無論是學力測驗或是指定科目考試。

在這種氣氛之中,卻總是會有人有特殊條件值得加分,例如蒙藏同學或是原住民族的同學。在繁忙課業之中還得以學習自己民族的語言固然是件好事,也足以顯見政府對於少數民族文化及語言生命力延續所做出的努力,但此番美意竟因為配套措施實施的不完善而大打折扣。

首先,我班級的同學(無論是蒙藏或原住民族,我都有幸在求學階段中遇見)曾言,他們之所以學習其族群的傳統語言,唯一的目的確實也僅是因為考試加分的優勢而已。

這不能怪罪他們背離己身文化傳統,僅為加分而學習的心態。確實在生活之中,所見所聞皆是華語,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用處的。舉目所見皆是華語的環境之中,使用語言的機會降低,對於語言的認同感自然也會與日遽減的。

第二便是,馬來西亞因其種族的多元,在公共環境之中使用的語言也十足多元,往往可見即便提醒「水深危險」的告示牌便會出現中文(繁體以及簡體)、英文、馬來文、印度文數種之多的文字。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使用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使人獲得空間上的歸屬感及被尊重感,自然就會提升語言學習的熱忱度。

但是即便如馬來西亞多元的國家,極少數民族的語言終究還是會被忽視,那臺灣地我們就更應該注重。

再者,原住民與其實和客語、臺灣語文相似的一點便是文字發展的短少。近年政府推動鄉土語言的教學,我及同輩的學生都有幸受惠,得以在學習過程之中,以叫正規的方式學習臺灣語文。但是在此過程之中,教與學往往遇見的困難是發音的標準化,縱然臺語有它因地域產生的腔調,但太過歧異的咬字終究會使語言喪失它的溝通性。臺語不如我們自幼學習的中文有注音符號這一套完整的發音原則,我自小學習臺語的經驗亦是透過口傳,一直沒有一套完整並且獨立的文本發音法則。

借用現有的中文字表達臺語總會造成一些誤解,比方學習字彙時,課本上出現「腳樁」這樣的表示,熟諳臺語的人或許可以依經驗念出其原意為「屁股」,但沒有此語言學習經驗的初學者要從何得知呢?

該如何解決眼前問題、發揮臺灣珍貴多元文化的特質實是將來語言教育及各方不可忽視的發展面向,也許效法紐澳或是夏威夷,首先使原住民族享有一定的尊重以及影響力可以作為開拓未來無限可能的第一步驟。

---------------------------------------------------------------------------------------------------------------------------------------------------------------------------------------------------------------------------------------------------------------------------------------------------------

 莊惠雯《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應華105 莊惠雯

 

比利時因其歷史緣故,境內分為三種語區--荷蘭方言、法語和德語區。其中德語人口只佔全部百分之一故不討論,在此僅對其餘二種語言民族進行探究。使用荷蘭方言的佛萊明人和使用法語的瓦隆尼人,兩個民族長久以來便存在著許多摩擦,值得一提的是,佛萊明人是屬於「被歧視的多數族群」,這點令人聯想到早期台灣社會,閩南語雖是多數人使用的方言,使用者卻被視為粗鄙、不入流,不但屢遭歧視,甚至被法律所禁止。

 

佛萊明語曾也面臨類似窘境,因早期政府獨尊法語,人民普遍也認為法語社會地位較高,造成使用佛萊明語的人民許多不方便且備受歧視。文中提到「語言霸權建立其合法性和聲望之後,標準語被視為豐富、準確、合理;方言和少數族群語言則被視為粗俗不文,不足以堪大任」正可說明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同樣地,相同理論套用於台灣,亦可解釋大部分衝突問題的根源。

 

至於該如何解決很難一言蓋括,因為現實中比利時的情形和台灣之間還是存在著極大差異。比利時的語言政策以『領土原則』作為妥協準則而非『個人原則』:後者只承認個人語言權,『個人決定使用任何法定的官方語言和公家機關打交道,不受地域的限制』;前者為直接劃分語區,這樣可防止語言重疊,進而避免處於弱勢的佛萊明語被逐漸淘汰,卻造成族群間的認知不足--就常理上來說也許是缺點,然而他們卻認為『沒有接觸,就沒有衝突』。看似有理,卻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比利時的語言分區政策較不適合實施於台灣,畢竟荷語和法語光在文字書寫上就無法互通,情況比台灣複雜得多。在台灣,不論是客語或閩南語皆能用漢字表達,就算口語無法互通還是可藉用文字傳遞訊息,硬是分出語區恐只會造成更多衝突。而分出原民語區理論上行得通,因各個部族本就有自己的生活範圍,但現在連會講母語的原住民小孩也少之又少了。與其執著於如何分出語區,不如從啟蒙教育開始改進,在小學課綱裡加入鄉土語言相關課程、設立各語言的檢定之類的措施台灣已行之有年,若經徹底實施,日後成果應會顯現出來。同時政府機關應培訓各語言均通或專精其中一項的基層及服務人員,如此才不會造成特定族群的不方便。

 

 

 


楊玉嬿-<華人教育在美國>心得

 

  此篇文章主要闡述華人教育在美國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並提出也許可以解決的方法。在這部份,首先作者提到了華語教師資格的問題。中文學校因為華語師資的缺乏,教師多為研究生或家庭主婦,而他們在教學技術上是比較不足的。然今日中國與台灣已漸漸重視到華語教學的市場需要,開始在國內培養人才,因此開始有專業教學能力的老師到美國教授中文。除了語言的教學,華語教師也應有中華文化的涵養,在傳授語言的同時,也要讓華童(華僑)涵蘊中華的深遠文化。

  再來是拼音系統,許多人認為教外國人或華橋中文,首先必須先學注音。但作者提到,拼音系統應以學生慣用、容易學的拼音系統,這樣對於中文發音語教學會更簡易,也不必讓學生再多背一套拼音系統。目前在美國教授的拼音系統大部分為漢語拼音,因此我認為台灣的華語教師應順應此教學方法,學習漢語拼音來教學。

 

  至於簡繁體的部份,作者建議教授簡體為佳。書中提到漢字自古以來演變許多,而演變的原則為求方便書寫;而書寫簡體符合便捷原則,也讓外國人較願意學習。但我的想法不然。我認為台灣依舊書寫繁體字亦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而書寫方式依學習者自己評估;想學習簡體繁體端看個人需求,繁體的文字教學還是必須存在,讓華語學習多一種選擇,教師也能自己評斷,選擇該教哪種字體。

 

 另外我還想討論的一點是美國中文學校對華童的意義。二次大戰之後,華人漸漸離開中國城,中文的學習以不再是生存的必要。失去這項語言的必要性,學習中文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義務,對許多華童來說既不重要也不有趣。然近年中國大陸商業崛起,許多人順應國際市場需求而紛紛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希望讓自己在職場上多一分競爭力。因此華語教學對象不再侷限於華人,其他種族的人也對華語學習興致勃勃。但是還有許多華童對於中文學習提不起勁兒,甚至興趣缺缺,認為只是應付父母而已。對於這點,我想除了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外,從小家庭的培養也很重要。中文學習的興趣是要培養的,會中文的父母可以在家與孩子以中文溝通,或是閱讀中文毒物給孩子聽。不會中文的父母,也可在中華文化這部份下功夫,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自我意識」形成,讓孩子認同自己,認同自己的民族和語言;這麼一來,中文學習便不再是種義務,也無關國籍,而是對自身民族的文化認識與探索。

 

 


  林舒敏-《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心得

 

     在非以華語社會為主的國家裡存在著的華人都會遇到華語文教育的問題,而所遇到的問題可分成兩大因素,第一是在歐美國家生活的華裔,他們遇到的問題是在於他們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而無法用華語文火華人文化生活,最後都選擇適應當地文化與語言。第二則是生活在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在東南亞國家裡雖然存在著許多華人,但華人的地位始終會威脅到當地民族的地位,因此國家都不斷的壓制華人的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活動。在這裡,我們就為印度尼西亞的話語文教育為本。印度尼西亞是在東南亞國家裡具有最多華裔的國家,但在印度尼西亞的華裔卻只有少數人會說華語,原因在於印度尼西亞政府過去全面禁止華語文教育長達30年,所以在那裡的華裔幾乎都不會說華語了。由於政府一度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流產政變的幕後支持國,接著被視為不友善國家,這時華語文禁令就下達,並全面禁止有關華語文的事物,例關閉華語文學校、校舍以及沒收各設備。華語文禁令實行後,政府嚴厲搜尋有關華語文事物,並徹底銷毀它,另外也不允許人民使用華語文溝通,讓不懂得其他語言的華裔無法溝通,使他們在外寧可不講話,只因避免被軍人發現。在這裡的華裔突然間無法運用華語生活,這未免太難為他們了。在生活中一直運用的華語,突然間就被政府所剝奪,不讓人民碰觸所有華語文,就連溝通也被禁止用華語文的話,那年代的華裔生活實在艱難,找工作也不容易了。

 

      直至1990年,印度尼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改進後,印度尼西亞也逐漸對華語文教育放寬。在當地也開始出現華語補習中心,讓華裔或有對華語有興趣的人民學習。事實上,許多華裔和當地人民學華語的目的是在於華人經濟發展逐漸龐大,為了未來的前途發展,年輕一輩的人民都想學習華語以助於他日的事業,基於這種觀念,許多父母也將孩子送到新加坡去學習華語文教育,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學習英文。雖然印度尼西亞的華語文禁令已解,但政府仍然有限制此語言管理。就如Bakom-PKB主席Juwono Sudarsono所說的,即使印度尼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和好,華語文禁令也解開,華語文教育依然會被限制著,這在於SARA是最根本的存在問題。

 

      在一個非華人社會的國家裡,假如華語文化反應熱烈,甚至於當地文化平等的話,將會威脅到當地人民的生活發展。在現在的經濟裡,有許多大企業家或商家都是華裔所屬,使當地出現貧富問題,因此有多次的暴動事件都是特地沖向華裔,這就是當地族裔、宗教等的不滿而引起的。雖說國家會開始注重華語文教育,但它依然是有所限制,因為各國依然需要保存它們的文化和語言,假如華裔的人數增加,華語文教育也越來越龐大的話,國家會擔心華語文教育會影響其國的發展,甚至有的國家會覺得華語會妨礙其國的整合,所以在有華裔的國家裡,政府都會盡量壓制華語文教育的發展,同時不斷的實行單一民族語言的活動,以控制其國的主要語言與文化。在被國家限制的情況下,華裔應該懂得如何利用其教育與文化來進行活動,我們不但要繼續維持自己的華語文教育與文化,也要將其發展到世界各地,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應適量的學習與宣傳,盡量不要觸及政府的界限。就在馬來西亞的華語文教育裡,雖說馬來西亞是有讓人民學習華語文,但這始終有所差別,在馬來西亞若想真正的得到華語文教育的知識,我們只能選擇去獨立中學,可是這所謂的獨立中學卻不曾受到政府的認同,我們所得到的畢業文憑也無法被認同,只有少數國外注資於馬來西亞的公司才認同,這也間接說明馬來西亞政府依然對華語文教育有所保留,因為畢竟國家主要語言與文化並非華語文,當地人民與政府依然會擔心華語文會影響國家發展,甚至會取代其原有的語言與文化,所以國家都會盡量一直壓制華語文教育。身為華裔的我們,也僅能盡量爭取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不觸碰國家政府的界限,讓其他民族增加對華語文的知識,好讓華語文教育繼續發展。

 


 

 

李詠梅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感想

 

 

 

──應華105李詠梅  

       語言是溝通表達的主要橋樑,如果橋樑出現了裂痕,那勢必會影響依靠此互相交流的人們。

       從比利時語言政策的實行,讓我想到中國歷代的語言變革。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原地區是胡人的天下,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語言不一造成全國人民交際的障礙,尤其朝廷中有不同的語言,常會產生不必要的隔閡,於是胡人統治者實行漢化政策,但是仍無法解決語言不同的紛爭,也因此被推翻了政權。比利時北方佛萊明和南方瓦隆的語言紛爭,就好像是中國魏晉時期北方胡人和南方漢人的語言糾葛一般,比利時長久以來一直是法語高階於荷語,而中國方面,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禁止全國使用胡語,使得普通話更盛,使用非優勢語言者,往往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擠,優勢語言被視為豐富、準確、合理;方言和少數族群語言則被視為粗俗不文,不足以堪大任,於是衝突便產生了,從語言衍伸到政治及社會層面的問題,往往會使一個國家面臨分崩離析的窘境。

       漸漸成為多語社會的台灣也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日據時期,國語是日語,因為語言的隔閡,引發了無數不必要的戰爭;戒嚴時期,國語是中文,地方語言被禁止與傳播,導致許多地方文化失傳。那,現在呢?有日漸增加的新住民語言,而原生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地方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府雖然極力推廣母語考照,但是地方語言的重要仍逐漸被忽視,我贊同此篇文作者所建議的:「族群多元地區可劃為多語區,採用個人原則的雙語政策或是根據人口多寡考慮提供一種或多種語言服務」,因為許多從小生長在族群部落的年長者不見得個個懂中文,若是僅提供中文服務恐怕無法做到服務全民的宗旨,也是對地方語言的不尊重,

在領土方面,實施領土原則需要事先規劃和準備,如族群語言地理分布調查以及各族群對語言政策態度的研究,舉個例子: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強國逐漸入侵到尚未探查完全的非洲黑暗大陸,不僅運送奴隸到美洲種植棉花,更大肆掠奪這塊古老大陸的寶藏,最可恨的是擅自瓜分土地,而他們使用的方法卻是愚蠢至極地拿出地圖分割,於是一個族群可能被瓜分成兩、三個國家的殖民地,一個殖民地可能有三、四個族群及語言,可想而知,此舉動是造成今日非洲地區戰爭頻繁的很大原因,溝通不良、習慣不同,要相安無事的共處實在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所以,若是台灣要採取類似的語言政策合併領土規劃,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及研究,來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轍。

       綜合以上想法,我想在台灣今日這般族群多元語言多元的情況下,政府勢必得做出良好的配套方式來處理,若是偏重於優勢語言則會引起支持地方語言人士的抗議,若是未調查好族群分布地點而擅自劃分保護區等等領土規劃更會引起眾人的不滿,要做到兩全其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政府極力地推動,更需人民全力的配合,由上而下的積極處理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齊心合力解決迎面而來的種種問題,這樣才有辦法拚經濟、說未來。

 

 

 

 


 

林敬智───《鄉土語言與教育的發展與爭議》閱讀心得

 

 

    在這份文獻裡,提及了一些關於鄉土教育的隱憂,不管是過去的忽略或者現在的過度重視。

    台灣的鄉土教育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戒嚴前、一是解嚴後。前者由於當年國語運動的影響,禁止說方言的政策下,鄉土教育受到嚴重的打壓。而後者則是因為近幾年來本土意識的抬頭,配合著九年一貫的實施,鄉土教育開始進入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習領域中。

    作者對於現況提出一些看法。第一是政治面向的爭議。在現今的社會裡,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到底我們是要從台灣意識出發還是中國意識呢?到底哪個才是我們真正的鄉土呢?就我的看法,我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話題,因著台灣特殊的移民歷史。然而,根據陸可婷(鄉土語言教學的意涵探討,2008)裡提及「鄉土」的概念,第一項鄉土指的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故鄉;和第二項鄉土指的是一個人長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對該地熟悉且具深厚情感。從以上觀點來看,或許可以解釋意識上的問題。第二個爭議則是歷史方面。由於鄉土教育強調的是對於鄉土的認同與認識,因此常容易被批為過度懷舊、「歷史失憶症」或是過於狹隘、侷限在地域。我認為這方面則應結合現代的社會時事,可能從以前的經驗看現在的狀況或者以鄉土語言來探討現在的題材,都是一個解決之道。第三個爭議是在地理方面。雖然我們現今不斷的強調鄉土的教育,然而,到底人類的根本認同是鄉土、國家還是全人類?而這方面我認同作者的觀點。我們應該回歸教育的本質,排除許多不當的意識形態。鄉土要認同,國家也要認同。我想,就像那句話:「沒有國哪有家」,都要有一份認同,不管是在哪方面。

    在本文裡還探討了鄉土語言單獨設科的問題。作者的想法認為單獨設科是過度的,只要平實、踏實的執行,不然單獨設科學生會有過度的壓力。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在林蒔慧(加拿大原住民語言教育概況)裡提到加拿大   CILLID為了原住民教育,特別在大學開設課程授課,我認為,鄉土語言現今面臨的情形與原住民語有點相似,因此,我反倒認為單獨設科也是一個解決之道,不必過度擔憂。

    最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鄉土教育雖急迫,但也需考量各個面向的問題,如此一來,方可增進我們對於鄉土的認同與熱情。

───────────────────────────────────────────────────────────────────────────────────────────────────────────────

吳根和 〈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閱讀心得

 

姓名:吳根和    學號:498850112    系級:應華102

 

    文中提及文化資本在近年來的應用上,多傾向於外語習得的領域,而非同一族群間的認同擴張其主流的強勢文化而已。「而一個語言是否能被認知為一種文化資本,也視這種語言是否在某一領域內被視為重要的工具。」如文中所述,華語的使用在印尼的政經上日趨重要,至少在中印關係裡是可以這麼說的。一如英語的經濟強權地位而致使所有國家幾乎都列英語為必修第二外語,當今中國的經濟崛起,也讓在各地占有不小比例的華人更進一步推動華語文教育的勢力,至少以培育經貿外語人才為口號,即有相當空間得以發揮,華語作為提升政經力量的效益已愈發顯著。

    然而論及政經,無可迴避的種族紛爭問題定會油然而生,在涉及貧富差距與族群整合的議題下,華語文教育的生存空間在東南亞國家仍是有限,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歸因於政經爭議,雖然隨著國家的發展,這樣的問題或許會自然淡化,但是華語作為政經手段的工具也可能有生鏽之時,如此便難以單靠華裔種族的力量生存下去,又或者只能侷限在華人社會中而已。因此文中說到印尼華文教育解禁的濫觴從觀光旅遊產業著手,令人不禁將華文教育與觀光華語做連結,一則淡化族群差異的認同問題,二則促進兩國觀光經濟的發展。再者,觀光語言的使用可說是博大精深,由易至難,甚至艱澀,都傳承著兩國的語言與文化。「這個局面是很明顯,印度尼西亞官方也明白這一點,幾年前調整了華語文在旅遊業的應用即可視為此一架構的一環。」文中也不否認華語觀光所帶來的效益使華語文教育在印尼的重新發展,華語作為觀光文化資本是有其發展空間的。

    以臺灣現今人口漸長的新移民來說,即有種子教師的培訓,甚至有他國教師來臺研習的,那麼換成種子導遊、種子領隊也無不可。當然以觀光為主要教學勢必行不通的,但若以兩地旅遊的交流來擴展華語文教育版圖,一來臺灣新移民可成為推展的助力,二來能紓解當地對華語的排斥,何況這還是臺灣獨有的優勢,而且以經貿而言,也不乏自願移入臺灣的印尼人。不過除了歷史文化背景相異的因素外,種族之間的融合歧見仍存於臺印兩國,語言景觀的不足也削弱了兩地觀光產業交流的動力,要刺激華語文教育發展,兩國政策與交流勢必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東南亞地區中「泰國政府也規定二oo八年,把中文列為僅次英文的第二外國語。」1促使不少國人願意到泰國旅遊,兩國經貿交流也漸密,泰語人才需求在臺漸增。如果能夠善待這些新移民,作為未來華語文教育版圖的種子培育,往後與東南亞地區的第一線外交,說不定能以此享有得天獨厚的擴展,更能潛移默化提高臺灣文化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符翠蘭,〈泰國的華語文教育:過去、現況及未來〉,發表於「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研討會(臺北: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國父紀念館)、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7年11月)<http://r9.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_conference/file/2/7.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吳根和〈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閱讀心得

 

姓名:吳根和    學號:498850112    系級:應華102

 

    此篇筆者將語言存續的討論重心放在臺灣原住民族語上,不過個人在此僅對語言景觀和保存做粗略的探討,並稍加對本土方言表達淺見。

    提到語言景觀,令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即是現有不少雙語或多語的看板和標誌出現在商店街、夜市等服務業興盛的場所,其中以餐飲服務業最為多見。夜市常見以英文、日文及韓語等同中文一起標示在招牌、櫥窗和大門上,不難想見是以觀光為目的的行銷手法,吸引外國觀光客進入消費,甚至有些商家會培育員工說流利英文或日文,以給予外國人優質服務為專擅。此處不論及外國產業進駐而有多語標註的情形(因其本身為外國企業,菜單或店內有文字的翻譯註解並不罕見;加上單純的文字互譯多有謬誤產生,而實際能藉此達成良好溝通的效益頗低,所以不論及這類功能性差、意義性不大的語言景觀),而是就以特定消費客層規畫語言使用範圍的商家做論述,如上述能說流利外語的店員,通常是與旅行社達成協議,讓旅行社長期引進外國觀光客消費,在感受臺灣文化魅力的同時,也毫無溝通的阻礙,更無需單靠導遊一人而莫敢妄動的侷限性,臺灣的養身產業─按摩即為顯著的例子。這樣發跡的語言景觀,愚見以為是不長久、易遷移的景觀,是隨著商業利益而變動的不友善景觀,雖然這類的語言景觀可以讓在地人體會到當地國際觀光交流的興盛景況,但其實也只能如此而已。由於其完全仰賴經濟獲利而生,整體環境而言對本國人已是一定程度的不友善;本國人也不會因為看不懂幾個招牌的文字,就會想去了解、認識該語言,更遑論自願保存該「外語」了!然而這樣的光景也絕非不值一提,無論如何,這樣的語言景觀確實是臺灣文化觀光行銷領域的一環,或許作用很薄弱,但是一些著名景點的多國文字翻譯(也是為了文化觀光外交。仍以英、日、韓為主),不可否認地,使用了外語景觀達成當地文化推廣,在跨文化溝通上功不可沒。

    臺灣處於新住民遷入的時代中,新住民的移入也形成了不少的外語景觀,尤以東南亞餐館最盛。與前述立場不同,基於懷念家鄉味與服務同鄉的觀點而誕生的語言景觀(如中和緬甸街),一則不排外,二則結合多國文化,助於多元文化發展,台式滇緬餐廳即可說明此現象。相較於起始即為商業利益考量,這些正在持續被使用的語言(新住民、新住民後代。觀光業的員工也許只在與客人對話時使用)更有機會形成一定比例的語言景觀。且目前坊間或大學的東南亞語言教育,其量較以為成長許多,已不為少數研究東南亞語言的單位所獨有;政府現下鼓勵東南亞移民以其語言優勢加入仍大量欠缺翻譯人才的眾多領域,也有擬訂未來在學校落實東南亞語言教育的規劃,往後本國人要是排外性削弱、包容性逐漸提高,整個語言景觀發展情勢恐怕有可能在未來勝於純為觀光利益考量的商家。

    總之整體發展下去,臺灣會大肆被外語景觀所侵占,減弱華語具有的領導性地位?除非臺灣人大舉遷出或其他因素而難以在此生存,否則華語只怕永是臺灣語言的霸主。再者,閩南語、客家語和42種以上的原住民族語(依據2012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種類)身為在地語言的一員,且逐年備受重視,也想我們會認為本地語言正當方興未艾之際,怎麼也輪不到外來語擴張語言景觀的空間!不過事實卻未必如此,未來之勢不敢妄作定論,但前述提及的景觀的確已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在本地方言文字化尚有努力空間(閩客原等文字比外語還要罕見於生活中)與曲高和寡(南島語研究先行者李壬癸院士曾表示「在國內不管寫什麼文章,學術界大都不理不睬,沒有回應,好壞也沒有人批評,他形容自己就像幽谷裡的蘭花,也沒有人看過、欣賞過。」卻是現行大部分原住民文的制定者,也是首位繪製臺灣南島民族遷移圖的學者)1的情況下,外語景觀的現實有不小機率會壓縮本土方言景觀的成長空間,何況能進入他國的外語,本身便已成熟發展且具有系統性,在溝通使用與文字應用上,原語恐怕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畢竟一個不常用於當地社會的語言就居於劣勢,成熟度也不足,令人擔心會步上愛爾蘭語復興2的後塵。「語言無法僅靠唱幾首歌或在郵票上出現而得救。甚至『官方地位』還是學校教育也無法挽救語言流失。語言只有透過使用(不管多麼不完美)才能得救,經由各行各業的使用,在各種場合,直到說這個語言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覺得費力、也不常犯錯。簡而言之,就是需要經過一番努力,和一段時間的困難不便。語言復興沒有捷徑可走。」(Nettle&Romaine, 2000: 176)

    因此語言的保存光靠政策的推展可能力有未逮,及至今日,愛爾蘭的主要溝通語言仍為英語,只因生活中不大使用愛爾蘭語,甚至有本地人根本不會。反觀臺灣閩南語的近程,已有許多新生代完全不諳閩南語,而且多數說閩南語者並不會書寫閩南文,其他本地方言更免提了!即使臺灣方言能力認證為世界少見的突破,當前母語現況與愛爾蘭卻多有重疊之處,而且比起愛爾蘭語相對於英語的驚人景觀,外語景觀「市佔率」已較其他方言頗高。縱使臺灣已大力讓原民文化發光,讓更多人認同,也彰顯了不同以往的效益,在主要溝通語言為華語、閩南語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普遍喚起民(甚至單指涉原住民)心對語言文化的存護,將來的復振成效大概也有其極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2012),http://archives.lib.ntnu.edu.tw/PaulLi/home.jsp#research。

2愛爾蘭語在嘗試各種公領域的方式後,仍是持續流失,是普遍被學者認為失敗的母語復興案例

 (詳參〈國家能否挽救弱勢語言?已愛爾蘭語言復振為例〉(張學謙,20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珮瑜<<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規劃>>閱讀心得

 

                                                                                                                                         公領105施珮瑜 40107219E  

 

    文中一開始就講到了夏威夷的例子,我想,不可否認的,當地政府的確下了番苦心去維繫當地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讓所有人走到哪都可以感受到當地原住民文化強烈的生命力,當地的語言景觀,強烈的讓人無法忽視。

    與台灣相比,沒錯,夏威夷的語言景觀的確比台灣強勢,原住民也比台灣原住民敢為自己發聲,那與原住民文化的可見度以及被認同度有關,當然,不是台灣人不認同台灣的原住民文化,而是文化景觀的使用度,在台灣的確是頗低,或者,該說是在台灣的大都市可見度很低,雖說最近已經有在推展原住民語言保存,但是這終究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畢竟現今的局勢,是長久累積下來的結果,病根早已深固,強勢文化被不斷的提倡,台灣獨有的原住民文化,則是漸漸的被淡忘,越來越少人會講會用,一個布農族的朋友,他不會講布農族語,泰雅族的也不會,或許,這就是強勢文化的恐怖之處。

    雖然原住民文化日漸衰微,但,高中時的原鄉服務,讓我去了南投的地利村。進村的途中,道路旁的街景與擋土牆,有著布農族的圖騰,然後到了村子的重心,一間原住民小學,坐落在山中,整個村落以學校為中心,學校所有的裝飾,都與布農族文化拖不了關係,孩子們很單純,國語非常標準,但,讓我感到非常開心的是,學校有教他們母語,也就是布農族語,在那四天,我也欣賞到了完美的八部合音,那是天籟;欣賞到他們打獵時的戰歌,那是屬於布農族人驕傲的勝利。因為這四天的原鄉服務,我體會到了保存語言景觀的重要性,若是不保存,哪一天這些美好的回憶都將灰飛煙滅,沒有人能再享受到原住民藝術的美,這是多大的損失,我想,大家都懂,只是實際面實行上,並不一定會真正行動罷了。

    語言,是維繫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存原住民的文化,最重要得就是提倡原住民語言教學,畢竟語言是在沒有文字之時,大家就用來溝通的方式,語言比符號或文字都重要。台灣或許無法與夏威夷一樣,處處可見原住民元素,但是,只要我們願意花心思在保存文化上,我相信台灣的原住民語言景觀將不再那麼勢單力薄,並且能以藝術般的文化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張琬婷104  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

 

比利時確實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個國家,光是官方語言就有三個之多,包括北方說荷語的法蘭德斯區、南方說法語的瓦隆區和東部少數說德語的區。一般人看到比利時有三個官方語言一定都會問:那比利時人每個人都要會說這三種語言嗎?其實在比利時經過多年的語言領土政策和語言和平的改革後,已經分為可以擁有自己語言主權的三個區域。

其實看完這篇文章我很直覺地想到了台灣在民國初年曾經發生的二二八事件,當時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說的是一口台灣人聽不懂的國語,在經過日本統治後基礎建設已經非常的進步了,當人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不懂台灣人的文化和語言,所以當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後開始對台灣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國語運動就是這樣時代下的產物。

 

國語運動,是中華民國政府後實行的推廣國語之政策。民初制定現代標準漢語後,由於處在戰亂之中,並無法普遍推行。台灣受日本統治五十年,1945年時各族群間通用語為日語;為了消除日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力,國民政府大力推行「說國語運動」。初期並未嚴格排除方言的使用,甚至臺灣省議會議員發言也常使用福佬話。

1966年,日語在台灣的影響力已大幅減弱,方言成了影響國語推行的最大因素,政府於是加強對方言的控制。目前最常被憶起的「校內禁止說方言」政策,應當是出自該年台灣省政府的「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1972年起,政府更規定電視台的台語電視播放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這種單語政策,造成了相當的族群仇恨(當時在校園說台語者會遭到校方侮辱,而民間則以普遍敵視不會講台語者回應)。

 

我的父親就曾經經歷過這樣的運動,她說在學校說客語都會被老師處罰,所以只好都用國語溝通,但是一回到家又會馬上變用客語和家人溝通。這樣的丹羽正蔡在於國民政府不瞭解台灣人的文化,也是造成二二八事件衝突的導火線之一,在積累了過多的不滿後終於爆發出二二八事件。在事件過後外省人和台灣人有了省籍情結,國語運動也在解後黯然結束。最近幾年政府反而又推行本土語言的政策。

 

如果我們國家是採用個人原則來處理語言問題會是如何?若是用領土原則來處理語言衝突友會是如何?文中提及「一個優勢語言通常可以控制行政、政治、經濟、就業機會,以其語言作為同化整合的工具,造成弱勢團體社會升遷受阻。」這就是對國語運動所下的最佳註解。



 李佳儒 應華104: 比利時語言政策讀後感 

 

  此篇論文是探討比利時語言政策發展的過程和其背後的原因,內容包含了許多歷史層面的因素,作者更提出接觸語言學的理論來驗證語言政策演變的原因,文章分成三大段來說這整個議題,一開始先回顧比利時的語言衝突歷史,接著從接觸語言學的角度探討衝突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最後總結其語言經驗並提出可供台灣參考的建議,整篇文章脈絡清楚,支持理論其來有自並具有驗證力,是一篇有條有理,描述深刻的論文。

  文章第一大段描寫比利時的簡史對語言分布的影響,西元60年前,凱薩大帝抵達低地國並開始其統治時期,造成低地國的語言分成南北兩區,北區荷語,南區法語,而南北方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是在1568年低地國爆發尼德蘭革命後,北方脫離西班牙的統治,成為荷蘭共和國,南方仍為西班牙統治。1795年南方被併入法國,法語成為官方語言,這次的改變是完全排除荷語的書面語充當任何官方功能,直到威廉一世南北區才又統合在一起,但他為了強化整合而大推荷蘭語造成南方的抗爭,比利時獨立之後,法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導致佛蘭明運動,因此我們可知不論獨尊法語或荷語都會導致語言衝突,因為當人們在追求社會升遷時若受到語言的阻礙就易發生衝突。十九世紀末,比國對語言的態度才由自由放任轉為語言規劃,但雙語至依然無法有效的保證荷蘭語,最後經過多次改變,1960年代才進一步確認領土原則,佛蘭明運動的主要目標—公共領域荷語的使用權,徹底地達成了。

  接著文章探討領土原則能有效降低語言衝突的原因,其中就和接觸語言學有關,學者認為:沒有語言接觸,不產生語言衝突,因為語言優勢團體常控制行政,經濟和就業市場,弱勢團體只能遭受不利或並而抗爭,就如同佛朗明運動,因此減少語言接觸和互動,透過族群區隔能減緩衝突,此理論也適用於加拿大魁北克人的反雙語政策,他們批評多語政策是語言的慢性自殺,一般人通常會選擇較具聲望的語言,由此可見,為何比利時使用領土原則比個人原則更為恰當了。另外,領土原則也得到地理語言學的支持,他們認為語言的保存需要語言使用地盤,就是要被運用在教育,公家機構…等單位,這也就是佛蘭明運動的主要訴求。看到此段落,我很清楚地了解領土政策對比國語言的效力,對於生長在同為多國民族的台灣的我來說,更可以體會政策雖制定了保障其他語言的法條,但若不被應用在社會文化層面,其語言始終無法得到確切的保障,這也是為甚麼原住民語不斷在消失中,我想雖然政府近年來推廣許多客語運動,可是其語言使用者依然會不斷消失。

  這篇論文讓我對比利時的語言政策有更為深入的暸解,也可令我反思一樣充斥多元語言的台灣的處境,而語言時常與政治,文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若不在政府的有效推動下,許多語言還是不斷在消失中,之前觀看過一場演講,內容探討世界上消失的語言,因為我們總是著眼於學習強勢語言,其他語言不斷面臨消失的命運在新幾內亞十分豐富的原住民語在消逝中,而語言和生物的多樣性息息相關,因此有許多物種需要當地的語言才能被表述,但因為語言的消失,其中所搭載的文化也隨之不見,或許,在整個時代的潮流中我們很難去改變抵抗存在的強勢語言,但隨著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小語種的學習其實也相當重要,我想從自己先做起,學習非主流的語言也算是對語言保存的微小貢獻吧!

 


 

《鄉土語言的教育發展與爭議》心得感想-莊奇融

台灣的歷史定位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在推動本土教育上遇到的問題-不及與過的拉扯。我很同意林瑞榮教授的看法:「鄉土教育」是要使學生認識自己生長或長期居住的鄉土,使其認同鄉土並願意加以改善。我所認知的鄉土意涵也是如此,鄉土是我們踏在這塊土地上,而鄉土語言被整理出五個主要概念,主要為:1. 出生地或第一故鄉所使用的語言;2. 居住地所使用的語言

3. 步限定一個人只有一種鄉土語言 4. 代表民間社會的語言 5. 曾存在於鄉土上的語言,目前主要被界定出的三種語言為閩南語、客家語以及原住民語言。然而因為中文是我們的官方語言,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時,也禁止母語使用,在學校的時間一律都要說國語,如果被聽到說閩南語,還可能受體罰;年輕一代,普遍也以國語來溝通對談,對許多北部的小孩子來說,可能不能聽也不能說閩南話。客家語的流失、原住民語的絕跡,再再的提醒我們,文化資產的一一流失以及對土地對在地文化的認知保存的不足。

我們在鄉土教育政策的制訂上,也如文中所提起:不及與過,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很多時候教育與政治牽連掛勾,政治人物操控族群意識,而因為台灣模糊的灰色地帶,讓我們也搞不清我們到底是中國意識或是台灣意識,政黨也對鄉土教育常有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的解釋;歷史面向來看台灣,在面對台灣的歷史長河,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時間價值觀,有人過度懷舊,將「現代」與「鄉土」做對利的範疇,但我同意之後教授所做出的闡述,人們其實必須經過一段「現代的誘惑後」在以「鄉土」做為自我內省的範疇,是以己身的立場出發,並創造所為「主體性重尋」,創造屬於自我的鄉土文化。「台灣人」意識的群體身分應該是塑造出一個特定而又獨特的文化主體,並非是單一族群的概念或只是依地理範圍尚的人群稱謂。鄉土語言的政策必須是可施行,無法太過於天真,但也必須考慮到恰如其分,需要更寬闊與長遠的視野。我認為鄉土語言,本身建構於對土地的關懷以及我們從哪裡來和尋根都有很大的關聯,而教育政策的制訂也讓我們學習著以寬容的態度,去接受以及給予這片土地上不同的語言以及不同的聲音,有更多的包容和認知。

鄉土語言相關的教育議題,目前仍然爭論未修,有人支持漸進改革、也有人推動激烈革命。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許秉持理性思考,用大愛精神繼續關懷這片土地上各有各的特別之處,尊重每個人、每個族群。

 


 

 

林郁綺--鄉土語言語教育的發展與爭議 心得

應華105,40185010I 

 

    鄉土教育究竟是什麼?本文作者林瑞榮將之解釋為「使學生認識自己生長或長期居住的鄉土,使其認同鄉土並願意加以改善。」另一位學者歐用生則歸納鄉土教育的特徵為:一種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及世界觀教育。官方說法在九年一貫課程相關文件的界定則是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三種。看完此篇文章,我認為鄉土教育即是認同己身民族的文化,再將之推廣到語言以及生活。然而無論為何,鄉土教育認同以及保存的本質都是不會變的。

    自意識到鄉土語言的流失,政府對於鄉土語言的保存轉為積極。民國85年正式設鄉土教育為科目,在民國87年也將之推廣到國小課程,看得出政府的逐漸重視。然而這樣的作為,則面臨了過度重視以及政治敏感性的問題。從作者的文中可看出,國家對鄉土語言的態度從過去的無名少實到現今的有名少實,至近程未來的有名有實和遠程未來的無名有實的確有相當多的空間需要努力。做得太少文化則會遭到更嚴重的流失,做得太多則可能淪為矯枉過正。因此作者提出在急需維護的近期保持設科,然而論長遠的未來,鄉土教學應融合在各科教學與潛在課程而非單獨的一個課程。 我想起國小時我也曾在學校上過閩南語課程,被爺爺奶奶帶大、有著流利台語的我,最初很納悶為何與我如此親近的語言會變成學習的一個科目。然而在上課後,我驚覺大多數的同學對於閩南語其實是很陌生的,現在回想起來,閩南語確實在很久前就慢慢地流失,更何況是身處邊緣地帶的客家語和原住民語,處境更令人堪憂。   

    一個長遠的計畫,過程中難免遇到障礙。無論是文中所提及的政治爭議、抑或是歷史和地理面向的爭議都是難以避免的。究竟該是中國還是台灣意識?我們又該認同誰?我想很難有個確切的答案。我想我們所能努力的面向,即是在鄉土語言方面的爭議做努力。文化要能繼續傳承,政府最基本在教材上要有個好的開始。不論是音標、教學順序、教材用字或是學生上課年齡,一切都應該要有個可遵循的準則,搭配更多優秀的師資來教育學生,有好的基石才能去期待往後的收穫。我想鄉土教育的出發點不該只受限在本位主義,讓學生自發性並且願意學習,自然就是文化傳承最好的方式。

   提到鄉土教育,多數人直接聯想到的部分大多為閩南語,文中被比喻為要住進加護病房的客家語、需做垂死前電擊的原住民語則往往被忽略,然而這樣珍貴的語言資產,其實更需要我們共同來保存。我認為文化認同的意識以及保持開闊的心是相當重要的,生活在這片土地,如果我們打從心底認同這份語言與文化,即會有更高的意願去了解甚至推廣這份資產。則無論是否為客家人、原住民,只要是在這片土地的人,都能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這些歷史的結晶也就不會有消失的一天。

    鄉土意識,代表著一個地方的語言、文化及內涵,面對它的逐漸流失著實令人甚感憂心。然而國家的努力看的見---即便是從最初的懸缺課程、非核心課程開始改變,現今的正式課程甚至是核心課程結果都是值得期待的,相信一步步慢慢努力,那樣的語言與文化將會再一次回到我們的生活。

-----------------------------------------------------------------------------------------------------------------------------------------------------------------------------------------------

 

【文化認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 498850136 林巧凰

                                                                                                                                                                                 

     印尼曾是華語文教育最為發達的地方,卻因為政治的因素讓華語文學校成為濫觴,華裔人口眾多的東南亞國家,華人和當地政治社會互動關係卻成了現今華語文發展最主要的克服玻璃天花板。由於國家的民族主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語言」印尼希望將各族裔融合稱一族,這和華人的發展目標背道而馳也為日後的衝突埋下導火線。一元化的發展直到近年來為促進旅遊或貿易,才逐漸放寬華語文的限制,民間補習班設立,但正規教學仍是屈指可數,大家的學習動機不外乎是商業利益的前景,對於族群認同的層面而言,年輕人已不具任何認同感。內政的政策考量還是在族裔之間關係的安定和諧,因為經濟上的不平衡存在就容易造成族群間的不穩定,除非貧富之間縮小差異才可能放寬華文禁令。非優勢的語言可能具備兩種特質,做為少數族群的文化特質就成了文化認同,認為文化傳承必須仰賴語言,另一種是特定語言做為在區域內的重要外語,是政經社會中的角色地位,並具有象徵性的權力,讓不同族裔背景的人可以珍視其語言價值,為文化資本。

 

   以印尼當前狀況,國家整合是主要目標,華裔移民想當然爾成了眾矢之的,妨礙整合的主要對象而成了眼中釘,華人的人口比例和政治社會地位不算多也不算少,也缺乏其他族裔在同一個立場,因而成了尷尬的一群。華裔在政策上有突破性的受到重視或許還是條漫長的道路,但可以鼓勵華裔和原住民一同學習華語,將其視為文化資本,減輕族群對立和也在硬性華語禁令的規定中找尋一個權衡的方法,已處於工商業貿易的實用性和需求性為主張,讓華語文成為跨國企業交流的重要語言,提升區域經濟的角度來開放華語文教育為主要目標。由於華語文的斷層在印尼長達三十年之久,存在著非常大的進步空間,正式教育的華語文專才寥寥可數,但如何在敏感且強烈國家主義的東南亞國家中,調整出彈性的華語教學空間實在需要努力耕耘,從旅遊業和商業利益著手或許是唯一且必須的途徑,消彌族群之間的心結並非一蹴可幾,但我個人認為語言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隨著時代變遷,漸漸的會有人從資本的角度重新審思禁令其必要性和發展限制性。就讓我們繼續觀察國際發展狀況,並繼續努力找尋出適合各國政治情況的因應措施,能讓政府拍板通過,讓人民都欣然接受的最佳方案吧!

 

   另外,在宗教方面是有例外的,印尼許多佛堂中仍保有中文教學和創作的機會,這算是黑暗中一道小小的曙光,雖然看似小型聚會和發揮空間並不影響整個社會,但還是一小條持續發展華語文的薄弱命脈,只要參與者保持世代延續,不受高齡化或斷層而中止,汪洋中的一小艘扁舟也是能夠慢慢地到達目的地的。

 

 

 

閱讀心得-比利時語言政策-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應華105林純安

   「衝突之後往往是和解的開始。」閱讀此文章之後,讓我不禁思索目前台灣主要族群和弱勢族群之間的衝突與對立。

    早在三百餘年前移民自中國大陸閩、粵為主的漢民族之前,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活動已有八千年之久。種種原因,原住民語言大幅度的消亡和族群認同的消失成了今日所謂的弱勢族群。還記得,小學時代我曾經和兩位原住民女生同班,當時對他們的印象只有相貌比較不一樣、說話的腔調怪怪的和每次活動分組他們總是喜歡在一起。心中總有個疑問:我們說著同樣的「國語」,讀一樣的課本,為什麼要叫他們原住民?還有為什麼他們給我們的感覺不太一樣?

    直到國高中接受了豐富知識教育後,才了解整個原住民歷史從古至今的演化過程。原來,他們語言的消逝及民族認同感的消失不單單只是因為接觸了大量來台漢人,因而造成原住民文化的劣勢,整個政治、社會和經濟地位才是主要導致原住民族被漢化得如此徹底的原因。單單從原住民小孩身上就可以觀察出,他們缺乏自信和對所處的環境充滿著極度的不安。

    文章中提到:「接觸語言學認為語言接觸難免帶來衝突,原因是優勢語言團體通常控制行政、政治、經濟、就業機會,以其語言作為同化整合的工具,造成弱勢團體社會升遷(social mobility)受阻,不利團體通常有三種選擇:放棄社會升遷、接受同化、反抗。少數族群通常被迫同化,多數族群則常選擇抵抗,爭取應有的權利(Nelde 1997)。」原住民從武裝抗日到近幾年的原住民運動,都是反抗的象徵,但絕大多數的他們在過程之中選擇接受當時政府的同化政策,卻存在著社會升遷受阻問題。在這「漢人為主要族群」不可改變的事實下,社會升遷受阻對原住民的衝擊和影響極大語言、文化、生活習性甚至是膚色的差異導致他們在漢人社會中的社會地位低落,而社會地位低落則是因得不到所謂的「高等工作」所造成。打零工養家餬口、開計程車、在夜市賣小吃……等,這些勞力為主的工作成了原住民生活下去的重心,使他們沒有時間照顧到下一代的學習環境,也沒有多餘的金錢始之接受更好的教育,就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

    近年來,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法規等都有明文保障原住民的工作權利、升學優惠保障及各式政策以落實實質平等的目標,而在電台也會推出原住民節目使原住民本身學習自己的母語和增加漢人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語言規劃,我認為對於在台灣的原住民族們,是可實行的一項政策。政府可在原住民佔大多數的小學和中學提倡學習原住民語言和文化,而非僅僅利用升學優惠限制,(例如:必須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來刺激原住民學習自身的母語和文化。

    最後,我以作者在文章中提出Nelde的看法作為總結:「接觸語言學認為不應當把衝突視為負面加以譴責,對弱勢族群而言,衝突常帶來更有利的新結構。」正因有這些衝突,才會有接下來的演變和發展,人類得以不斷省思,在這不公平的世界試圖找到公平的平衡點。

 

 

蕭羽茜-《比利時語言政策 ── 領土原則與語言和平》心得

 

文章中介紹了比利時境內不同民族共存時面臨的衝突及處理方式,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未曾留意過的觀點,改變了我對類似議題的態度及思考方式。通常講到有關弱勢族群發展的問題,不論哪個面向,經濟、政治發言權、語言等,不假思索地便會認為,不打壓、給與空間任其自由發展即可。但事實上,放任弱勢族群與強勢族群共同自由發展,等於放任其被逐漸消滅而治之不理。所謂的空間,也只不過是美其名的空殼。試者生存,弱肉強食,本來就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自然法則。既然都已名為弱勢了,就代表其過去與社會上其他族群抗衡的力量相對較小,如今再放任,如何期待他們能夠自然茁壯?

 

保障弱勢民族不能只是形式上給予其自由,而必須採取正向的差別待遇,積極提供他們需要的實際幫助。有實際作用的方法往往有賴於政府制定與經濟利益相關的政策,畢竟人都有存活甚至向上追求成功的需求,而若拋棄母語是達到目的的唯一途徑,歷史上許多經驗都告訴我們,大部分的人會願意這樣做。文章中提到,Laponce1987)認為個人原則無法解決群體不平等的現象,單單承認個人的語言權利只是承認現狀,這樣的承認通常只是同化的偽裝形式,因此他主張:要捍衛少數語言需要領土的權利,不是透過沒有效率的個人權利,而是群體權利。』」規畫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區域,使其文化得以在其中活躍進而被保存留傳下去,不會因為與其他民族的過度互動而被迫流失。

 

我滿欣賞佛萊明運動的中心訴求,他們追求的是平等,而非試圖取代或打壓另一個民族。他們希望的是和平共存,而不是獨尊自己的文化及語言。綜觀比利時歷史上不同民族之間的語言衝突、抗爭、權益爭取,至今由於語言權利及領土原則等的法制化,成就的語言和平,實質值得世界上其他多種族組成國家借鏡。

 

 

 

 

 

 

老師專區:

 

本週為開學準備週,

說明各種課程安排。

發授權碼。

換教室。

 

 

習題:

 

華語教育的世界地圖

 

 

同學對話:

 

Edwin Yang 楊聰榮 edwiny886@gmail.com

9月10日 (4 天以前)

寄給 Francess

 

伊婷:

 

很高興你選上這門課,

這個課程有兩個網站同時使用,

internet: http://2012he.pbworks.com
intranet: 學校數位平台moodle

有時間你可以上去看一看。

 

歡迎你。

 

聰榮


 

Francess Shih <francessshih@gmail.com> 於 2012年9月10日上午4:40 寫道:

 

老師您好

 

我是應華系四年級學生石伊婷,這學期很開心有選上老師所開設的國際華語文教育課程。


因為不知道老師的聯絡信箱是哪一個,因此在網路上看到這個信箱,希望沒有打擾到您。

由於我目前仍在德國實習,預計9/21回到台灣。因此回缺席兩次9/13和9/20課程。

在此,深感抱歉。希望老師可以諒解。

之後的每堂課都會出席。

 


謝謝老師

祝順心

伊婷

Francess Shih

 

 


回覆


Francess Shih 

9月12日 (2 天以前)
寄給 我


楊老師您好

 

謝謝老師,我會上平台及網站看過講義的!

不知道平台的講義下次上課是要印哪一份出來呢?

 


謝謝您

伊婷

 


Edwin Yang 楊聰榮 edwiny886@gmail.com

9月14日

寄給 Francess

 

伊婷:

 

平台講義不用印出來,綿上閱讀即可。

 

聰榮

  陳姵羽─〈 鄉土語言與教育的發展與爭議〉 閱讀心得 

   這篇論文主要在探討鄉土語言教育的真實意義以及過與不及中的平衡點。在台灣鄉土教育的困境上,作者用了這句話形容:閩南語教育可能要掛急診,客語教育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原住民語言教育則如同做垂死前的電擊。」而自民國76年解嚴以來,鄉土教育就漸受重視,那麼為何至今還有此困境?論文以鄉土語言教育的設科歷史、理念以及爭議方面來探討。我國對鄉土教育的態度是以戒嚴、解嚴做為分水嶺。戒嚴時期,由於推行國語,因此對閩南語等鄉土語言是採取忽視甚至禁止的態度。解嚴後,由於解禁及台灣意識興起等等開始重視鄉土語言教育,然而卻因為政治等等因素導致過度重視,造成了作者所提到的「鄉土捉狂」的情況。鄉土語言教育的發展進程從過去的「無名少實」到現今「有名少實」,無論在表面的政策下是過抑或是不及,鄉土教育似乎都還未達到實質的成效。在課程發展上,從民國87學年度開始設置「鄉土教學活動」科目,後又於90學年度設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三種鄉土語言,讓學生自由選修。當時我就是在此制度下的學生,雖然我仍舊修習人數最多也最普遍的閩南語,但是我記得修習客家語的同學不在少數,而且有許多人是感到受益良多的,因為不用再被強迫學習可能自己在家鄉不曾或很少用到的閩南語,或者是原本不精於自己的鄉土語言而與家中長輩有代溝的同學因此可以學習到一些基礎而獲益。鄉土語言變為正式課程、國定課程甚至作者認為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官方語言之一。然而,縱是鄉土語言教育發展日漸蓬勃,鄉土教育卻一直無法完全滲透而達到實際成效乃是因為存在許多錯綜複雜的爭議,導致無法實現最根本的教育本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治面向的爭議,由於政黨及族群不同的意識形態而在鄉土教育上產生了不同的政治意識,也就是中國意識及台灣意識,使得鄉土教育變得複雜混濁。另外,在地理面向上,面對全球化及中台問題,鄉土意識的認同對象究竟是全球、鄉土抑或是國家?總歸來說,鄉土教育的最大爭議及阻礙就是意識形態。而我認同本文作者所說,無論是過去的忽視抑或是現今的「鄉土文化霸權」、「鄉土法西斯主義」,過與不及都不是教育的正道,未來應該走向無名有實,讓鄉土教育融入生活。回歸鄉土教育的本質,應該是讓學生認同及了解這片土地,進而關心而願意改善,只有在意識認同上的真正歸屬,屏除政治、地理等雜質,讓學生自內心、從生活中關懷土地才是鄉土教育的真正意義。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